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

第34章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第34章

小说: 中日大决战 -孙庭信101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敌有向长沙和金井方向退却之迹象。
  二、本军司令官决定以主力向长沙方向追击。
  各师团接到进攻长沙的命令,争功取胜心切,又争先恐后朝 长沙扑来。
  第3师团士气最高,昼夜兼程,一路上未见到一个中国兵的 影子。一路顺风,于12月31日下午,赶到了浏阳河畔,争相涉 水过河,向长沙城挺进。
  第6师团于12月30日下午进至麻石山、鸭婆山地区,遭到 37军95师阻击,只打了几个钟头。日军见中国军队甚少,无意在 此纠缠,直向长沙奔去。
  第二阶段战斗。
  1942年元旦。长沙地区浓雾紧锁,寒风凛冽。
  第3师团大队人马在浓雾中向长沙城挺进。一路上风声鹤唳, 仍不见一个中国士兵的踪影,都以为中国军队已被大日本皇军吓 破了胆,逃得无影无踪了。将到长沙市郊,日军便看到了他们的 飞机从天上投下的一面标志占领长沙的太阳旗。
  第3师团数万官兵顿时欢呼雀跃,狂呼大喊,今晚将在长沙 城热热闹闹地庆祝元旦。
  上午11点钟。一颗信号弹划破浓雾紧锁的天空。日军第3师 团在丰岛中将指挥下,开始向长沙城进攻。
  日军前面出现一些零散的中国军队。他们见了日军,掉头就 往市区里跑。
  日军见了这情形,士气更加高涨,不顾一切地穷追猛进。丰 岛师团长据此估计,最迟到本日黄昏,便可占领长沙全城。晚上 限可在城里放军休整。
  其实,这些零散的中国军队,是第10军的前哨警戒部队,其 任务是故意逗引敌人的。
  第3师团前锋的野联队猛追到城边,突然遭到守城的第10军 猛烈射击。日军后续部队源源赶到,陆续投入攻城战斗,直打到 黄昏6点半,仍未能前进一步。
  丰岛中将命令师团直辖的夜袭部队——加藤大队投入攻城。
  加藤大队长亲自带领部队趁黑夜“摸夜螺丝”,结果,被守军全歼。 加藤本人也被打死。加藤身上带有日军出动以来的计划、命令等 重要文件。丰岛恐其落入守军手中,组织大批人马抢尸,结果,加 藤尸体被守军抢去。
  守军从加藤尸体身上搜出重要文件,当即送交战区司令部。薛 岳从这些文件中判断出日军粮袜弹药将尽的情况,禁不住拍案大 喜“一纸虽轻,胜过万挺机枪!”
  第3师团在城东南苦战两夭两夜,死伤盈野,仍然毫无进展。
  1月3日,拂晓。
  第6师团主力赶到,从城东北发起强攻。下午1时许,日军 一部攻占了城外阵地。日军正在阵地上欢庆胜利,湘江西岸的守 军榴弹炮群突然怒吼起来,炮弹如急风暴雨般落到城外阵地上,炸 得日军血肉横飞。
  一千多名日军向湘雅医院守军进攻,被岳麓山上飞来的炮弹, 尽数炸成肉泥。
  攻城已经是第3天了,日军弹尽粮绝,只能靠飞机空投接济。 有的部队子弹打完,只得和中国军队拼刺刀。
  第11军司令部里,充满了失败泄气情绪。军参谋长、副参谋 长和作战参谋们,都一致主张中止攻城,尽速撤退。
  阿南司令官火爆爆地把部属们狠狠训斥一通:“第6师团今天 早晨才刚刚投入攻城战斗,自然还未取得战果,现在中止攻击,实 属过早不当。”
  阿南将军还蒙在鼓里,他的厄运在五天前就已注定了。
  1941年12月30日下午。
  薛岳向第九战区各部队下达命令:一、敌已渡过汩水,企图进攻长沙,我军决定采取向心攻击,一举围歼敌军。
  二、杨森副司令长官应以第58军自长乐向安沙,以第20军自清江口向石子铺搜索并攻击敌人。
  第一次、第二次攻击到达线如下:第一次攻击到达线:在湘江东岸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长沙构成半图形包围圈。具体位置为安沙、赤石河、春华山及郎梨以东、东山以南一线。
