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245章

电子重生-第245章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越是这样轻松自然。却越是吓坏了白石茉莉奈和奥兰多。俩人越是针对周硕,心里就越是没底。似乎泛翰集团推出的光刻机。竟然真的和自己的产品是一个水平的!这怎么可能?两家公司都是在光刻机领域投入十多年,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技术积累。阿斯麦1984年从飞利浦独立出来,尼康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

    泛翰集团的历史呢?满打满算才一年半!这是哪个石头里蹦出来的妖孽啊!在两大公司的联合诘问下,竟然还游刃有余,似乎还没有见底!

    俩人根本不知道,现在周硕露出来的,是否就已经是他的全部技术了。联想到之前城三太郎的调查报告,白石茉莉奈更是觉得,泛翰集团说不定已经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这种紧迫的危机感,迫使她不得不下定决心,一定要阻止这次标的被泛翰集团拿到。

    七亿美金的大单如果被周硕掌握在手里,不知道还会引起什么样的质变呢!

    “好吧,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了四家公司推出的光刻机性能,以及系统方案的关键点。”方剑阁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场似乎漫无休止的辩论终于走到了尽头。对着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名词,还要假装听的兴致勃勃、喜不自胜,这实在是太考验演技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投标单位对标的进行报价。报价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整体报价和分项报价。然后我们会进入议价阶段,并最终形成这次竞标的结果。”

    方剑阁说完,各家厂商就开始了紧张的报价工作。从这时就能看得出来,各家公司对竞标工作的准备,是否做的足够充足。报价是最考验一个竞标团队战斗力的时候,技术指标上丢的分,要想办法从这里找回来。技术领先的,又要考虑怎么报价不至于被后面的人给爆了菊花。

    “从原价格上,再砍百分之三十。”周硕抿着嘴,狠狠的说道。

    泛翰集团的投标队伍这时都聚在了一起,一群人围成了一个圈手里拿着文件。在周硕一声令下之后,就开始紧张的计算起自己那部分价格来。

    有的成本已经很高减不下来的地方,份额就要在还有余力的地方挪出来。这样你多一点、我少一点,才能逐渐的把周硕的目标实现。其他三家公司也都差不多,竞标不可能之前就把价格定下来,都是要在现场临时权衡的结果。这里面的压力和智慧,最是考验投标带队领导的能力。

    整个投标过程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直到华灯初上四家公司这才拿出了最终报价。

    经过封印的文件袋,装着报价文件被工作人员收了起来。然后在方剑阁的亲自注视下,一份份的拆开进行公示。

    “荷兰阿斯麦公司,总报价一亿五千万美元。”方剑阁看了看,点着头把价格报了出来。

    阿斯麦的报价被最先拿了出来,四十台0。5微米工艺光刻机,他们的总报价达到了一亿五千万美元。这个价格不得不说,实在是非常有诚意了。一台光刻机在国际上的报价,一般是三百万美元。但是涉及到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向中国大陆出口的过程中,浮动个100%都不是问题。

    哪怕二十年后,阿斯麦的二手设备买到国内来,如果只是出厂价转手,那都已经是良心价格了。

    如今阿斯麦向华晶提供的0。5微米工艺光刻机,可是国际上的主流设备。只是在基础价格上加了百分之二十五,拿到二十年后的历史上,能羡慕的国内晶圆厂流一鄱阳湖的口水。

    “日本尼康公司,总报价一亿三千万美元。”方剑阁放下阿斯麦的报价,拿起了尼康的报价。他看着白石茉莉奈那诱人的少妇风韵,简直好像在文件上都闻到了她的体香似的。

    在方剑阁满意目光的注视下,阿斯麦的竞标队伍里不由发出一阵叹息声。尼康的这个报价,拿捏的实在太好了。比阿斯麦少了两千万,在整体性价比上就占据了一个微弱的优势。十多个百分比的价格差,足以得到这个项目了。

    方剑阁接着拿起下一份文件来,打开一看却略微愣了一愣。他诧异的把佳能的报价念了出来“日本佳能公司,总报价——一亿八千万。”

    当他看向佳能竞标队伍的时候,明显能够看到对方脸上的衰败神色。这是严重的竞标失误,显然佳能还在用老思维在看待这个项目。佳能在国际上的正常报价,应该能做到一亿一千万以下。按照对华出口的惯例,这个价码上增加七千万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潜规则。

    可惜,佳能本身技术方面就不如阿斯麦和尼康,再出现了这样的事故,可以说已经提前退出了这次竞标。也不怪佳能抱着老观念,实在是在尼康和阿斯麦竞争下一代光刻机技术的开发进度上,这笔七亿美元的订单实在是太过重要了,以至于在这方面没有多少紧迫感的佳能判断失误。

    方剑阁把佳能的报价放在一边,不再管他。直接拿起了最后一份文件袋来,不紧不慢的打开文件袋拿出里面的文件,朗声念道。

    “中国泛翰集团,总报价六亿八千八百万人民币,折合八千万美元!”

