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清女医+番外 作者:二月花(晋江银牌榜推vip2013-10-21完结) >

第96章

大清女医+番外 作者:二月花(晋江银牌榜推vip2013-10-21完结)-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发生的某件事,让许多触角敏锐的人,大概试探出了点什么。太子爷胤礽对蒙古开办大规模养羊试点的策论,居然是大阿哥跟着写的。而且,没署名儿!大阿哥什么时候这么淡薄名利过?还好,没有太出乎大家意料。大阿哥胤眩耙蝗崭噬仙险圩恿耍郧氲叫∶ㄈ街坏暮>ジ谋嗨ΑL右返i当庭表示支持。
  满朝大臣都觉得,这两年没有经历党争的考验,自己的思想,都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
  “万岁爷白日宣召沈如是”事件,相当诡异的沉了下去。台面儿上没一个提起的。大家都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呢。可是底下来大家都议论的快疯了。俩熟人碰面儿都得挤一挤眼睛:
  ——听说了么?
  ——那还用说!
  ——太霸气了!
  ——可不,那是皇帝!
  如此这般。
  …………
  《礼记·昏义》道:“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这话挺吓人的。就好像,天子睡不够相当数目的女人,就影响了天下阴阳调和的大事一样。
  玄烨皇帝的后宫,也挺多姿多彩的。在同一时期数出八十一御妻,或者困难点。不过二三十个有品阶的著名妃嫔,那是轻易就能数出来的。
  大家最近都有点恍惚。
  ——皇上断袖啦?
  ——没看出来呐!
  ——就当多了个不会生育的“姐妹”?
  ——还是感觉不爽呐!咱这么多人居然还满足不了他?还大白天的,还找的是大臣!
  ——快别说了,皇上走过来了。
  玄烨眯着眼睛有点困惑。这两天总能看见窃窃私语的。好像不是错觉:
  “顾太监?”
  “奴才在。”
  “最近发生了什么朕不知道的事情?”
  “……太医院掌院私下问,沈如是这个,还算不算在太医院正式人员名单里?”
  玄烨眯着眼睛看心腹。老顾跟了朕好多年了啊。怎么最近也颠三倒四的?随手翻了翻皇历。唔!快立春了。


☆、130沈如是当放还

  “祗应慈宫笑语温;金张门第旧承恩。椒房自署文鸳牒,阁下诸王凝指婚。”
  这一首诗,单写清时选秀场景。
  话说沈如是出了个大名儿后,不久遇到新年。官场上下各有所忙。大理寺卿不知道这“沈贵妃”住在大理寺是不是今上富有深意的安排,竟然没敢催促。外面更没人敢置喙皇上的私人小爱好。于是没人跟玄烨提起沈如是;玄烨也就忘了。沈如是这货在单间儿里住了挺久。
  新年过后;朝廷上下开始张罗三年一次的选秀。那选秀范围包括满蒙汉八旗;也就是手持原始股的,当年最早跟着玄烨他爷爷的老爹打天下的那批人。这些人多半都是一同从白山黑水出来的老亲戚。
  这也是本朝比较独特的地方了。皇帝除了当天下共主,还同时兼任一批老亲戚的部落酋长。每隔三年负责给本部落的青年男女点鸳鸯谱。这就是选秀了。
  选秀涉及的人多;极大一部分都是高官厚禄之人。而且还可以明目张胆的打听分析“圣意”。官场上没有不注意这事儿的。这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当众讨论皇上待见谁不待见谁的时候。
  今年有个比较大的热点颇引人注目。皇帝的儿子也得结婚呐!四阿哥……该指婚了。
  这原本没什么悬念;皇帝给儿子挑媳妇,还不是可着劲儿的挑最好的?今年这悬念在于……咳!皇上好像有点不待见四阿哥……
  还是自从太子和大阿哥离开那会儿讲起。三阿哥被骂得消停儿了,四阿哥凸显。满朝的目光放在这十岁出头的四阿哥身上上下打量。不少人暗中摇头。这一位……孤介。
  什么意思呢,不乐意拉帮结派,大家搞个欢乐小聚会,就他一个人板着脸破坏气氛。这脾气对于一个皇子来说,也说不上是好是不好。不拉帮结派也就没有人拉帮结派的帮他了。可是他老爹或者就放心了呢?
