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161章

电子重生-第161章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我诺拉吧。我相信这部电影能够让我们成为朋友的。在编剧的能力上,其实你已经非常不错了。”诺拉。艾芙隆愉快的端起咖啡来,惬意的等待着周硕的夸赞。

    “诺拉,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认可。”周硕摊着双手说道“确实如你所说,这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一部剧本了。”

    然而他紧接着话锋一转,反问道“但是你不觉得它缺少了一点什么吗?”

    “缺少了什么?”诺拉。艾芙隆微微一愣,不明所以的说道。难道剧本还有什么缺陷,自己竟然没有发现,反而让周硕看出来了?

    “它缺少卖点,或者说是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周硕拍着剧本说道“诺拉你修改之后的剧本确实更加温馨感人。但却大量的减少了展现互联网生活的戏份。这样的话,它和其他的爱情电影还有什么不同?”

    这也是周硕对原版《电子情书》有些不满意的地方,两个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固然温馨感人,但也就是一个爱情故事而已。把电子情书换成书信来往,故事的感觉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作为一个工科生。他当然更希望影片里多展现一些互联网对生活的改变。

    诺拉。艾芙隆皱着眉头说道“网络只是个背景而已,这是个爱情故事,当然要突出温馨的气氛。而太过于强调技术,是要破坏这种感觉的!”

    “但是网络生活本身也很有魅力,既然这是一个发生在网络上的爱情故事,多给网络一些展现的机会又何妨?见识了网络的神奇,说不定还会有更多人去上网。”周硕强硬的坚持道。

    “好吧。你是制片人,你的意见肯定是要受到尊重的。”诺拉。艾芙隆勉强的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男女主角呢,确定下来没有?”周硕的愿望得到满足,自然也就不会再纠缠下去,转而问起剧组的筹备工作。

    诺拉。艾芙隆叹了口气。失望的说道“本来我属意的是汤姆汉克斯,不过你要求的时间太紧,他的档期不行。女主角我觉得梅格瑞恩不错,而且她正好也有时间。”

    “女主角就是梅格瑞恩吧,我也觉得她肯定没问题。”周硕想了想。为难的说道“男主角如果汤姆汉克斯不行的话,诺拉你什么替代人选吗?”

    “演过《剪刀手爱德华》的那个约翰尼德普怎么样?”诺拉。艾芙隆丝想了想,干脆的说道“我觉得他也很适合这个男主角的位置。”

    “约翰尼德普?”周硕有些错愕,那不是《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船长吗?

    “《电子情书》这种爱情片,找他来演合适吗?”他有些忐忑的问诺拉。艾芙隆,心里不住的回想着逗比杰克船长和甜心梅格瑞恩的爱情戏,这幅画面太美实在让人不敢看……

    诺拉。艾芙隆有些奇怪的解释道“当然合适了,约翰尼德普是个很有实力的演员。看过《剪刀手爱德华》的话,你就会知道他对各种角色都能驾驭的非常好。”

    “那好吧,我相信你的判断。”周硕还是打了退堂鼓,既然诺拉。艾芙隆在剧本上面尊重了自己的意见,那么选角这种事情她应该比自己更值得相信。

    当然这纯粹是周硕心中约翰尼德普饰演的杰克船长太根深蒂固的原因,实际上人家可是被誉为“好莱坞最酷最百变的一张脸”,一向以挑战高难度演技为己任。基本上来说是要文艺有文艺,要纯情有纯情,要逗比有逗比……

    而且约翰尼德普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在1995年他足够便宜。虽然周硕不指望拍电影赚钱,但原版的《电子情书》在一亿一千万美元票房的背后,可是彻底的赔钱货。虽然看片子场景、道具之类的像是个小制作而已,但汤姆汉克斯一个人的片酬就让它跻身于大制作了。

    历史上它的总制作成本高达六千五百万美元,按照美国院线和发行方对半分的分成方法,这片子还亏了一千多万。

    而1995年的汤姆汉克斯,声望甚至要比1998年还高。谁叫他刚拍完了《阿甘正传》,奥斯卡影帝的名头正如日中天。

 第二百零一章 史上最强广告

    “诺拉。艾芙隆女士,请问你第一次执导的感觉怎么样?”

    “非常不错,这部电影从剧本到演员,都是一时之选,与他们的合作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难忘的经历。 ”

    “这部《电子情书》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互联网上,请问艾芙隆女士你平常上网吗?”

    “哦,我原本是不怎么上网的。但是悄悄告诉你,现在我可是个网虫了。”

    “据悉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制片是同一个人,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诺拉。艾芙隆身着华丽典雅的礼服,从车中走了下来。一边摆手、一边自信的微笑着。记者的话筒如同铁王座上的利剑一般,密密麻麻的耸立在她的身边。

    她微微颔首,向周围的人致意,间或拣出两个问题回答上一句话。过不多时,她便优雅而从容的走进了首映的电影院。

    不等记者们为她的匆匆而去感到惋惜,紧接着又是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停在了电影院的门口。

    “是约翰尼德普!”

    记者们这样尖叫着,又重新把话筒对准了通道的入口方向。

    “约翰尼德普先生,你对自己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可还满意?”

    “当然,我对自己每一部电影的表现都非常满意。尤其是诺拉。艾芙隆女士虽然是第一次担任导演,但她确实是个非常有天赋和经验的导演。”

    “听说你和梅格瑞恩小姐假戏真做,是否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梅格瑞恩小姐虽然非常富有魅力,不过这不太可能,我可是有老婆的人。”

    “约翰尼德普先生,你对互联网怎么看,生活中你是否上网呢?”

