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清女医+番外 作者:二月花(晋江银牌榜推vip2013-10-21完结) >

第24章

大清女医+番外 作者:二月花(晋江银牌榜推vip2013-10-21完结)-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是权贵,就是普通人家生了大病,也是这样。有人参,大家就觉得这药方用了好药,没有人参,就觉得这药肯定治不好病。
  这说起来其实挺荒谬的。不见得所有的病都用人参啊。人参这药虽然是“上品补药”,可是你遇到那大补补得过足的人,你就不能再补,这是想爆炸了还是怎么的?又有,就是可以用人参,也不见得不能用别的代替啊。人参这价格好贵呢。参须两根,顶的上人家好几副药了。
  可是民间就养成了这风气。如果你给家人看病竟然敢不用人参?哼!真是刻薄的子女。如果你给权贵开方竟敢不用人参?哼!一定是草头大夫,赶出去最好。
  更别说,还有因为用了这药,倾家荡产,治好了病,全家却经济状况大不如前的那些事情。可是这风气却不是那么好纠正的。还有一点,医生兼职卖药——开得药方越贵,这回扣可就不少了。种种原因,这风气就蔓延到本朝了。
  …………
  有这么段缘故。四格格就怒了。本小姐是用不起人参么?这都是点什么便宜方子,我岂能用这么不值钱的药!
  沈如是问清楚了缘故,就解释给了对方听。可能是因为有六格格这个先例。又因为四格格连“肥猪”什么的都能接受了,勉强同意了这点“冒犯。”
  沈如是莫名有点叹息。若不是大家都这么追捧,那人参或者也未必这么贵。许多真用这味药的人,也许就吃得起了呢。
  这样的事情,却绝不是她一人之力能够改变的了。
  …………
  四格格将信将疑抹了两天那“便宜方子”,有空就对着铜镜瞧。皮肤有没有变白看不出来,粉刺倒是真的没有了。大喜之下又坐车跑去找沈如是了:
  “沈大夫呀!我现在是信了你的医术了。只不过你别不舍得用好药啊。你看现在效果就挺好,用了什么珍珠玛瑙,人参肉桂之类的,一定会更好不是?你就赶紧开方,姑娘我有的是钱!”
  六格格在一边捂脸,不忍卒睹啊。这真是活生生的冤大头做派。不被宰不高兴。
  沈如是哭笑不得的应了。末了,道:“新方子得等一等才能用。我先在猪身上试过。你若是实在着急,帮我问一问索额图大人,能不能让我进京城一趟。我只去药铺。”
  六格格眼睛一亮。连忙道:“这个,我也能帮上忙。”


