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填房邢氏 作者:醉流苏(晋江vip2013-01-25完结,宅斗) >

第155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填房邢氏 作者:醉流苏(晋江vip2013-01-25完结,宅斗)-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心里怒极,偏偏又找不到可以反驳的借口,甚至不得不咽下这口气。直到这一刻,她才发现她这个儿媳妇儿也不是省油的灯。
  “想那凤丫头当家的时候,也不见这诸多的麻烦,怎的偏到你手里便变得如此不堪了?”王氏很生气,说起来话也很刻薄。可能是因为那段被轻贱到尘埃里的往事作祟,她如今的“自尊心”特别的强,只觉得自己是皇妃的母亲,便等于是皇帝的“岳母”,身份尊贵超然,容不下任何人忤逆了。
  李纨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面上却还在笑,“儿媳愚钝,比不得凤妹妹精明,也没有凤妹妹那敛财的本事。只是,儿媳私心想着,这笨点也有笨点的好处,若是儿媳也弄出个人命案来,只怕不仅仅是连累贾家的声誉,便是李家的名声和姑娘也都算完了。”
  冷嘲热讽,唇枪舌剑也不过是如此了。
  说起来,王熙凤一事,对贾家的影响倒不算大,因为这种事情,世人多半是苛责娘家众人多一些。而且,贾家两房离心得厉害,看到大房那边倒霉,他们这边不放鞭炮庆祝,已经是很含蓄的了,自然也就谈不上荣辱与共了。
  但是,对王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王氏身为王家的女儿,又是王熙凤的亲姑姑,所受到的冲击自然不小。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氏在心里把王熙凤恨极了。只是,恰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贾元春“封妃”一事,所以,才没有人敢在王氏面前说三道四。王氏也就开始掩耳盗铃,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如今,李纨这么明明白白的说出话,王氏只觉得万分的刺耳,愤怒的将手中的账簿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指着李纨的鼻子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在笑我们王家的家教吗?”
  虽然李纨不认为王家有“家教”那玩意,但是形式比人强,却不得不屈膝跪倒,“儿媳口无遮拦,还请母亲宽宥。”
  “横!”王氏冷笑一声,拂袖而去,最后只留下一句话,“我看你需要好好的冷静冷静,仔细想想你们李家的家教。”
  宽大的衣袖下,李纨握紧了双拳,没错,她是图着嘴上一时的痛快,便口无遮拦的说了不该说的话,失去了以往的冷静和分寸。但是,王家的女儿凭什么和别人谈家教?她便纵然是有千般的不好,也比他们王家的女儿要强上万万倍。
  李纨不知道自己跪了多久,腿上早已麻得没有任何知觉了。
  这一刻,她对这个“家”已经不是简单的厌恶了,她……她甚至有一种想要亲手毁掉它的冲动。
  最后,是彩云将李纨扶了起来,“大奶奶,太太……太太命您下去闭门思过。”
  李纨在心里暗暗冷笑,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情,只对着彩云微微点头,“既如此,那我便先下去了。”
  “这个,是我偷偷为大奶奶准备的化瘀药膏,效果很不错。”彩云一边将一盒药膏塞到李纨的手中,一边压低了声音道,“这是奴婢的一点心意,您千万别说与别人听。否则的话……”
  这几年,彩云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王氏不可能成为依靠,所以她尽可能的与人为善,只求着将来能多一条出路。不过,为了防止王氏知道,她一直都做得很隐晦。毕竟,王氏那样多疑的性格,若是发现了,她便极有可能提前退散了。
  李纨心中对彩云的关心还是很感激的,不管彩云心里有什么算计,人至少把她当主子看了,仅这一点,李纨就不可能厌恶彩云,“那我就谢谢你的好意了。”
  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是膝盖上针刺一般的疼,让她没有办法婀娜多姿的走路,每走一步,都是折磨,动作自然有些别扭和诡异。
  下了学的贾兰一边读书一边等母亲回来,却不曾想看到母亲一瘸一拐的,立时放下手中的书本,“母亲,您这是怎么了?”
  看到儿子,李纨心中只觉得无限的委屈,一把将贾兰抱在怀中,簌簌的掉着眼泪,只一遍遍的唤着,“兰儿,兰儿……”
  贾兰虽然是二房的长房嫡孙,但是因父亲早逝的缘故,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得多。所以,不需要李纨说任何话,他只靠猜得就已经猜得差不离了。
  微微眯起眼睛,贾兰的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锋芒,如同小大人一般拍着母亲的背部,“母亲再忍忍,兰儿很快就会长大了,很快……”
  对于王氏这个祖母,贾兰的观感还不如一个陌生人。因为,他从来没和王氏亲近过不说,甚至隐隐的能感觉得到王氏对他得意。大家总是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实际上小孩子的感觉是极为敏锐的。
  李纨是贾兰的母亲,也是唯一一个亲近他,并且深爱他的人。
  两相对比,贾兰会站在哪一边根本就是一点悬念都没有的。虽然贾兰从未表达过对祖母的不满,却把所有的事情都记在了心里。受着儒家正统教育,贾兰或许不会主动去做犯上之事,却也绝对不会成为王氏以后的依靠。
  当然,贾政对贾兰这个孙子还是不错的,但是孙子毕竟是孙子,到底隔了一层,所以,贾政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贾兰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贾兰和贾政也不是很亲近。
  不过,贾兰和贾环倒是比较亲近。毕竟是同在学里读书的亲叔侄,年纪又差不多,两人自然能混到一块去。当然,王氏是不是因为这个而更加厌恶贾兰,倒真是不怎么好说的了。
  第二天,毫无意外的,李纨“病”倒了。
  于是,王氏只能把未完成的工程自己接了过去,看着那一笔笔需要银子填补的洞,王氏也止不住的上火,当然,上火的对象是李纨。不过,不管她如何上火,这日子还是要过的。
  “儿媳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才来讨老太太的示下。”实在没有办法,王氏只能把主意打到老太太这里,据她所知,这老太太的私房钱多半比公中的还要多一些。毕竟是掌管贾府那么多年的人,若是没有借势充实自己的小金库,她也就不会是如今的老太太了。
  其实,从一开始老太太就知道王氏会来找她,毕竟,这府里有多少银子,她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虽然她这些年来都不管事。不过,她又不是傻子,要她拿私房钱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头疼”的揉着太阳穴,老太太自言自语,“咱们……咱们府上怎么竟到了这一步吗?”
