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22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22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红叶几次出国。国内也常有应酬往来,什么样的大饭店和高档房间都见识过也住过,眼光早就锻炼出来。此次布置自己的家,当然会格外用心,又有董洁从旁帮着参谋出主意。房子的装修已经是不俗。诸般家具挂饰摆设。俱是挑那款式大方式样高雅地精品,色调的和谐度也给予充分考虑。 
  大件家具差不多已购置到位。上午三个女人最后确定它们的位置,并把姜红叶林林总总添置的一些东西布置一番。虽不能说齐全——有个别物件还得采买,但整个房间看上去极是赏心悦目。 
  楼房采光好,而且这房间又向阳,布置得当后,风格与兄妹俩的居所迥异。四合院是有年头的历史遗留的老建筑,董洁布置房间时,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地是房子的整体格调,配合那股厚重感和青砖彩饰的韵味做出相应布置,结果自然与这边不同。大山喜欢自己地家,但看到这种不同风格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大加赞赏。 
  姜红叶固然听的喜上眉梢,参与布置的另外两人也觉得与有荣焉。 
  “两位姐姐忙一上午,辛苦啦。李阿姨做了一大桌子菜,正等着两位过去开席。” 
  大山过来之前先回了一趟家,他早晨嘱咐午餐时多做几个菜今天是签合同的日子,至此农场地事算是尘埃落定,是件喜事。他特别对姜红叶交待:“陈哥刚下班,本打算亲自过来接你,正巧李阿姨要做鱼,而陈哥做的鱼是一绝,他就接手去做。说是要亲自做俩菜,慰劳你们俩个的辛苦。” 
  陈雪喜食辣,几乎是无辣不欢。她知道李阿姨是四川人,做的一手好川菜,赶紧问:“李阿姨有没有做几个地道的川菜?” 
  “有啊,当然有。”大山知道她地意思。董洁地食谱一直走养生路线,重口味的麻辣川菜基本上不怎么沾。李阿姨在他们家做了几年,她很喜欢这个小姑娘,自从在大山地安排下,跟几位名厨学过各种膳食做法后,平日里反而很少做川菜。 
  “今天你可以吃个尽兴,一桌子菜大半都是川菜。红通通一片闻着香看着也漂亮。” 
  邱鹏飞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北京,陈雪一个人住,她住的是楼房,不喜欢自己家住进外人而没有请保姆。两家老人偶尔会过来住些日子,他们不在时,她就经常到大山这边吃饭——反正这边人多,姜红叶、陈群还有田志祥等人都在,人多热闹吃饭也香,饭后有人一起说说笑笑。有时天晚了不想走,就与姜红叶抵足而眠。 
  所有人里边,陈雪最喜欢吃川菜,但能吃过瘾的时候实在不多。闻言大喜,“真地?呵呵,难得李阿姨终于肯发挥她的手艺,今天有口福喽。” 
  几个人下楼上车。司机仍然是田志祥,先把大山和董洁俩个送到部队大院,然后调转车头,载着姜红叶和陈雪回四合院那边吃饭。两下里都有电话。大山用车时,打电话招呼一声就得。 
  兄妹俩人在门卫处下车,拣着路边大树洒下来的荫凉处走。 
  大山先前在姜红叶新房门口,隐隐约约听到董洁说话,这时想起来,“小洁,刚才是你说。三十岁之前不要孩子?” 
  “哎呀,哥,你怎么偷听女孩子说话呢?” 
  “这怎么叫偷听。开门的时候正好传进我耳朵里,你不早说是不能听的,不然我一定提前捂住耳朵。 
  董洁咬着唇笑,“是我说的。哥,我们俩个结婚可以早些。要孩子还是晚一点好。”她挽住大山的胳膊,仰头道:“哥哥是我一个人的,我的敌人已经很多了,才不要再生个孩子来分宠。” 
  “敌人?” 
