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另一种历史 >

第31章

另一种历史-第31章

小说: 另一种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秩檬返贤黾右环萸浊懈凶约旱暮河锞驮谏轿魇×肪汀0阉钦庑┛谷樟α磕扇搿ㄗ饨璺ò浮ǖ氖茉韵螅恢笔撬脑竿
  纳兰基地随即分别与之联系后,傅、邓、续等各部纷纷作出响应;并统一由泰勒和徐向前拟订了联合作战计划。
  当月,运输机就开始向上述各部空投枪支弹药。
  这是史迪威此行作出的一项意义深远的举措,显示了这位老将军的战略眼光,并为日后华北抗日力量的大规模整合,作出了良好铺垫。
  同时,史迪威还向陆军部和参谋长发出一项紧急建议:
  〃鉴于目前美军和八路军都严重缺乏装甲实战经验,为此,可能的话,我们这次必须调去最好的坦克手--为了中国,也为了我们自己。〃
  他是有所指的。
  视察持续一周。11月17日,敲定一系列作战方针后,史迪威乘坐李梅上校亲自驾驶的轰炸机,返回印度。
  (178)
  东京。千代田,总理府。
  东条首相还在考虑封锁千岛地区航线,或者破坏苏联远东的铁路枢纽。
  但反对意见是:这样是徒劳的。
  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表示:
  〃时值冬季,由于结冰原因,苏联航运和铁路运输已大大缩减。而在日本南洋吃紧、德军进攻苏联受阻之时,我看关东军短期内无法实现'北进'的兵力需求!〃
  陆军军务局长、东条首相的顾问兼好友佐藤贤了中将附和地点头:
  〃既然如此,那么既要作出对苏联威胁的姿态、又不发动实际打击,这是一种愚蠢的选择。只能使对方更加警惕和防范。苏联甚至无须参战,只要给米国提供空军基地,日本就难以承受。〃
  于是大本营再次明确:尽快发动对察哈尔八路军纳兰基地的剿灭作战,是当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为此,参谋总长杉山元建议,将在缅甸作战有功、刚刚升为大将的饭田祥二郎调来察蒙,担任临时组建的攻击部队第13军团司令长官。参战的25师团正好是饭田曾担任过师长的老部队。
  东条英机鉴于自己所器重的冈村宁次目前倍受指责的狼狈状态,顾虑各方压力,只得同意。
  大本营命令:三周后,12月上旬,察哈尔边境〃肃正〃部队两师一旅3万余人,完成集结,兵分两路从集宁和太仆寺出动。作战代号〃铁钳〃。
(179)
  北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完成了〃火炬〃计划、占领并降伏这个海港城市之后的小乔治·巴顿少将,此时正在度过〃一生中最无聊、无所事事的阶段〃※。
  他所渴望的、围剿隆美尔的战斗远在1000英里之外,轮不到他参与。
  作为占领军司令官,他每天不得不出席各种仪式、酒宴、舞会和游猎,在战火纷飞的世界里极不相称地享受着灯红酒绿。令他忿忿不平、妒火中烧的事情刚刚发生:比他小10岁、晚8届的马克·克拉克已经晋升为三星中将。而且还被委任为新组建的第五集团军司令。而那,曾是巴顿看中的岗位。※
  〃真是该死。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我却不得不整天呆在交际所司令部里,品尝那些狗屁法国烹调、阿拉伯菜肴和当地野味!〃有一天他愤愤地说。
  这种虚度年华的荒诞和不能走上重要战斗岗位的失落感,使他认为自己成为一个伟大军人的梦想完全破灭了。57岁的自己已被这个世界遗忘。
  他在日记里表示:恨不得干脆在某次飞机失事中〃痛快地死去了事〃。※
     ※同期史实,见于《巴顿日记》。
  11月下旬某日,忽然收到来自印度的一封急件。
  这急件用法语写成。原来是乔!
