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命运狂想曲 >

第96章

命运狂想曲-第96章

小说: 命运狂想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凡写完之后,第一个看到稿子的当然是每天念叨着的曹琳芳。不过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给曹琳芳看完就直接交给老蓝出版,既然他以前语文老师、现在中文系师姐刘倩在这里,当然少不了要向她请教一番。为了保证稿子在老蓝那里一次通过,少一次返工修改的痛苦,杨凡每次把新稿件发给曹琳芳的同时,也会给刘倩附上一份,请她先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而若是遇到杨凡赶去鼓楼校区看望曹琳芳的时候,他就干脆把手提电脑带去,让刘倩当面指导一下。
  其实,刘倩也对《光辉》这本小说推崇备至,而且与曹琳芳不同,刘倩对这部小说的理解更深,甚至可以说,她才是杨凡真正的知音。看了小说,刘倩甚至觉得杨凡是完成了她许久以来一直想完成,却没有能力完成的心愿——写一本真正的能够打动人心的长篇巨著。所以她仔细地看了前三本《光辉》,而且在看过之后,她都给了一点修改意见。不过,当看完杨凡手提电脑中的第四本之后,刘倩却意犹未尽的看着杨凡问道:“还有后面的吗?”
  “刘师姐,这已经是最后面的章节了。我刚写的,连出版社的老总都没来得及见原文呢。”杨凡在刘倩的几次要求之后,终于将称呼改了过来,开始称呼她为刘师姐。
  “哦,对。我都给忘了。”刘倩脸上飞起一抹嫣红,“你这部分写的的确很好,我没意见了。”
  “不是吧,你也没意见了?我怎么觉得写的时候也没感觉到这本比前几本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呢。”杨凡挠挠头。
  “呵呵。你自己的进步,自己当然感觉不出来了。”刘倩笑着说,“不过别人却是一看就能看的出来。你这本《光辉》一本比一本写的好,我都开始崇拜你了呢!”
  “嘿嘿,刘老师别这么说。”杨凡站了起来,“要是你觉得没问题,我就把它给出版社发过去。”到了开玩笑的时候,杨凡还是不敢和曾经的老师耍花腔。说完,杨凡立刻连上网络,登陆了邮箱,将稿子发到老蓝那里。
  又陪着小刘老师在机房里坐了十几分钟,突然杨凡看见自己的邮箱里多出了一封未看邮件。而发信人居然是自己刚刚才将稿子寄给的老蓝。
  他好奇的打开邮件。里面只有一句话:开手机,电话里聊。
  杨凡不知道老蓝到底想干什么,不过他相信老蓝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让他开手机。他拿出手机一看才发现,由于元旦的时候疯狂赶稿,手机一直没充电。所以到现在,它已经因为电力不足而自动关机了。
  “刘师姐。借你手机用一下好不好?”杨凡问旁边的刘倩。
  “怎么?你的没电了?”刘倩看到了杨凡刚才摆弄自己手机的样子。她一边问,一边将自己的手机递到杨凡手里。
  杨凡对刘倩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拨通了同样身在南京的老蓝的号码。
  “喂?杨凡吗?”老蓝的声音传了过来。
  “对啊,蓝主编。”
  “这不是你手机号码啊!”老蓝做事情很仔细。
  “对,手机是我找别人借的。”杨凡说。
  “恩,没关系。我也就问你一点事。”老蓝说道,“听说你们起点要成立一个起点公司是不是?”
  “对啊。”杨凡回答道,“这是宝剑锋他们几个提议的。他们说,起点现在的VIP会员人数增加的比较快,最好还是能有一个完整的公司,比较方便服务和管理。现在这个样子太散了。”
  “哦。我知道了。”老蓝说,“你们那几个副站长脑子很活啊!”
  “呵呵。”杨凡笑着不说话。
  “那我问一下,你们有没有兴趣和新蓝合作呢?”老蓝又问了一句。
  “和新蓝合作?我们现在不是就在合作吗?”杨凡疑惑的反问。
  “现在这种合作完全没有法律保证啦。我是想和你们的公司建立一个有保障的合作关系。”
  “这个啊,我就不知道了。”杨凡自嘲的笑着,“你去找宝剑锋,意者他们说。我是一窍不通。”
  “哦,这样。”老蓝点头,“那我去找他们问。那就这样吧。对了,你上个月的稿费我给你打到卡里了,自己看一下有没有收到。晚上出不出来一起吃饭?”
  “算了吧,我晚上跟女朋友约好了。”杨凡笑嘻嘻的对他说。
  “那就别来了。”老蓝也开着玩笑,“为我们这些老家伙得罪女朋友太不划算。那我们回头见。”
  “嘿嘿,那蓝主编再见。”杨凡挂上电话,将手机交还给刘倩。
  虽然说的很客气,但是直到离开的时候,杨凡也没有把老蓝的话当作一回事。因为他记得在他的梦里,起点根本没有和任何台湾出版社进行过所谓的“有法律保证”的合作。他也不相信,自己办的这家起点中文网就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他们甚至愿意与自己进行这种程度的合作。
  不过杨凡没想到并不代表没有人想到,至少宝剑锋就把这件事想的非常清楚。当老蓝打电话和他联系上的时候,两个人的态度完全可以用一拍即合这个词来形容。在他们两人达成了公识之后,接下来的合作事宜就简单了许多。
  起点首先成立了一个名字叫“起点中文网络有限公司”的公司,然后与老蓝旗下的新蓝出版社合并。于是,起点摇身一变成为了台商合资企业,还能享受不少政策上的优惠条件。而起点的上层建筑则继续不变化,只不过公司成立之后,分成一个网络部和一个出版部。网络部还是起点原来的人管理,出版部则由新蓝的人入驻。
  当然,在他们的合作成功之前,杨凡得到了宝剑锋的通知。
  收到宝剑锋的通知之后,杨凡有些奇怪的问他:“他们为什么要和我们合作?合作之后不是把他们自己绑死了吗?对他们岂不是没有好处?”
  宝剑锋笑着告诉杨凡:“如果玄幻文学在网络上是四分五裂的,那情况肯定跟你说的一样。因为他们没必要绑住自己。但是现在却不是这样。”
  “哦?”杨凡身位站长,他对起点的情况却没有宝剑了解的多。
  “目前中国的玄幻读者群体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被我们吸引住了,而龙渊阁更是一天天的在走下坡路。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写手都愿意在起点连载他们的文章,而最近几个月台湾又突然出来了不少出版社。我们这边的竞争压力小,台湾出版社那边的竞争压力大。”宝剑锋耐心的解释着,“所以老蓝说合作肯定也是考虑到与我们建立好合作关系,他以后的书源就有了保证。我们和他合作,当然是看中他的出版能力。万一以后出现了想和我们抗衡的文学网站,我们背靠着新蓝,至少在出版这块就已经占了优势。”
  听了这样的解释,杨凡便对合作的计划表示了赞同——双赢的局面当然是他最愿意看到的。
  起点新公司的成立以及与新蓝的合作事宜都在有条不紊时,杨凡迎来了他大学二年级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对他来说,期末考试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带他三门主课的教授在杨辰讨好似的把《光辉》递给他们看了之后,都对这本书赞不绝口。相信他们也不会让一个能写出如此小说的学生拿不及格的分数。况且考试之前,杨凡本身也很认真的学习了一段时间。
  考完试,杨凡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打电话给曹琳芳和远在北京的陈芊芊。三个人约好先在南京集合,然后再一起回苏州。这样一来,杨凡和曹琳芳就要在苏州多住三天时间。不过这也没什么。杨凡自己觉得反而更希望能和曹琳芳多在南京待几天。
  对一对情侣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两个人的世界更加甜蜜的呢? 
 
