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 >

第7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州解放后的长春宛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会被波涛所吞没。早 

在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就紧缩了对长春的包围圈,自此,长春守军的粮 

食、弹药等补给完全依赖空中投掷,城内官兵恐慌,秩序混乱,常常为了抢 

夺一点空中食物而自相残杀,在这种情况下,守将郑洞国无计可施,于 10 

月18日,率部投降,长春和平解放。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辽西围歼战。锦州、长春解放后,蒋介 

石虽已决定放弃东北,但仍想挽救败局,夺回锦州。他命令“西进兵团”与 

 “东进兵团”继续东西对进“恢复锦州”,又命令五十二军攻占营口,作好 

从海上逃走的准备。卫立煌,廖耀湘实在被打怕了,但在蒋介石的淫威下, 

只好奉命行事。根据敌情的变化,林彪、罗荣桓等建议放弃攻打锦州、葫芦 

岛之敌,而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诱至新立屯、黑山地区予以围歼,中央 

军委批准了这一建议。10月21日,我阻击部队经5天浴血奋战,在黑山地 

区胜利地阻止了敌军的西进兵团。廖看到情况不妙,便决定向营口地区撤退。 

就在这时,我攻锦州主力部队回师新立屯,黑山,于10月26日赶上来将廖 

兵团10余万人分割包围在黑山、大虎山以东80里的狭小地区内,经过2天 

激战,10月28日,廖兵团被全歼,其中包括号称蒋介石五大主力军的新二 

军主力和新六军全部。辽西一战,敌东北主力基本上被摧毁。 

     当时,毛泽东等预见到沈阳之敌会从营口逃走,从10月 18日至24日, 

连续发了 7个电报,要林彪控制营口,可林彪拒不执行,致使敌五十二军于 

10月24日进占营口,给敌人留下了一个逃跑的口子。 

    第三阶段:10月29日~11月2日,解放沈阳。10月28日,辽西战役 

基本结束之时,东北野战军乘胜完成了对沈阳的包围之势。这时,沈阳守军 

大部分已军心涣散,纷纷缴械投降。11月2日,沈阳解放,守将周福成被生 

俘。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在沈阳解放前夕,乘飞机仓皇逃往葫芦岛。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解放营口等地,除敌五十二军第一师及3个团从营口 

海上逃走外,东北守敌全部被歼,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敌47万余人。辽沈战役,是中国军事形势的 

一个转折点,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占优势。东北全境的解放,为解放平 

津和整个华北准备了前提,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便揭开了序幕。 

    徐州,地处陇海和津浦两路的交叉点,又是长江流域的门户,是战略要 

地。对此,蒋介石是深知的。他说:“政府仍保有徐州时,敌军不能安然以 

其全力进攻长江阵线。但徐州一失,南京、上海便不易保守。”因此,在 1948 

年9月24日,济南被我军攻陷之后,蒋便命令部队在徐州周围大量集结,企 

图利用徐州交通发达便于调动兵力的方便,用重点堵防的办法,阻止解放军 

南下,巩固江淮屏障南京。蒋介石布防在徐州一带的兵力是徐州“剿总”总 

司令刘峙、副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黄伯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4个兵团 

和冯治安、李延平、刘汝明3支绥靖部队,连同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 

总兵力近8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国民党的主力和精锐。 


… Page 21…

     如何才能打败兵力和装备都优于我军的敌人,实现我军出兵江淮、夺取 

徐州的计划?早在济南战役胜利的当晚,华东野战军代司令粟裕,向中央军 

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计划,以消灭徐州集团后翼为目标。中共中央批准了 

这一建议,随即开始了严密的布署。11月初,中央军委根据战局的变化,决 

定扩大淮海战役的目标和规模,即以“隔断徐蚌、歼灭刘峙主力”为总目标, 

作战方针是将敌军的重兵集团多次分割,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淮海战 

役事关重大,“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 

解决。”为了更好地指挥作战,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 

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临机处理一切,邓 

小平为总前委书记。 

     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 

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参加这一战役的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及华东、 

中原、华北军区一部分地方部队,总共有60多万人。 

     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段:1948年11月6日至22日,围歼黄伯韬兵团。中央军委指示: 

 “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应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总 

前委决定以一半以上兵力用于阻断和打击前来救援的黄兵团的敌军,使其不 

得靠拢,以便围歼黄伯韬兵团。11月6日,华东野战军按军委部署,分路出 

击。黄兵团企图夺路而逃。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员何基丰、张克 

侠(均为我地下党员)率3。5个师约2。3万人起义,敞开了徐州的东北大门, 

解放军顺利地穿过其防区,直插徐州以东地区。10日,华东野战军将黄兵团 

10万人包围于徐州以东新安镇碾庄地区。10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紧急会 

议,商讨救援黄兵团之计。蒋介石命令刘峙出兵援助,并催促杜聿明前去亲 

自督促。开始,刘峙不干,可又扭不过蒋介石,只得答应出兵。13日,邱清 

泉、李延平率其兵团东援黄兵团,但遭到我军部队的顽强阻击,而不得前进 

一步。杜聿明束手无策,12日,我军向黄兵团发起总攻,经过10天激战, 

我华东野战军于22日胜利地拿下碾庄,全歼黄兵团,黄在绝望中自杀。 

     与此同时,我中原野战军于 15日攻克宿县,切断了敌人徐蚌之间的联 

系,实现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第二阶段:11月23日到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22日,黄伯韬兵 

