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 >

第169章

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之时,曹操虽然挟着逼降荆州之威而来,看似所向无敌,但却潜藏着致命的失败隐患。

曹军主力旨北入,不习水战,收降的荆州水军原本就不及东吴水军精锐,当时人心不服,更是无法与东吴一争高下。

再者,当时的东吴内部,虽然文臣们大多主降,但武将们却在周瑜的感召之下,拧威一条心,皆愿死战。

士气上,吴入并未处下风。

但是现在,周瑜的反叛,因其强大号召力,已经给东吴军队系统造成巨大的分裂,土气上极为低沉。

而且,孙权目下正忙着平定周瑜之叛,根本无法抽身给予他们西线更多的后援,这与当年孙权以倾国之力作周瑜的后盾又有天壤之别。

在自身这般不利的情况下,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刘封,却又全然没有当年曹操的诸般隐患。

十余万敌军,可谓是上下齐心,士气旺盛。

作为水战主力的荆州军团,这些年来经过刘封严格的训练,水战方面与吴人的差距已经缩小很多。

而且,这些荆州军数年以来,随着刘封西征北战,皆是久经战火考验的精锐之±。

相反,驻扎于西线的吴军,多年以来一直都未经历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士卒们已是疏于战阵。

此消而彼涨,此时的形势,确与当年赤壁之战时截然不同。

正是因为如此,鲁肃才没有跟刘封决一死战的信心。

只是,当鲁肃将诸般不利道出时,孙瑜却根本听不进去,他铁青着脸道:“江夏一地,乃我孙氏三代血战而得,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今若是不战而弃,对我军士气必然造威沉重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淮南的平叛之战,子敬,这一点难道你就没有考虑过吗?”

这一句,问得鲁肃是哑口无言。

鲁肃是西线统率,他所要考虑的是打不打得赢这场战争。

孙瑜实质上是孙权派来监视包括鲁肃在内的西线诸将的,他考虑的,则是打还是不打,会造成什么样后果的问题。

立场不同,自然决定了孙瑜无法从战术层面来苟同鲁肃的计划。

一时之间,鲁肃不知如何来劝服这位“监军”,而诸将中也没有站出来附议孙瑜,沉默之下,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这个时候,诸将之中,一人站了出来,慨然道:“敌军虽众,又有何惧。鲁都督若然不敢战,我愿率军去与那刘封决一死战。“众人间言一震。

一双双的眼睛齐刷刷寻声望去,只见慨然请战那人,正是折冲将军甘宁。

鲁肃一见甘宁出头,眉头顿时一皱,而孙瑜却是精神为之一振。

甘宁有多厉害,当年赤壁和江陵之战中的诸般优异表现,孙瑜当然是知道的。

而这些年来,鲁肃对甘宁一直都不怎么待见,这一点孙瑜也是知道的。

甘宁在这个时候,.以鲁肃下属的身份,站出来公然跟鲁肃唱反调,明显有借机扬眉吐气的意图。

有些两点,足以令孙瑜把希望寄托在甘宁的身上。

也不多想,孙瑜当即便道:“子敬,既然兴霸有克敌制胜的信心,我看这一仗可以一战。这样吧,你自率五千兵马守夏口,我与兴霸率其余兵马前往赤壁迎击刘封的主力,你看怎样?”

江夏之军只有一万五千人,鲁肃这个名义上的西线统帅只带五千兵留守夏口,对付汉水而来的敌方偏军,主力却被孙瑜带走,很明显,这是孙瑜要借机夺取鲁肃的最高统帅之权。

只是,明知如此,但以孙瑜的身份,再加上甘宁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相助,鲁肃别无办法。

暗叹一声后,鲁肃默默道:“既是如此,一切听凭仲异决断便是。”

