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398章

征战天下-第398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嗯?怎么不打大理了?」
  洛信先是满不在乎的答应着,然后才转而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
  那马关虽说也是大理境内数一数二的战略要点,但是位于大理的东南面,乃是岭南、交趾和大理三界相交的地方,理应属于东陆军的范围,如果攻打的话,必然会和大理城南辕北辙、相去万里,也就根本谈不上完成中路军直指大理城的战略任务了,这是绝对有悖于兵法的。
  想到这里,威猛的将军顿时瞪起了他那圆圆的大眼,而满脸横肉的面孔,也因为这只独眼而显得更加狰狞。
  「洛将军有所不知!」
  眼见洛信发怒,吓了一跳的桓炎赶紧解释道:「昨日大理土司段远效的弟弟段远驰杀了其兄献城投降,已经归顺主公,所以接下来我军的任务,乃是监视岭南军的异动,同时预防西南各属国的入侵!」
  「奶奶个熊!」
  一听说原来没有仗可打了,洛信一边狠狠的挥着大铁枪击打着地面,扬起飞扬的尘土,一边则骂骂咧咧的向部下传达起新的任务来。
  「洛信将军,何必心急,接下来还有得是仗打呢!」
  无奈地承接了这趟差使的桓炎只好干干的一笑,耐心的劝慰起来。
  不过,桓炎也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实在是有些底气不足──大理土司的奇怪行为和这么快便出现有利于风雨军的内乱,而且内乱的消息,又是如此迅速的传达到后方的风雨军本阵,这一切都让桓炎隐隐的预感到风雨军在这次的事件中,恐怕并不是单纯的受害者,而主宰和影响着这场战争的,则多半是战场之外无法坦言的阴谋和政治。
  「哼,老弟说得好!老子这就去会会岭南军还有交趾人,要是这帮兔崽子敢不识抬举,老子就砸他个稀巴烂!」
  尚未意识到这一点的洛信,却如同一个全身充满着旺盛精力却无法发泄的公牛,自顾自的按照着自己的思维逻辑,寻找着可能的敌人。
  「万万不可!」汗滴开始自年轻校尉的额头渗出,他道:「如何对付西南各属国以及岭南军,相信主公自有安排,洛信将军可不要坏了主公的大事啊!」
  「知道了!」
  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对于风雨的权威,洛信还是颇有些畏惧的,当下只好怒气冲冲的向前驰去,丢下了正兀自苦笑而不慎吃了一鼻子灰的桓炎。
  「桓大人,还请您看住洛将军,莫要让这头蛮牛坏了主公的大事!」
  一道冰冷的声音来自桓炎的身旁。
  如果洛信此刻还在场的话一定会非常吃惊,一个刚才随同桓炎前来、全身都裹在盔甲中的普通士兵,居然用一种非常高傲的态度对一个校尉讲话──这在军纪严明的风雨军中,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
  「多谢兄台提醒!」
  而更为奇怪的是,桓炎的回应却是异常的恭敬,并没有半点身为长官的自觉。
  事实上,如今的桓炎只是在头疼着──如何既要让洛信建功来满足风雨的心愿,又要避免这个脾气暴躁的家伙出什么状况,而破坏了风雨的计画……
   
 
 
 
  
