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罪之断章 >

第11章

罪之断章-第11章

小说: 罪之断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重点。我觉得你们俩还挺配的,真好。”张涛笑嘻嘻道。
  肖晨翻了个身,背对着张涛。
  见他这样,张涛便从后面推了他一把:“你这家伙,别老这样。谈恋爱是好事,我们又是兄弟,你没必要瞒着我吧?”
  “没兴趣。”
  “没兴趣?人家刘恋长得又漂亮身材又好,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追她吧?你没兴趣,对她有兴趣的男人多了去了。”
  肖晨坐起来,语气冰冷地说:“有多少人喜欢她和我无关,大学里我不想扯上这种事。”他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张涛冷笑一声,说:“不想扯上这事儿?你别在我面前装正人君子啦,你那点破事儿我还不清楚?如果你不喜欢刘恋,那就说明你心里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她是谁吗?”
  “你说什么?”
  “教行政诉讼法的殷悦啊!你说对不对?”
  听张涛这么说,肖晨突然转过身一把抓住张涛的衣领:“别胡说,知道吗?不然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张涛没想到肖晨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竟然拿友谊来威胁自己,这还是头一回。这么看来,肖晨喜欢殷悦确有其事,不然他绝对不会如此激动。
  “我胡说?你自己都不知道吧,每次上殷悦课的时候,你那双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人家,白痴都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可是肖晨,不是我不帮你撮合,你也要实际点嘛。没错,殷悦老师确实漂亮,比刘恋有气质,可人家毕竟比你大六岁啊!”张涛也不推开他的手,振振有词道。
  可能是觉得有些失态,肖晨松开了手,轻声说了一句“抱歉”,又背对着张涛睡了下去。
  宿舍里突然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气氛,接下来谁都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还是张涛先开口说话:“今天宿舍里只有我们兄弟俩,我跟你说实话吧,我是挺希望你找一个女朋友的。看你天天一副沉闷的样子,作为朋友我心里也不舒服,我让顾唯佳给你介绍的女孩子你都不要,这都没什么关系,可是我希望你能成熟一点,现实一点。”说完,张涛回到自己床上。
  几分钟后,宿舍里响起了张涛的鼾声。肖晨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从床上爬起,走到窗台边打开了窗户。窗外夜幕深重,肖晨任由夜里的风吹在他的脸上。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刘恋和殷悦。一直以来,肖晨习惯了在学校里独来独往,甚至连与同班同学打照面都不打招呼。他这样不与别人交流,造成了许多人对他的误解,认为他自命清高,虽然真实情况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但肖晨从不主动去解释。而对于谈恋爱,他也是尽量回避。
  自己真的对女孩子不感兴趣吗?真的是这样吗?
  肖晨不由得想起了教行政诉讼法的老师殷悦。
  他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脑袋里那些杂乱无章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内心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开始渐渐地复苏,接着慢慢在胸口燃烧起来。


