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第80章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历史课。据对226 名在校生调查,初一学过中国古代历史的178 人,占78

%;初二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的165 人,占73%;49 名高二学生高一年级时学

过一部分世界历史。据对194 名已毕业学生的调查,曾系统学过中国历史的

140 人,占72%,只部分学习过的40 人,占20。6%,完全未学过的11 人,

占5。6%,曾系统学过世界历史的119 人,占61。3%,只部分学习过的32

人,占16。5%,完全未学过的19 人,占9。8%。学生在中学阶段受过一定的

历史基础教育,这是发挥历史学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基本条件。

这次调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这门古老的学科正在跟上时代的步
伐,为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历史教
学已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
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贡献。任何轻视、冷落史学和历
史教学,忽视在当今变革时代史学和历史教学存在的重要价值,忽视史学和
历史教学的重要社会功能的倾向,显然是错误的。

1。历史教学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念的增强
这些年来,由于历史教学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看到了我们国家

光辉的古代,落后挨打的近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并使之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他们自觉地承担起“复兴中国文明”

的历史重任。在接受调查的194 名工人、干部、大学生中,有151 人确认自

己由于了解了祖国的过去,从而增强了热爱祖国、献身“四化”的爱国热情。

有103 人确认自己是由于学习了历史,才懂得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理。

广大青年把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念落实到了行动,
在关键时刻受到了考验。在接受调查的194 人中,有188 人能正确认识“全
盘西化”的实质,除32 人认为他们的正确认识主要不是因为中学受的历史教
育外,有156 人确认自己之所以在1986 年学潮中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倾
向,与中学阶段受到的历史教育有直接联系,占认识正确的学生中的80%。
在194 名被调查者中,有98 名大学生,其中有95 人在学潮中能分清是非,
正确对待。在问及能正确对待的原因时,有72 人认为与中学学习历史有关
系,占能正确对待的学生的73%。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用我们
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①的指示多么重要!

(2)国际意识、国际主义情感的增强
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中华民族的过去,培养爱国主
义情感;还要让学生了解世界的过去,了解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了解
中国与邻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历史,并正确对待与邻国及其他国家的关

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第373 页,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主义情感。跟踪调查说明,这些年来,
通过历史教育和其他教育,青少年的视野比过去开阔了,对世界的过去和现
在的了解增多了。在194 名被调查者中,有125 人将林肯,105 人将拿破仑,
89 人将华盛顿,45 人将哥白尼,53 人将斯巴达克,27 人将贞德视为自己对
他们最熟悉的、对其生平事迹了解最多的历史人物。这说明外国历史上一些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爱国者,他们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他
们的勇敢和智慧,已在我国青年心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胡乔木同志说得好:
“各国人民的爱国心上进心同样可以激发我们自己的爱国心上进心”。① 

这次我还调查了学生对中外关系历史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填出最了解
中国与哪个国家关系的历史(只选一项)。对已毕业的194 名学生的调查结
果如下:

国家日本朝鲜越南苏联英国法国美国
学生人数143 114 1 21 1 0 7 

这一内容在对在校的初三和高二年级的226 名学生的调查中,要求学生
填出了解中国与哪些国家关系的历史(允许他们填1—3 个国家),调查结果
如下:

国家日本朝鲜越南苏联英国法国美国
学生人数143 114 1 21 1 0 7 

调查结果说明,青年学生最了解的是中日关系的历史。这除了因为中日
两国一衣带水,已有2000 年的文化交流的历史外,还因为自1894 年中日战
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侵略中国,两国之间绵延了达50 年的敌对关系的
历史。特别是20 世纪30、40 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
带来深重的灾难;也还因为中日两国人民无论在两国友好交往的年代,还是
兵戎相见的岁月,都是友好相待,甚至并肩战斗。正因为这样,中国青年对
日本人民充满友好情谊。194 名已毕业学生对中日关系的历史的认识和态度
如下:

被调查者的认识和态度人数
对日本军国主义30 、40 年代对中国的侵略表示愤慨139 
日本应对过去的侵略罪行作深刻反省119 
我们国家的现行对日本的政策是正确的。中日两国应当世世代代友好下去。149 