  想得更深一层的人,也有怀疑四阿哥是不是有意为之的。如果真是这样……大家给四阿哥又贴了个“小小年纪老谋深算”的标签儿。
  结果前两个月出了个“不可说”的事儿。四阿哥跟他老爹杠上了。不管是全家吃饭呢,还是皇上听歌舞娱乐呢,这四阿哥抽冷子就得背两句前贤语录。虽然自从太子和大阿哥离开,皇上和这儿子挺亲近了。可是也架不住这么个劝法啊!尤其玄烨还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这劝诫是为了啥……
  总之,四阿哥快娶媳妇了。满朝的人,有不少准备擦亮眼睛观察一下,看看皇帝会给四阿哥指个什么媳妇。借此观察一下四阿哥前程如何的。也有小道消息说,八阿哥的指婚问题可能也会一同解决了。
  那些有女儿参加选秀的,怎么能不攒够了力气仔细应对着!
  选秀虽然是大事。不过对于朝廷命官们,远有比这更大的事儿值得关注。儿女婚姻好了值得庆幸,可是自家得了文武功劳,才是硬道理不是?
  …………
  更大的事儿就是蒙古了百姓事帝王情全文阅读。
  上一个秋天大清对蒙古用兵。打得是葛尔丹部落,可是震惊的是整个蒙古——葛尔丹居然这么不经打!或者,换句话说:清廷的军队,居然这么厉害!
  有句话说的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窥视!这句话放在谁那里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希望自己是宇宙第一强人。旁边的邻居都是小白,几十万年都不能给自己造成威胁,这才叫做“稳若金汤”……
  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清人肖想了几代人的山海关唾手而得。铁骑虽猛,却是以一隅战全国——就算你是个武功高强的,以一敌十没有问题,难道以一敌百也轻松拿下么!于是,客观的说,面临着兵力严重不足的大问题。
  蒙古部落与清人联姻,“约为婚姻”之法保证双方劲儿往一处使。你坐皇帝来,我做皇后。这盟友的存在,保证了清兵没有在最初的小萌芽阶段被人海掐灭。后面才会有意外打下京城,甚至以外得了天下的好事儿。当知道!这帮人最初只是想到关内的花花世界劫掠一番的,根本没有想过当天子!
  蒙古这盟友如此关键,还因为多少年来“北边”就是中原政权的头等大敌。秦有始皇筑樊篱却匈奴。汉有卫霍战翰漠封狼居胥。五胡乱华时匈奴南下,元蒙干脆就是游牧人坐了王廷。只看明代一字排开的“九边”防线,就知道以种植为主的中原政权对于以畜牧为主的北方人是如何警戒的了!大清政府却恰好与蒙古交好。漫长的北方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盟友,对于一个政府的国防压力来说,那真是省了大事儿!玄烨拳打三藩脚踢台湾,折腾得起劲儿。不能不说没有这个因素。北方的蒙古,除了是打天下的盟友,还是坐天下时的保障。
  只不过随着大清的江山坐的越来越稳,这盟友什么的,显得就不那么有用了。政治这东西相当喜新厌旧。蒙古人有用的时候,科尔沁的女人把持了几代皇后。蒙古人没用的时候,能不能进了皇帝的后宫都是大疑问。
  这么显得没什么用的盟友,之所以还能吸引朝廷重臣们的视线,就因为太子爷,亲自在搞试点了。
  …………
  太子爷胤仍自从从西洋回来,接人待物都谦冲了几分。不管怎么说,这位都是国家的正统继承人。大家也乐意和他亲近。都凑过去帮忙。太子爷的计划,没多久就搞了出来。
  份量足够的大员们一传阅:嗬!有点意思。
  太子的计划分这么几步走:
  最开始,派人到蒙古收羊毛去。一边收羊毛,一边修路——不是指在草原上修什么汉白玉街道,而是跑出几个固定路线来,最好能用直达的某条路线,把蒙古的大小部落串起来,形成一两个聚居点。让蒙古人也熟悉来这里换东西。
  这一步是水墨功夫,而且几乎是纯亏损了。从大清送到蒙古,一根针也得翻个几倍价钱,不用说别的了。可是好处,也很明显。这些人的水准一眼就看出来:掺沙子,让蒙古人熟悉清人的存在。最好日常生活中离不开。
  第二步思路类似,做的更深入点。蒙古的羊毛组织当地人,或者招募南边没有土地的,北上做工。放着这么大的国家,羊毛的销路没有问题,实在不行,还有西洋可以卖么——大阿哥的水师那个时候应该也训练的差不多了。大家一边锻炼队伍,一边做点买卖。这样几年十几年,蒙古的经济命脉可就全在大清手上了!
