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上古神迹 >

第83章

上古神迹-第83章

小说: 上古神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走进来的,信宏最后才慢吞吞地挤进来。这里的空间非常的狭小,被信宏这么一挤,我就马上被他挤倒在地上了。
  这个时候,粗犷的喘气声已经变得非常清晰了,可是我跌倒在地上的时候,猛的坐在了一团又软又湿的东西上。我本想抱怨几句,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谁知道一只庞大的黑影却出现在了狭小的洞口前。此时幽雅的琴声还飘荡在黑暗里。虽然手电筒已经熄灭,这里无光无亮,但是我们却能依稀看到一个很大的黑色物体挡在了洞口前面,它比黑暗还要黑暗。我们都屏住了呼吸。那个庞然大物停在前面喘了喘气,就又朝着别的地方奔去。看它那身形,至少比恐猫大上好几倍,所心绝对不可能是恐猫的伙伴,那就可能是杀死恐猫的真凶了。好在我们躲避的地方如此狭小,它要进来也非易事,我们还算安全。
  我刚才就一直在琢磨着飘忽不定的琴声。这好像是古筝的声音,而且是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的流派!虽然现在回声效果太强了,我没法分辨声音的位置,但是对于分辨声音的特征我还是应付得来的。
  古筝又叫做“秦筝”,自秦汉以来比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九个流派。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筝的新种类还有“蝶式筝”、“转调筝”等等。我觉得这个古筝的声音,是用古代的筝所弹出来的。因为现代人所用的古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以及后来的王昌元,赵曼琴都对古筝的弹奏有了很大地改进,和古代的古筝弹奏有了很大的区别。
  陕西筝,发源于陕西。但现在“真秦之声”的筝乐却几乎近于绝响,只有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现。著名秦筝理论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说,这就是“秦筝的余绪”。筝在榆林虽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榆林地处偏僻,文化比较落后,筝的技艺还停留在古法弹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两指,左手滑颤音很少,这正是筝的最早奏法。筝在陕西地区渐渐失传,其传谱传人都无资料可寻。现在飘渺在黑暗里的声音,我可以听得出来,这就是用最古老的指法弹奏出来的。
  “真秦之声”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偏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第四,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已故著名浙派筝家王巽之先生谈古筝流派时说,“陕西派多抒情”说明了陕西筝曲的风格特点。
  这么古老的弹法在现在已经几乎没人能掌握了,如今却在这外貌看着不起眼的山洞里响了起来,而且还能让我们在绝望的黑暗里静下慌乱的心,这事情的确难以琢磨。野兽已经远去,我急忙叫信宏打开手电筒,因为我刚才跌倒在地上的时候,老觉得坐着的那团东西有些别扭,黏乎乎的。这团东西虽说很软,但是又有硬物在里面,总之我坐上面就觉得很是难受。信宏打开了手电筒,我迫不及待的看着自己坐着的东西,没想到却把自己吓个半死!






  第四卷 八桂灵域 第四卷 八桂灵域 第12章 神来之水
  ( 本章字数:4006  更新时间:2009…7…15 16:42:58)

