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301章

电子重生-第301章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厂里。”周硕接过司谷新递过来的鼠标。操作着投影到包间墙壁上的画面说的“接下来我要为茗市长介绍的,是我们泛翰研究院开发的一种造船技术。”

    “你们不是电子产业集团吗?还能研发造船技术?”茗夜雨好奇的看着周硕,不可置信的问道。

    “这是我们将信息技术和传统造船技术相结合,然后研发出来的一种划时代的造船法。”周硕信誓旦旦的点了点头,切换着墙上的画面说道“茗市长知道,现在的造船技术是离不开船坞和船台的,因为造船是个很精密的工作。必须配合现场的情况,不断调整具体的参数。”

    周硕本身对计算机技术在重工业里的应用并不太了解,这个平地造船法还是他看过的一本小说里提了一下。这才略微有了些认识。在那本小说里,主角声称这种技术只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就毫无技术含量。

    实际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松,因为那部小说里的主角是站在造船业来臆测的信息技术,拿二十年后的技术对比当然觉得毫无科技含量。但是别忘了在1996年哪怕是3d建模,都还是很高深的技术。3dmax1。0软件满中国,1996年4月找不出10个人会用。

    在这种背景下,实现虚拟建造技术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

    在周硕的操作下,墙上的画面显示出一幅传统造船法的图片。这种结合ppt进行介绍的方式。他在后世也算熟极而流了。但放在1996年的绣西来说,可就是很别开生面了。茗夜雨兴致高昂的看着周硕的介绍,不住的点着头。

    然后他手里的鼠标一点,墙上的图片换成了一幅被切开很多片的轮船。在茗夜雨莫名的眼神中。周硕又开始介绍道。

    “这就是我们平地造船法的基本原理了,和传统造船法不同,我们的平地造船法最基本的单位是‘分段’。”周硕将画面放大。具体的解释道“船厂组装的并不是船的每一个小细节,而是船的段落。这些段落在其他的船段工厂里制造。然后运输到总装船厂进行安装。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造船的时间,而且也不再需要船坞和复杂的船台。”

    “这样……可是你们如何保证精度呢?”茗夜雨的神色逐渐严肃起来。因为他已经感觉到这种设想并非完全不可能。站在一个造船工人的角度来讲,他完全理解这种技术革新如果真的成功,那对造船业将意味着什么。

    船舶的价格高昂,除了纯粹的物料成本以外,船台和船坞的使用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家船企究竟有多少实力,这个时代里数数他的船坞、船台就行了。船坞、船台的建设本身,投资就非常巨大,造船企业不可能无休止的增加这些基础成本。

    然而反过来说,造船业总是有波动的。有的时候订单多些、有的时候订单少些,少的也就罢了,多的时候订单就要排队等待船坞、船台空出来。仅此一点,就大大的增加了船舶建造的时间成本,限制了造船企业的盈利能力。

    如果船企可以在平地上造船,那不仅可以节省了相当一部分订单的时间成本和基础建设成本,更重要的是再也不需要眼看着订单却因为没有工期而硬生生放弃了……

    周硕按动了一下鼠标,胸有成竹的说道“这就要依靠我们开发的虚拟建造技术了!”

    看到墙上的画面转换成一副相当复杂的设备图片,周硕这才接着说道“这就是我们泛翰研究院研制的光电3d测量辅助虚拟建造系统了,它结合了当今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光电3d测量将船段扫描到计算机里。然后通过虚拟建造技术……”

    周硕嘴里各种名词如同天花乱坠一般,噼里啪啦的往外蹦个不停。茗夜雨的学历虽然不低,但对计算机也就是一知半懂而已,这一下干脆就是“你说的每一个字我都了解,但为何连在一起完全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周总、周总,你……能不能说的简单一点?我这个,呵呵——”茗夜雨仿佛对自己理解不了这种高深技术,赶到有些惭愧的样子。