罪之断章 第五章 死前留言讲演
  偌大的教室里只坐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座位,所以显得有些空荡荡。杜逸凡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微笑着朝底下的同学们点点头,示意大家他的“讲演”就要开始了。如他所料,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还有不少女同学的加油声也掺杂其中。可能她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推理小说,来推理研究社听讲演也纯粹是想接近杜逸凡而已。
  张涛也坐在教室里,顾唯佳没来,说是家里有点急事。不过,让张涛奇怪的是,一向不屑参加推理研究社活动的肖晨,今天却主动要求来听杜逸凡的讲演,这是他始料未及的。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自己说了一句“明天有推理小说中死前留言的讲演”,从而引起了肖晨的注意,也许肖晨也对推理小说中的“死前留言”感兴趣。
  “今天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我和你一起去听听吧。”肖晨是这么对他说的。
  于是,他们两个就一起来了,反正推理研究社的人也不多,肯定坐得下。
  杜逸凡今天穿着一件黑色休闲西装,面色红润,看上去心情不错。上台后,他环视了一圈教室,像是在找什么人。看他的样子似乎看到了想找的人,于是沉下脸对同学们说:“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空来我们推理研究社,听我的推理讲演。我是推理研究社的社长,我叫杜逸凡。”
  杜逸凡一说完,台下又传来了一阵鼓掌声。
  等台下安静下来后,他继续说道:“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是推理小说中的一种类型,叫做死前留言。相信看过推理小说的同学都一定不陌生,这种类型的推理小说也是暗号推理的一条分支。在讲这个主题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格洛阿是法国一位著名的天才数学家,可惜他只活到二十一岁,直到他死后四十年,他的数学遗稿才引起人们注意,并以书名《格洛阿理论》出版,被赞为‘纯数学的艺术品’。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他的。格洛阿有一个朋友叫鲁柏,也是一位数学家。有一天格洛阿去拜访他,却被公寓看门人告知,鲁柏在半个月前就被人杀害了。公寓看门人又告诉他,警察勘察现场时,没有发现罪犯留下的任何痕迹,家里的钱财都被抢劫一空了,但是鲁柏手里拿着一块苹果馅饼,没人知道他为什么死之前要抓着一块馅饼不放。他又说,作案人很可能也住在公寓内,因为案发那天正是他值班,没发现有陌生人进出过。但是鲁柏所住的公寓共有四层,每层有十五间房,住着一百多人。
  “格洛阿想了一想,便让公寓看门人带他去三楼,在一间房的门前,他停了下来,问公寓看门人这里面住的是谁。看门人告诉他,这里面住的人名叫莱塞尔,是个赌徒,并且在昨天已经搬走了。格洛阿愤怒地说,这个莱塞尔就是杀死鲁柏的凶手!看门人很惊讶,忙问格洛阿为什么这么说。于是格洛阿解释道,鲁柏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重要的线索。馅饼在英语中被称作‘PIE’,而希腊语‘PIE’是指数学中的‘π’。在一般的数学计算中,‘π’又等于‘314’。314就是一个暗示,他是在指314房间。听完格洛阿的推理,公寓看门人才恍然大悟。根据格洛阿的分析,警方立即搜捕并抓住了莱塞尔。格洛阿利用了他的聪明才智,轻松破解了这个案子。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我要说这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呢?我告诉大家,因为这个故事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在一本课外读本上看到的,自从那次之后,我便迷上了本格推理小说。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死前留言,我彻底爱上了推理。”
  听到这里,张涛转头看了看肖晨。
  肖晨无聊地打了个哈欠,随手翻弄着桌上的一本书,是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看他的样子并没有很认真地在听杜逸凡的讲演。
  “所以,推理小说中的死前留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类型。在讲死前留言之前,我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暗号推理’。第一个在推理小说中使用‘暗号推理’这一类型的,是侦探小说之父埃德加·爱伦·坡所写的《金甲虫》。这一个超级精彩的暗号推理故事,我还记得当初看到解答部分时候的那种惊愕感。之后柯南道尔的《跳舞的人》也让我如痴如醉,阿瑟·柯南道尔之后,更多推理作家加入了暗号推理的创作之中。在日本,江户川乱步的推理小说《黑手帮》是以佛教偈语作暗号的暗号推理小说。不过大多暗号推理作品以短篇居多,而今天我要讲的死前留言长篇作品颇多。
  “讲了这么多暗号推理,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阅读一些死前留言作品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言语有疏漏之处,也请大家指出。”话到此处,杜逸凡低头看了下讲台上的讲稿,继续说道,“死前留言又可以称为临终线索,即被害人在临死之前留下的那些奇怪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暗号或者手势等线索,用来指证杀死他的凶手或案件相关的重要线索。并且,这些死前留言往往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侦探只有破解了这些奇怪的信息才能知道凶手的真实身份。而在自己作品中将死前留言这种噱头运用自如并大放光彩的,非美国推理作家埃勒里·奎因莫属!
  “埃勒里·奎因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因为在一九二八年参加有奖征文从而踏上了创作推理小说的道路。埃勒里·奎因推理小说的特点是注重逻辑,崇尚公平性和解释的唯一性。一九三二年,在撰写《X的悲剧》这部推理小说中,埃勒里·奎因首次运用了死前留言的线索来增加小说的悬念性,并且在小说结尾处给出了合理的解答。在第二年发表的《暹罗连体人之谜》中,埃勒里·奎因再次使用这种类型的诡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类型的小说并不好写,写不好就会遭遇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诸如国内一些写手创作的死前留言,都是一种奇怪形式,比如用暗号进行排列从而得出凶手是谁。试问,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能写下那么繁复的数字?为什么不直接写凶手的名字呢?通常那些写手的解释是,死者在濒死之际,激发出了潜力并写下了谜一般的死前留言。这可能吗?对此我就不做过多的评价了。”
  杜逸凡一说完,张涛就留意到肖晨的变化——他的目光从慵懒变成锐利,直视讲台上的杜逸凡,他似乎对杜逸凡这段话很感兴趣,并且想起了什么。
  “反观大师的作品,在细节的处理上就显得合理很多。如《暹罗连体人之谜》中,死者在临死之前将一张扑克牌撕成两半,然后把右手的半张扑克牌揉成纸团,左手拿的那半张牌展平,用这个奇怪的动作指明凶手身份。如果大家想要创作这种类型的推理小说,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合理。一个将死之人是无法做出复杂的事情来的,硬要说可以的话那他何不打电话求救呢?”
  杜逸凡的话引起台下一阵笑声。
  “好了,我们继续。日本推理作家横沟正史在他的作品《化装舞会》中,让死者用火柴拼图的方式指出凶手的身份,不过这个手法首创者还是伟大的埃勒里·奎因,他们在《半途之屋》中就已经使用过这个构思了。还有一本小说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就是在国内风靡一时的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美国作家丹·布朗在这本小说中,让卢浮宫的馆长雅克·索尼埃在临死之前,脱光身上的衣服,用自己的躯体摆出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威人》的模样,并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画下五芒星的符号,这也可以算作死前留言。死前留言可以是破案的线索,也可以是死者最后想表达的意愿,这就要看作者自己的发挥了。
  “有些以死前信息为主的外国推理小说,在文字上玩游戏,这就很难让其他国家的读者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了。当作者在平假名上玩日文游戏的时候,即便是大家看完解答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还有就是欧美的一些推理小说,一个单词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意思,但是翻译成中文后大家就只能看注释了,这样的情况让人非常遗憾,但又无可奈何。所以说,死前留言这种类型的小说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文字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