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26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26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吴单仍是青春年少,他站在阳光下,笑地淡然,不再是旧相片上的一纸剪影,是会呼吸会跑会笑活生生的人——董洁有些许恍惚,仿佛闯入别人的历史。 
  “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吴单被她看的有些许不自然,用手摸摸脸,悄声问一边的萧烨。 
  “没有,你脸上连个痘痘都没有,很干净。” 
  吴单越发不安,难不成——这个小姑娘看出些什么了?她是众口称赞地天才少女,眼光格外与众不同,她看向自己地眼神里有一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像是已经看穿自己极力隐藏地秘密。 
  吴单尽量不露痕迹的挪挪身体,拉开与萧烨的距离——虽然不情愿,但必须承认,有些花,只可能在黑暗中绽放,移到阳光下,唯一的结局只能是灰飞烟灭。 
  当你爱上一个同性时,爱与光明,二者便不可得兼。为保住感情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我可以叫你哥吗?呵呵,我认识的人,好像年龄都比我大,见了只有叫人家哥哥和姐姐的份。” 
  董洁送上一个灿烂的笑脸,“不过,我可不随便跟人家做朋友,我只喜欢跟我投缘的人。嗯,当然,做朋友是双方的事,不能我一人说了算。吴哥,你不会拒绝我吧?” 
  她的笑容很温暖,带着淡淡的希翼和微微的包容,又有小女孩的俏皮和天真——吴单被迷惑了,他点头,然后又点点头。 
  “啊,太好了!吴哥——五哥,我以后叫你五哥好不好?萧哥——小哥,呵呵,叫萧烨小哥好啦。” 
  大山正与萧烨说话,唐峰围着两人跑前跑后,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捏了一个绿绿的蚂蚱。 
  大山回头看看董洁,笑道:“小洁很少会跟人这么亲近,她还是第一次主动要与人交朋友。”见面只一会儿工夫,大山立刻判断出:董洁只把萧烨单纯的当朋友来看。萧烨比他年长两岁,两个都是高材生,说了一会儿话,倒觉得很谈得来。 
  “单单——吴单性格很好的,就是不怎么爱讲话,熟了之后就会好一些。” 
  萧烨一直留意那边的动静,他回头抗议道:“吴单是五哥,我是小哥?小洁,我可比吴单大,你这样叫不对吧?” 
  董洁摇摇手指,脸一扬,一副我说了算的表情。逗的吴单笑出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光年纪大有什么用?” 
  “排行不是论年龄,难不成是论聪明呀?就算是论聪明,难道你比我更聪明?” 
  “难道五哥比你笨?”董洁煽风点火,“哎呀,五哥,小哥认为他比你更聪明,岂不是嫌你笨的意思?” 
  萧烨马上辩白,“我哪有这个意思?你断章取义……” 
  “我最聪明!” 
  唐峰忽然插话,小手举的高高的。 
  大家都笑起来。大山把他高高抱起,“是是,我们小峰当然最聪明啦,比哥哥和姐姐都聪明!” 
  植物园里风景美空气也好,大家信步而行,一边低声说笑。 
  “五哥,我从小身体不好,一直没上学,都是哥哥当我的家庭老师。” 
  董洁开始找借口。既然她有幸参与到这段历史,那么,就一定要想办法阻止悲剧的发生。第一步从朋友做起,先增加双方的接触机会。 
  萧烨的个性她了解的比较多,吴单——他是那种没有受过挫折、性格有些敏感的人——这是从萧烨追述中得来的印象。这个年代环境不像后来那么开通,另类的感情因此要承受的压力更重,其中不但有来自社会、也有来自他们自己内心的。对于吴单来说,或许他承受的比萧烨还要多——父母把萧烨当女婿看,妹妹表示很喜欢萧烨。所以,事情一旦暴发,他选择自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你也知道,我哥现在工作很忙,你可不可以做我的家庭老师啊?有时间来坐坐,我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哦,不会让你太费心的。哪,等明年,我们会住到农场里,农场可以滑船、钓鱼、采收水果、种地,还可以骑马……” 
  董洁知道他们可以一起去的地方非常有限,她相信到时候农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不错的休闲去处。“我可喜欢骑马了,可是哥哥老担心我受伤。五哥,你和小哥都是医学院的高材生,是未来的大国手,有你们在一边,哥哥会放心的多……”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同学会(一)   
  盛夏时分,吴涛研究生毕业了。 
  他很顺利的在美国本土一家大公司谋得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位。工作之前,回国探亲。 
  一去两年,这是吴涛第一次回国,除了大山在国外见过他,国内的同学、朋友和父母亲人还是第一次见他。 
  刘晨张罗着为吴涛接风。 
  刘晨在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发展的非常好,他在青岛独挡一面,经常与政府也与客商打交道,爽朗好客的性子更被放大到十分。昔日同学的联络方式他手里最全,也是最常跟同学保持联络的人。 
  他发出几十张请贴,鉴于人数占的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地点就定在北京一家知名的大酒店。 
  这也算是一次同学聚会,鉴于大家都是青春正茂的社会精英,许多人开始谈朋友,本次聚会允许大家携伴参加。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昔日的同学境遇却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从莘莘学子成为社会人,在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发挥着各自的光和热。有人做了高校老师、有人进政府做公务员、有人经商、有人成为白领…… 
