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277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277章

小说: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董洁手里陆陆续续攒下了相当多的童装设计稿。有些事情让人想不通,就比如说,她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接触过非常之多的漂亮童装,而那些漂亮款式的设计风格和理念,为什么就没有在更早比如说五年前、十年前上市呢?是眼界和思想襟固了设计师的想像力,还是审美这东西,没有办法拔苗助长,只能随着时代向前一点点推进? 
  董洁只稍微想了一下,很快把这问题抛诸脑后。 
  “对了,我前天接到丁睿的电话……哥,你不是答应他要去西北投资开路?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能成吗?” 
  她叠被子整理床铺的工夫,大山梳洗完毕,把纱质的窗纱拉开,半掩的窗子完全打开,“已经派人接洽了,具体问题正在谈……”窗外,林小芳打着一把小花伞正往这里走。 
  拿起桌上的表戴上,指针指向八点半。看来,林小芳也是考虑到下雨的关系,比平时晚来了近一个小时。一般人都会在周日时贪会儿床,若是正巧赶上落雨,尤其要赖上一会儿。大山笑笑,是个细心的女孩儿。 
  “我回主屋吃早餐。林小芳来了,小洁,时间不早了,你俩也别自己做了,一起过去吃现成的吧。” 
  董洁点头,“好吧,小芳今天下午的火车,中午要早点吃午饭,她吃过饭就得动身赶车。现在这个时间做早饭,肯定影响中午的胃口。” 
  三个人会合后,一起往主屋去。 
  早晨下了一阵儿雷阵雨,这会儿工夫已经停了。林子里还需打伞,树叶积聚了足够的雨水,断断续续汇集成水珠滴落下来,出了林子就不用怕打湿衣服这种事了。 
  大山把伞收起来,他一个人走在前面,董洁落后两步,同林小芳说话。 
  “小芳,寒假过年没有回家,想家了吧?” 
  董洁以已度人,她自己是这样子的,单身在外,平时尚好说,单等到了要坐车回家的那天,心情就会变的格外急迫。 
  林小芳看看走在前边的男人,点头道:“嗯,很想。中考前,我妈他们特地到县城给我打电话,我觉得自己的家乡话说的都不太标准了……” 
  董洁偏头看看她平静的面色,心里微有些担忧。 
  人说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其实是有些道理的。她的朋友之所以不多,所处的位置,绝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如果有可能的话,董洁真想回到最初,两个人只做通信往来的朋友,至少那时候的林小芳,只是一个早熟又懂事的小姑娘,很单纯。她并不赞成环境的突然改变,本质上,人对诱惑的底抗力并不强,尤其处在最敏感又知生计艰苦的年龄。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林小芳飞快的成长。 
  她有一次在信中,用半开玩笑的口气道:近来读了一本小说,是同学带来的,周末的下午有一段空闲,于是借来翻了一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宁做大家奴,不做小家女。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莫名感触,也说不上联想到了什么,就是觉得说的实在有些道理……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孩子   
  唐峰六周岁了。 
  过了这个暑假,他就要背上书包,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上小学,意味着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小学的环境,也不可能像幼儿园那么单纯。 
  韩盼和唐援朝这为人父母的,忍不住有些焦虑。 
  家里小一辈中,唐峰和哥哥姐姐年龄差距较大。大山且不说,小一些的郝璐已经是一名课业繁重的高中生,董洁也有自己的诸多事要做。 
  哥哥姐姐们尽管对这个小弟弟疼爱有加,然而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他玩在一起。虽然也知道不可以太惯着小孩子,但他们仍然忍不住要常常买来各种各样吃的用的玩的给小家伙。 
  小家伙上幼儿园期间,幼儿园离家不算远,他却一直过着车接车送的生活。 
  唐援朝的车算是普通型号的,但车牌却是显眼的军字头。大山的坐驾数年来几易车款,现在乘坐的是一辆非常知名的名车型号,如果他过来拜见长辈,或者时间允许,也常接唐峰放学。小家伙已经习以为常,经常在小朋友们羡慕的眼光中,骄傲且自豪的大声道:“看,那是我哥的车!” 
  唐峰一天天大了,不再是围在父母膝下的小孩子,上了小学,必然要接触更多更复杂的人事物。虽说对他的教育一直没有放松,但实话说,小家伙从出生起直到现在。生活一直非常顺遂,做父母地便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变的骄傲且无序乱花钱呢?而且,韩盼想到。她离开大山的时候,大山跟唐峰现在差不多大,这个年纪地唐峰,像生活在蜜罐里似的,这个年纪的大山,却已经挑起生活的担子,知道生计的艰难。 
  她和唐援朝商量,觉得太顺遂的成长环境对儿子未必是件好事。然而也不可能真的让唐峰吃苦,想来想去,唯有用哥哥的事迹来教导他。小家伙对哥哥特别崇拜,哥哥地成长经历,或许真的对他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放暑假后,唐峰跟着爸爸妈妈造访农场——他暑假的大部分时间要留在农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这边,夏天的农场,也可以算是一处不错的避暑胜地。 
  正值周末假日,大山在家休息。 
  长辈们在客厅里下棋品茶兼聊天。董洁和丁老爷子在二楼书房摆弄着新近几次出行淘来的“宝贝”。 
  这一老一少,浸淫此道十余年,眼光早就锻炼出来了。等闲东西已经很难入眼,他们看上的,都是正经的摆件。当然,其售价也是居高不下,除了偶尔从地摊上淘来的能便宜些。 
  丁老爷子忍不住抱怨:这古董地价格说涨就涨,你说这价格高就高吧,偏偏鱼龙混杂,假货充斥市场。就有那么一帮子人,想方设法造假,东西做旧的手法越来越复杂越能蒙人了…… 
  董洁却有不同意见:所谓盛世买古董。古董身价节节上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说明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在提升,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倾向丰富和多元化,这是值得称许的进步…… 
  “你有大山做后盾当然不怕,你要是买不起,全国恐怕也没人能买得起了。我一个老头子,就那点有数的退休工资,这行当再涨下去,我可真就只有看的份喽。” 
  “爷爷。瞧您说的。您当我不知道还是怎么着。您家里那些个宝贝,要是换成钱。还怕不立刻成了腰缠万贯的有钱人?收藏古玩这档子事,不能一味的光进不出,以藏养藏还是您告诉我地,要不,您让我挑几样成不?我一定给您最优惠的报价,这样您手头不就宽裕了?” 