☆、37药方风靡京城

  四格格照着“配合自己身价”的新药方,抹了一阵子药。自我感觉,简直是月里嫦娥,陆地婵娟。走路也带了风,见人也昂了头。每一次京城闺秀的聚会都不错过。顶着一张白嫩嫩的脸,冲着其他小姐炫耀道:“没化妆哦!”
  于是拉了不少仇恨。
  咬牙切齿的闺秀们。多有回去后与长辈撒娇的。这些孩子都还没出阁,不过豆蔻年华——其实化不化妆,就是那么个意思。闺秀们的长辈,可大不一样!
  二十岁以后的贵族女人们,十个里有九个,最关注的就是保养了。年轻的希望像未嫁少女一样皮肤光滑水嫩。年纪大些的呢更希望青春不去,天山童姥……一听说有这种方子,一个字,买!
  索额图那位于京城郊区的农庄,顿时车水马龙了。
  这农庄成了近期最火爆的旅游景点。一般来到这里的京城人,参观顺序,是这个样子的。
  首先,递个帖子给住在这里的六格格。这是和主人家打个招呼。据统计,“太子爷英明”,“太子爷真英明”,“太子爷就是英明”这三大句式,使用的频率最为大,约占双方对话总数的37%到75%。
  然后,客人在六格格的陪伴下,一起到花厅见过沈大夫。在大家惊叹过沈大夫的年龄之后,或者直接或者委婉的提出开个美容方子的问题。
  对于像四格格这样,有特殊需求的客人,沈如是精心准备了一份据说添加了大粒珍珠,整个人参,黄金粉,白金面,玛瑙盘子,软玉膏之类贵重成份的方剂弃妇攻略最新章节。于是宾主尽欢。
  最后,大家往往会“顺路”参观一下,庄子里的肥猪养殖基地。这东西随着沈如是一起名声在外了。有人称赞有人不屑,还有人觉得大约这里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某个月黑风高夜,曾有出没了一批武林高手,劫走了一只大肥猪。
  又因为有人认为,猪,远远不能模拟自己的气质。所以后来在有需求客人的提议下,还增加了猫,狗,猴子,鸳鸯,野鸡,孔雀,仙鹤等等养殖品种。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亲切地称之为“沈大夫的小厨房”。
  一个月时间,沈如是接待了十几家权贵。其中,没有一家爵位官位低于二品的。
  第二个月,沈如是这里增加了两个坐堂的下手。据说是京城最大的药铺共义堂跑出来的。现在大家都说,共义堂眼瞅着就没落啦,如今全京城最红的,就是沈如是沈大夫。十岁小名医,南七北六一十三省无敌手,乃是天医星下凡,当代医仙——没有之一!
  这样的大夫,还不赶紧过来混一个开山大弟子身份?
  这两个一个叫华格,一个叫金井。这么跑来,不仅不用沈如是给发工钱,还倒贴呢!今天给沈大夫送个鼻烟壶,后天给沈大夫送二斤龙井。生怕还有别的拜师的人。让沈如是看上了。烧火做饭更是不落人后。
  沈如是除了不敢让人帮着洗澡,别的事情,倒是乐的去做甩手董事长。把喂猪做药品之类的事情交托出去。自己总结案例。
  第三个月。佟家十月初一的家族小聚会上,佟国维夫人得了满堂彩。这一位一扫满脸扑粉的打扮,皮肤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水灵灵的,甚至皱纹也少了许多——书中暗表,这位夫人,是四格格的未来婆母。
  佟家此时有“佟半朝”之称。全族里算上姻亲,不知道有多少诰命。“京郊有个沈大夫”,这消息如海啸一般席卷京城官场。女眷们有等不及,当夜派了马车去问候沈大夫的。就连男人们,也有不少暗中思量:据说那谁可以让青春常驻?这个必须顶啊!
  于是又过了半个月,沈如是那“天医下降小药仙”的称号,不知道怎么就被传唱为“当年徐福东渡五百童男之一,曾到西方取过真经,见过女娲补天,狐狸精乱世,天魔下凡的……活神仙”了。
  沈如是第一次听见人叫自己“沈大仙”的时候,还以为是京城对医生的特别尊称。后来神情复杂的六格格替她解释了这些,沈如是一口水喷了出去。哇噻!
  …………
  有句话叫做“流言止于智者”。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者什么的,其实在大家不知道的时候,也十分关注小道消息和流言。
  八卦,是一种生活态度!
  玄烨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妃嫔里,持有这种态度的居然还不少。敏妃侍寝的时候旁敲侧击了一番,宜妃吃饭的时候当面提了几句,德妃么,听说把四阿哥胤禛叫到宫中一通盘问。说的都是这“神医”沈大夫的事情。
