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官途沉浮 >

第92章

官途沉浮-第92章

小说: 官途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段可谓高明。

    说完了正事,吴江凯起身走到鱼缸面前,用手挑逗着鱼缸里的金鱼,不经意间问道:“晓声啊,你觉得董建柱这个人怎么样?”

    董建柱是魏源镇党委书记,吴江凯在选择魏源镇的一把手时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仔细挑选,决定让档案局局长董建柱出任一把手。

    之所以吴江凯到任后因为撤换乡镇书记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丁庆祥的激烈反对,是因为吴江凯启用了一批老板凳,石河镇党委书记赵毅堂原先是史志办副主任,魏源镇的董建柱是档案局局长,东关镇的周海生则是统计局局长。

    不管有再大困难,吴江凯调整乡镇书记的格局终于在一片质疑声中尘埃落定。人们不解的是,吴江凯为什么要启用这些等着退休的“天花板干部”出任乡镇一把手,要知道,这正是吴江凯的高明之处。

    像史志办、档案局、统计局这一类的领导基本上远离了政治中心,属于边缘人物,往往社会地位不高,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而这些单位的领导也没有什么进取心,能够安安稳稳退休就算烧高香了。

    吴江凯所看重的正是这一点,如果把这些人下放到乡镇,掌握实权,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心服口服地任由自己调遣和支配。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批领导到任后,对自己俯首帖耳,让他牢牢掌握乡镇的主动权。

    可是近来他发现,魏源镇的党委书记董建柱有了二心,从上次汇报私挖滥采情况就可以得出。如果他真要“叛变”投向“丁派”阵营,当机立断一定要把他拿下。因为,魏源镇不比其他乡镇,如果资源乡镇丢失,吴江凯就会很被动。

    吴江凯也就随口而说,但赵晓声深知这句话背后暗藏杀机,稍有不慎,就会出卖了平时关系还算要好的“朋友”。他谨慎地道:“董书记工作能力强,兢兢业业,算得上一任务实官员。”

    吴江凯听到此话,本来还在挑逗鱼的手突然停止,回头看着赵晓声道:“是吗?”

    赵晓声不敢搭腔,凭借直觉,吴江凯对董建柱已经产生了不信任,心里暗暗叫苦。

    吴江凯知道从赵晓声嘴里得不到答案了,他拍拍手道:“好了,我还有事,就不久留了,改天等你回了县城,给我打电话,咱俩单独聊聊。”说完,起身走出去了。

    沈桐至始至终扮演旁听者的角色,通过与赵晓声的对话,沈桐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吴江凯。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他。

    下了楼,赵晓声已经提前安排办公室主任把烟放到了后备箱,顺便还拿了一箱30年汾酒,强颜欢笑中,目送吴江凯的车驶出了东升煤矿。

    上了车,吴江凯还是一言不发,闭着眼睛想事情,沈桐则看着窗外的风景,回想着刚才吴江凯与赵晓声的对话。

    快到县城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天边一片黑云直压山顶,颇为大雨倾盆之势。此时,东泉县迎来最黑暗的时期,一股股暗流在躁动不安地涌动着,光明之际即将来临。

    “换了车,到凤岭口检查站。”老魏正要往东泉酒店拐时,吴江凯突然说道。

    吴江凯的话向来简短,尤其是在车上,往往没有主语,直接下达命令。还好车上只有老魏与沈桐俩人,和谁说的话一听便知。

    老魏得到命令后,左拐右拐来到郊区的一个小院子,沈桐透过昏暗的月色看到院子里停放着一辆黑色的本田轿车。吴江凯下车后,一头钻进了本田车内。

    让沈桐颇为好奇的是,吴江凯居然有两辆车,可为什么选择停放到郊外,这一点老魏没有和自己提及过。另外一点,这么晚了,去凤岭口检查站做什么呢?

    凤岭口位于东泉县与西昌县的交界处,是进出东泉县的西大门,也是通往隆南市的唯一通道,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东泉县的煤炭资源就通过这一出口源源不断输向南方的各大电厂。因此,县政府在这一隘口设置了由交通、公安、安监、交警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可以说,每天往出运多少煤,这个关口最为清楚。

    去往凤岭口的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拉煤车呼啸而过,从表面看,东泉县的经济丝毫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实质,这些车上装着的基本上都是私挖滥采的煤炭资源。

    快到凤岭口的时候,吴江凯说话了:“沈桐,交给你一个任务。一会你在前面路口下车,以搭车的名义拦下一辆拉煤车,你实地去了解下检查站的真实情况。”

    原来这才是吴江凯来此地的目的。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沈桐感到担子不轻,若有丝毫闪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则有负吴江凯的重托。

    吴江凯其实早有此意了解检查站的情况,可奈何谢天亮与谢天恩有亲戚关系,吴江凯始终存有芥蒂。而张立伟经常在电视上露面,下面的人应该对他很熟悉。思来想去,总不至于自己去实地调查,沈桐的出现正好可以突破这个关口。

第0161章 深夜突访(一)

    距离凤岭口检查站还有5公里处,车子靠路边停了下来。沈桐准备下车时,吴江凯身体前倾探头到前排,冷若冰霜的脸被呼啸而过车辆的灯光不停地扫射着,眉宇之间的“川”字犹如飞刀掠过更显得奇峻峭立。只见他喉结微微涌动,嘴唇一抿,将右手搭到沈桐的肩上,用劲捏了捏,沉默片刻后,郑重道:“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在前面等你。”

