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249章

征战天下-第249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的自尊不允许自己在劣势的情况下言和?”
  不管怎么说,风雨始终都不相信燕南天会因为意气,或者和呼兰人那种根本不牢靠的政治协议而拒绝与自己和解。
  作为一个优秀的统帅,燕南天完全应该具备冷静和理智的克制,从战略的高度来做出取舍。
  “我想两者兼而有之,但主要是因为燕南天希望用一场大捷,来增强自己谈判的地位,以强者的姿态来结束这场战争!”
  显然,妻子的判断和风雨一致。
  “那么,这场战争还真是有点难以收场了!”风雨苦笑着说道。
  尽管战争是也只能是政治的延续,但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上,又有多少的战争是在理智下进行,在理智下结束的?
  在白骨遍野、血流成河的背后,更多的却仅仅是因为高居上位者某种或者简单或者可笑或者冲动或者不合常理的心血来潮,以及莫名其妙的理由,发动了起来,无论是否达到了这些高高在上者的目的,结果必然是家家哀歌,户户白幡。
  现在燕南天和风雨的争斗也同样如此。
  为了长远的政治影响和战略主动权,以及对天下的号召力,圣龙帝国的两大强藩,都绝对不允许自己在劣势的情况下结束战斗,于是周而复始的战争,势必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上演,为了一场双方都想结束的战争而继续战斗,除非一方打败了另一方,或者两败俱伤,谁都没有力气继续下去为止。
  这对于交战的双方不利,对于天下黎民不利,对于圣龙的万里江山更为不利!
  “别想这么多了!”
  妻子轻轻的握住了丈夫的手,她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
  事实上,作为高丽王国流亡的王族,李中慧更是有切肤之痛,因为就在曾经的过去,仅仅是由于圣龙帝国皇帝的好大喜功和当时高丽国君的死要面子,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远征,摧毁了城市和村庄,夺取了两国无数的性命,同时也让自己的家族失去了家园和故国,流亡到了异国他乡。
  “不错,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看来就只有在战场上一决高下了!”
  风雨耸了耸剑眉,双眼暴然射出一道寒光。
  能战方能和,能攻方能守,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
  只是,这样一来和燕南天的战斗,在自己从西线真正抽出手之前,恐怕将会非常困难的延续下去了,而西线,则依旧成为决定着风雨军未来的关键!
  不知道从何时起,圣龙帝国开始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自以为内圣则必外王。但是这一套思路对于风雨来说,却根本就不屑一顾。
  “圣龙的内耗太多了,唯有扬威于域外,方才是真英雄大豪杰!”
  正是在这样的理想主义的情感激励之下,才让风雨发动了对印月的远征,更坚决的抵制着呼兰帝国的入侵。
  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建立于现实之上的理想主义,让风雨其实并不是非常愿意卷入神州的内耗之中。
  这种和风雨一贯务实、通融的行事作风相悖的情感,几乎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洁癖,一方面让风雨在神州各大豪雄中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光彩,吸引了大批神州的热血男儿前来投效;但另一方面却也令风雨在面对天下战略格局的时候,产生了致命的束缚,终于导致了在不得不面对和本国豪强生死较量的时候所面临的被动局面。
  看来必须尽快解决西线了!
  幸好,作为三军统帅和一方霸主,风雨内心的务实和通达,终究战胜了理想主义的情绪,在意识到东线所暗藏的巨大危险之后,不得不克制了自己对外用兵、开疆拓土的强烈愿望,决心暂时结束西线的战斗。
  因此,随着这样的思绪,风雨的目光,自然而然瞟到了地图上的西北——玉门关。
  那里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风雨军原本用来对付燕家军的火炮,也已经开始日夜不停的向前线输送过去,面对着天下第一名关,秋里能否洗雪上次的失败?
  受到“汉月”计画影响的呼兰帝国大国师张仲坚现在虽然一定是焦头烂额,但是他真的会如此合作的让风雨军舒舒服服的拥有这一段时间吗?
  风雨的心中总觉得有些忐忑,自从结束远征印月的战役返回圣龙之后,他发觉自己如今与其说是面对着军事上的征伐,倒不如说是更多的面对着外交和政治的游戏,用战争的流血与牺牲换来的成果,在这些黑暗的幕后交易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
  “我要亲自去一趟西线!”
  想到这里,风雨做出了决定。
  他的话中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让担忧他的伤势而有心劝阻的李中慧和魏廖在互视了一眼之后,纷纷选择了缄默。
   
 
 
 
  