  乔,这个与自己一同曾在〃铁锤〃潘兴将军手下、在法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熟人史迪威中校(喔,现在是中将了),用彼此都熟悉的、流利的法语,邀请他这个〃美军第一坦克手〃去东方、去中国,去〃指导一次坦克作战〃!并问他:是否愿意接受较低级别的指挥权?
  上帝啊!没问题,这是对我的恩典!
  何等的令人渴望啊!
  一小时后,巴顿的复信和向华盛顿的请战书已经发出。他才不在乎〃只能指挥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呢。
  让那些本来就该见鬼的级别、军衔之类,统统见鬼去吧!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要能参加战斗,我甘当一名少尉! ※
  当晚收到马歇尔将军回电:
  〃乔治·巴顿少将:如果准备好,就启程。即日到史迪威中将处报到。原部队交给副军长布莱德雷。〃
       ※引自巴顿与艾森豪威尔的对话。
  (180)
  巴顿飞赴印度当天,发生了与他无关的两次空袭,却影响深远。
  11月28日上午,一队美国陆航轰炸机,从印度格雅起飞,首次空袭了泰国首都曼谷。这是泰国第一次遭受战火。※
  随后,日本仅用9架轰炸机从缅甸仰光起飞,报复性地轰炸了加尔各答。
  虽然损失不值一提,但因为日军使用烧夷弹,却造成了印度35万人流离失所,并引起严重混乱。※
      ※两者均为史实。
  这对善于动脑筋的李梅震动很大。
  由此,他开始思考〃精确轰炸〃和〃面积轰炸〃、〃昼间轰炸〃和〃夜间轰炸〃之间的关系这一度是英国和美国军界航空部门关于战略轰炸的分歧焦点所在。彼此争论激烈,双方各持己见,而李梅,自然秉持美国立场。
  但这次他想:嗯?对付日本人,或许英国皇家空军那套打法还是对的? ※
   ※史实中,李梅在对日轰炸中确实领悟了这一点。1945年大量使用了燃烧弹。
  (181)
  11月底,史迪威和巴顿同行,从印度阿萨姆邦赶赴蒙古草原战场。
  此行不能再次回避大元帅阁下了,他们特地路过重庆。
  在黄山别墅拜会蒋委员长。
  彼此几句寒暄后,委员长刻意不等史迪威提起蓝姆迦练兵诸端事宜,便直接了当发问。并使用了过去不使用的称呼:
  〃我的参谋长阁下,我需要知道,你们那个,呃纳兰基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基地呀?〃
  史迪威微微一震,答道:
  〃总司令。据我了解,那是个即将废弃的临时基地。冬季来临,航运基本终止了,日本也迟早要封堵这条路线,看来前景堪忧。……我们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那里的剩余物资,打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把日本人的目光和兵力吸引过去,以便进行收复缅甸的作战。〃
  〃既然如此,还有必要委派这位呃,巴顿将军,到那里吃苦么?〃
  巴顿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名字,当即双目生辉,兴奋异常。他不合时宜、却又不失分寸地接话道:
  〃大元帅阁下,您可能还不了解我。对我来说,每天听见一点儿枪炮声,才是我最感到享受的美妙日子!没有这个,我会感到十分苦闷。〃
  〃哦?……还有这样的人?〃委员长诧异地打量着巴顿。〃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不过,我们打仗,是出于不得已呀,将军。〃委员长略表不同。
  〃大元帅阁下!〃巴顿清清嗓子,趁机开始他蛊惑人心的演说:〃我一向认为,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壮丽的竞赛。只有战争,才会造就英雄豪杰,才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 ※