 
 
  
 第一一九章 友情顾问
 
    由于杨凡的号召力惊人,今年考入南大中文系的学生都格外厉害。分数线居然把向来是全国老大的北大和复旦中文系给比了下去。而这群人进入南大之后,自然有百分之八九十都被杨辰网罗了去。其中不乏青春靓丽的“花”级女生。这让一直在南大中文系里占据着绝对领袖地位的文学社感觉到面上无光。
  因此放假的时候,文学社的几个精英成员同样也没有回家。几个人聚在一起,似乎是希望能写出一本有出版资格的书来。自从杨凡写的《光辉》在大陆出版了之后,他们就与杨凡熟络起来。
  实际上文学社里原本的那几个人都是相当厉害的。庞文彬更是在报纸和杂志上都发表过不少文章,他本人还是《青年文摘》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之一。在杨凡进入南大以前,他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再加上其人长的英俊潇洒,倒真的是肚子里和外表上都有货。因此,也一度被认为是南大中文系的“偶像派人物”。
  虽然杨凡抢了庞文彬的“偶像”地位,不过心知自己没办法在写文章方面超过杨凡的庞文彬倒也口服心服。只不过他和他的朋友们对网络文学依然抱着一种轻视的态度,庞文彬更是几次三番的邀请杨凡加入他们的文学社。他很委婉的对杨凡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思:“以你现在的实力,早应该踏入正式作家的殿堂了。别再和写网文的在一起搅和,对你没好处的。”
  对他的邀请,杨凡当然是一笑置之。虽然他知道写网络文学的作者们现在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杨凡一向觉得网络文学与正统文学相比,也未必就一定矮它一头。就好比交响乐和流行歌曲,难不成就只有交响乐是音乐,流行歌曲就不是音乐了么?
  不过他们几个找杨凡帮忙构思小说的故事情节时,杨凡倒是没有拒绝。帮着他们几个人把用了无数时间想出来的小说构思润色了一遍。不过杨凡却看到那几个“文学青年”在看过他润色的情节之后却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
  杨凡润色的地方,其实是几个写的非常晦涩和隐蔽的伏笔。杨凡加了一些用来解释的情节,让读者能把这些地方看的更明白一些。但是他们几个似乎觉得杨凡的修改是降低了他们文章的品位。文学社几个人的做法,杨凡表面上没说什么。他既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怕他们说自己是见不得别人也出名。
  把提纲给杨凡看过之后,几人发现,杨凡修改的几处都是他们觉得很自豪的地方。于是,他们便觉得杨凡也没有更好的建议了,就准备开始动手写文章。不过文学社的人当然不会采取杨辰那样的做法,构思完了之后几个人分段写。而是多个人构思,然后让庞文彬这个公认文笔最好的高手一个人来写,然后其他人随时提出修改意见。他们觉得这样写出来文学性会更高一些——这么想倒是没什么错误。
  不过杨凡回去之后摇了摇头,对曹琳芳笑道:“他们这样干,想成功恐怕不容易。想他们一个大学生的文笔,就算再好能比那些专门写文章的人好到哪里去?而且他们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更是跟人家在社会上混了好些年头的人没的比。想真的靠写学生生活出名,那也只有天才能行。”
  杨凡说完这番话后不久,他们就接到了陈芊芊的电话,她已经从北京回来了。于是杨凡和曹琳芳都把文学社的事情丢到一边,去火车站接了陈芊芊。接着,一行三人当天就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一路上他们热切讨论的,当然还是杨凡的《光辉》。
  事实上,现在《光辉》已经是中国文坛上争议最多,也是赞扬最多的文章之一了。有人把《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