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色大导演 >

第460章

红色大导演-第460章

小说: 红色大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实际上,这哪里是像啊,陈惠慜根本就是本色演出。
  就这个事例。已经是可以充分的说明香港娱乐圈是怎么一回事,就连陈惠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当年在拍电影的公司里,就没有几个不是社团搞的,就算不是社团搞的,那也跟社团关系很好。
  就是这么回事,而你说大哥龙跟社团没关系?
  当然,也许现在人家是没什么关系了,现在应该是变白了,变的纯白了。
  或者应该说,整个香港的社团,大批的社团,好多都已经漂白了,虽然还有那没有变白的,但现在已经很少了,也就是说社团差不多已经成了历史,需要把那些个东西给尘封住。
  所以,你吴祥给大哥龙的建议是,咱们拍‘黑社会’版的‘辛亥革命’,他大哥龙又怎么能同意呢?
  其实,吴祥之所以如此的建议,他就是觉得大哥龙他应该解放思想啊,对不对?这有什么啊?咱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以前的历史,这才是应该有的态度嘛。
  当然,实际上也有点儿别的关系,那就是吴祥说的事儿,基本上还要扯很多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情,所以,大哥龙没准也是嫌麻烦。
  不过,从这个黑帮问题上,我们如果多谈一些,那这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当年国父革命成功,确实是利用了各个帮派的势力,只不过,他成功之后,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不过,后来有人利用了不少这方面的势力。
  老蒋,就是其中一个,杜月笙当年就是被老蒋给当枪使了,后来给了他一个慈善性的虚职,但也算是往漂白之路上走。
  很可惜,这条路最后却没有走成!
  在老蒋最后不行的时候,也就是1949年那暂,杜月笙眼看着这党国就要完犊子了,他就准备逃走,去法国。没办法,当年1927年的时候,这家伙把老蒋交代的工作做的太好了,他是真心害怕留在内地的下场。
  可是要去法国,这就得需要个签证不是?
  而杜月笙这样的人,想搞签证却不容易,名声在外啊,于是,他去找老蒋帮忙,俩人当年可是亲密合作过的,而且还是拜把子的兄弟,青帮里你老蒋也是有名号的,不管怎么说,你得帮这个忙吧?
  结果老蒋帮忙了没有呢?
  10万美金!
  在自己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已经不如擦屁股纸的情况下,老蒋还能管杜月笙要十万美金,这可真是。
  “我头一回遇到比我还流氓的!”这是当时杜月笙亲口说的,一点儿不假。
  后来杜月笙没有去宝岛,他去了香港,而跟他同时期一起来的,当然还有不少的原来内地的帮派势力。
  就比如向家,要知道那个时候向家已经不是帮派了,向前老先生是一军之长哦,但一来到香港,那就重操旧业吧。
  由此就可以看出,光头党,那基本上就是用完了你就扔。当年杂牌军都不出力剿匪,这真的是太正常不过,而且这其实就是反映了光头党对于这些个帮派势力的态度。
  利用完了就不管了,任你自生自灭!
  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要知道,我们内地的党派,那也是喊出一个口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说白了,跟这些个帮派,共党也是有扯上关系的。这个是没办法撇干净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就是那样。帮派的出现,那就是底层民众活不下去,他们只好抱团取暖。所以。那些个大佬说自己都是可怜人,并不是装的。
  那么共党是怎么处理的呢?他们难道也是利用完了就扔?
  这个事儿,具体的讲,是不太清楚的,也是有了太多的秘辛存在,但是结果我们却能看到。
  什么结果?
  还记得那个‘洪门’吗?
  那个洪门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位重量级大佬。这位大佬名叫司徒美堂。
  看此公履历,你会发现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事儿。
  1873年,丧父。入读私塾。
  1880年。由母借50元龙银,乘轮船到美国谋生。在三藩市“会仙楼”食馆当厨工。
  1885年,拜堂盟誓,加入三藩市洪门……
  1904年他见到了国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父跟洪门有了勾搭,没多久此公就做了洪门的‘大佬’。
  而此时,这位大佬的身边有一位法律顾问,名字叫做,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位罗斯福好像跟后来的美国总统重名吧?
  没错,就是他!
  不过,要说最有意思的是,在1949年的时候。在京城,在那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城门楼子上。司徒公出现在在了**的身旁!
  当年司徒公拜入洪门的堂口叫‘致公’,到了这里,大家就应该都明白了。
  一个本来支持炮党的洪门,后来成为了‘致公’,成了民主党派,这中间兜兜转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的背叛和翻脸不认人,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终于是漂白了自己,最后终于是跟对了人,走对了路!
  这里面,必须得有不少的正能量,洪门这帮人,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仗义每多屠狗辈里的屠狗辈,可这些个人,他们当年真的是心向祖国,真的是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独立,富强的,因为他们在国外,有深深的体会。
  遭白眼,受到歧视,到处都有外族人与自己为难,甚至就美国那个地方,还就针对我们华人颁布了《排华法案》。
  冷暖自知啊!
  说的不好听点儿,他们当年在支持国父革命的时候,也是有私心的,那私心就是希望祖国能走出贫穷羸弱的困境,让他们这些个海外华人不再受欺负。
  可炮党的作为……我们且不提他,可后来当我们中国人真真正正的站起来了,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以美帝为首的15国联合**的时候,海外华人才真正的挺直了腰杆子!
  恐怕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多的体会,因为现在的国际环境不一样了,所以,很多现在去到国外的,看到了那些个花花世界,转过头来就对着自己的祖国骂娘。当然,这部分人是少数的,大多数的国人,到了国外还是受到了不少的爱国主义教育的。
  可帮派不光是洪门啊?其他的呢?
  这个事儿吧,可以从14k大佬陈惠慜的口中得出点儿东西来。
  在一次采访中,陈惠慜曾经说道。
  “现在所有的社团都会听中央的,中央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所有的社团都不敢违抗中央……”
  这个话吧,这可真的是……瞎说啥实话呀?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香港的好多社团,也已经漂白了,已经不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了,违法的事情也少了许多许多。
  这一点,我们还是看结果。
  就说香港回归之后,飞虎队出动的次数屈指可数,几年他们都遇不到什么任务,闲出个鸟来,亚洲最安全城市的名号都喊出去了。
  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向氏兄弟的向华生,他死后开追悼会是在8宝山啊!
  一个是利用完了就一脚踢走,而另一个是努力的把这些个势力改造过来,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分,高下立见。
  而且,就算是转进了仙岛之后,光头党也是记吃不记打,对这些个帮派势力不但没搞好,还被他们给渗透了。
  华仔有部叫《黑金》的电影,那里面的故事可都是有原型的。
  还有,白狼张鞍乐事发了,这家伙只好跑到内地来。
  可在内地,白狼办起了工厂生产体育用品,光是他旗下的s#ms自行车头盔,就占了这个市场的一半,而且还多次捐助孤儿以及失学儿童。
  在宝岛,人家是混混,在内地,人家就是成功企业家。
  这应该跟谁混,还用说吗?
  ps:感谢天盟的月票,感谢hzwangdd兄的打赏,非常的感谢!
  黑车最近真的是事情比较多,所以,一直也没有能力加更,但请大家稍微给黑车点儿时间,下个星期,下个星期黑车一定加更,真的,拜谢大家了!
  那啥,一会儿还有一章,黑车拜求大家支持了,两章都订了吧,拜谢了!
  