  虽然明知道老太太是惺惺作态,王氏却也不得不跟着叹气,“是啊!儿媳也没想到,竟然这么严重!这盖园子,真真儿的是个烧钱的活计!就算儿媳把所有的嫁妆和这些年的积攒都投进去,也是杯水车薪啊!”
  “唉!咱们这个府上啊,真真儿是只剩下表面上的风光了!这……这可如何是好?”老太太眉头紧锁,“我年纪大了,如今史家的当家人都是子侄辈的孩子,本就不与我亲近,只怕便纵然是想周转,也是不能了。”
  一句话,她老人家把自己摘得相当的干净。
  “说起来,儿媳实在不该跟您开口。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儿媳也只能豁出这张脸皮不要了。”王氏强忍着不快,只做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深吸一口气,“我记得,母亲这边有不少的名贵字画和古董什么的,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可否先拿来周转一下,待日后腾出手来,必定会母亲赎回来。”
  那一箱子一箱子的家伙,其实比真金白银还要值钱。
  老太太是经过了打风浪的,对于王氏的厚脸皮不像李纨那样接受不了,仍旧是一副愁苦得不得了的样子,“实在不是我老太婆抠门,其实,那些东西大都是假的,虽然是高仿,却也是不值钱的东西,只拿来充门面罢了。”
  “怎么可能?”王氏此刻怒极了,竟忍不住涌上了质问的口气。
  老太太也不生气,只是一味儿的叹气,“其实,一开始,也并不都是假的。只是,这些年,咱们家进少出多,我这边没办法,不得不帮着填补,这才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说到最后,竟拿起手帕做拭泪状。
  刚刚还是一副不晓得贾家近况的样子,如今偏又说自己一直在填补着贾家。这可真真儿的是明晃晃的欺骗。好像,直接把王氏当傻子一般对待。
  王氏也忍不住冒出了真火,“母亲之前不是不知道咱们府里的情况吗?”
  老太太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就算王氏咄咄逼人,她也是临危不乱,继续睁着两只大眼睛瞎扯,“我前两年刚填上去几万两银子,自然没想到现在已经……”
  王氏说不出话来了,她知道,无论她说什么,老太太都会理由等着她。这老太太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是天下少有人能及的,这一点,王氏非常清楚。人老人家说这么多,意思很明显,要她掏银子,没门。
  心中气恼,王氏的情绪有些失控,语气也好不到哪里去,“难道,我们这园子不盖了吗?”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老太太又是叹气,“其实,这宫里的妃子,因为没有省亲别院而不出来省亲的也不在少数。横竖,这今上恩典,许内眷每个月进内省视一次,见面的机会是尽有的。”
  虽然贾元春封妃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但是对着王氏这个亲生母亲,老太太就完全不够看了。因为贾元春的关系,这王氏最近的态度是十分嚣张的,老太太觉得不省亲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免得王氏的气焰愈发的嚣张了。
  当然,若是王氏自己能独立解决园子所需的银子,又不损害她的利益,老太太还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事对她这个老太太来说,也是好事儿。但是,要她冲在前面,为别人做嫁衣裳却是不可能的。毕竟,王氏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王氏此时气得满脸通红,这话说起来容易,他们贾家盖省亲别院的事儿,京城里哪个不知道?若是这样停工了,贾家被人笑话也就算了,只怕她那可怜的女儿在宫里也是要被人看不起的。这个结果,自然是王氏所无法的接受的。
  老太太当然知道王氏没有办法接受,嘴角噙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做“恍然大悟”状,“我差点忘了,你哥哥如今官运亨通,似乎是又升了官。你若是开口,为了自己亲外甥女,他势必不会推辞的。“
  说来说去,竟然和李纨说到一起去了,都把主意打到了王家身上。
  “哥哥如今离得远,只怕远水是救不了近火的。而且,我那嫂嫂极不喜欢我,只怕也是不会同意的。”王氏是王家的人,自然了解王家人的作风,就算她开口,她那哥哥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的,势必要找些理由推脱了去。
  “你那嫂嫂不喜欢你?你这样好,竟还有人会不喜欢你?”老太太夸张的说着,只是最近的那抹笑,不似震惊,却好似讽刺一般。
  意思很明显:你那嫂嫂既不喜欢你,那你自己多半也不是什么好的。
  王氏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那话外之音,险些无法抑制自己胸中的怒火。
  不过,老太太也知道什么叫做见好就收,不过是逮着机会狠狠地讽刺王氏一把罢了,她并不打算跟王氏在这个时候翻脸,“我明白了,多半你那嫂嫂人品是有些问题的。”
  一时间,王氏也不知道是该赞同还是否认,不管怎么样,对她都是不利的。若是赞同,显得她背后说人坏话,不是君子所为。若是否认,也就等于是说问题在自己这边。
  因为动气的关系,王氏只觉胸口闷闷地,止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