    方剑阁这话一出,全场几乎悚然而惊!(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六章 抠分

    八千万的整体报价,相当于每台光刻机只需要两百万美元。这比尼康和阿斯麦在国际上的报价,还要低了三分之一。

    而泛翰集团生产的光刻机,从性能上来说和国际上的成熟技术相比,绝对不存在三分之一的差距。实际上如果单看周硕这次拿出来的数据和技术,恐怕连百分之十的差距都没有。

    但别忘了,泛翰集团和华晶都是中国企业。他们之间的贸易,在进出口手续、关税和人力资源以及售后方面,享受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为了能够“拿下”华晶的这个项目,周硕甚至许诺在无锡常驻一个售后服务班组。提供百分之十质保金,并且负担整个项目的培训费用。

    这样的条件,是尼康和阿斯麦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要常驻一队日本或者荷兰的技术人员,不说找不找得到这样愿意长期出差的员工,单是由此产生的劳务费用,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更别说要向来不愁卖的尼康和阿斯麦留质保金了,人家不反过来收智商税,都已经很悲天悯人了好吗?

    至于说免费服务,那就更不keneng了。日本企业是个什么尿性,中国人可是受过太多次教训了。便宜把设备卖给你,然后在附件、培训、售后这些地方,再把钱赚回来。

    可是培训免费了,售后常驻了,光刻机技术转让之后,也甭提什么附件了。你让已经把价格压的这么“低”的尼康,到哪里赚取超额利润去?

    泛翰集团在各种附加条件方面本来就已经提供了最haode服务,结果整体报价竟然还能打到这么低。这要不是一家中国企业。尼康和阿斯麦非得喷周硕一脸血不可!

    “泛翰集团这个报价,吸引力很大啊!”方剑阁掂量了一下手里的文件。仿佛是在从重量上衡量这纸报价值多少钱似的。

    在竞标规则中,价格虽然不是绝对的决定性因素。但毕竟没有谁会真的不在乎。比最高价格每低一百万美元,就能在竞标中多一分。阿斯麦最高的一亿五千万,和周硕报的八千万价格相比,差了可是足足70分。这对泛翰集团的中标机会来说,可是大大的利好了。

    但若是要尼康和阿斯麦也降到这个价位……

    白石茉莉奈摇了摇头,将这个疯狂的想法抛之脑后。光刻机向来是不愁卖的设备,没必要这么拼吧。

    但是……

    她这时又想到城三太郎的报告来,泛翰集团把价格压的这么低,是否正是说明了他的资金链很紧。急需这笔业务来弥补研发投入呢?

    白石茉莉奈越想,就越觉得有这种keneng。

    可是两百万美元一台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低的尼康甚至会没有什么像样的利润。这对一直以赚取超额利润为荣的光刻机事业部来说,委实是个难以决定的判断。

    究竟是要扼杀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是以眼前的利润为重?

    能够如此纠结的,也就是白石茉莉奈一个人罢了。在阿斯麦的奥兰多听到泛翰集团的报价之后,直接就失望的摇了摇头。

    原本阿斯麦的性价比对尼康来说就不占优势,如今再有泛翰集团这匹黑马。恐怕真的要告别竞标了。

    他摇了摇头,失望的用德语骂了一句土话,靠在椅背上向旁边的白石茉莉奈看去。说实话,八十年代日本产品确实是以物美价廉著称。但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爸爸的压力下,日元不断升值并且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很快人力成本就赶上了国际水平。

    及至九十年代中期。日本人的月薪普遍要从两千美元起跳。再加上其国小地瘠、资源稀少,成本优势就彻底谈不上了。这也是为何日本人在九十年代大扩张。在全世界投资设厂的原因。随着日本企业的大逃离,日本经济空心化、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导致了“失去的二十年”。

    尼康挺过了九十年代初的疯狂经济过山车,人力成本反而因此有所下降。再加上在光刻机的生产上,尼康一贯秉持的就是自力更生政策。不像阿斯麦成本最大的光学系统部分,反而是来自卡尔蔡司。所以只要日本人想挤,成本就像*沟,总是能挤出来一些的。

    “白石部长,要不要给鹤田专务打个电话?”永山绚斗在白石茉莉奈身边,轻轻的请示道。

    “先观察一下情况,咱们再研究一下,其他部分还有哪里能多争取一点。”白石茉莉奈固执的摇了摇头,一亿三千万的价格基本已经是她权限的底线了,再想大幅度下降无疑是需要更高级别的干部授权才行。如果那样,自己在这个项目里的表现,肯定是会被扣分的。

    “嗨!快把评标文件拿出来,我们要再研究一下!”永山绚斗回头对身后的队员吩咐下去,一群人围起来愁眉苦脸的又计算起来。

    “部长,你看这里。”一个队员指着自己手里的文件,放到白石茉莉奈的眼前说道“光刻机使用的分光镜光学镀膜,这是我们尼康的专利产品。即使中国人要求转让光刻机制造技术,仍然需要向我们购买或者缴纳专利费。您看是否可以……”

    “三年、不,五年。”白石茉莉奈爽快的点了点头说道“在这里增加五年的专利授权,这样我们可以增加多少分数?”

    “2。5分。”队员运指如飞,在计算器上算了一下,重重的说道。

    白石茉莉奈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点头肯定道“呦西!这里有2。5分了!好好干,我们再找出一些加分点来!”

    “嗨!”周围的日本人齐齐应一声,继续埋头拼命翻着文件。

    很快,就又有两个人找到了三处类似的专利授权,使得尼康的加分项又增加了十分。

    然而除此之外,一时却再也没有其他的加分点被发现除了。而尼康想要拿下华晶的这笔订单,就必须再增加至少二十三分才行。

    白石茉莉奈有些焦急的给部下们鼓着劲儿,混不顾这些人瑕疵欲裂的表情。这也算是日本职场的一贯做法了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做不来日本人的。能够来到中国负责竞标的,全部都是在承受压力方面的佼佼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