  沈如是么,玄烨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笑了笑,没当回事儿。
  大夫什么的,不过是皇家工作人员而已。自家换了个厨子,哪里用的着男主人亲自接见!
  …………
  上好的战马从京城出去,穿过草原,走过冻土。在俄罗斯国与大清之间,传递着消息。
  大清强硬的态度,让俄罗斯国坚持必须王子赔罪的态度软化了武极巅峰。被毒死的那位王室子弟,被赠送了一口上好铁杉板送回北面。按照清朝习俗,在其人身体部位,放了元宝玉石之类。可以想象,若干年后,又是吹灯时刻一只好粽子,古玩市场上的冤大头苦主或奇珍。
  一个从来不害怕与天斗,与地斗,与同类斗争的种群,你还指望他们害怕什么?
  无论是罗曼斯特,还是爱新觉罗,所谓“天授”的皇权,都是他们自己抢回来的。两个同时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家,如今被一只蝴蝶翅膀煽动,注意上了彼此。谁,会是最终的胜者?
  …………
  沈如是看着宾客盈门,只觉得头皮发麻。给索额图递了个条子,第二日,就有人拿着她整理出来的方子跑到各大药铺发放了。按照各种体质,每样三个方子。
  多少大夫惊诧了——败家子,这能值多少钱啊!居然就免费送出去了。
  按照沈如是的最近收入来看。这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大笔赔钱生意。多赔钱呢?沈如是三个月的收入大约两千两银子,足够京城郊外的一户四口之家过百年。
  沈如是送出去了。免费。
  一股正在积聚着准备对付她的暗流在无形中消弭了。所有人的目光积聚在了那方子里。祖传的!验方!这个小孩儿难道不知道这十八个方子,足够传世,让子子孙孙受用不尽么?
  居然免费送出去了!
  多少大夫的眼睛都是红的。羡慕妒忌恨,百味杂陈,一言难尽啊!
  沈如是这些日子已经知道了这些东西的价值。可是,那又如何。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多少医学前辈,能够把自己一辈子精研的结果著书,刻石,只求能令后人减免痛苦。论根本,沈如是学的也不过是前人结晶。
  有何资格,敝帚自珍呢?
  泽泻默认了她这个举动。沈如是甚至想尽快地读完这些古书,把适合当今的整理发表。只不过,这个设想看着过于庞大了。比十八美容汤剂,复杂的多。
  古书有错谬,有难以理解的地方。也可能古人的认识,并不正确。能不能用?至少,得像这一次在肥猪身上划刀一样,在多少不同体质的贵妇人身上尝试一样,经历漫长的整理过程。才可能,得到一二结论。
  沈如是感到,她似乎找到了能够支持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
  …………
  很奇怪的是,沈如是这个举动,并没有怎么减少索额图京郊庄子门口的人流。甚至还隐隐有了增加的架势。
  虽然全京城的大夫都能够开方子了。可是,有条件的权贵,还是乐意来找沈大夫看一看。
  论医术,人家是最早从事这一行的。论医德,最近这事情,隐约有了古人精诚之风。
  沈如是自己的身子骨也不算太强壮。病了一场。闭门谢客。京城里这时候差不多的权贵,都人手一张美容秘方了。这股邪风才算过去。
  六格格最近见到沈如是,时常神思不属。好像有了什么想法,却顾虑着不敢开口。
  沈如是好容易轻闲下来。捡了个阳光灿烂日子。带着华格,金井两个跟班,准备出门去走走。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越来越晚了。很抱歉呀。
  作息一定得改了。握爪!


☆、38沈如是进城来

  玄烨一早起来,不知道怎么了,接连不断的打嗝。嗝,嗝,嗝,一会儿一下,没完没了地。有小太监低头抿嘴忍着不笑出声来。
  一旁的宜妃心里想,这打嗝原本也不是什么大症候。民间的治法好像是吓一跳就好了。只不过,谁敢吓这位啊。可是在一旁站着没事儿也不好,就假模假式的上前拍一拍皇帝的后背。显得自己还挺忙乎儿的。
  玄烨似乎也知道几个稀奇古怪的小偏方。这会儿早饭端上来了。这一位坐下来,先是大口喝水,没什么用,险些呛水进了鼻子里。宜妃连忙上去拍。又是大口咽馒头。早饭都吃饱了打嗝还在继续。嗝,嗝,嗝,音调好像还不一样,十分抑扬顿挫。
  就有大太监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