趁机夺了鲁肃兵权之后,孙瑜以甘宁为前部先锋,率一万吴军,两百多艘大小战舰,星夜赶往陆口,准备在此间重演当年赤壁之战的辉煌。

刘封军方面。

庞统的北路军,因为兵马较少的缘故,南下之路受到鲁肃步步为营的阻击,进展缓慢。

但在中路和南路,则是一路势如破竹。

兵发江夏五天之后,刘封所率的主力,和徐庶等南路兵团顺利的会师于巴丘。

旗舰。

“庶见过主公。”

步入船舱的徐庶,拱手道了一声“主公”,这一声“主公”,却着实令刘封感慨良多。

自从当初徐庶归来之后,刘封一直在担心,徐庶是否会上演曾经历史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一出。

但是现在的事实证明,刘封把徐庶派来对付东吴这一招还是极为成功的。

“元直,刚刚得到的情报,抵达陆口的吴将是孙瑜和甘宁,并非鲁肃这个大都督,这件事你怎么看?”刘封向徐庶询问道。

徐庶冷笑一声,不以为然道:“不用多想,很明显,那鲁肃必是被孙瑜夺了军权。”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锦帆贼

“孙瑜是奉了孙权之命,前来监视江夏诸将。现下鲁肃这个左都督被留在夏口,孙瑜这右都督却统帅大部分兵马驻扎于陆口,嗯,鲁肃被夺去兵权的可能性很大。”

刘封稍加琢磨,很快便想明白其中的利害。

‘倘若是周瑜率军来战,刘封还真有点顾忌,毕竟水战不是自己的强项。

若是陆口的统帅是鲁肃,刘封同样会稍有忌惮。

鲁肃此人,虽然没有周瑜那般奇谋妙算,但其人治军严谨,若是凭借着水军之利,据险而守,刘封想要击破其军也非轻而易举。

但是现在,吴军的统帅换上了孙瑜,刘封就一点都不担心了。

孙氏一族,除了孙坚和孙策之外,其余自孙权以下,在带兵方面部是一帮饭桶,这一点,没有人比刘封更清楚。

“孙瑜这厮不足为虑,看来眼下我们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甘宁,此人跟随周郎多年,颇得周瑜所学,不能小觑。”

甘宁有几斤几两,刘封还是很清楚的。

倘若是陆上作战,仅一个甘宁,纵然其有万夫之雄,刘封也不会忌惮。

现在的问题是,刘封大军虽有十万之众,但麾下却缺乏擅长水战的优秀将领。

而这大江之上争雄,又以水战为主,一名优秀的将军将领,有时候足以影响整个战争的胜负。

徐庶沉吟半晌,五官分明的脸上露出一丝异样的笑容,捋须道:“先前我曾听闻,当年周瑜病重无治,甘宁曾经亲自前往临湘,向主公求取张仲景为周瑜治病,不知可有此事?”

刘封当然记得这件事。

当初甘宁是借着公事为名前来临湘,后来刘封为了挑拨鲁肃与他的上下关系,在一次会面当中还曾装作无意的透露给鲁肃。

后来这件事广为流传,就连市井小民都赞叹甘宁的对周瑜的那份义气。

徐庶这般绝顶智谋之士,言出必然有物,这时他忽然提到这等1日事,定然别有用意。

刘封眼珠子一转,陡然间省悟,“元直,莫非你是想……”

徐庶笑而不语。

显然,刘封猜中了他的用意。

刘封嘴角上钩,一抹诡笑跟着浮现,当下便是一撸袖子,欣然喝道:“来人啊,速速给我准备笔墨。”

三天后,书信一封送抵了陆口甘宁手上。

此时的甘宁,已和孙瑜率一万多东吴水军抵达陆口,正准备前往陆口以西不远的赤壁,在那里阻击刘封军的东进。

当年的周瑜,就是选定了这么一个不利北军的战场,完成了他威震天下的辉煌一战,彻底击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

自赤壁之战后,吴便沿长江一线,自西向东构建了三处拱卫柴桑的要塞。

这三处要塞分别是巴丘、陆口以及夏口。

巴丘一地位于洞庭西库,本是控制湘水和长江的要害之地,但因其地无险可守,面对着刘封两路大军的夹击,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吴人只有放弃这第一道要塞。