    沈桐点了点头便下了车,刚下车一股寒风刮来,扬起路边的煤渣打到沈桐脸上,沈桐急忙抬手挡避,于事无补,黄豆大的煤渣硬生生地迸射脸颊,疼的沈桐直咬牙关。

    吴江凯的车子刚驶出了几步又退了回来,老魏摇下车窗扔出两包中华烟,然后一脚油门消失在弯路口,只留下长长的、飘逸的红色尾灯光束。

    凤岭口原先叫风岭口,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效果却大不相同。顾名思义,此地一年四季都刮着大风,山上的松树都往一个方向倒。恶劣的自然气候,很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据说此地在明代时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死在这里的人不计其数。

    抗日战争时期,凤岭口又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地,易守难攻的地势一次次阻击了日本鬼子的进攻。到最后,日本军用飞机投掷炮弹才攻克隘口,直穿东泉县的心脏,血洗了东泉整个县城,据说璧山河都染成了红色。而此地,也就成了“乱坟岗”。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隆南地委在此地修建了烈士陵园,缅怀死去的战士和勇士。一位开国元勋重访故地后大笔一挥把“风岭口”改成了“凤岭口”,意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但民间关于此地神鬼传说却一直没有间断过,传得十分邪乎。沈桐虽然是中员,信仰马列主义,崇尚无神论,但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景以及远处飘渺的灯光,或多或少心里有些惧怕。

    等了大概十几分钟,终于有拉煤车过来了。沈桐急忙伸出手摇晃,但车子似乎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一脚油门开得更快了。一连三四辆车都是如此,让沈桐有些绝望。

    寒冷的天气让他裹紧了蓝月刚买的外套,就是如此也觉得冷得发抖,牙床开始不停地打颤,双腿在寒风中有些发麻,沈桐哆嗦地掏出手机,居然没有信号,看来今晚的任务除了考验自己的智商外,还要考验体力和耐力。

    半个小时过后,终于有一辆车在急刹车下停了下来。司机来回变换着远近光灯,确认是一个大活人后,摇下车窗破口大骂道:“你他妈的找死啊,吓死个人。”

    沈桐的嘴唇已经冻的发紫,还是咬着牙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司机狠狠地瞪了一眼,还是让他上了车。

    “你说你深更半夜的出现在这鬼地方等车,人家以为撞到鬼了,拉你才怪了。”司机没有前行,而是从后面拿过来一个保温杯扔给了沈桐,心有余悸地道。

    沈桐这才知道刚才路过的车辆加快了速度,原来司机以为撞到鬼了,他对着司机嘿嘿一笑,表示歉意。从司机刚才的举动看,说明他还算个好人。

    沈桐把自己身上的半盒红塔山掏出来递给了司机,司机看了一眼掏出一根点上递给沈桐,自己有点上抽了起来。

    司机的语气缓和了许多,一边发动车一边道:“你咋出现在这里?”

    喝了几口水沈桐身上暖和了许多,抽了口烟道:“哎,甭提了,我本来打算打的到隆南,出租车司机半道就提出加价,我说我不干,他就把我扔到这鬼地方了。”沈桐刚才在路边等车的时候就想好了措词。

    司机相信了沈桐,爆着粗口道:“他妈的,现在的人人心都坏透了。”

    为了打开缺口,沈桐与司机聊起了家常,道:“师傅,我听你的口音不像本地人,应该是南方人吧?”

    司机眼神专注的前方,瞟了一眼沈桐道:“你猜对了,我是南方人。”

    沈桐继续追问道:“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拉煤,似乎不划算吧?”

    “什么不划算,这里的煤便宜,到了我们南方价格翻倍,抛去一切开支,我这一趟下来收入可观,你说划算不划算?”司机没有任何提防之心,爽快地说道。

    “那你们这煤是拉到哪里呢?”沈桐又问道。

    “电厂,需求量大着呢。”

    沈桐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继续试探地问道:“我就是东泉县人,据我了解我们县的煤一吨要400多元,照此算下来似乎也不怎么划算啊。”

    “亏你还是本地人,我们的煤都是从小瓦沟煤矿拉出来的,价格便宜一半,你看这大大小小的车辆,基本上都是从小瓦沟矿上出来的。”司机道。

    司机的话让沈桐大为吃惊,冷静片刻又问道:“价格便宜一半?难道是私挖滥采的煤炭?”

    司机嘿嘿一笑,看了一眼沈桐,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你是本地人还问我。”

    司机虽没有回答,但也间接地告诉了沈桐答案。以前没有涉足这块领域不知道这里的黑暗内幕重重,今天才真真切切地切身体会,他现在才明白吴江凯为什么坚持不懈地要打击私挖滥采。价格如此低廉贩卖国有资源,这种行为已经触碰到国家法律的高压线。

    沈桐咬着牙又问道:“师傅,去小瓦沟煤矿拉煤的车有多少呢?”

    “具体数额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我送煤的电厂与小瓦沟签订了合同,光我们车队就有四五十辆车,加上其他电厂的,还有零零碎碎的怎么地也有三四百辆吧。”司机道。

    对于这组庞大的数据沈桐一时转不过弯来,他来不及计算有多少金额,问道:“难道县里就不管吗?再说前面的检查站你们如何能过去啊?”

    司机哈哈大笑起来,看着有些幼稚的沈桐道:“管?谁敢管?据说小瓦沟煤矿的老板背景很强大,甭说县里了,就是你们隆南市都不见得敢管,现在做生意靠的就是关系。至于检查站,等等你就全明白了。”

第0162章 深夜突访(二)

    前面就是凤岭口检查站了,只见几个歪戴着警帽,腰带宽松地塌拉在腰间,嘴里叼着烟,用懒散的手势指挥着一辆辆拉煤车靠边行驶,接受检查。

    沈桐眼睛紧紧地盯着前面停在检查站的车辆,只见司机下车后跑进一个昏暗的房间里,几个警察装模做样的爬上车斗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