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匹夫的逆袭 >

第443章

匹夫的逆袭-第443章

小说: 匹夫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曹副省长时间宝贵,周文很有眼色,起身告退。
    回去的路上,周文的大脑迅速运转起来,思考着曹斌的话,近江是省会,书记和市长的搭配,必然是省委主要领导仔细斟酌后的结果,考虑到这次省里的变动也比较大,徐新和突然调任中央,朱省长接替书记位子,而徐书记的作风和他女婿很接近,一言堂,家长作风,当初把朱省长压制的够呛,思来想去,周文判定,调自己进省城,是作为制衡刘飞的一步棋。
    省城不比江北,层次更高,政治斗争形势更复杂,县市级的斗争往往表面化,白热化,周文初来乍到,还不习惯这里的节奏,人头都认不全,比起刘飞,劣势太明显了。
    省委和省政府隔着一条马路,都是巍峨雄伟的大楼,院子宽敞无比,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灌木修剪的整整齐齐,柏油路一尘不染,来往工作人员都行色匆匆,不苟言笑,每次到这里来,周文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他出身寒微,能走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易,正厅级再往上,靠的就不仅仅是能力了,自己在省里没有强援,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又机缘巧合的落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如何不让他心情复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文默默念道,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豪情壮志充满心头,在南泰的时候他没怕过谁,在江北也没怕过谁,如今到了近江,当上了副省级城市的市长,更没必要怕谁。
    ……
    不出两天,省委组织部宣布了两个新任命,一是从北京调来一位专职省委副书记,说起来还是周文的老熟人,老上级,曾经担任过江北市长的韩珏。
    韩珏同样是江东政坛的明星人物,二十五岁就是省团委书记,三十岁不到就是地级市的市长,后来直接从江北市长调任共青团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现在又回到了地方,担任的是负责维稳的副书记,他的家世和人脉,绝不比刘飞差,这项任命耐人寻味,中央的布局令人深思。
    按说,刘飞的政治路线图应该是近江市委书记,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一条康庄大道光明无比,省里基本上没有能和他对抗的人,周文勉强算一个,但明显后劲不足,但韩珏就不同了,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丝毫不比刘飞差,学历、能力、风度、背景,可谓不相伯仲。
    更何况,韩珏的起步更高,刘飞还在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市长了,现在又是省委副书记,领先刘飞半个马头,鹿死谁手,变幻莫测,他的存在,可以分散刘飞的火力,减轻周文的压力。
    第二项任命是近江市委的组织部长人选,根据中央有关政策,组织部长都是从外地调来,一届期满就调走,不过这次调来的组织部长却是一位熟人,前省委书记郑杰夫的秘书,丁冠臣同志。
    丁秘书在郑杰夫调任中央之后,就被安排到下面地级市做了副书记,如今也该挪窝了,近江的组织部长很适合他,也符合省委的全盘部署,至少近江市委常委里,能有人和周文站在同一条线上。
    省里的两项任命给周文带来了信心,也给刘飞带来了困扰,他明白这是省委的平衡之道,对周文这个泥腿子和丁冠臣这个前秘书他根本不当回事,但是省委副书记韩珏就不同了,年纪比自己还轻,进步比自己还快,威胁可想而知,对此刘飞表面上不屑一顾,私下却极为忌惮。
    江心岛会所,这里最早是水文监测站,九十年代后期被李随风承包,作为高档私人会所,李随风入狱后,这里被世峰集团接管,作为招待朋贵宾的场所,王家兄弟被捕后,江心岛无人敢接盘,被黑森林顺理成章的接手,服务人员全部换成东北带来的人,专门用于刘飞小圈子的聚会。
    李封贩毒案之后,黑家兄弟低调了许多,黑森林夜总会也不开了,专心经营房地产业务,龙开江的北岸新城,庆丰地产的欧洲花园,还有世峰集团留下一些项目,足够他们折腾的。
    刘飞的核心圈子只有五六个个人,基本上都是他的白手套,操盘手,控制青石高科的唐一诺,掌握地产生意的黑林,黑森,以及铁三角中的姚广和冯庸,其他政界下属、同僚,甚至像沈弘毅这样的人,也只能算作外围。
    “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我这个人就这个脾气,不管是谁,是什么职位,阻碍近江的发展,就是我的敌人。”刘飞穿着雪白的九分裤,橘黄色的软皮鞋,戴着墨镜坐在藤椅上,吹着江风说道。
    “谁挡老板的路,我就弄死谁。”黑子气势汹汹道。
    刘飞摆摆手:“不要动歪脑筋,不上台面的招数是对付不了别人的,反而落了下乘。”
    黑子虚心请教:“老板,那我该怎么做?”
    刘飞说:“省委把我们放在一起,就是想决出个胜负来,我,周文,韩珏,都是中组部挂号的后备干部,谁能扛得住压力,谁能干得出成绩,江东这方天地就是谁的,韩虽然是副书记,但是给他闪转腾挪的空间不是很大,有这个能力,也没地方发挥,何况这个人根本没什么真正的能力,他的底细我很清楚,不值一提。”
    黑子说:“那周文呢,上回我们想弄他,差点被他反咬一口,这家伙应该有一套。”
    刘飞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转向唐一诺道:“小商村生产基地进展怎么样?”
    唐一诺扶一扶眼镜道:“很顺利,商家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一车间已经投入运行,二车间和三车间在试运行,四五车间的建设安装估计八月份能完成。”
    刘飞摆摆手:“八月不行,必须七月投产,向党的生日献礼。”
    唐一诺犹豫了一下,还是坚定道:“保证完成任务。”
    ……
    一转眼,刘汉东已经在国际关系学院培训了半个月,学习期间他再没有出现过违纪现象,没在操场上跑过圈,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出色,被阿语老师赞为极有语言天赋的学员。
    事实上,刘汉东在学习阿拉伯语的同时,还在紧急备考,迎接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他的生活仅限于三点一线之间,宿舍、食堂、教室,课程结束后立刻回到宿舍拿出历史课本,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电脑屏幕上是他的论文题目《试论明代内阁制与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与走向》以及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文章,与其说是论文,还不如说是一篇构思精巧的架空小说。
    总之,刘汉东的精力全放在了学习上,连相熟的学员拉他去打篮球都不答应,他的,他的好学精神赢得了教官的好感,爽快的批准了请假,允许他回江大参加考试和论文答辩。
    刘汉东顺利完成了考试和答辩,他心里有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已经是囊中之物,四年本科的课程,他实际上用了几个月的碎片时间就学完了,历史系比较偏门,老师放水,教授也没为难他,那篇论文老实说成色不高,但毕竟只是本科生的论文,看在老校长的面子上,勉强让他过了。
    不管怎么说,刘汉东都是学霸级的人物,终于完成拖延了十年的本科学业,他如释重负,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忽然背后有人喊,“刘汉东,是你么?”
    回头看去,两双大白腿在夏日阳光下直晃眼,往上看,是热裤和吊带衫,近江是临江城市,夏季炎热,女性喜欢穿的清凉,大学更是饱眼福的所在,这两个妹子是刘汉东的老熟人了,宋双和朱芃芃。
    “干啥呢你?”宋双亲热的上前用提包打了一下刘汉东,“不是说进了我爸的公司么,怎么不在北京呆着,我去公司找你都没找到。”
    刘汉东如实相告,自己正在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外语,抽空回母校参加考试,完成本科学业。
    两个妹子顿时笑的前仰后合,说大叔你都三十多了,才刚本科毕业啊,不行,你得喊我们学姐。
    刘汉东就问你们干啥呢,宋双说我不是被单位派到北京学习了么,闲着没事考了北清大学的新闻学硕士,芃芃也在江大读硕士,我来找她玩,正好遇到你,这是缘分啊,你不得请我们吃饭。
    “好啊,想吃什么?”刘汉东道。
    “等等,我把凌子杰叫上,你请客,他买单。”朱芃芃拿出了手机。
    