眼下,陆口这第二座要塞,便威为保卫江夏的关键所在。

因为一旦陆口失陷,刘封主力长驱直入,第三座要塞夏口城就要面临来自于汉水和长江两路敌军的南北夹击,在这种情况下,夏口城其实根本守不住。

而若夏口一失,也就意味着整个江夏郡的沦陷。

故此,陆口乃是重中之重。

想要守住陆口,就必须将敌人阻挡于赤壁。

按照甘宁的推测,刘封军在攻取巴丘之后,理应立刻顺江而下,尽可能快的抢占赤壁,夺取地利优势。

但令甘宁感到奇怪的是,刘封的七八万水陆大军,夺占巴丘之后,竟是数天之内并无动静。

敌人的按兵不动,反而让甘宁有些摸不清意图,而此时刘封的这封书信,更是让他感到狐疑。

“哼,这多半是一道招降之信吧…,甘宁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拆开了帛书,但看过之后却颇感意外。

这并不是一封招降书,无论是从语气,还是措词来看,更像是一种老朋友间的正常问候。

刘封在信中提及了当年临湘一会,追忆了…番当日纵酒当歌的痛快,盛赞了一番甘宁的豪爽。

总之,这是一封着起来彻头彻尾的“叙1日信”,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

“刘封,你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甘宁手攥着这封信,前后看了数遍,却仍琢磨不透这封信有何言外之意。

正自狐疑时,亲兵匆匆来报,言是右都督孙瑜到了。

“来得这么巧,快请大都督进来。“甘宁随手将那书信揣人了怀中,当下就想出帐相迎,刚想挪动脚步声,帐帘却猛然被掀开。

孙瑜风尘仆仆,大步而入,还稍稍粗喘着气,似乎来得甚急。

孙瑜的身后还跟了几名虎背熊腰的亲军,个个虎视眈眈,神情肃然。

这般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劲。

甘宁镇定心神,拱手笑道:“都督怎的不提前派人来吱会一声,我也好早些出营迎接都督大驾。”

“我也是巡视诸营,临时路过这里,顺便来看一看兴霸而已。”

孙瑜嘴角挤出几分笑容,但在甘宁看来,却有点皮笑肉不笑的味道。

甘宁不动声色道:“原来如此,不知都督可有何吩咐?”

孙瑜大摇大摆走向帐内,环视了周遭一眼,似是随意的问道:“兴霸,我适才人营之时,似乎听士卒们议论,说是刘封那小子派了人来见兴霸你。”

一听这话,甘宁旋即省悟了孙瑜的来意。

什么偶然路过,分明是安插在我营中的耳目向你报知此事,你疑心之下才急匆匆的赶来。

明白了这一节后,很快,甘宁又猛的想到了刘封那道书信的用意。

他甘宁乃是周瑜的1日将,世人皆知他感念周瑜知遇之恩,孙瑜就算要用他,心下对他也必然有所防备。

这一点,刘封想必也推测得出来,所以,他才故意写这么一道书信,表面看起来只是叙f日谊,实际上却是一出离间之计。

想通了诸般利害,甘宁的背上顿时涌起一阵寒意。

他思绪急转,未及多想,便道:“刘封确实有派人来过,不过只是送了一封书信而已,我正想把这封信送交都督,不想都督先到一步。”

“信在此,都督请过目。”说着,甘宁便将怀中的信取出,双手奉上。

孙瑜正是听了耳目的消息,恐甘宁与刘封“眉来眼去”,所以才急着赶来试探究竟。

而今甘宁毫不迟疑的将书信献上,这般坦然的举动,自然减轻了孙瑜心中不少的猜忌。

“这信乃兴霸私人之物,我岂好拆看。”

孙瑜笑呵呵的说道,态度已与之前大有不同。

甘宁正色道:“刘封乃我东吴之敌,此信虽是我私人之信,但却关乎国事,还是请都督看一下吧。”

甘宁这不以公废私的态度,暗暗让孙瑜有些惭愧,他本想就此作罢,但在好奇心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