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20章

征战天下-第20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信步走在圣龙的大街上,护卫在后面远远的跟着。外人根本无法想象一个是朝中德高望重的泰山北斗,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少年将军,居然在此时,像普通百姓一般徒步圣龙城中,而且是一言不发。
  「真羡慕你们这些少年人啊!」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老人突然发了一句感慨。
  阻止了想发言的风雨,老人继续说道:「对于少年人而言,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可塑性,所以能够毫不珍惜原有的,甚至妄图以打破原有的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可是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时日无多,所拥有的就是最宝贵的,甘愿用生命来守护,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别人来破坏。
  「哎,不说了!不管怎样,我都谢谢你能够如此不计个人恩怨的去救我女婿,算是我高战欠你一个人情吧。」说着,老人拍了拍风雨的肩膀,自顾自的离去了。
  风雨倒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去救林仁山倒也不是自己真的那么大度。一方面是自己也想看看呼兰方面到底在搞什么鬼──虽然和哥舒行文关于出兵扰乱圣龙的边境有过一些含糊的约定,不过呼兰如此大规模的出兵,确实是在自己意料之外。那个呼兰大皇子该不会这么快就完蛋吧。
  风雨担心的想道,这可是自己对呼兰的一次政治投资。为了这次投资,自己顶住了部下的反对,还差点在圣京作了枉死鬼,如果一点成本都没有收回,那也太倒楣了。
  风雨如此想道。
  「风雨兄,小王久仰大名,却一直没有机会和风雨兄好好聚聚,实在是小王之过。」
  一步入宫殿,却碰见三皇子热情的向风雨打招呼。
  只见他一身白色的儒衫,显得特别的飘逸潇洒,眼神炯炯而威严,但却透露着诚恳,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目中无人的架式。
  「三皇子真是抬爱了!」风雨也急忙应酬道。对于这位日后执掌实权的三皇子,风雨也不敢怠慢。
  两人并肩进入殿内,自然有一大批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前来问好。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风雨已得到朝廷的正式封赐,位列王侯,又是手握重兵、封疆列土,在这些遭受过战乱威胁的大臣眼里,自然是一张不错的护身符。现在抓紧巴结,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什么动荡,还有可能靠风雨来庇护。更有些头脑灵活的人,甚至开始盘算是否要通过结亲来拉近距离。