    第十四章 出事故了
    
    淮江岸边的咖啡馆,三人坐在露天处边喝咖啡边等凌子杰,宋双打量着刘汉东,许久不见,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脸上留了胡子,而且是那种粗犷有力的络腮胡,T恤下是坚实的臂膀,脖子上松散的围着条黑白格子的阿拉伯方巾,一双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大长腿懒洋洋的伸着,脚上是低调的Converse帆布鞋。
    “会打扮了哦,整个像个男模一样风骚。”朱芃芃嘻嘻笑道。
    刘汉东随即想起了郑佳一,自己在着装品味上不自觉的向她看齐,嘴角不禁浮起笑意。
    “想到谁了,这么开心?”朱芃芃诛心的问题还没得到回答,凌子杰就匆匆赶到了,他的打扮和刘汉东截然不同,六月天里还穿着成套的杰尼亚西装,外套搭在手上,衬衣领口松开一枚扣子,领带也松着,看起来不像是政府公务员,倒像是电视台的男主播。
    朱芃芃已经帮凌子杰点了一杯冰咖啡,此刻放到他面前,甜甜道:“喝吧,看你热的。”
    “谢谢老婆,么么。”凌子杰一屁股坐下,“对不起啊各位,台里太忙,刚做完节目,还有几篇稿子要写,陪不了你们太久。”
    宋双奇道:“你调到电视台了?”
    凌子杰说:“也不是,市政府新闻办在电视台常设了一间办公室,还办了个节目,每周五晚上播,宣传近江发展的,我是主播,还兼任编导,除了这些,还兼任市政府新闻办的常务副主任,一些行政工作也要我处理,事情太多了,忙的团团转。”
    宋双道:“你也算求仁得仁了,年纪这么轻就身居高位,了不起。”
    凌子杰自嘲道:“得了吧,我算什么,人家刘书记,周市长才是真正的年轻有为,三十来岁就是正厅、副省,我差的远呢,快三十岁了才是副处,对了,省里调来一位副书记,比刘飞还年轻,再加上新来的市委组织部丁部长,也是小年轻,市局一把手沈弘毅就更不用说了,三十出头的副厅,没有最年轻,只有更年轻,呵呵,这几年江东政坛有好戏看了。”
    朱芃芃道:“你这话让那些混了一辈子才勉强是副科的人怎么办?人家还不一头撞死啊。”
    凌子杰笑着摇头,喝咖啡。
    “对了,双儿你刚才说刘汉东进了中炎黄,在哪个部门啊,能不能送我两张加油卡啊。”朱芃芃打趣道。
    宋双一本正经道:“刘汉东在国际公关部工作,不接触加油站业务,要加油卡你得找凌子杰同志,他是公务员,有车补。”
    凌子杰一口咖啡差点喷出来,忙不迭的道歉,拿纸巾。
    “不就找你要张加油卡,至于么?”宋双开玩笑道。
    “不不不,你刚才说什么,国际公关部?”凌子杰关心的是这个,他有个北清大学的同学,也是学霸级的人物,后来留美进修,英语纯熟,人也机灵,前段时间听说应聘中炎黄国际公关部落选,可刘汉东这种半文盲居然能进去上班,实在让人费解,只有一个可能,宋剑锋动用了私人关系,硬把人安插进去的。
    刘汉东点头道:“没错,我现在是中炎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