  第五百四十二章 吴祥,你小子的胆子大不大?
  
  很多的人,在想攻击某个党派的时候,都喜欢挖掘一些个黑历史。
  但当我们真正的去挖掘过这些个历史的阴暗面之后,只要我们还能秉持着一颗中立的心,公正的态度,那么越是挖掘,就越不可能成为什么‘国粉’,成为什么‘蒋粉’。
  除非你看的历史是被动过手脚的,不然,怎么可能粉他们?
  至于,为什么共党就能改造好那些个帮派,原因特别简单,大家都是苦哈哈的,穷人何苦为难穷人呢?
  我们这边,大哥龙和李御姐的《辛亥革命》是上映了,吴祥这个家伙也是出了大力帮着宣传、站台,虽然这部电影没按他的想法来拍,可这个忙咱们还是得帮的。
  而宝岛那边,因为今年可是2011年,是马总统口中的那个‘建国100周年’,所以,他们也搞了一些列的庆祝活动,比如费了大力,把自己的那几个邦交国都拉来,好好的在宝岛逛逛,还有就是他们也拍了一个纪录片。
  叫《百年民国》,只不过,这个片子里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就比如抗日的那一段,这个镜头嘛,就比较的少,可以说是整个8年抗战,在《百年民国》这部纪录片里,还没有一个‘长镜头’长。
  不过,更短的还有,那就是之后的内战。
  只是一个镜头切换,蒋公就转进了仙岛。
  匪,势大呀!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事儿了,只是网络上的一些个‘国粉’,‘蒋粉’,确实是让人啼笑皆非而已。
  在吴祥忙着这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有人找他,要跟他喝茶,而现在终于是忙完了。这个电影也排上片了,咱这个茶。可算是能喝上了。
  跟谁?
  “刘老师你好,我这事情太多,来晚了,让您久等了。”
  “你好你好,吴老师你太客气了。”
  “哎呦呵,可千万别这么叫我,我真受不起。您叫我小吴就行了,我真的是看着您的作品长大的。”
  “哈哈……好吧。小吴,那咱们先坐下喝茶……”
  一番寒暄,吴祥这回可真的够谦虚的呀。
  这个茶楼,清幽肃静,颇有些……
  先说这个人是谁,这位吧,能让吴祥如此谦虚的,那自然是大有来头了。
  刘和屏,就是那位写《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李卫当官》的那位,国家一级编剧,同时也是知名的历史学着!
  人家是真学着。真有真才实学的,所以,吴祥这才如此的低姿态,如此的谦虚。再说了,人家是文人,吴祥现在虽说是个大导演,可也是娱乐圈里的大佬,是香港的大亨,这一身难免少不了点儿铜臭味不是?
  所以。吴祥这头一回跟刘和屏见面,便是特别的谦虚。甚至刘和屏叫了他吴祥一声老师,都让吴祥这心里很不好意思了。
  老师。这个词儿吧,在现代的这个年头,已经是那种,不知道应该管那个人叫什么了才使用的称呼。
  俩人很陌生,不过还好,吴祥这么谦虚,寒暄了一阵,这有些话,也就该说了。
  “小吴啊,我前一阵看到了你们307拍的那个《扁担银行》,我觉得特别的好,拍的是非常的到位。”
  “多谢了您,太过奖了。”
  “没有没有。”刘和屏挥了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