  四大家族也纷纷上来拉拢关系,虽然帝位之争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谁都明白如今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表面上平静,实际上暗流涌动,在未来的利害之争中,拥有实力的风雨只会比这一次的作用更大。
  就在此时,那些身着肚兜、正在我见犹怜的粉肉相搏的女子悄悄的退走,丝乐声从堂下飘起,众人皆凝神以待。
  随着突兀而至的鼓点声,从堂前两侧的两扇边门涌出八位女子,她们个个身穿彩裙,手舞彩带,赤足应着鼓点子来到堂上翩然起舞,顿时引得众人一阵掌声。
  风雨大为赞赏,而秋里更是瞪大了双眼。
  原来她们每个人手中的彩带两头均系着一把短剑,玉手舞动间短剑翻飞,与飘荡的纱绸彩带形成刚柔相济的绝佳组合,而彩裙开合之间,雪白的素足若隐若现,引人遐思。
  设计这套舞蹈的人绝非常人,这是一种暗合武功套路的飘带剑舞,风雨以前只有听说过,而从来没有见识过。
  这是一种传自公孙世家奇女子──公孙大娘,仅在上层贵族间表演的绝技,而能跳出这等舞蹈的更是绝非易事,没有多年的苦功,灵巧的身手,一个不小心就会伤到同伴。
  据传这个公孙大娘本是公孙家族第七代家主的爱女,生来就有学剑的天赋,又酷爱舞蹈。当年倭寇入侵登州,公孙大娘的丈夫率三千死士坚守孤城,公孙大娘亲自带领帐下侍女为将士们挥剑起舞,激励士气;在城破之时更是慷慨赴义,与敌激战,力尽自刎!
  如今一缕香魂早已逝去,然而却留下了名扬天下的霓裳剑舞,堪称千古佳话。
  只见随着益发激昂的鼓乐声,这些舞女的速度越来越快,场中旋转的彩裙,空中飞舞的彩带,还有那带端的短剑划出的一道道光芒,让人目不暇接。
  众人皆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屏息望着场中的众女子。而这些女子也似乎是要更加挑起众人的心,旋转舞动着从席前飘过,诱人的香气和短剑的寒光交织在一起,引得众人皆是瞪大眼睛。
  秋里更是深深嗅了一下从自己席前舞过的那个女子身上散发出的诱人香气,这种似兰似麝的香味浓而不郁,让人闻过之后有些心神迷醉。
  「咚!」堂下突然一声军鼓震耳,众人的心神无不一惊。
  只见场中的众女子一齐素足轻跺,急速舞动的身形倏然立定,动与静的转换之快让人不由叹为观止。
  接着她们发出一声娇喊,众人的心神均为之一震,清丽的莺声中,彩带一起向上挥舞,带端的短剑在空中会在一处,相互碰撞着四散而飞,如在花间飞舞的蝴蝶,按照一定的轨迹重新再落到女子的手中,一时间是铮铮声不绝于耳。
  众人知道这表示这场舞蹈即将结束,于是纷纷大力鼓掌。在热烈的掌声中,众舞姬盈盈下拜,施礼后退出。
  「哼,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尤唱洞庭花!」一个粗豪的声音从角落响起,顿时破坏了整个气氛。
  风雨凝目一看,只见在角落里有一个长得方脸浓眉的武将,满脸激愤的拍案而起。
  「好大的胆子,竟敢破坏陛下的雅兴,来人给我拿下!」早有官员大喝起来,趁这个机会讨好即将登基的大皇子。
  「陛下!」那武将走上前下跪在地,激动的说道:「如今北有呼兰虎视眈眈,南有倭寇扰我海疆,列国均有豺狼之意。而我圣龙新败,先帝尸骨未寒,锦州又在重围之中,万千将士裹草充饥,一心期待朝廷来援。如此情景,陛下怎能还有闲情逸致在此消遣。可叹这霓裳剑舞本是激励将士杀敌报国的,如今却用来取悦王公贵族!还望陛下三思!」
  「放肆,来人给我拖下去斩了!」大皇子不由恼羞成怒,大声喝道。
   
