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66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66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九章 初见   
  林小芳第一次来北京。 
  此行之外,她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家乡的县城。 
  不用种地,住在县城里的人,过着每天上班下班的生活,到月底就有工资拿。到处有小商店,街头巷尾都有小店,卖各种吃食和服装。农贸市场上天天人来人往的卖菜买菜,不像乡下地方,每五天才赶一次集。 
  私心里很羡慕县城里的孩子,他们无忧无虑骑着自行车上学,把车子骑的飞快,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追逐、嬉戏、打闹。 
  她去县城,一次是参加运动会。 
  乡下来的学生和县城里的学生,有很明显的区别,不单单表现在服装的逊色上,还有说话看人应对,这些稍微有心留意就能看出差别的地方。站在自己的队伍里,看着别个队伍来了,又去了,穿着不一样的整齐些的服装,来去坐的是大客车。 
  有两次是去考试,参加课业上的选拔赛。 
  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有足够的聪明,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和董洁通信这几年,林小芳自觉成长了很多,主要是心理方面。 
  她觉得比身边的同龄人早熟,有时候,内心可以在一定的高度上,理智的、客观的衡量和评价一切的人和事。当然不免也带一些主观色彩。 
  然而她很满足于目前的生活。 
  不管县城的学生过的怎么样,大抵是承父母余荫,这是先天个体上地差异。只是出生和生活的环境有所不同,大家也只是还在念书的学生,各自的未来,还得是他们自己去闯。而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去的是北京,祖国的首都。 
  一路上林小芳都没有合眼。 
  这些年和于大伟的父母熟的像自家人,也认了于爸爸于妈妈做干爹干妈。 
  对干爸干妈。林小芳是发自内心地感激。 
  如果不是他们从中帮忙,就没有她的今天。做人如果没有能力知恩图报,至少要铭记心头,这是朴素的传统伦理教给她的,根深蒂固的认知。 
  跟干哥于大伟没有见过几次。 
  主要是他太忙,很少有时间回家乡。 
  邻里邻居都羡慕干爹干妈有一个在首都工作的儿子,提起他干爹干妈也是掩不住的兴奋和骄傲。 
  去年干爹干妈去了一趟北京,于哥接他们去玩。 
  回来时,林小芳缠着问他们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 
  城市那么那么的大,人有多么多么的多。各种各样地小轿车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跑来跑去,楼很高很高,从没见过的几十层高…… 
  干爹干妈模糊的描述加深了林小芳的向往。她再一次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到北京去,到北京去读大学! 
  然而机会来的又早又突然,干哥突然问她:要不要去北京读中学? 
  林小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幸运,她激动的在电话里一再确认: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去北京读中学,今年吗?现在吗?…… 
  消息传出去,左邻右舍一片哗然,大家都嫉妒她的好运。 
  去那么大的城市读书。几乎就等于确定了,她的未来是一片金光大道的坦途,未来是一定要做吃皇粮的城里人,而且是大城市的人。爸爸妈妈脸上也觉得光彩。 
  虽然不明白这份幸运是怎么回事,但父母接到消息就开始为她准备行李,拿出了家里最好地被褥、枕头——最后被告知。不用带这些。那边学校统一安排。父母兴奋之余,领她进了一趟县城,专门为她买了两身新衣服和新鞋,从里到外,包括内衣内裤和袜子,都买了新地。 
  离家前一夜,父母兴奋的几乎一宿未睡。父亲一遍遍重复着几天来说过好多遍的叮咛,母亲给她摊了一些加了鸡蛋的饼。煮了十多个鸡蛋塞进她背包里。又准备了一些苹果、梨、枣。生怕饿着她似的,直到背包塞无可塞。才不得不停了手,转而一再叮嘱她要争气,要好好表现,将来有了出息,别忘了提携弟弟一把…… 
  于哥在电话里说要她买卧铺票,林小芳去买票时发现跟硬座比起来,其中有好几十元的差距,赶紧拒绝了。 
  她主动要了硬座票。 
  钱要用在刀刃上。不可以浪费别人的钱,省下来的那些钱,完全可以用在更值得用钱地地儿。林小芳想,她一分钱不挣,完全靠别人资助,能省一点是一点,不能浪费。她是农村出来地孩子,吃得了苦。 
  生平第一次坐火车,她不舍得睡,不舍得错过沿途的风景。 
  哪怕是在黑夜中,仍然极力睁大了眼睛往外看。邻座地是个中年大叔,交谈中知道她第一次出门,很照顾她。问她去哪里,她很自豪的告诉人家:去北京读书。那一刻,心底的自豪油然而生,伴随这种情感的,还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第一次进京这一路的心情起伏,从此永远铭记在林小芳心里,多年后想起来,还是清晰的如在昨天。 
  林小芳到了北京才发现,父母咬牙狠下心掏钱给她买的衣服,在这里还是显的土气。 
  不过林小芳并不介意这一点,多年来她早就学会了不讲究这些。 
  她热切的希望见到通信了几年的好朋友董洁。 
  她是她在这个城市感觉最亲切、也最熟悉的朋友。一想到她,就觉得心安。 
  有些失望,听于哥说董洁跟着她哥去了很远的外地出差。 
  林小芳开始了她在北京的求学生涯。 
