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383章

征战天下-第383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不远的曾经,令狐家族家主的爱子令狐玄,更因为追求从海外初到中原的云明月,最终倒在了圣京郊外的逍遥山庄(详见第一部第十二集)。
  太多太多的过去,无形中成为了云明月和令狐兄妹之间的鸿沟,当兄妹俩转身离开的时候,已经全然没有了刚才融洽的氛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公孙飞扬望着云明月,突然吟出了圣龙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句。
  这是当年圣龙帝国的一个王子,面对着刚刚继承父亲皇位、却借机想要除去手足的兄长,在斧钺的威胁下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作,既满足了兄长的故意刁难,又以豆箕为喻,提醒了骨肉之情和手足之意,以及被亲人逼迫的悲痛和仿徨,终于保全了性命。
  如今在飞扬公子的口中吟来,却也非常切合云明月的心情。
  毕竟本来都是神州手足,却因为权力的斗争,导致了家族之间无法平息的恩怨,恩怨的鸿沟,唯有用鲜血和生命来填补,而鲜血和生命,却又让这恩怨的鸿沟更加扩大。
  不过,云明月却很奇怪,素昧平生的公孙飞扬为何会找上自己。
  「飞扬公子此来,不是为了和明月共同悲叹的吧?」说着,云明月注视着少年。
  十八岁的年纪,原本正是少年青衫忘忧时,不过云明月分明从少年尚存稚嫩的脸庞,读到了风霜和世故。
  这,是豪门世家的子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为了家族的兴盛,兵法谋略代替了童年的欢乐,心机算计填满了心灵的空隙,公孙飞扬如此,自己的哥哥云济又何尝不是如此?
  还有他,那个宣称要为神州开拓前所未有疆土的男人,心中除了野心与权谋之外,还剩下什么?
  以家族或者天下的兴盛作为人生全部的目标,这就是男人们引以为傲的事业和志向?还是丧失了自我的悲哀与可怜?
  云明月的眼神中,已经失去了对于英雄的崇拜与憧憬,有的却是一种厌倦和漠然。
  「飞扬此来,只是受人之托,为一位故人向姑娘致歉!」
  公孙飞扬有些受不了云明月的眼神。
  因为那眼神里,没有他看惯了的崇拜,也没有尊敬,当然也不是敌意或者轻视,而是一种超然,这点让习惯了或者投入战斗、或者接受臣服的他有些很不适应,因此打消了原本预定的盘算,决定直接了当的说出来意。
  「请恕明月无法明白!」
  美丽的眉毛微微皱起,云明月很诧异公孙飞扬的话。
  「最近在下和风雪兄一见如故,得闻风兄对于当日得罪姑娘之处,始终惴惴不安,满腹愁绪,因此飞扬不自量力,希望能够从中斡旋!」公孙飞扬淡淡的笑道:「风雪!」
  云明月讶然。
  这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因为他和自己是青梅竹马二十年的同伴,而且还因为他是那个人的弟弟。
  同时这也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因为那一天雪夜的故事。
  只是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
  云明月并没有因为二十年的相识,而对风雪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也没有因为那一晚上年轻人的莽撞和无礼,而产生什么怨恨。
  毕竟,哈桑大师的到来,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都阻止在了发生之前。
  云明月的心中,对于这个人的印象已经很淡很淡,仅仅是一个认识了很多年,又曾经因为血气方刚差点侵犯她,但最终被阻止的亲戚和朋友。
  没有太多的愤怒,也谈不上有什么原谅,一切都很平常,而且早已尘封于往事之中,甚至都勾不起什么回忆--直到公孙飞扬提起。
  风雪和公孙飞扬,如果仅仅是这两个单纯的名字,并不奇怪,但是风云世家的风雪和公孙世家的公孙飞扬,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却绝对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云明月感到迷惑。有着纠缠不清恩怨的风云世家和公孙世家的子弟,什么时候竟然有如此的交情?
  「因为神州,为了神州的安宁!」
  这是公孙飞扬的解释。
  来自麦坚的风雪,风云世家的嫡系子弟,西北定凉侯风雨的弟弟,竟然投靠了圣龙帝国的皇帝萧剑秋,甚至一手主持了如今沸沸扬扬的宪政,因此也就和同样支持宣武帝的公孙飞扬,成为了一殿之臣。
  事情的发生和变化,超出了云明月的想象。
  「兄弟阋墙,乃是人伦之悲剧,也是国家之大害!飞扬此来,便是想请云姑娘原谅风雪兄当初一念之差下的无礼,也希望姑娘能够从中斡旋定凉侯兄弟的和好,还圣龙帝国一个安宁!」
  还没有等云明月来得及消化,公孙飞扬继续说了下去。
  他的眉宇之间人如其名般的飞扬,洋溢着一种自信与亲和的神采,外带着凛然的大义和正气,让人无法抗拒。
  果然,是一个能够辩倒圣龙老顽固们的出色说客!
  云明月苦笑,她理解了为什么宣武帝居然会让这样一个年轻的少年,和最信任的重臣一起主持对于宪政的辩论,只因为眼前的少年游说的本领,恐怕一点都不比传说中他的用兵与谋略逊色。
  不过云明月没有回答。
  之所以没有回答,是因为如今的她,对于卷入政治的风云非常厌倦,有一种逃避的下意识,实在不愿意就此缠住--即便是关系着神州和平的大义--这样的大义,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只会让云明月感到可笑而非感动。
  更何况,公孙飞扬此刻并不知道,看似平静超脱的云明月内心,却正在被一件揪心的事情所烦恼。
  一件非常非常揪心的事情。
  从容不迫的外表,只是多年来家族训练的使然,云明月很清楚自己的内心,几乎已经到达了快要疯狂的边缘。
  热衷于了解大佛寺,也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云明月恨不得立刻离开圣龙这个混浊的地方,永远摆脱所有的一切。
  总之,什么天下黎民,什么江山社稷,什么风雪,什么宣武帝,什么宪政,甚至是曾经爱慕过的风雨,在如今的云明月心中,根本就什么都不是,自然也就更谈不上,将自己牵扯进去为国为民了。
  然而公孙飞扬和云明月的交谈没有继续下去,却完全是因为此刻的大佛寺,突然产生了一阵嘈杂的喧嚣,或者确切的说,喧嚣来自于观佛塔的各个楼层。
  所有的人都被喧嚣所吸引,而喧嚣的由来,则是人们从观佛塔向下俯瞰,看到的是一支旌旗云簇、战甲鲜明的军队,正自山下的道路经过。
  「进京了!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进京了!」
  圣龙帝国圣龙历七五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挟着击败燕家军、征服皇甫世家的威势,定凉侯风雨在近卫军和秋风军、黑狼军总计六万兵马的簇拥下,在天下人的瞩目之下,朝圣龙帝国的京畿中枢圣京行去。
  谁也不知道,这一次风侯所带来的,究竟是天下和平的契机,还是风云变幻的血腥?
   