  丁老爷子瞪眼道:“你这丫头忒不厚道,竟然惦记上我那点家底了……” 
  大山笑着看老少二人你来我往的斗嘴,手指从身边一件红木家具上抚过。 
  这件雕云龙纹黄花梨木的四件柜,还是很多年前,董洁花了两千元,不顾丁老爷子百般反对买下来地,现在市价最少在几十万。 
  她这爱好,不但算不上败家,简直就是增值创收另一条绝好的求财路子,而且也有怡情养性的效果,实在是一举双得…… 
  两三下敲门声把他大山从出神状态下唤回,跟着门被悄悄打开,唐峰站在门口向他招手。 
  大山再看看已经转到屋子另一头,身形被屏风遮住、沉迷于古玩中的两个人,走出门,随手把门带上,“小峰来了呀?这几天有没有想哥哥?” 
  唐峰使劲点头,抱着他的脖子道:“哥哥,我爱你!”末了认真的补充道:“真的,哥,我爱你!” 
  大山有点莫名,但还是笑着回应道:“真乖,知道了,哥哥也爱小峰。” 
  小家伙表情严肃的道:“真的真的真的,我真地爱你。”他一再强调,到最后还像模像样的叹了口气。“哥哥,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小峰帮你干活……” 
  那天,一整天他都围着大山跑前跑后,并且争着要给他端茶送水拿吃的,后来还拿起条帚一定要帮着打扫屋子,擦桌子什么的。 
  唐老爷子先是高兴的夸他:“我们小峰真懂事,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到最后也觉得有些奇怪起来。 
  到了晚间,瞅着小孙子不在跟前,问儿子道:“小峰今天这是怎么了?农场他也不是头回来,见天跟他哥皮,缠着去骑大马,今儿怎么这么懂事?” 
  唐援朝瞧瞧大山,笑着回道:“爸。小峰也该懂事了,这过不了多少日子就是小学生了,哪能再跟从前似地什么也不伸手。也该学着做点事。” 
  韩父给大家续了茶水,一边笑道:“我这心里也犯嘀咕呢。小峰懂事,知道帮把手是好事,可我瞧着他怎么净围着大山转悠?一会儿哥哥你渴吗,一会儿问哥哥你吃不吃水果,吃饭时也争着要帮大山挟菜。这孩子,我们是白疼他一场了,合着只有哥哥是亲人呀?他这偏心眼也表示的太明显了吧?老丁。你给说说,这是懂事吗?” 
  丁老爷子想了想,猜测道:“莫不是在哪里看上了什么东西,打算让大山买给他?” 
  “我看着不像,”唐奶奶摇头,“大山啊,你是怎么收服小峰的?给大家说说经验。” 
  大山摊摊手,“您可问着我了,我……”他正要说话,唐峰已经在二楼地楼梯口向下喊哥哥。 
  “得。他是粘上你了,一会儿不见就想。”唐老爷子摆手道:“亏你有耐心烦,肯陪我们这些老头子聊天。去吧,小家伙精力充沛,小洁一个人可照看不了他。” 
  等大山离开,唐援朝交代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他妈跟他说,要他向哥哥学习,说大山跟他这么大的时候,整天要下地干活。洗衣做饭什么都做,吃了很多苦……爸,您也知道,小峰就服他哥。盼盼就告诉他,他要想跟他哥一样,长大后做个有本事的人,从小就得跟哥哥学习,不能自己骄惯自己……” 
  唐老爷子沉默了一会儿,点头,“做得对,对。应该让他从小就懂得惜福。小峰的环境太好了。咱家这么多孩子里头,谁也没他享福。这教育问题不能放松,咱们小峰无论如何不能长成一个绔纨子弟……”现在的孩子,已经从粗糙放养型转到精心呵护型,成长的每一步都让人操心。 
  懂事的孩子如唐峰,让大山和董洁打心眼里喜欢。说到孩子,陈雪终于怀孕了。 
  陈雪今年三十二周岁了,这把子年纪再不生育,可就真成了名副其实的高龄产妇。娘家婆家地老人早急了,婆家不止一次提出,要她辞去工作搬到广州。 
  邱鹏飞常驻广东,那边的事业发展的红红火火,已经在当地买房。老人们念叨:夫妻俩长期分居像什么话,这么两地分开摸不着看不见的,儿子生活没人照料不说,什么时候才能让他们老人抱上孙子哪? 
  陈雪自己也委屈:怀孕总是两个人的事吧?只有她一个人着急也不成啊。 
  刚结婚时,两人都把重心放在事业上,达成共识:头三年不要孩子。 
  三年时间里,邱鹏飞事业发展的极其顺利,可人也越来越忙,两个人聚少离多,他常年不回北京不说,陈雪数次去广州看他,都扑了个空。 
  他永远在忙忙忙,说到孩子,总推说忙过这阵子,然后好好陪陪她。陈雪也试着提出:是不是她调到广州去工作?邱鹏飞便安慰她:再等等,他一天到晚忙于工作,她就是调过来,他也无暇分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