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

第52章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胆些,哈霞。”
  “我想……我有个主意……”姑娘脸红了。
  “怎么着?”
  “在云团前边筑一道金属墙,成吗?或者用铁墙围住它?”
  季拉夫鲁芝停住脚步,双手一拍。她兴奋得眼睛发亮。
  “哈霞,好样的!说真的,这才是出路。”她略微镇静一下又稳重地说,“是啊,咱们还不清楚金属可以维持多久。还有,选用什么金属效果最佳?云团也许能潜入墙下,钻过土壤溜出墙外?”她叹了口气,掠了下鬓角,“瞧,有多少问题,应当尽快得出答案。急需仪器装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咱们能做些什么呢?我的智力有限,萨比尔和舒拉依娅在哪?怎么至今不露面!”
  当阿卜杜勒穿过棉田走上公路时,从环境保护研究院主楼驶出两辆“伏尔加”汽车。
  头一辆车上坐着萨比尔、少校克列布列夫,雄赳赳气昂昂的交通民警,另一辆车上是几位研究院的研究员和市苏维埃主席。
  舒拉依娅已经回家,克列布列夫对她说:“姑娘,我看你累坏了。回去看看你父母不好吗?你的使命已经圆满完成。你的朋友只须给我们带个路,完事后马上让他走。唉,热古列依,”他叹了口气,“明天再说……”
  萨比尔支持少校的意见:“的确,舒拉依娅回去吧。过后,我把整个情况全告诉你。”
  舒拉依娅摆出一副独立自主的神气走开……
  汽车接近目标时,萨比尔发现阿卜杜勒在公路上大步走着。
  “汽车,他是我们的人。”
  “嚯,又一位特使,”少校揣测出来。
  阿卜杜勒没有多说话,在后排座上坐好。
  汽车离开柏油路,沿棉田土道灰尘滚滚地急驶,很快就开到现场。
  季拉夫鲁芝和哈霞已经走到。
  “哟,它增长了三倍,”萨比尔说。
  连见过各种世面的司机也被冻僵的毛驴,玻璃般的棉株,巨大的云团惊呆了。
  一位银发老科学家目光炯炯地提议:“喂,现在从头至尾详细地谈谈吧。”
  季拉夫鲁芝有些激动地把她们观察到的现象,做过的试验,以及哈霞提出建造金属围墙的意见都做了详尽汇报。
  老科学家和同行们交换着眼色,满意地说:“我认为你们并没有浪费时间。”
  “恰恰相反,我们耽误了很多时间,”阿卜杜勒激动地说。他讲了自己的忧虑,说明这个怪物可能造成的恶果。
  “结论是它水火都不怕。”戴宽边大眼镜、秃脑门的科学家说。
  “这位同志说得对,”老科学家指着阿卜杜勒,忧郁地说,“时间损失得的确很多,不能再拖……”
  科学家们围在一起,用短短几分钟热烈地交换意见,最后老科学家对少校说:“同志,车上有电话吗?”
  “有,请使用吧!”
  “给院长挂个电话,提出一项申请。”
  “请。”
  老科学家向汽车走去,这时他的同事忙说:“少校同志,需要采取措施……您也了解,别让这里来人看热闹。会碍事。不然,你看吧,准会有人自讨苦吃。”
  少校微微一笑。
  “别担心,放心地干吧。过半小时这里将布满岗哨。目前……马哈茂多夫中士!在巡逻队未到达之前,你盯住云团。无关人员一律严禁靠近。”
  老科学家钻出汽车,快步向同事走去。
  “显然,我只好亲自到研究院去一趟。很快就回来。姑娘们,”他转身对季拉夫鲁芝和哈霞说,“跟我走。聪明的姑娘,请上车。借准备器材的功夫,请向我们的研究人员把这里的情况详细介绍一下。”
  汽车向城里驶去。留下的人员在云团附近走动,低声议论,有时看看那惊人的、制造出悲剧的云团。
  民警马哈茂多夫深感内疚地走到萨比尔身边:“老弟,我说的话你可别见怪,好吗?我以为你们是一般的违犯交通规则。执行公事,没办法,再紧急,出了撞车事故就得做违章记录。幸亏没有伤亡。喂,快给我通俗易懂地讲讲,这是一种什么妖魔?怎么能冻死那可怜的毛驴呢?当时你讲的那些话,我要是听懂一点儿,也不得好死。”
  萨比尔正想借机发挥一下他的想象力,但活该中士倒霉,这番话全叫阿卜杜勒听见了。他认为误了萨比尔大事的,就怪这高个子警察。为了给受委屈的朋友出口气,他成心要吓唬他一家伙。
  阿卜杜勒是公认的编瞎话高手,他马上胡谄起来,连最起码的逻辑性也全然不顾。不过,忐忑不安的中士却听得津津有味,嘴巴大张,眯起眼睛闪现出不断增长的迷惘和恐惧。
  中士终于大叫一声:“天呐,它有那么凶?”