  大山和董洁下车的时候,在门口遇到正从一辆出租车下来的张燕。 
  张燕大学毕业不久,张家从四合院里搬走,这之后大家就很少互通消息了。她忙,大山也忙,居住在同一个城市,却只是偶尔通个电话。 
  乍然相遇,张燕怔了一下。脸上飞快掠过复杂的神情,最后定格在一张完美的笑脸上。 
  “李悠然,小洁,”她笑着迎上来打招呼,“今儿天气可真够热地……” 
  一辆后边跟来的出租车上又下来一人,人没站稳就急着唤张燕的名字,打断了她的话。 
  似乎是从她公司跟来的同事,有些事她临走前未交代清楚,因为比较急后脚追过来问。两个人谈的都是财务方面的专业术语。 
  大山迟疑了一下,没有急着进去。只牵着董洁的手稍稍走开几步。 
  董洁静静的看着这个在一地阳光中,仍然站的笔挺自信地女人,她身上娇弱的气息一丝都没有留下。张燕就读外语专业时,造修了财务课程,毕业后也一直没有丢下坚持自学。她这两年加上最近一次,一共跳了两次槽在三家公司做过,一次比一次高薪。如今在一家外资企业任财物主管,事业上可谓是春风得意。 
  “哥,现在我可是知道少年成名的坏处了。这些年大家都在进步,每次见面都有可喜的进步。只有我在原地踏步。” 
  董洁检讨道。她本不是多有事业心的人,只是身为时装设计师,在巴黎时装周上做时装发布,这几乎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共同的梦想。从前惦记着这事。而且和哥哥俩个的事业刚刚起步,她确实勤快的去努力去追求。这些年慢慢就有些懈怠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只是吩咐下去,便是一年一次的时装发布会,除了设计上不假手他人。制做上也比较少地亲力亲为,由公司的高级成衣制做班底代劳。 
  况且这惰性一事,哥哥都没有意见了,她便越发由着性子来。虽然很满意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一个人时也不觉得有啥需要改变的地方,但每每见到昔日地朋友,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工作,董洁还是会被触动,觉得该更振做一些才是。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每个月都能完成许多新款的设计方案,把设计任务明确的做出安排和指出方向——你要知道,咱们现在的公司可不比从前地小工厂,市场的竞争更激烈,而设计是服装公司最核心的东西,是重中之重。这种情况下。能保证声名不坠,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除了你,换了任何人都做不到。” 
  大山的肯定让董洁笑眯了眼。 
  可是她心里仍然觉得自己该更有些冲劲,或者说,更多一些做事业的激情。时装设计得益于她个人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虽说这些年她也为之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时间也见证了她的实力,但,跟同行业与她并肩地大师级人物来说,这份成功,到底有了些取巧的成分,未免胜之不武。 
  嗯,国外顶级品牌,基本上不会单单只做时装,而是衍生出许多产业分链,比方说电子、房地产、珠宝、家俱等等。 
  手里有富裕的资金,最近哥哥也在考虑做服装之外的投资。虽然电子产业再过不久将异军突起,并且成为日后人们生活中的主流,手机、电脑、数码电器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紧俏商品,将有更多人从中获益,成为商场新贵。 
  但,董洁摇头,否决了这条思路。不管电子市场是块多么诱人地大蛋糕,首先,她不懂电子业,哥哥所学专业也与它无关,将来如果去关注、普及和吸收这方面地知识,毕竟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好! 
  董洁偏头望去,哥哥的笑容里透着鼓励和包容,他是一个追求并享受成功地男人,对事业和工作抱着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一直在努力。她可以不在乎,自己在设计领域上被多少后来者追上并超越,但她的哥哥,一定要成功,比任何人都成功! 
  “哥,张昊的大哥什么时候回国?” 
  前些日子,张凤桐透过张昊约见大山。但两人未及见面,张凤桐因公事出国公干。大山算算日子,“再有两天吧。” 
  “哥,他是副市长,你说,他约你,想跟你谈些什么呢?” 
  大山摇头,他不是喜欢胡乱猜测的人。但私心里,大山并不认为,张凤桐只是想与他吃个饭加深一下认识,或者是单纯的聊天顺便发表一下对张昊成长的欣慰和感谢。 
  “到时候就知道了。” 
  张燕那边已经谈完了,追来的年轻人原车返回,她走过来,有些歉然的表示:“刚到新的环境,很多事情得从头摸索,最近国外总公司要派人过来检查工作,今天是周末我们也不得不加班。我刚急着出来,有些事情粗心的没有交待清楚……” 
  “现在大家都是干事业的年龄,工作重要,也有人提前打过招呼今天要缺席,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你要是工作太忙走不开——” 
  张燕笑着摇头道:“工作重要,朋友也一样重要。吴涛同学第一次学成回国,马上又要出国,下一次见面,不知道又得几年以后了,而且,咱们这些朋友难得这么多人聚一起,我可一定得出席……” 
  她看向大山的眼睛,偶尔仍然会泄露一些隐密的个人情绪,但职场的锻炼,使得她可以落落大方站在昔日喜欢的人跟前,谈笑风生。 
  刘晨包下一个独立的大厅。 
  久未见面的老同学,有许多人是从外地特意赶过来的。他们三五成群碰头,交换一下彼此的近况。这帮人并不是同一年毕业的同窗,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同一年级的学生,甚至有将近一半的人,来自不同的学校。 
  那个大家都三箴其口小心着不去触及的敏感话题,此刻却又非常鲜明的浮现在所有人心里。 
  因为那个不能说的原因,志同道合的大家团结到了一起,多少次彻夜未眠的高谈阔论、多少次罢课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