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18章

征战天下-第18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伐;最后在混乱之外冷眼旁观的,是秋里所统帅的秋风兵团和白虎兵团。
  不过这个局面没有持续很久,各方势力在袁紫烟的斡旋下,同意包括卓不凡的兵马在内,六方军队都撤到城外,整个圣京城只留下各方势力的五百亲兵,以及一些维护秩序的捕快。
  于是在圣龙帝国数百年的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空荡的帝都。
  风雨并没有出席各方的会谈,而是委派了魏廖作为自己的全权代表,这不但引起了四大家族对于这个无礼的寒门小子的愤怒,而且也使得后人对此有着无数的猜疑。
  事实上表面上看来,在欣赏圣京著名的风景烟雨亭的风雨,正因为李中慧所提到的风云世家而震惊。
  「风云世家其实是风家和云家的合称,曾经是圣龙的豪门大族,代表着圣龙五行术的最高成就。第十三代家主风雄和云杰鉴于当时帝国日渐衰弱,而西方新崛起的麦坚却因为其先进的共和制而日渐强盛的事实,主张仿效麦坚,实行议会制和民主制,对圣龙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这一主张得到了圣龙第十二代皇帝、史称神武帝的萧统大力支持,这场改革因而被称为『神武革新』,正是由此而产生了长老院。
  「可惜在神武帝之弟萧纪即位后,在各大保守势力的拥护下,大肆清除革新派。这是一次大灾难,因为这事件遭牵累、流放、处死的人数高达百万人,并直接导致了我圣龙五行术的大幅衰退。」
  李中慧就当年的往事,向风雨娓娓道来。
  「你认为我是风云世家的后人?」风雨沉思之后问道。
  「我认不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人的看法。」
  「这个风云世家这么厉害,不就是提出了一个在当今圣龙根本行不通的民主口号吗?为什么事隔多年,大家还如此恐惧?」
  风雨有些想不通,这些年帝国日渐衰弱,自然有大批外来的文化侵入,一些书生也曾经大肆谈论民主,只不过是些纸上谈兵,根本产生不了重大影响。
  「因为他的几项主张触犯了实力集团的利益。首先他的民主主张就遭到了保守皇族的抵制;其次他以民主为借口,实际上强烈主张削弱世袭的四大家族,这自然受到了四大家族的反对;更重要的是他倡导信奉一个什么教,派人砸毁我圣龙历代先贤的庙宇,这就触犯了天池剑宗在精神界的权威地位。
  「因而支持他们的神武帝一病逝,就受到了大力的制裁。不过现在让这些势力最最紧张的是,听说风云世家有一些人逃到了麦坚,而且受到极大重用,拥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
  「试想一个穷酸张仲坚可以在呼兰兴起那么大的风浪,如果风云世家这样的豪门贵族和国外势力勾结的话,还了得?」
  风雨耸了耸肩,虽然经李中慧说了自己的推断依据之后,他有些肯定自己有可能是风云世家的后代,不过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一方面他是凭自己实力才拥有今天的地位,而不是靠什么世家的力量;另一方面,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投靠国外势力,也不怕被别人抓住把柄;对于风云世家的主张,自己更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拿来实施,这些政治主张无疑是不切实际的,一下子得罪所有的实力集团,能成功才怪。
  再加上现在各方势力互相制衡,谁也没有工夫来联合对付自己。
  李中慧显然理解风雨的想法,伸起手臂掠了掠鬓间的乱发,说道:「联合对付我们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是还要小心些才好。我最担心的是天池剑宗对这件事的动向,毕竟他们是帝国思想领域最坚定的捍卫者,如果他们摆明和我们为敌的话,事情就难办了。」
  说完却看见风雨正呆呆的看着自己露出的白嫩的手臂,不由粉脸一红,轻咳了一声。
  风雨这才惊醒过来,手忙脚乱的拿起手中的杯子喝茶,却不当心的呛了一口,一阵急咳把眼泪都流出来了,惹得李中慧不由掩口一笑。「侯爷真是好雅兴!」
  正当风雨尴尬狼狈的时候,却看见袁紫烟犹如凌波仙子般的从远处走来。
  风雨连忙起身施礼,同时有些讶然的问道:「仙子怎么有空来此?」毕竟这次提议是她首先提出的,她不参加的话未免说不过去。
  只见袁紫烟淡淡的笑道:「苍天有幸,整个会谈很顺利,已经有了大致的结果,剩下的只是一些具体的细节了。说来还真要感谢侯爷。」
  风雨一楞,随即明白了。
  之所以这么快产生这个结果,除了天池剑宗倾向三皇子外,恐怕最重要的反而是风雨的乱中求生的应急计画。
  一方面由于烧了各方的粮草,使得四大家族进退维谷,都不想再这么耗下去了。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因素,皇甫世家、公孙世家受到的影响相对不大,令狐家族可以通过水运,只有燕南天的军队要想得到补给,只能从幽燕依靠陆路来运输,但却有遭遇公孙家族拦截的危险,这也使得大皇子的力量再次受到牵制,自然无法有太多的讨价还价。
  想到这里,风雨只好干干的一笑。毕竟当初他制定这个计画的本意,只是想把整个局面弄得更乱。只是时机不对,目前他本身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兴趣和四大家族、高战一系开战;再加上袁紫烟的到来,无意间竟然促进了整个局势的稳定。
  经袁紫烟一说,风雨方才知道各方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接受了天池剑宗的提议──大皇子继承帝位,但是由三皇子任监国大臣、摄政王,执掌军政大权。
  史称「圣京协议」。
  这其实是圣龙帝国一次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的皇权至上的体制。
  从此皇帝虽然仍然是世袭、是国家的象征,但却已经不具备真正的实权,所有的军令政纲都由监国大臣所领导的军机内阁发布。
  当然为了抚慰大皇子一派,皇帝还拥有象征性的核准权,如战争、外交、主要大臣等重大事项必须得到皇帝的承认,如果有冲突将由长老院公议。
  事实上,这个提议成功的避免了圣龙的内战,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各方都能够接受。
  三皇子虽然没有继承帝位,但是却得到了真正的实权,成了帝国实际的统治者;大皇子在面临劣势的情况下,能够继承帝位,即保全了面子,同时自感有机会夺回实权,因而也没有太大的异议。
  同时在「神武革新」失败后,长老院实际上在四大家族和高战一系中央派的控制下,由于这个协议使得这些实力派也扩大了相应的影响力,所以也没有反对。
  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主意。
  风雨在若干年后对此有着高度的评价。
  虽然这是一个政治妥协的产物,虽然从很大程度上它参照了麦坚的一些体制架构,虽然它隐藏了许多危机,最终也没有挽回圣龙的崩溃,但是它毕竟延缓了帝国的灭亡,同时也给新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使得在新时代来临之前,保留了整个帝国的大部分实力,从而为神州的再次崛起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这么说,真是要恭喜袁仙子了,为圣龙立下如此大功,必将名垂史册。」李中慧语带讽刺的说道,不知怎的,她对于这个令人崇敬的仙子没有什么好感。
  恐怕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身为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女性,从这一刻起,开始了她们一生的明争暗斗。
  「不敢,紫烟只是觉得富贵如浮云,功利似尘土而已,李姑娘又何必太过在意这些呢?」袁紫烟语气平和的说道。
  李中慧心中暗怒,你这不是讽刺我贪图虚名吗,于是皱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仙子不认为只有留名在历史长河中,方能做到真正的人生的永恒。」
  「只要天下太平,民众安乐,紫烟也就心满意足了,从来都没有奢望要什么青史留名,更无所谓什么永恒。不知风将军以为如何?」
  风雨耸了耸肩,又故计重施的拿起了茶杯。
  在两个女人争论的时候,最好不要插嘴──这点道理风雨很明白。
  可惜袁紫烟显然不想放过他,依然进逼道:「紫烟以为,人生百年,弹指匆匆,只有无愧于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方算得上是真正的无悔人生。不知道侯爷怎么看?」
  风雨略一思忖,知道她是藉此请自己出兵解救锦州。眼下各方的粮草都被自己烧毁,所以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下哈哈大笑道:「仙子放心,风雨虽然愚钝,还不至于公私不分。恩怨归恩怨,国家大计归国家大计。」
  袁紫烟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盈盈而拜道:「既然如此,紫烟就代表锦州百姓谢过侯爷了。」
   