  手电筒的光芒下,我的脸已经变得惨白,因为被我压倒在地上的软绵绵的东西居然是一具欧美男人的尸体。他分明就是和林月一起走进洞穴的男人,刚才的那声惨叫应该就是他发出来的。连续几个月的诡异经历,我们已经遇到过许多不可思议的又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所以短暂的惊怕马上就如水过鸭背般消失了。唯一让我不解的是,这具尸体有个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怎么我一坐上去它就被挤压得稀巴烂了,而且弄得我身上到处是腥腥的鲜血。
  信宏在我的身后,他着急着想挤进来看个究竟,可是这个地方不是一般的狭窄,我连转个身都办不到,他怎么还挤得过来?倒不是我的身材肥胖,这一连几个月的经历,别的收获暂且不谈,原来肥胖的我早就去掉了那臃肿的模样,现在都可以去参选健美先生了。这也是当时的情势所迫,要是不使劲不奋力做抵抗不要命地逃跑,我们早就已经和王母在品茗了。信宏还在拼命地往里边儿挤,我一恼火就用力地甩了他一下,没想到却把他手中的手电筒给打了下来,手电筒不偏不倚地砸落在了眼前的尸体上。这尸体的柔软度可真算得上是世界第一,因为手电筒一掉落到尸体上就如同一颗石头掉入水里般。虽然我不是法医,但是见过的尸体少说也有两三具了,可是他们却都是僵硬无比的!手电筒才刚掉下去,激起了一股血腥味就把我呛得直想吐,酸酸辣辣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血腥味!
  “你先出去,别往里面挤了!”我轻声地抱怨道。
  “可是,手电筒。。。。。。”信宏迟疑着不肯出去。
  其实,信宏的意思我又怎么会不明白呢?手电筒一没入尸体里,这里就没了光线,乌漆麻黑的,只有尸体的胸腔在冒着惨淡的红光。当然那是手电筒在里面的缘故。于是,我吐了口气,说:“那你好歹先出去,手电筒我来拿就是了,你别在推我了。待会儿要是塞在这里出不去了,那就有我们的好戏看了!”
  信宏没有再说什么,安静地退了出去,我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屏住了呼吸,慢慢地把手伸进了尸体了。果然和我猜想地一模一样,我的手像是可以穿墙一般,轻而易举地就进入了尸体里。这感觉就像是一只手伸进了泥浆里,我整个人都觉得好不自在。从伸手进去,到把手电筒拿出来只有那么两三秒,可是我却觉得过了很长的时间。这具男尸已经烂成了一滩泥。我的手和手电筒上也裹了一层厚厚的血液。真是想不明白,好好地一个人怎么转眼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毕竟我不是法医,如此血腥的事情自己的肠胃还是起了不适的反应。出来的时候,真秦之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洞穴里一片寂静,冰凉的气流却加速了流动。
  “要是你现在躺在地上不动,我肯定以为你死了!”信宏取笑道,他也真是厉害得可以,都不看这是什么环境。他还有心情开我玩笑。
  “你以为我愿意?我怎么知道那个尸体一坐上去就烂成了那样?这要怪也得怪你挤来挤去的!”我一边说一边使劲儿地甩着手电筒,想把它弄干净。
  “话说回来,那具尸体也真是够奇怪地。我们明明看到那个男的和林月一起走进来的,一声惨叫后就成了那个模样,我们这样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信宏说完就把身上的背包放了下来,然后拿出一瓶矿泉水给我冲洗双手。
  我想把身子也弄干净,因为刚才的一折腾,我的衣服都被血液浸透了,谁知道我有没有把那男人的大便小便给挤了出来,想起来就全身发麻!把身上地背包放了下来后,我就把身子靠在石壁上来回不停地揉搓着。可是,石壁却猛烈地抖动了一下,而且还弄出了一声巨响出来。毫无心理准备的我马上被惊得软了双腿,猫着身子蹲在了地上。真是没想到,这个洞穴还有灵性,我拿脏兮兮的身子搓了它几下子,它倒还发起脾气来了。蹲下来的我,瞥到石壁的一角有一个亮晶晶地东西,于是好奇地直起身子走了过去,没成想石壁又是一阵抖动,我一不小心就一脚踢上了那个亮晶晶的东西。“叮当”一声,那东西朝前滚去,我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玻璃瓶子,而且瓶子里似乎装有水一样的东西。我很好奇,一个古时候地乌浒人居住的地方怎么会有现代人的东西,况且这里应该还没被当地人发现,要不然早就当作旅游地开发掉了。这里的洞穴一直往下倾斜,瓶子倒下后就不停地往前滚,我只好拼命地往前追。
  突然,瓶子的滚动声音消失了,我只觉得前面的黑暗也突然虚无飘渺起来,由于惯性的作用,我没法立即停下来,但是自己已经意识到了前面的危险,最后还是一直跟在身后的信宏一把拉住了我。当他地手电筒照过来的时候,一个更加庞大的地洞入口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个地洞入口至少也有二十几米宽,而且底下黑漆漆一片,就像《西游记》里提到的无底洞一般幽深。我站在边缘都觉得毛骨悚然,然后自己本能地往后边儿退了很多步。瓶子掉下去很长一段时间才发出了声音,“扑通”一声,这不是打破的声音,而是跌落在水面上才发出的声音!看来这个地洞还挺深的,难怪人家都说来广西的洞穴探险,不带上SRT装备就等于白来了。地洞的一边有一个突出许多的石头,那里有一个用绳子打好的“q”字结,看来林月他们已经到下面去了,又或者是查老馆长。不过,我还是觉得奇怪,既然要用到现代的探险技术才能下去,那么古代的乌浒人又是怎么下去的呢?
  探险人员要很熟悉地学会绳子打结的各种方式,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深入碾磙子打结在探洞的时候用途很广,可以将绳子绑在上树,钟乳石,或者岩块上。这样才可以安全地下到洞穴里面。绳子打结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简单的随手结或者拇指结,还有“8”字结以及从“8”字结演变而来的,更加牢固的“9”字结和兔结,眼前地绳结就是“9”字结。
  “既然现成的下降绳索都有人弄好了。我们就不用假装客气了,不下去的话又怎么能把心中的疑问弄个一清二楚呢。要下去就得先换上包里的探洞服,这些探洞服都是套装,用结实地布料做成,而且颜色都特别鲜艳,因为这样才方便早漆黑的洞内相互寻找和识别。我们前几次的无知,已经弄得全身是伤。这次带了这么多的东西应该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我们为了不引起当地人的注意,进山的时候只是穿着便装,打算遇到深渊般的洞穴才换上这些装备。
  我们走回头去拿背包里地东西,地洞离我们不远,仔细看还是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黑洞像是要吞噬一切一般。手电筒的光线还算光亮,隐约间我还看到地洞的上头有许多巨形的石钟乳。古书上常常把石钟乳,石笋,石柱统称为钟乳石,但石钟乳和钟乳石两者的含义却是不一样的。石钟乳是指从洞顶下垂地滴石,只是钟乳石的一种。这里的石钟乳十分巨大,要形成这么大的少说也得花上几十万年。
  我们的背包还没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