~第四章三千骑兵的神秘行动~
 
  圣龙历二五五年的冬季,神州西北偏离官道的山野中,疾驰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
  为首的是一名二十多岁、一头散发、脸色沉寂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左首是一个背插着大刀的十五、六岁的少年,右首紧随的则是一名英姿飒爽、银装素裹的少妇。
  这三个人一马当先,率领着全副武装的骑士们向西挺进,尽管一路上颠簸坎坷,但是这些马背上的健儿仿佛丝毫都没有受到影响,显示出高超的技艺。
  而在这些威武的骑兵中间,夹杂着的是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
  马车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只是垂下了重重的帘布,让人根本无法看清里面的状况,唯一让人好奇的是,驾车的竟然是一个失去了右手的大汉,不过马车在大汉的手中竟然是出奇的平稳和快速,丝毫没有拖住骑兵们行进的后腿。
  “义父,我们真的就这样前往玉门关吗?”
  秋十三郎对于眼下的军事行动,充满了不解。
  堂堂西线的总指挥官,放下了数十万部下和与之对决的同样数量的敌人不管,竟然轻车简骑的率领三千名骑兵,绕过敌军的防线深入对手的腹地,进逼的目的地居然是固若金汤、曾经让十万风雨军将士面对内城而遗憾撤退的战略要地——玉门关,这实在有违用兵的常理。
  “少废话,服从命令!”
  作为秋风军的统领,秋里也同样感到不满。
  这次西线的战役,出乎意料的艰难,原因在于翰鲁采用了草原民族传统的战术,将帝国军队擅长骑射、擅长野战和游击作战、高机动性、单位战斗力高超等战术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自己虽然在局部出其不意的小胜了两仗,但是无关大局,于是西线形成了一种僵持的局面。
  于是,势均力敌的双方,在广阔的平原上展开了拉锯战。
  尽管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的呼兰铁骑,在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和阵地战的风雨军面前没有任何的便宜可占,但是机动性能差的后者,也同样无可奈何于飘忽不定、打了就跑的对手。
  就这样,在缓慢的消耗中,双方的进展都非常微弱,为了防止呼兰骑兵突袭的风雨军,不得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么多天也仅仅是进逼到酒泉和总寨一带,连玉门关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
  这样的情形,当然让立志要雪洗前耻的秋风军统领非常不甘心。
  不过他并没有太过于着急,因为一个有条不紊的计画早就在心中酝酿成熟,并且在按部就班的展开,绝妙的陷阱即将设置完毕,他深信用不了一个月,就一定可以将这支呼兰大军消灭在玉门关之外,然后士气高昂的胜利之师将再度兵临城下,夺取原本早就应该夺取的战利品。
  可惜风雨并没有给他机会,而是亲自来到了前线,并且下达了这道奇怪的命令——选拔三千优秀的骑兵,秘密奔赴玉门关城下。
  更令人奇怪的是,不仅风雨决定亲自率领这支骑兵前去玉门关,而且还命令秋里也必须跟随而来。
  也幸好呼兰人经过了抗击秋里的那一场大战,对于玉门关的防备力量自信异常,再加上风雨军的主力紧紧相逼,因此并没有在自己的后方到玉门关之间的广阔距离部署足够的侦骑,在风雨带来的血衣卫高手的协助下,一路上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些耳目,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呼兰人的后方玉门关挺进。
  只是,一向自恃甚高的风雨军公认的副统帅,此时也不得不无奈的承认,自己实在猜不透风雨葫芦里面究竟卖什么药?
  难道是想依靠这三千根本不适应攻城的骑兵,来撬开让草原和圣龙无数男儿喋血饮恨的名关吗?
  秋里有些好奇,有些期待,更多的则是不服气。
  不过,在遭遇属下和义子的诘问时,以冷酷严厉著称的秋风军统领,依然非常尽责的站在了风雨的一边,冷冷的喝斥了将士们因为疑问而产生的动摇。
  “圣龙帝国的西北定凉侯,真的如同传说中的那么用兵如神吗?”尽管被义父所斥责,少年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
  他偷偷的回头望了一眼奔驰中的马车,对于这次方才第一回见面的风雨军统帅,少年并没有像军中其他将士那么的盲目崇拜。
  “义父应该是顾念朋友的情谊,方才让这个人占据了高位吧?”
  因为有救命之恩,更因为在战场上秋里所表现的果断和干练,让少年很自然的将之视作了自己崇拜的偶像,有这样的想法也毫不奇怪。
  而那个带着病态,有些疲倦但是却非常从容自若的年轻人,则让少年首先在脑海中涌现的是“到了他的年龄,我是否也能有这样巨大的成就?”、“他真的比义父还厉害吗?”之类的念头,也正由于这种下意识的比较,使得少年在感觉亲切和敬仰之余,更多的却是好奇和疑问。
  毕竟,仅仅凭借着根本不擅长攻城的三千骑兵,突袭名闻天下的玉门关,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不是鼎鼎大名的风雨提出来,任何人都恐怕会视之为痴人梦呓而嗤之以鼻吧?
  然而,即便是战无不胜的定凉侯,难道就可以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完成天方夜谭一般的神话吗?
  正在胡思乱想的少年,突然发现马速减缓了下来,幸好被旁边的秋里拉住,少年方才没有冲过了头。
  满脸通红的少年,正准备向身边的义父道歉,却恰好看见秋里正用一种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少年顺着秋里的目光看去,却见此行的目的地玉门关,已经近在咫尺了——
  此时的玉门关正静静的矗立在寒冬微弱的阳光之下。
  这座曾经是神州抵御胡虏叩关的前线重地,如今却成为了呼兰帝国用以牵制风雨军、窥视神州大地的桥头堡。
  子孙的不肖,令千百年来浴血沙场、埋骨边塞的先烈也为之蒙羞,更成为了万千神州热血男儿心中的一根梗刺。
  呼兰的士兵正在例行公事的守备着城池,前方正在剧烈的激战,数十万大军在从麓城到玉门关的广阔大地上展开了血雨腥风的绞杀;后方则突然爆发了更为惨烈的权力斗争,无数显赫一时的王公贵族,因为斗争的失败而人头落地,辛苦经营的家财转瞬间化为了乌有,昔日高高在上的妻子儿女,如今沦为了任人宰割的奴隶,这种远比外部战争更为残酷的自相残杀,让所有的呼兰将领人人自危。
  不过,这些纷争和杀戮,暂时还没有波及到玉门关,至少和守备在玉门关的呼兰士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这些草原的健儿此时并没有太大的警惕性,根本察觉不到战火硝烟的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