团被歼后,蒋介石急召刘峙、杜聿明到南京商量,决定三路会攻宿县,妄图 

重新打通徐、蚌之间的联系,把徐州的部队撤走。为此,蒋介石仍决定把他 

的一支王牌军黄维兵团从河南调来徐州。根据这种新情况,淮海战役总前委 

认为应放弃攻打邱清泉、李弥的计划,改攻远道而来、兵疲粮缺、孤军突出 

的黄维兵团。中央军委接受了这一建议。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 

战军主力的大力配合下,铺天盖地般从四面八方把黄维兵团围在双堆集地 

区。 

     黄维兵团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其十八军又是陈诚的起家部队, 

蒋介石、陈诚非常看重它。黄维被困,蒋介石只得决定放弃徐州,令从徐州 

南下的国民党协同李延平、刘汝明兵团,南北夹击中原解放军,把黄维兵团 

救出重围,然后一同南窜。毛泽东对蒋介石这招早有预见,指示华东野战军 

作好迎敌准备。杜聿明率部于11月30日匆忙撤出徐蚌,由津浦路向南进攻, 

想救援黄维兵团,遭阻击后,便改向肖县、永城方向逃窜。华东野战军奋起 

直追。12月1日,重镇徐州解放,4日将杜聿明集团全部包围在永城东北青 


… Page 22…

龙集、陈官庄地区。6日,孙元良兵团想作困兽斗,不顾杜聿明的劝阻,自 

行突围,遭我军全歼。这样,在淮海战场上,我中原、华东野战军分别将敌 

人的一个重兵集团围住。究竟该先打哪一个呢?总前委据黄维兵团小杜聿明 

集团大的情况,决定先打黄维兵团,暂困杜聿明。自                月1125日以来,黄 

维兵团4个军被围在双堆集这样一块狭小的天地里,粮食供应非常困难,最 

后士兵们不得不杀牲口吃树皮,士气非常低落。我军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 

于1948年12月12日,连续发起攻击,15日,全歼黄维兵团。 

     第三阶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歼灭杜聿明集团。黄维兵团被歼 

后,杜聿明集团形单影只。为此,杜一再向蒋求援,蒋也非常心痛他这心腹 

爱将,曾想让白崇禧驰援,白崇禧不想自投解放军的罗网,因此,白不理睬 

蒋的建议,蒋介石只好丧气地复电杜聿明:“现无兵可增,望弟不要再幻想 

增兵。”此时,恰逢平津战役打响,为了稳住平津之敌,11日,中央军委指 

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杜集团暂时不打,只作防御,并对敌展开强大的政治 

攻势。被围后的杜聿明指挥下的邱清泉、李弥等20万人,弹粮惧缺,官兵饥 

寒交迫,极其困顿。杜要求空中补给,结果是无济于事。1949年初,华东野 

战军于1月6日发起对杜部的总攻。经过 4天战斗, 10日,全歼杜聿明集 

团 20万人。到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66天,解放军共歼敌55。5万人。这一战役的胜利,使长 

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解放,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直接暴露 

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前。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 

最多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后,华北之敌傅作义集团便成了惊弓之鸟。当时,傅作义 

集团有50余万人,其中有傅作义的嫡系部队,也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分布在 

东自山海关、西迄平绥路的张家口的长达5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上,面临着 

我东北、华北解放军的两面夹击。面对这一形势,美、蒋、傅均有自己的如 

意算盘。美国不愿轻易放弃其在华北的权益,力劝傅坚守平津;蒋介石则主 

张放弃平津、要傅南撤加强江南防线;傅作义的老巢在绥远、察哈尔一带, 

再加上对蒋排斥异己、欲吞并自己深怀不满,因此不愿南撤,但考虑到他与 

西北马鸿逵合不来,故一时间举棋未定。 

     11月4日,蒋介石把傅作义召到南京,委以华北重任,答应他可以接受 

美援;同时蒋、傅都错误地以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要休整3个月才能 

入关作战,遂决定暂时固守平、津、张地区,确保塘沽海口,以观战局变化。 

据此,傅作义收缩兵力调整布署,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 

地、以加强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的防卫,保证西撤或南撤的后路。 

     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乘傅作义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地歼灭傅集 

团,既不让它南进,也不让它西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共中央决定一方 

面稳住傅集团不让它逃跑,另一方面命东北野战军提前出发,出其不意地将 

其包围,断其后路。为此,中央军委于10月底就已指示东北野战军组成先遣 

队先行入关。11月           日,中央又再次电示林彪,提前于18    21日或22日取 

捷径以最快速度秘密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同时,为 

了迷惑和稳住傅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