从这个材料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通过在校的历史学习,国际意识增强了。

(3) 对历史上优良思想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受优秀历史人物优良品德
的熏陶感染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要达到新的境界,就必然要批判地继承历史上

①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见《课程·教材·教法》1986 年11 期。

一切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传统;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持
人格独立,坚持气节的传统;有大敌当前,共赴国难,抵御外侮的反侵略传
统;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持真理的传统等等。通过历史教学,
这些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英雄
人物的高贵品质,无不对青少年发生熏陶感染,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并成为献身“四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这次对226 名在校生关于“你心中最崇敬的10 位中国历史上的历史人
物”的调查中,古代史上的陈胜、吴广、张衡、李时珍、祖冲之、岳飞、文
天祥、秦始皇、诸葛亮、唐太宗;近代史上的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秋
瑾、康有为;现代史上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赢得了学生的崇敬。
同一内容在对194 名已毕业学生的调查时,把范围扩大到世界历史,题目为
“你心中最崇敬的10 位中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调查结果是:

人物周恩来马克思列宁诸葛亮孙中山唐太宗毛泽东林肯恩格斯林则徐
学生
169 132 125 119 109 108 94 84 71 70 
人娄

在中外历史上众多的杰出历史人物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
周恩夹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革命事迹已深
深刻在青年心中,他们的高贵品质为青年敬仰,他们已成为吸引青年、指导
青年、受青年欢迎的历史榜样人物。这种历史榜样人物的教育作用一旦同青
年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个材料还说明,近代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一生为中国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的爱国精
神,林则徐在抵御外侮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
成为青年心中的崇敬的人物。至于诸葛亮、唐太宗、林肯成为青年心中的历
史榜样人物,说明进入80 年代以后的青年正在不断清除对历史人物评价上的
“左”的观点的影响,冲破传统的封闭、求同、规范的思维模式,向开放、
求异、自由的思维模式方向变革。他们重视吸收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
果,并受到历史人物思想品德的熏陶感染。当然也还说明,如何在历史教学
中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对历史传统持批判地继承态度,分
清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也是应当研究的问题。

2。历史学科正成为沟通各门学科的渠道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
面。历史学科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现象的各个领域和自然现象的一
部分。学习历史,有利于学习其它学科。这次接受调查的许多工人、干部、
大学生对此深有感受。在194 人中,有80 人感到,通过学习历史,拓宽了知
识面,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有59 人感到,学习历史的方法,对
历史问题的思考方法,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有借鉴意义,这说明历史这门被
某些偏见者视为“副科”的基础学科,正在成为沟通各门学科的渠道,发挥
它在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3。历史知识正在变为从事“四化”建设的能力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
力,保证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还要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智
力支持。就历史教学而言,这种智力支持除了表现为提高青少年一代的历史
知识水平,并使之成为沟通其它学科的渠道外,还表现为使青少年观察问题、
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个问题上,通过在中学系统学习
过历史后步入社会或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青年(还有少数是在工作岗位上通
过自学而了解历史的青年)作了明确的回答。据对194 人关于通过学习历史,
培养了哪些学习能力的调查,得到的回答是:有133 人确认培养了分析、比
较、概括、综合能力,28 人确认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80 人确认培养了阅读
能力,146 人确认培养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有89 人认为学习历史帮助自己鉴古观今,对现行党和国家的政
策有了较正确的认识;有69 人认为,由于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增强了认
识未来的能力,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有110 人由于从历史得到有益的启示,
从而使工作少走弯路;有164 人感到学习历史丰富了思想,看问题更全面了;
还有49 名基层的青年党政干部,认为通过学习历史,使他们工作中的决策能
力、协调能力增强了。

(二)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次跟踪调查,也使我们看到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
已成为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障碍。

一是历史课仍未摆上应有的地位,历史教师量少质差。我在××县的调
查,全县初中52 所,附设初中点72 个,共490 个教学班,在校初中学生26095
人。其中,按部颁教学计划应开设历史课的初一年级170 个班,学生9526
人;初二年级158 个班,学生8619 人。全县初中教师1099 人,其中专职历
史教师仅9 人。9 人中有3 人能胜任教学,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