  第二次攻击到达线:在第一次到达线内侧,具体位置为石子铺、望仙桥、长桥、朗梨市、东山一线。
  三、王陵基副司令长官应以第37军自瓮江向望仙桥,以第78军自三角塘向长桥搜索并攻击敌人。
  四、罗卓英副司令长官应以第26军主力自洞阳市向朗梨市,以第79军主力自金潭向黄花市,根据情况向朗梨市,以一部向渡头市或东山,以第4军向长沙南侧分别攻击。
  五、第10军固守长沙,第73军固守岳麓山,待各兵团进至第二次攻击到达线,即应断然反攻。
  六、第99军第197师应防御湘江,洞庭湖岸。第92师应自三姐桥,第140师应自粟桥。分别专攻捞刀河之敌。第99师应固守湘江东岸阵地,并派一支有力部队向粟桥、福临铺攻敌侧背,截断其补给联络线。
  七、各军以1942年1月1日零时为期开始攻击,4日夜前即应进入第一次攻击到达线。
  1942年1月3日。
  日军攻城第3天,第九战区各路大军正日夜兼程,从四面八 方朝长沙压来,东南面,罗卓英的第79军、第26军、第4军各部,已快迫 近长沙;东北面,王陵基指挥的第37军和78军,分左、右两路,沿 金井至长沙的公路,快速挺进,也已迫近长沙;西面,第73军守卫在湘江西岸,随时准备反攻;重炮兵旅居 高临下日夜轰击着攻城的日军。
  北面,杨森的第20军和58军,已断日军归路,并配合二十 万民众,大肆破坏日军后方公路。桥梁:日军后勤运输已被完全 卡断。
  1月3日,夜。
  阿南终于感到情况不妙,下令撤退。
  1月4日。
  蒋介石致电薛岳将军:“此次会战,举世瞩目,各部务必不惜 任何牺牲,发扬高度攻击精神,施行坚决勇敢之包围,聚歼残敌, 以求获得空前胜利与光荣战绩。”
  薛岳向蒋介石回电表示:“本次会战岳已抱定必死决心,必胜 信念。”
  薛岳向所属各部转达了蒋介石的命令,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 各军长、师长,务必确实掌握好自己的部队,倘有作战不力,贻 误战机者,定按革命军人连坐法重处,决不姑息宽容。如果敌人 从某部队作战地境内安全逃脱,即严惩该部各级主官及幕僚。
  1月4日,拂晓。
  长沙城郊东南角天空出现红色闪光信号弹——中国军队对日 军的包围已经完成。
  第三阶段战斗。
  1月4日下午。
  第3、第6两师团,在长沙城郊丢下累累死尸,向北突围。却 被罗卓英、杨森两集团军分割包围,并分别加以痛击。
  日军处于极大困境,而且各部队都拉扯着大批轻重伤兵,行 动更为困难。从长沙城外突围时,仅第3师团司令部就躺着七百 多名伤兵,有的部队情况更严重,拖累更大。
  4日深夜。罗卓英所部第53师在沙湖桥附近,将第3师团的 野联队团团围住,发动勇猛攻击,两军短兵相接,互相混战。中 国军队接连打出照明弹,竟相投掷手榴弹与敌拼杀。
  第3师团司令部和石井联队经过一夜苦战,于5日凌晨来到 浏阳河畔,又陷入张德能第4军的重围。中国军队在嘹亮的军号 声中,朝敌人冲杀。敌军旗被中国军队迫击炮弹炸飞。两军在师 团指挥所展开惨烈的肉搏战。敌又一个联队赶到,才把丰岛师团 长救了出去。
  经过四天四夜反复拼杀挣扎,第3、 第6、第40师团只向北 挪动了几十里路,均未突出重围。
  1月8日。
  阿南决心来一次困兽斗。向重围中的各兵团下达命令,“坚决 围歼青山市以北地区之敌。”
  青山市以北主要为杨森的部队。
  是日,第6师团按照阿南司令官的命令,全力向青山市以北 迂回,结果,被从郎梨市、黄花市追击而来的罗卓英集团军第4军, 第26军和王陵基集团军之78军包围。全师团立即被中国军队斩 成三块,层层围住,分别给予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奉命由北南下策应大军突围的独立第9旅团,也 在青山市以北影珠山钻进了杨森之20军的“口袋”。其先头部队 山崎大队,自大队长以下于当日被全数消灭。
  第6师团各部被分割包围,互相不能救应,且弹尽粮绝,毫 无战斗力,有的冲进民房抢食生米、生菜。