 
 
 
  
~第三章 天子使臣~
 
  前军是密集的作为防御部队的盾牌兵,和圣龙的一般军队不同,这些黑漆漆的盾牌高达一米七,宽度八十公分,行军推进时,如同浮动的城池一般,威严而且肃穆,给人一种窒息的压迫感。
  随后,分别是使用长枪和标枪的攻击部队。
  标枪的枪身足有两个人的高度,内行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种兵器的杀伤力很强,对于甲胄简陋的轻装军队,其攻击力远胜弓箭。
  长枪部队整齐的排列着,伸展出的长矛密密麻麻犹如山林,红缨随风飘舞,一旦开战正是对付骑兵的克星,锋利的矛尖可以有效的杀伤敌人,而修长的枪杆,却借着距离安全的保护了自己。
  两翼和前锋,则是穿着黑衣黑袍的骑兵。
  战马并不高大,战士们也纷纷将脸藏于冰冷的头盔之中,无法分辨是否英俊,但是那沉稳整齐的步伐,以及战士们浑身上下所散发的肃杀和威严,却绝对只有久经战阵、体验过生死危机的百战雄师方才能够拥有。
  整个军团摆成一个个互相镶嵌的方阵,各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掩护,错落有致。军团的中央,是由一支为数大约三千的鲜衣怒马的骑士们所拱卫的马车。
  浩荡的军团在旌旗招展中前行,数万人的大军竟然没有半点的喧哗,所有的人也仿佛是被丝线牵扯着一般,整齐而且划一。
  「这是在向朝廷示威啊!」
  出发之前,风雨军中保守谨慎、支持正统的文官们,对于风雨不但将精锐的近卫军带在身边,还出动六大主力之一的秋风军、黑狼军,颇为忧心,认为这不应该是臣子对于天子和朝廷的礼仪。
  「实力是一切的保证!」对此,风雨军的最高统帅如此回复道。
  「也许,风侯的心中,正准备趁此机会将圣京乃至全天下全部征服吧!」
  于是,在风雨军的内部,很多的官员和将领们开始有了这样的揣测--尤其是在印月战场的大将李逸如传来了远征军连战连捷、和阿育王献上佛祖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请求和谈的消息之后。
  如今的风雨军,放眼天下真的是没有对手了。
  北方,有伦玉关和玉门关的险要,足以抵御虎视眈眈的呼兰人;在南面刚刚结束了对于巴蜀的征服,皇甫世家的归顺,将风雨军的领土扩展到了大海之滨,那些南方蛮族的头领们纷纷慑于风雨军的兵威,理智的重新选择了新的朝贡和效忠的对象。
  一旦这印月的战事也平息的话,那么风雨军最好的作战方向,无疑就是东面的荆州和圣京了--而这,也将是风雨军征服神州、建立新帝国的开端。
  相对于既渴望成为开国功臣,又不愿作为弒君逆贼的文官,武将们则简单得多。
  他们普遍感到了亢奋,因为军人的荣誉和价值,唯有血与火的战场方能够体现,敌人的头颅和城池,正是武将们荣华富贵的保证,习惯于厮杀的将军们,渴望着战争。
  从表面上看,形势也对风雨军极为有利!
  在圣京,萧剑秋立足未稳,主要还是需要各路诸侯以及燕家军的残部协助;在荆州,因为害怕家主燕南天清算自己在战争中曾经夺权的行为,而不得不逗留的燕耳,统率着的是一支屡次战败、实力受损、战士们思家心切的败军;其他的各路诸侯,无论实力还是胆量,也都绝对不敢正面和风雨军抗衡。
  十万人的大军,也绝对无法和一万风雨军将士相抗衡!风雨军进军神州的道路上,已经不复存在任何有分量的障碍!
  在圣龙,随着燕南天的败北和皇甫世家的归降,这样一种观点,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无论是风雨军将领们还是他们的敌人。
  「也许,让洛信这头蛮牛先进京吓吓那些老爷们,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感受到将领们的战争狂热和过度乐观之后,风雨的心头,不只一次的这么想。
  只可惜,洛信这个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因为在攻伐巴蜀时候的失利,已经被风雨贬为了士卒,目前只怕正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在参与对巴郡的围困中。
  想到了洛信,便让风雨不由得将思绪延伸到有些令人烦恼的巴蜀。
  由于梅文俊令人赞叹的个人魅力,和高明的战争技巧,巴郡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依旧令人无法理解的坚守着,导致风雨军至今尚未完全结束巴蜀的战争。
  而梅文俊的意图非常明显,便是有意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