  “您以为呢?在地球上,它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它冻透了整个地球也不算稀奇。或者冻住所有的空气,咱们就别指望喘口气了……”
  “天呐!”中士听得心惊肉跳,“这些我做梦也没想到。”
  他真快给吓傻了。阿卡杜勒心想:“没关系,下次他对人就会知道谨慎了。”这么一来,阿卜杜勒的心情舒畅了。云团有科学家处理,他相信准能成功。不安的情绪一扫而光。
  舒拉依娅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她心灰意懒地返回家中。
  给女儿开门的是妈妈,她已经发胖,但往日的风韵犹存。她像对小女孩那样吻过舒拉依娅的前额,亲昵地问:“乖乖,玩得痛快吧?开心吗?郁金香呢?”
  “别问个没完,妈妈,”舒拉依娅焦躁地说,“我的脑袋快裂开了。”她三步并两步地回到自己房间。
  母亲迈着碎步随后赶来。
  “是感冒啦?请医生看看?唉,真不巧!今天有人请咱们去做客。你父亲就要回家了。我们先去,在那儿等你。”
  “我哪也不去,懒得见人。让我单独歇会儿。别管我啦。求求你。”
  闺女任性惯了,妈妈唉声叹气地走出屋,顺手小心带上房门。
  舒拉依娅仰靠沙发。不是怀疑妈妈还在门外偷听,真要放声痛哭一场。
  口欧!大伙今天算是看透她了。朋友们也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头脑的漂亮布娃娃!他们准会这么想。也许,背后会这么议论她。
  季拉夫鲁芝成心把她从棉田支走。就会背地叫她“亲爱的”,萨比尔竟然帮着少校撵她回家。显而易见,少校从萨比尔的言谈中得知她——舒拉依娅无足轻重。
  总之,她最近一个时期都出了什么事?从前多么单纯。她自幼过惯了安逸的生活。有点儿不顺心,爹妈会挖空心思为她排忧解难。在她上小学的时候,一个亲戚说她父亲是大官是重要领导干部。还说她有福气,前程远大。舒拉依娅渐渐坚信她的家庭地位特殊,她本人也与众不同。例如,念四年级的时候,她就戴上了金首饰,而班上多数同学连最普通的小戒指也没有。放学后,爸爸的司机常常开车来接她。她也学会神气十足地把车门啪地一摔。她的任何要求都能满足。从小养成随心所欲、说一不二的习惯。就这样维持了好多年。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就不可理解了。先是在开始念大学二年级时发觉的。当初有很多本年级的同学讨好地看她。这不算什么,她早已习惯让人奉承。而在与同学们有进一步了解之后,舒拉依娅发现追求她的人变得冷漠、疏远。甚至摆出对她不屑一顾的神气。从他们眼神上能看出:你的确漂亮,但是谁情愿当倒霉蛋——做你的未婚夫。连拘谨的萨比尔,现在的态度也有些反常。
  她觉得季拉夫鲁芝、阿卜杜勒和哈霞常用责备的甚至是惋惜的目光默默地看她。竟然这样!还叫做朋友!说实话,犯不上跟他们套近乎!她跟他们有什么关系?特别是跟那个万能的季拉夫鲁芝?舒拉依娅,你怎么会钻进这个圈子里?全怪萨比尔。正是他给引进来的。不过,萨比尔这个人又当别论。跟他交朋友不丢面子。他的爸爸是一位大厂厂长。可别人呢?季拉夫鲁芝的爸爸是普通车工,阿卜杜勒的爸爸当会计,哈霞的爸爸不过是一般的纺织工人罢了。
  总的来说舒拉依娅待人接物并不庸俗,她能够友好地和阿卜杜勒、季拉夫鲁芝,甚至包括哈霞进行交往。但有个条件,别人必须尊重她。实际上又如何呢?