  阿南司令官派飞机前来救应第6师团,但双方混战成一团,飞 机在天上团团打转,不知把炸弹往哪儿扔。
  阿南接到飞机上传来的上述报告,万分震惊,立即命令第3、 第40两师团火速前往救援。
  此时,第40师团在白沙桥一带正被37军围攻,不能自拔。第 3师团残部趁中国军队主力围攻第6师团之机,终于脱出重围,逃 至汩罗江岸。但该师团已死伤惨重,毫无战斗力,不敢再南下救 援第6师团和独立第9旅团了。
  第6师团和独立第9旅团在青山市以北的重围中血战至 1月 12日,大部被歼。后在大批九七式轰炸机的轰炸掩护下,神田师 团长和其残部才侥幸逃出重围。
  1月15日。
  残敌在飞机和炮兵掩护下,逃过新墙河,本次会战结束。整 个会战,日军死伤共为:五万六千九百四十四人,被俘一百三十 九名。
  第27集团军总司杨森的部队在打扫所辖地区战场时,因日军 尸体太多,无法处理,便令平江、长沙、湘阴三县出动民工若干, 挖了三个大土坑,将日军尸体集中掩埋,一个坑即有数千具尸体。 杨森派人在坑旁立上石碑,上刻“万人坑”三字,以作标记。
  此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同盟国军的第 一个伟大胜利。
  英国《泰晤士报》评道:“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国军唯一决 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伦敦《每日电讯报》刊文:“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 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美国记者福尔门实地采访湘北战场后,撰文报道:“中国第三 度的长沙大捷,证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配备若能与 日军相等,他们即可很轻易地击败日军。”
  日军中央统帅部认为,此次惨败,使部分将士的必胜信念发 生了动摇,需要年余始能恢复。
  阿南军司令官对自己独断进攻长沙;造成如此惨败的后果,曾 向日军统帅部表示愧疚。
  4
  中国军队在长沙的出色战斗,提高了蒋介石在同盟国中的威 望。当长沙会战还在紧张进行的时候,罗斯福即致电蒋介石,建 议将中国和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划为中国战区,成立中国战 区最高统帅部,请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 1日3日, 蒋介石复电美国总统,表示愿意就任此职。当日,同盟国宣布了 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决定,并委任美国陆军中将史迪 威为联合国军计划参谋部参谋长,兼任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协助 蒋介石指挥中国战区的部队作战。
  长沙大捷后的二十二天,美国政府宣布:给中国五亿美元的 贷款,以援助中国抗战。
  美国如此慷慨地出钱援助中国,主要原因在于四年多来的战 争证明,中国人特别能战斗。这对于拖住日军,缓解西、南太平 洋美军压力,完成“先欧后亚”的同盟国军事计划都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在美国政府宣布贷巨款予中国的当天,罗斯福致电蒋介 石。他说:中国军队对于残忍侵略者的抵抗。唤起了美国人民和一切其它爱好自由的人民最崇高的赞扬。中国武装与非武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