  学校是一早就安排好地。为了方便她能更快些跟上进度——两地的课本有些差异,所学略有不同,有段时间,于大伟会在下班后抽出些时间给她补课。 
  当然她也问到了资助人的一些事,既然来到北京,就想向人家当面说声谢谢。 
  林小芳并不晓得大山和董洁是直接的出资人,只知道董洁跟出钱资助他们这些人读书的人认识,有一些关系。 
  于大伟婉言拒绝了她。 
  林小芳本质上是个要强的人,为了早日跟上这边的学习进度。她每天几乎只睡四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 
  等大山和董洁从国外回来时,她已经顺利跟上了班上的学习,并且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地成绩。除了英语听力上仍需努力,她又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了。 
  回国后,大山第一时间投入忙碌的工作中。 
  没办法,出国期间,公司积压下来待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因为董洁突然改变计划,急于去巴黎的关系,兄妹俩的美国之行。没来得及去洛杉矶拜会罗家亲友。 
  年轻一代,罗伟和罗兰,以及素未谋面的罗强,特意飞去纽约,与大山聚了一下。 
  不管是外婆,还是美国的舅爷爷,无不希望好不容易联络上的亲人,年轻人这一辈能多些联系,成为相谈甚欢的好朋友最好。 
  罗兰要来北京念大学,申请已经通过。正在办手续。 
  外婆因为这事,专门找大山问个详细。 
  而唐老爷子等人更关心地是他们俩个在国外办的婚事。 
  一早说好,兄妹俩个会趁这次出国之行,找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堂行礼。 
  至于他俩个后来因为伤心朋友双双去世,决定更改行礼的时间地点等等,其中牵涉到与朋友的约定和自己的心情。要解释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况且免不了为此再伤心一场。大山便隐了未提,唐老爷子等人就以为一切仍旧会按原订计划进行。 
  他们在纽约,也的确去过教堂,一半是以观光客的身份,一半大山也存了些心思,希望多少可以弥补董洁心头的遗憾。 
  当家人问起,大山便含糊的应承:“行过礼了,一切很顺利。” 
  唐春燕凑过来问:“有照片吗?快拿出来。大家都等着看哪。” 
  “照片?” 
  “没有拍下来几张照片做纪念?”唐春燕奇怪道:“小洁不是说。她这次要穿漂亮地白婚纱吗?将来再正式行礼,她打算穿别的礼服。这样说起来。她这辈子也就穿一次那么漂亮的婚纱了。没有拍照留念吗?” 
  董洁和姜红叶做婚纱时,韩盼和她都见过。两人那时还感叹:她们生不逢时,没有机会穿上这么漂亮的婚纱秀一把——尽管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女人天性中爱美的一面仍然没办法泯灭。而婚纱对女性的吸引力,几乎可以忽略掉年龄地影响。 
  终究是韩盼更了解儿子一些,看到他一脸为难,不解道:“大山,你们真地没有拍照片?” 
  大山几乎要苦笑了。 
  他到哪里变照片去?“那个,我们怕惊动别人,被别人知道了不好,所以……” 
  这样的解释不能让家里的女性长辈满意,男性长辈也有意见。 
  唐老爷子有些责怪道:“不管怎么样,自己带相机拍一张也好啊,就没想到我们这些老人家吗?你们走时忘了多嘱咐一句,结果就——真是让人操心的家伙!”他们不能亲身到现场给予祝福,过后看看照片也是种安慰。况且,几年后他俩个再正式举行婚礼,话是这么说没错,毕竟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么,他们年龄大了,其间是否有个万一谁也说不好。人到了他们这把年龄,已经不忌讳谈到死亡。 
  大山与董洁只能连连陪罪,说自己思虑不周。 
  稍后,女人家都散了,或者休息,或者下厨忙活准备饭菜。唐援朝碰碰大山:“你们现在只是名义上的夫妻?” 
  “唐叔——” 
  大山无奈的低呼,他竟不知道,原来这位让他尊敬的长辈也有八卦地爱好。 
  他看看外公和唐老爷子,两位老人家状似充耳不闻,唐老爷子一个棋子捏在手里,半天却不落子,两位长辈耳朵竖地高高的,正等着他地答案。 
  “你不用看他们,这是正经的问题,他们也关心着呢,就是不好像我这样直接问出来。好了,别挣扎了,老实交代。”唐援朝毫不放松的追问,且补充道:“要说实话。” 
  这边董洁也遇到差不多的情况。 
  唐春燕话里话外旁敲侧击,董洁却不是十几岁的女孩,那么容易被套出话,便大打太极拳。 
  呃,虽说不是多要紧的事,但这等隐私的东西,她还是不习惯跟人说。 
  从前听人讲,很多有经验的老人家,单是从女生走路和脸上就能看出是不是完璧。 
  董洁听说过这种传言。发现唐奶奶和外婆正留心看她,便有些心虚。 
  这等子事,真是,哎,她的隐私权啊啊啊—— 
  农场大致完工,照着原订计划,兄妹俩打算回国后就搬到农场去住。 
  搬家前,大山在家里举办了最后一次同学聚会,也算是康康回国的接风宴。 
  只请了素日最为交好的几个人,如伍阿哥、曹浩然、张燕等人,周若璇为此特地从深圳飞过来。 
  但并不拘泥于同学,郝璐和唐峰也来凑热闹,于大伟就带了林小芳过来。 
  这是董洁第一次见林小芳。     
第三百三十章 礼金   
  董洁本身的性子,就不是多么热情的人。除非工作上不得不为之,否则她是疏于主动去交际的。 
  于大伟带林小芳进来时,她正和郝璐说话,没有很在意。 
  直到大山领着那两人过来,才挪出注意力。 
  “能认出我是谁吗?” 
  那个皮肤偏黑的女孩上前一步,主动跟她招呼,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略微带一点不知道哪里的地方口音。 
  听她这么说,董洁仔细打量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