  现在彻底地看清楚了。说什么多年友谊,她可是深受教育。原为不过如此!萨比尔还偏心袒护他们。
  凭什么,凭什么都认为她没一点儿能耐?她要大喝一声:“不对,我干什么都是好样的!等机会一到,叫你们瞧瞧。”
  机会来到了。她碰上了怪云。然而却无所作为。开始时她就慌了手脚,后为赌气退出来——生自己的气,也生季拉夫鲁芝和萨比尔的气,甚至生哈霞的气。
  妈妈又悄悄踅回。心疼地望着女儿。
  “乖乖,还头痛吗?”
  “还疼呐,”舒拉依娅咕哝说。
  “要不然给您拿点药来?”
  爸爸也经常这么哄她,有时也用“您”。舒拉依娅转身面对墙壁。
  “用不着。”
  “再不然喝点茶。我去端来。”
  “什么也不要,妈妈。”
  “随便吧,乖乖。”妈妈走出去,在地毯上走得很小心。
  没过三分钟,妈妈又伫立在舒拉依娅的床头。
  “乖乖,我做熟了喷香的煎白菜卷。吃两口会舒服些。”
  “妈妈,我不饿,一点也不想吃,”舒拉依娅一字一顿地说,她差点儿喊出来。
  “算啦,算啦,你爸爸快回来了,叫他劝你,今天咱们也不去串门了。”
  “天呐,这个家一刻也不让人安宁。”舒拉依娅暗自叹息。真要围着她唠叨一晚上,岂不要命?
  她从沙发上站起,做出笑脸。
  “妈妈我感觉好多了,想出去遛遛,在附近。您和爸爸赴约去吧。”
  季拉夫鲁芝和哈霞边走边谈刚才在环境保护研究院的印象。她俩终生难忘那一间坐满科学家的宽敞办公室。姑娘回答了有关云团问题,有些问题提得很怪。她们也没忘介绍自己的实验。
  有位身材高大的科学院院士在姑娘回答完最后提的问题时,望着与会的人员,说:“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季拉夫鲁芝、哈霞,以及她们的同学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姑娘,现在你们没事,送你们回家。同志们,咱们继续研究该地区的工程……”
  季拉夫鲁芝涨红了脸说:“多姆拉院士,带上我们吧。请……”
  院士笑着摇摇头。
  “你们已尽到共青团员和公民的责任。”
  “多姆拉院士,我们也许还能帮点忙。”
  “我看没有多大必要。除去能估计到的一些原因外,还有严禁靠近云团的规定。只允许专家和它打交道。”
  院士说得很诚恳,也很委婉,但姑娘们听得出来,再说什么也不管用了。
  科学家们纷纷向门口走去,一排小汽车停在门外。院士急于动身。临别时,他握着姑娘的手叮嘱:“姑娘们,请暂时不要对任何人谈论此事。”
  “明白,多姆拉院士。”
  ……季拉夫鲁芝和哈霞来到她们居住的街上。
  “哈霞,咱们忘说什么没有?你看讲全了吗?”季拉夫鲁芝问。
  “我认为该说的都说了。”哈霞耸耸肩,“挺全面的,没问题。唔,在细节上难免有遗漏。”
  “唉,事情常常因小失大,”季拉夫鲁芝不放心,“总像忘了点什么……”
  “咱们从头倒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