  这种时候,就是有葛尔丹这样的人物造反,那只怕他手下,也没人愿意响应。
  后面的事情简直不用特别计划了。如果真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无论是扶持几个对大清言听计从的蒙古领导,还是在草原上做其他事情,都是手到擒来的。太子爷这计划一出,大臣们为难了。好不好?不错!赞赏一下?皇帝会不会不高兴?
  玄烨倒没有这么小心眼香港风云娱乐。他此时年富力强,还不到四十岁呢。根本没想到被儿子威胁什么的问题。基本处于满怀骄傲的状态。一看没人表扬他儿子,顿时不高兴了:“众卿以为如何啊?”
  他表舅爷佟大人出列了:“太子计划很好!不过,实施只怕不易哪!”
  旁听的大臣都恍然了。看看人家这话说的!一边表扬了小的,一边也是在暗捧那老的。说太子的计划实施不易,岂不是在暗示皇上才是最妥当最稳健的人?真是车轱辘话来回说,两面都被他夸奖了。难怪人家“佟半朝”呢!
  大家连忙跟上,按照这个思路一通吹捧。
  玄烨听了一会儿就懒得听了。转身问儿子:“太子游学有所得,朕心甚慰——胤礽啊!你想得到什么奖励哪?”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太子了。这个内容不好答!一个政治人物,还是人家的儿子。表示自己喜欢声色犬马,那是等着你老爹削你。表示自己喜欢权术拉拢手下,那是等着皇帝猜忌。有一个既是皇帝又是老爹的人,问这个问题。真是怎么说,都不讨好哪!
  胤礽道:“有侍卫随儿臣到西方,甚是辛苦,愿能加赏。”
  有大臣击节赞赏了!这个说的好!表示自己不忘手下不贪功。无论是从儿子的角度,还是属下的角度,都很合适呐!
  玄烨果然大笑:“就依你。”
  见胤礽还有些吞吞吐吐,便问:“还有什么?”
  胤礽皱了下眉,表情有些困惑。终究他和自家老爹没什么不能说的,便小声道:“还有沈如是大夫……不知道?”
  所有在场的人都竖起耳朵了。沈如是?喔!喔喔!
  玄烨没注意下面的浓重看戏气氛。他想了想,终于想起去年还有这么一号人没处理。嗯,也该处理了。便正色对胤礽道:
  “沈太医做的事情乃是大不敬。若轻饶,国法不容。你兄弟有情义,对他求情,你有有了功劳……这样,沈太医必须死。沈如是……赐金放回乡野也就是了。”
  胤礽缓缓点头:“多谢皇阿玛。”
  在场的大臣们却表示十分失望。怎么没有听到一点暧昧气氛?皇帝居然下了床就翻脸不认人……欧们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
  某个小风料峭的早上,沈如是换了身厚袍子,从大理寺走了出来。抬眼看着街道,竟有点恍然隔世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