  “就是工作呀。哥,你可是大忙人。只有我生病地时候。你才会推掉所有工作,全天候陪着我。平时你工作那么忙。还有好多应酬要参加……” 
  董洁又想皱眉了。哎,也许人心永远不知足、得拢望蜀是本性,也许是她实在太闲了,所以希望哥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她在一起。可是,一个有公司要管的男人,再怎么能干清闲的时间终究有限,况且人在商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吸呐新知关注行业动态国际走向、政治时事经济什么信息都要了解,公司发展要走一步看三步,各方面打点要到位……总之是有一大堆事情要操心。 
  “你自己也是个孩子,做母亲还是很远的事,现在想这个做什么?” 
  大山点点她的鼻尖,笑道:“三十岁之前要不要孩子你做主,只要你好好的,有没有孩子不重要。” 
  说到孩子,他眼里飞快掠过一抹黯然。两年多前,于乐江的表姐难产,孩子没保住大人也差点出危险。小洁她也是稀有血型,大山实在不能不担心,况且她身体先天就比较差,不是说女人生孩子如过鬼门关?他不想冒险。这两年大山一直小心,生怕董洁会受伤,虽然他动用关系,与血库做了确认,也详细登记了一些与她同血型的人的资料,必要时重金跟这些人采血,但这世界上有个词叫“万一”。 
  “咱们这么大一份家业,没有孩子怎么成?” 
  董洁嘴里边抗议,然而嘴角上翘表示了她地好心情。世上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尤其是来自爱人的甜言密语,这方面她也不能免俗。 
  “不是还有小峰吗?我们要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哎呀,真是,说这个干嘛?” 
  转过一个弯,唐老爷子的小楼在望。董洁想了想,决定先不说自己打算明年结婚的事,哥哥万一不同意,一会儿在饭桌上露了口风就不好了,她不想招来围攻。 
  “哥,下午你要回公司?” 
  “嗯,上午没去,下午得过去。一会儿吃完饭,你在这边睡个午觉,再和小峰玩会儿,外婆还要留我们吃晚饭对了,模特大赛地录相下午该送来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录像带   
  迄今为止,大山名下已经有好几处房产。 
  北京德胜门这边的四合院之外,张燕家的那栋四合院也腾了出来——当初大山买下来,只说张家人以后有钱可以再买回去,而其后几年,张家一直租住于此,象征性的交一点租金。张父开了一个小小的书报亭,书报杂志之外,兼卖一些水和饮料,张母支了一个流动的小吃摊,仗着手脚勤快,也颇赚了些钱。但用张母的话讲“攒一攒,窟窿等”,张父身体先后动过两次比较大的手术,术后也需要常年吃药,加上供张燕上大学,日子始终过的紧巴巴的,仅是不需要再举外债,要攒一笔钱把房子买回来却不可能。 
  初时张父张母确实把大山当做大恩人,尤其张母,她眼里自家女儿是千好万好,大山这般恩待他们家,莫不是对她家女儿有好感?待后来慢慢弄清大山的情况,就觉得这实在是一个万中无一的好女婿人选。曾经有段时间,紧着女儿邀他兄妹俩来家吃饭,想着两下里多走动搞好关系,这般青梅竹马日后也算一段佳话。 
  可是,大山客气中透着疏离,始终不曾答应做客,仅在一天中午,带着董洁光顾了一次张母的小吃摊。张母最开始相信大山是因为太忙无暇分身来家,以为这孩子懂事,怕占用她做生意的时间来准备饭菜,时间长了才慢慢明白,人家并没有她想像中的那个意思。私底下跟老伴长吁短叹一番,也叮咛女儿抓抓紧,喜欢就主动些。 