    ……

    诺拉。艾芙隆快走几步。伸出手来说道“乔伊先生,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却偷偷摸摸的从后门进来,未免太低调了吧。”

    “低调点好。”周硕摇头笑了笑,和诺拉。艾芙隆握过了手。说道“名声于我无益有害。只要电影能够获得成功,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果好莱坞的名利场中所有人都像你一样。那可要少了许多纷争。”诺拉。艾芙隆显然非常振奋,自己的第一部指导电影即将上映,心中难免意气风发。

    “我的主场不在这里。”周硕笑了笑,不置可否的说道。

    “是啊。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的话,还真让人想不到你在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力。”诺拉。艾芙隆感叹的说道。

    “哈,干一行爱一行嘛。”周硕感慨的说道“坐在我这个位置,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你是对的,真正有实力的人,都是不爱炫耀的。”诺拉。艾芙隆苦笑着说道。

    周硕耸了耸肩膀,无言以对。

    随着首映式时间的临近。到来的明星也是越来越多。诺拉。艾芙隆二十多年的好莱坞历程不是盖的,她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许多人都要卖上一个面子。

    首映如期开始,放映厅里的灯光熄灭。四周渐渐陷入黑暗。电影开始,一个由电子信号形成的纽约在大荧幕上被描绘了出来。

    伴随着刺耳尖叫的拨号声音,梅格瑞恩小心翼翼的向门口观察着自己男友的行踪,然后欢呼雀跃的连接上网络。

    在虚拟的网络后面,却是一个和她近在咫尺的竞争对手。他们在网络上尽情交流,甚至是共同对抗庞大的连锁书店。

    故事本身虽然精巧,但是赋予这部电影与观众深刻共鸣的,却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种种细节。

    约翰尼德普是个非常有天赋的演员,可惜周硕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演一部爱情小品电影,总有种怪异的感觉。一个演员一生总想要拍摄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太完美的角色却也把演员限定在一个框架里面。

    总之约翰尼德普在周硕心中,恐怕永远都要是杰克船长那个逗比形象了……

    不过对于没看过《加勒比海盗》的观众们来说,约翰尼德普的表现并不会比汤姆汉克斯有多少差距。

    当然,影片最主要的看点,还是在诺拉。艾芙隆对温馨气氛的塑造上面。从街角书店,到纽约集市。画面的色调、道具和背景音乐,种种因素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极为难得的和谐风格。

    这就是就是诺拉。艾芙隆的风格,从《当哈利遇见莎莉》到《西雅图夜未眠》,她的作品始终是保持着一种姗姗道来的感觉,平稳而温馨。

    和爱情的戏份比起来,周硕执意要加入的互联网戏份也非常抢镜。六耳im的出现次数,堪称是第三主角。除此之外,男主角大书商乔。福克斯还把生意做到了网上,电影里更是加入了许多网上书店的内容。

    而这种新的网络生活方式,也在影片中走入了观众的脑海里。计算机网络并非什么神秘的科学技术,而是如同电视、洗衣机和电冰箱一样的,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电器而已。看过电影之后,不少人都意识到竟然还有这么方便的一种工具。

    乔。福克斯使用六耳im召开网络会议,凯瑟琳。凯丽加入了儿童文学作者群,各种俏皮的心情短语和经历分享……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抛弃自己的伪装,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毫无负担的与人交流。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坦诚相见、直言不讳,因为人们交流中遵守着网络的规则。不询问具体事件,不吐露真实身份,这样的交流似乎更能直达人心深处。

    当片尾字幕升起,放映厅中的灯光徐徐点亮,整个大厅里都响起了阵阵掌声。《电子情书》或许说不上是多么经典的电影,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值得骄傲的奖项,但这确实是一部能够给与人温暖与欢乐的影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就足够了。对于美国人来说,看电影并非是什么奢侈的消费。人们走进电影院,如果能够得到放松、感动和欢喜,就已经是完全值回票价。在诺拉。艾芙隆的精心雕琢之下,《电子情书》那种美好的正面能量,简直像是要溢出来一样。

    何况在1995年,这可是第一部表现互联网题材的电影。光是这个题材的开山怪身份,就已经有了充足的噱头。

    这对美国两千五百万网民来说,不啻是一种得到正视的认同感。就像二十年后,网络小说被搬上屏幕乃至大银幕,那种想得到社会认可的振奋。

    这不仅是对网民的激励,同样是对互联网从业者们的激励。

    “史上最精彩、最昂贵、最有创意的广告!”这是《纽约时报》在第二天对《电子情书》的评价。

    “我们无从得知这部影片究竟是出自一个灵感,还是真实的生活。单从电影角度来说,这是一部一流水准的爱情电影。但如果从广告角度来说,它可以算是超级华丽的世纪广告了。往届那些纽约广告奖和艾菲奖得主和六耳软件公司比起来全都弱爆了,谁能拿出两千万美元专门为自己的产品拍一部电影的?哪个广告主能让受众自己掏钱看广告的?快向人家学学吧,你们今年的广告赚到钱了吗?”

    周硕当然不可能站出来承认《电子情书》是一部广告,但它的广告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紧随《纽约时报》之后,《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也都专题报道了这部电影。诺拉。艾芙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