 
 
 
  
~第三章 定计突袭~
 
  在大皇子发怒时众人皆没有出声。
  毕竟这家伙不但惹恼了大皇子,还把在座的所有人都骂进去了,就算有心想救他,此时也得有些犹豫,搞不好可是要得罪在场的所有重臣的。
  只有风雨阻止了上前的武士,拱手说道:「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既然这厮想找死,何不让他到我的军中做个马前卒?一则乘了他的心愿,二则也显示陛下的仁厚。这厮性命事小,可别在这个时候杀生,坏了陛下的吉利,那可就不好了。请陛下和监国大臣明鉴!」
  三皇子和风雨对视了片刻,也出列说道:「皇兄,我看就依镇北侯吧。让他在沙场战死,也显得皇兄仁慈。」
  「请陛下开恩!」众人见三皇子也出面,包括四大家族也跑了出来纷纷跟着求情,想趁机和三皇子、风雨拉交情。毕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武将,乘这个机会放出一个人情也不错。
  「哼,就成全他吧!」大皇子冷冷的道,见众人都出列,也就不再坚持了。
  「难得镇北侯自动请缨,我看这次解锦州之围就由梅文俊将军为主帅,风雨将军为副,各督本部人马,明日起程。下月二十五日,是圣上的登基大殿,小王将在此恭候二位凯旋!」三皇子突然插入道。
  风雨一楞,暗骂一声狡猾,却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
  三皇子这样一来,无疑是一举三得。
  一方面虽然风雨答应救援锦州,但是他毕竟和林家有仇,变数颇多,但如此一来,却把风雨救援锦州一事彻底定下来了;另一方面,让梅文俊一同出兵,就可以让两人互相牵制,即避免了皇甫家族通过救援锦州而将势力北扩,又避免了风雨通过锦州将势力西侵;同时还可以让林仁山一系藉此机会在锦州和两者互相牵制。
  如此一来,则大皇子系、高战一系和风雨军都将在锦州陷入对峙,而三皇子的势力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了。
  在短短一瞬间,就因势利导,做出如此安排,可见此人极不简单。
  「多谢侯爷相救之恩!末将还有一个不情之请,那就是望侯爷让末将为先锋!」
  走出大殿的风雨淡然的看着刚才救下的男子。
  朱大寿,三十八岁,也曾担任过坐镇一方的统领。按照他的经历,本应该是高战一系的人马,但由于为人耿直,屡次直言犯上,因而始终被高战一系排除在核心之外,最后终究因为得罪了长官而被贬为兵部员外郎、待授军职的闲官。
  朱大寿在作战方面比较保守、谨慎,但是布阵极为严实,在以往的经历中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战绩,也没有过什么大的败绩。事实上,此人一向与士兵同甘共苦,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在军队的中下层有很高的威望。
  一个有才能,但却桀骜不驯的家伙。
  风雨暗暗回忆了一下魏廖刚才对自己所说的关于这家伙的资料,做出了以上的结论。
  他悄悄的运起了五行术,整个空间顿时呈现一种凝重的气氛,缓缓的说道:「那好,就让你暂时担任白虎军团的副统领。在我的风雨军中,只讲究两点:一是才能,二是服从。只要你能够听我的号令,又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的职位,就绝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希望你好自为之,否则皇上没有砍下的头颅,就会由我来砍!」
  「是!」朱大寿虽然对于被任命为步军指挥有些不满,但是看着风雨的口气,不知怎么的却不敢多说一句话,隐隐的被风雨的气势所压制。
  圣龙历七五三年八月,风雨率秋风兵团、白虎兵团共十万人;梅文俊率皇甫家族十三万人向锦州进发;同时在伦玉关刚刚痊愈的洛信不顾副将百里锡的劝阻,率领整编好的三万赤狮兵团骑兵前来与风雨会师。
  「梅将军你看,圣龙河呈一个『几』字形,锦州城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圣龙河由西向东,突然转折朝北的地方。包围锦州的呼兰大军被圣龙河分成了两部分。对于在圣龙河北岸的左翼,自恃有圣龙河为屏障,肯定不会太过在意。相反,为了防范我军的来援,呼兰一定会在圣龙河的南岸部署大批兵力。所以在下建议我们索性以攻代守,以梅兄率领骑兵做出直接进入锦州的态势,诱使哥舒行文把兵力部署在南岸,与此同时我军主力强渡圣龙河,骑兵跟进,突袭呼兰左翼,击溃呼兰北岸的兵力,迅速逼退呼兰。」
  风雨指着地图说道,言语间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在经过这几场战役之后,风雨从战争中吸收了经验、增长了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独当一面,指挥若定的优秀统帅了。
  在这位传奇人物的回忆录里,曾经如此写道:
  只有不切实际的人方才会相信天才能够生来就指挥千军万马。
  实际上作为一个统帅,必须在血与火的战斗中锤炼,在经受了生与死、成与败、荣与辱的考验之后,才能够真正领悟战争的真谛、洞悉战局的演变。
  我只是一个幸运儿,是历史的条件使我有机会在上战场之初侥幸活命和取得胜利,并且得到了磨练,这才有了日后的无数次大捷。所以我不过是一个从千万尸骨中站起来的幸运儿罢了。
  对于风雨的提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