  再后来。知道大山视董洁为女友,张母终于断了念想。她也动过脑筋,想着把房子再买回来。可一来手头不够宽裕,二来几年过去,四合院的身价一涨再涨,跟人家不沾亲带故也承了天大的人情,按时下地市价肯定是买不起的,按原价买也实在张不开那个嘴。张燕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资公司。工资比较高,一家人商量后终于搬出去,在离张燕上班比较近的地方租房住,打算以后攒钱买楼房来住。 
  上海方面花园洋房先后买下好几栋,而且买到手花钱花心思一栋栋重新做了修整和布置、或者该称做复原旧貌。与赵杰合股——经营归赵杰管,房产大半由大山投资——青岛海边建起一座大型酒店、广州五羊新城边投资亿元的高档涉外酒店正在兴建中。 
  除此之外,巴黎那边还有一栋别墅。其余如工厂、工作室专卖店尚且不计。 
  劳苦功高如唐老爷子,也不过拥有一栋国家配给的小楼。面积且远逊于大山目下居住的四合院。而他与董洁俩个小小年纪已经拥有如此多的房产,他们俩哪里住的过来?所以,唐、韩两家地长辈,俱不赞同大山在郊区一次性买下几百亩土地建农场。 
  不过,一家子都是公职。于经商方面一窍不通。便是韩母自己,虽说出身于商家,也不曾接触过这些,解放前她是在学校里做为进步青年秘密入党,从那时到现在一直从事与商业无关的工作。所谓隔行如隔山。他们一早约定过。有意见可以提,但不可以干涉大山做的决定。 
  如今事情已是尘埃落定,大家感叹几声,转而就农场的兴建上各抒已见,午饭的气氛倒也热闹。 
  饭后,唐援朝和韩盼夫妻、唐春燕、大山都要上班。要上学的郝璐很羡慕可以留在家里的董洁,外婆新铺的竹凉席带着青香气。一点点微风从纱窗侵入。窗外阳光灿烂、树叶哗啦啦做响,引地她磕睡虫几乎泛滥成灾。唐峰吵着下午不去幼儿园。要与他的小洁姐姐一起睡午觉,他伏在拍的松软的枕头上,一会儿工夫就睡了过去。 
  郝璐站在门口,实在嫉妒跟自己轻轻摆手后合眼休息的董洁。 
  哎,做个好学生可真不容易啊,都没有任性地权力。外人眼里,她不知道过的有多幸福,有好的家世,爸爸在国外工作可以出国,哥哥常常送她吃的穿的,她自己学习好从小到现在都是班级干部。可是,郝璐总觉得跟董洁比,自己地日子就显地很辛苦,是一种规律化的辛苦和枯燥。 
  “璐璐?”唐春燕在楼下喊她,“快点,你舅舅和舅妈都走了,你在磨蹭什么?” 
  郝璐答应一声,轻轻带上门,跑下楼,从外婆手里接过一瓶冰镇的酸梅汁。 
  “你舅舅要送你舅妈,咱俩坐你大山哥哥的车。” 
  唐春燕拉着女儿上车。她单位有班车,但要赶点,比较起来还是私家车方便,“大山,你以前在哪家驾校学的车?我也报个名。嗯,这个周末要是你唐叔没空,你能不能找个人先教教我?”她想买车了。 
  大山笑着点头答应。郝璐的学校近一些,先把她送到,接着是唐春燕,最后大山才赶去公司。 
  处理掉上午积下的公事。其中有国外签约地销售公司寄来地市场调查,后面附了希望尽快发行一些新款的要求,不同地区服装地热销款式和流行色都有大概说明。 
  大山让人复印了几份。一份他要拿回去给董洁做参考…DJ NO。1的新款开发她是负责人,销售公司和国外的工作室定期反馈回来的信息,她对照整理后,会划出重点并添上一点个人的意见,再寄往巴黎和纽约的工作室。国外马丁和菲力·奥古斯都领导的设计师小组,他们也负责新款开发的工作。 
  张牧大半时间坐镇青岛,苏州、广东和沈阳分厂也有专门的设计团队,都需要寄一份过去。信息很重要,服饰方面国内和国外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国内设计发行的服装要及时跟得上国际潮流。 
  北京总部这边的设计总监当然也有一份。董洁是东方元素服装公司设计部最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