~第二章 钳形攻击~
 
  「大捷!主公,西南大捷!」
  圣龙历七五六年四月十五日清晨的凉国公府第,原本犹如诗一般的静谧,被随军长史金岑喜出望外的奔告所打破。
  南下大理的命令下达之后,最为繁忙的恐怕便是金岑的长史部,雪片般的军情急报,在相距八百里之遥的驿站间络绎不绝的传递着,最后汇集在长史部而呈报给风雨。
  所以,作为如今在圣京第一个获取军方战报的风雨军官员,金岑实在难以按捺自己心中的喜悦,因为──
  风雨军显然又一次制造了奇迹。
  二十五天!
  仅仅是二十五天的时间!
  风雨军甚至还没有进行一场象样的战斗,就已经兵不血刃的掌控了大理。
  悬挂在大理城楼上的风雨军使者的尸体,此刻已经被屠杀风雨军使者的罪魁祸首连同他全家的尸首取而代之;几天前还趾高气扬的挑衅者此刻纷纷低下了高傲的脑袋,绝大部分被无情的消灭,剩下的也都是在忐忑不安中的等待着风雨军的发落──成为唯命是从的合作者,或者苟延残喘的奴隶。
  而这一切的发生,仅仅是二十五天,扣除事件发生后来回十四天的命令往返和战前准备,风雨军实际上只用了十一天的时间南下,真正进入大理境内的也只有为数一千人的先锋营,和尾随其后的大约五千人的后续部队,即便是这支小规模的部队,也是连大理城都没有看到,而接收大理城的,仅仅是风雨军的血衣卫。
  而所谓的东西中三路大军,却都还在原本的驻地未动,有心坐收渔翁之利的岭南军,更是连集结都还没有完成。
  辉煌的战果、无情的报复、血腥的镇压,这一切都让天下为之震惊。
  只是和以往不同,这一次天下所震惊的,不是风雨军的赫赫武功,而是作为情报组织的血衣卫无所不在的渗透。
  「前令不改,命令大军继续南下,准备讨伐西南属国,同时,让段远驰继任大理土司,不改各部落现状,但必须为大军提供劳力和粮草!」
  虽然是清晨,但是当金岑破门而入的时候,风雨却正在书案前批阅着奏章,对于这场令天下人震动的大捷,风雨军的最高统帅似乎也并没有如金岑预料的那般激动,轻描淡写的话语中,就仿佛是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或者是早就已经做出了决断,而如今只不过是正式确认一般。
  「继续进攻西南属国吗?」
  呆了一呆,风雨的语气和命令的内容,令金岑不得不小心的追问及确认。
  虽然西南属国这一次站在了大理的这一边,同样挑衅了风雨军以及圣龙帝国的权威,但是恐怕没有人会认为这些穷山恶水、土地贫瘠的小国,值得帝国大动干戈。
  而千百年来,也一直都是流传着小国骚乱大国安抚的故事,圣龙帝国的统治者只需要这些国家名义上的臣服就已经满足了,穷兵黩武一向都不是圣龙的传统──而这也正是这些小国敢于趁着神州内乱、妄图火中取栗的根本原因。
  风雨的命令显然并不符合常理,尤其是在风雨军大战方歇,正在继续休整,同时还要面临国内宪政的争权夺利,和提防巴蜀豪门反叛的情况之下。
  因此,同样的迷惑在半个时辰之后,也在萧剑秋面前的傅中舒心中产生了。
  不同的是,此刻这位早在风雨成名之前便被称誉为圣龙第一智将,和巴蜀梅文俊并驾齐驱的传奇人物,正站立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
  圣龙帝国经历了千百年的春秋,历代君王或者雄才大略,或者平庸碌碌,或者骄纵跋扈,但是君权几经起伏跌宕,却始终都牢牢掌握在萧氏家族的手中,漫漫岁月中累积的财富和权势,在这座建筑上面展现无遗。
  可是如今宫殿的主人,刚刚即位的帝国天子萧剑秋,对于自己成为这座巍峨宫殿的主人,却没有半点的喜悦,祖先的光荣和基业,早在时光的流逝中消磨殆尽,然而越来越多的内忧外患,却在自己的这一代中聚集爆发。
  太多太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牵制,让这位年轻而且野心勃勃的君王,不得不按捺住自己的任性和喜怒,小心翼翼的处理着帝国层出不穷、应接不暇的变故。
  「凉国公好大的胃口啊!继续进攻,难道他想一口气平定巴蜀潜藏的叛乱和西南属国的挑衅吗?」
  和自己的首席谋臣一样,年轻的天子也在心中暗暗琢磨着风雨的决定。