 
 
 
  
~第二章 烟雨往事~
 
  动乱过后的圣京显得十分的平静。
  烟雨亭坐落在帝国著名的圣龙山下。
  在圣龙山上,正进行着决定帝国命运的各方会盟,从而缔结了影响深远的「圣京协议」。而在山下圣龙河畔的烟雨亭中,两个人间绝色正依柱而立,衣袖飘浮,神态怡然,犹如出尘的仙子。
  不过在一旁的风雨并没有这种艳福的感觉。不知是否是同性相斥,两人之间始终有着丝丝的火药味。风雨只好装作观赏风景,流览四周。
  袁紫烟叹了一口气,说道:「大战一起,成就功名的,永远是帝王将相,而受苦受难的,永远是天下苍生。要是人间再也没有这么多战乱,该多好!」说罢,一脸忧思。
  风雨见了实在不忍,接道:「仙子何必如此,其实天下战战和和、分分离离,本是平常事。人类也正是在不断的毁灭中重建。如果一直歌舞太平,执政者就会不体民情、故步自封,百姓将饱受剥削,国家将积弱不振,所有的文明、思想、科技、政治也将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天下必乱!英雄则乘势而起,逐鹿天下、收揽民心、废除苛政,还民一个太平,再造一个盛世河山。新的政治、新的文明、新的思想也就此诞生!历史就是如此周而复始的演练,人类就是如此回圈以往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吧。从某种程度上说,战争是和平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人类前行的原动力。」
  「好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好一个在不断的毁灭中重建!」
  袁紫烟和李中慧都陷入了深思。有一点是相同的,两人都是热中于政治,希望寻求一条治世之道的非常之人。这种寻求,从某种意义上是她们毕生的投入。
  所以当风雨说出了这一段对于当时那个传统道德礼教统治的时代来说,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话,令两人既感到震惊,又感到大受启发。
  一时间,整个烟雨亭陷入了沉寂。
  「侯爷可知道烟雨亭的典故?」良久,袁紫烟突然打破沈默,转移话题问道。
  「当年一代烈女子刘秀秀,为了帮助她的恋人、一代名君神武帝,肃清把持朝纲的权臣姬郦,忍辱含羞,曲意逢迎以迷惑奸雄,最后配合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周波杀了姬郦。
  「但是神武帝在事成之后,却因为朝廷的非议,不敢将刘秀秀介入宫中,而是准备将她赐给大臣周波,以笼络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刘秀秀面对着河水伤心的叹道:『姬郦待我很好,我为了萧郎和社稷而诱杀了他;但是杀了一个权臣又要嫁给另一个权臣,我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半夜,就在此投河而死。
  「神武帝后悔不已,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