  委员长还是第一次听人从这种角度论述战争。同时也是第一次与巴顿相识,仓促间还没想好一个不失体统的应对。
  巴顿见蒋介石不搭腔,便兴致勃勃地继续宣讲他那被人们褒贬不一的名言:
  〃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其他奋斗都会相形见拙※。大元帅阁下。〃
  冷不丁冒出的一位战争狂人,使会晤的主题跑偏了。巴顿吸引了委员长的火力,史迪威感到一阵轻松。
   ※引自《巴顿日记》。
  蒋委员长注视了这个6英尺3英寸的魁梧将军一会儿,慢悠悠地说:
  〃将军,我们未来的敌人,可不仅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呀!〃
  巴顿忽然起身站直,昂头并拢脚跟:
  〃大元帅阁下。一旦有那么一天,如果您给我提供军队、并且指明战场的话,我百分之百为您效劳!〃
  他立正的姿势让人联想似乎只要再向前上方伸出手臂,就会呼喊一声:
  〃嗨,蒋介石!〃
  ……短暂的拜会在某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气氛中结束。
  回到汽车里,巴顿小声问:
  〃乔,我没违背你的注意事项吧?〃
  史迪威捂了一阵嘴巴,再也忍不住了:
  〃上帝啊!……我要说的是:你们这两个,来自美国的老坏蛋!〃
  接着,拳头捶打座椅,眼镜震落下来。
  两个将军孩子般失态的大笑,把副官和司机惊得目瞪口呆。
  (182)
  史迪威和巴顿此行也路过延安,飞赴纳兰山前线。
  为避免那些人所共知的麻烦,加油时他们也没走出机场。这一点各方都有默契,叶剑英参谋长在机场陪同共进午餐,然后美国人继续赶路。
  飞机上多了一位〃沉默的伙伴〃。
  巴顿少将觉得,这位个子瘦小、脸色苍白、只有一双浓眉惹人注目的年青人,怎么也不象是史迪威给他介绍的那样:经历过的战斗比自己多十倍。
  他?他比我年轻22岁啊……
  看他在角落里一声不吭、专心致志、翻来覆去阅读那本地图的样子,像在研究一本圣经。大体上是个书生嘛。
  什么什么?五次反围剿,长征,突破天险?还有吗,平型关?……是的,是的,这些我不清楚。也不想做出评价。不过,如果我和他在同一个队伍,或许他们不至于跑那么多路。
  这个人嘛……他似乎不想交谈。
  我呢,语言受限,也不想谈什么。
  还是观赏窗外的草原吧。开阔、平坦、多么称心哪。坦克兵要把这里爱死了。这就是替我准备好的、天然的战场啦?真他妈的带劲……
  可是回过头来,偶尔就会两组目光碰到一块儿。那个人露出一丝微笑呢。
  见鬼,他在观察我。
  或许反而认为是我注意他了?这就是那种什么什么……暗中窥视吗?
  瘦弱。苍白。他真的会打仗?
  他上过什么军校?
  史迪威说,叫做黄埔?不知道。
  那种笑容……象谁呢?
  蒙蒂?呣。是的,蒙蒂。
  不。该死,不是蒙蒂。
  那是一种机警的、深沉的、狐狸式的微笑……谁呢?
  象那个人。是的,是那个人。
  那个人一定也是那样笑。那种沙漠里的、或是草原上的,狐狸式的微笑……
  平生的愿望就是与他捉对厮杀。为此马歇尔特地派我到内华达瑞弗宾德沙漠里训练了装甲兵……可惜,上帝至今不给我机会。
  降落前,伟大的巴顿将军在信马由缰的畅想中,打了一个盹。
(183)
  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
  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教授,在这里首次实现了自持性的核链式反应。
  第一个核反应堆(原子炉)开始运转。
  通向核武器的道路开通了。由于保密原因,这没有成为当时的新闻。
  (184)
  同一天。江苏泗洪。新四军指挥部。
  空降到这里的卡尔迅,今天遇到几位老朋友。
  一个是新四军政委刘少奇。1940年冬,卡尔迅和〃工合〃创始人路易·艾黎一起,步行穿过江西,在皖南泾县当时的新四军军部,与刘少奇会谈了几小时※。
  现在化名〃胡服同志〃的刘,正准备赶赴延安参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