  「引蛇出洞啊!这真是一招绝险也是绝妙的好棋──调动大军南下,加上梅文俊在巴郡迟迟还没有被解决,空虚而且不安的巴蜀,无疑将会给巴蜀的豪门带来蠢蠢欲动的机会。
  「而一旦这些原本慑于风雨军军威而纷纷隐蔽分散的敌人聚集起来,恰好成全了风雨军的雷霆一击,可以一举解决巴蜀的隐患,迅速充实风雨军的实力,同时更能够顺利的将巴蜀在执政议会的名额控制在手。」
  天子的谋臣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真的是引蛇出洞吗?」
  和傅中舒并肩的是楚天辞,他同样也是萧剑秋最为忠诚的部下,此刻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
  「如果真的只是引蛇出洞,那么大理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诱饵,而将战场扩大到并没有太大战略意义的西南属国,不仅将大大挑战风雨军的后勤和作战能力,增添战争的风险,而且还会扩大风雨军的战线,让风雨一直争取时间休养生息的努力付诸东流!」
  「至少缅邦的征服,可以帮助风雨打通巴蜀至印月的通道!」傅中舒不以为然的说道。
  「如果是别人想在这种情况下攻打西南属国,那么将其评价为既愚蠢又疯狂并不过分,但是如果是风雨做出的决定,那么最好还是先将之视为一场雄心勃勃的宏伟计画为好!
  「对于当初在凉州刚刚立住脚跟之际便发动对印月战争的风雨,如今想要将他的势力拓展到西南属国,应该不算什么无法理解的事情!」
  「如此说来,爱卿认为风雨是将目标扩大到遍及西南属国?」
  面对臣子的争论,萧剑秋保持着不置可否的中立,年轻的天子非常聪明的知道身为主君该如何驾驭自己的部下,不到最后的时刻,他永远都是虚怀若谷的听取部下的意见,而从不轻率的做出自己的判断。
  「臣的确是如此认为!以霹雳的手段巩固自己的势力,以柔和的外交拓展自己的影响,看来,风雨已经在最大限度的利用着这次的宪政,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内外调整!」
  回应着天子的问话,傅中舒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嘲讽的微笑,缓缓的说道。
  「目前事情有些严重了,不仅巴蜀的豪门迫不及待的想获得陛下的支持,连麦坚甚至安宇人也看出了如今帝国政局的微妙,这两天分别通过了风雪提出的支持西南属国便是反对风雨、支持陛下的说法,要求合作!」
  「不要过多的介入西南的事情,这方面由天辞你来负责,必要的话,应该亲自去一趟巴蜀,尽量说服那些豪门不要轻举妄动,最低限度也要保全一部分反抗风雨的力量!
  「至于西南属国,朕并不反对风雪跟麦坚乃至安宇人接触,也无意插手他们兄弟之间的恩怨,但是棋子永远是棋子,不可能影响到整个棋局,朕不准备接受安宇和麦坚的秘密提议,在对付西南属国的问题上成为一个谋害臣子、出卖神州的暴君!」年轻的天子沉声说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全力以赴的争取各行省的支持,还有就是朕希望能早一点拥有属于自己的劲旅,这两件事情才是真正决定着未来我们和风雨,谁能够拥有天下主导权的关键!」
  「遵旨!」
  楚天辞急忙应道,阻止西南豪门的轻举妄动,也恰恰是他所希望的。
  「陛下英明!」
  傅中舒则流露出了钦佩的目光,显然萧剑秋拒绝合作的决定,展现了这位年轻君王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风范,而没有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不过,身为君王的首席谋臣,他还是不得不继续着他的职责。
  「微臣也认为陛下的决定才是上策,但是目前风雨的声望日盛,放眼神州无人能及,如果陛下不能够早一点推出合适的人选,恐怕很难和风雨争夺帝国宰相的职位!」
  「谁说朕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