    实际上哪有什么必要表现的好些很高深,说白了不过就是个激光测量扫描,再加上计算机模拟建模而已。绣城六十四所原本就是光电研究所,周硕将其彻底合并到泛翰研究院之后在技术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难题。

    若非周硕本身对工业信息化方面不怎么了解,亲自操刀一个月就能完成设计。即使是他给出一个方向,让下面的研究员自行发挥,整个系统也不过才花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开发。

    虽然技术本身都是现成的,但毕竟确定方案、系统集成这些工作也不是动动嘴就能完成。何况涉及到一些工业控制方面的工作,还得和重工业研究所打打交道,这就更是大大的拖延了技术研发完成的进度。

    之所以要把茗夜雨侃的晕头转向,不过是为了后续讲价方便而已。周硕又不是周大善人,肯定不会把这种改变一整个行业的技术,白白送出去的想法。就算不赚取相当的暴利,起码也要在这个行业里收获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是的,站在周硕今天这个位置,钱财实在不是什么太需要操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个人和集团的影响力,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话语权。这就好像中国的金融行业里哪怕流动十几、几十亿的资金,影响力却不及一个投资几亿的制造业企业。

    周硕如今说出去数十亿美元的身价好像很唬人,但这些钱如果不能转变成切实的影响力,在中国也不过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这个简单的说呢,就是这套系统能够将在其他船段工厂制造的分段,丝毫不差的扫描到计算机里。然后通过虚拟建模,我们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实时的调整各个分段建设不准确的地方。”

    周硕切换了一张表现互联网技术的图片,示意道“这样我们就能把各分段的建造误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当这些分段建设完成之后,再运输到总装厂进行焊接组装。因为复杂的工作都在分段工厂里完成了,总装厂只需要焊接和吊装就可以了。所以船坞和船台也就不是必备的了。”

    “等船舶焊接结束,我们只需要把船装入浮动船坞船,然后运输到指定海域下海。整艘船的船厂建设,到此也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周硕结束整个介绍过程,关闭了幻灯机然后转身来看茗夜雨,挑了挑眉头问道“茗市长,以您的专业知识来评判一下,我们这套技术是否有实用的价值?”

    周硕不看还好,一看几乎是吓了一跳!茗夜雨的脸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变得脸红脖子粗,一副马上就要爆炸了的样子!

    周硕的话还没问完,他就猛的站起身来,一拍桌子兴奋的喊道“有!怎么没有!”(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阻击韩国

    茗夜雨不敢说自己完全看懂了周硕的讲解,但即使以他浅薄的信息技术知识,也知道3d技术是可以实现这种效果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惜工本费用和劳动效率,凭借人工测量以及电话沟通,在七八十年代都可以按照这种思路来改革造船技术。

    平地造船法可以说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的现实写照,之前是没人做这个工作,一旦把信息技术和造船技术结合起来,顿时就产生出奇迹一样的效果。

    实际上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结合,很多都有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不说数控技术这种明显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业的改造,又何尝不是彻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电子商务的普及,不知道砸了多少采购员的饭碗。农业信息化,又不知道帮多少农民避免了投资的盲目性。甚至是失足妇女现在也懂得要上网,远隔千里就把生意给做了。

    但如果要说造船技术,他茗夜雨不敢说比得上宗师、教授,但做个合格的总工还是没有问题的。单纯站在造船业的角度来讲,如果信息技术真的有周硕宣称的这种效果,那这项技术的前景可就是太广阔了!这个项目做好了,可不仅仅是有钱途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他茗夜雨的前途问题啊!

    原本需要一年建设周期的船舶,在使用了平地造船法之后,成本恐怕能降低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时间的节约就更夸张了,按照茗夜雨的估计增加一倍的建设速度不成问题!这还是以目前渤海重工的工人队伍和设备规模计算。

    如果能够以这项技术大肆扩张船厂,扩大一倍工厂的效果就能再减少到现在造船周期的四分之一!当然。这种增加肯定是尤其极限,也就是船舶分段的建造速度和组装速度。

    茗夜雨私下里计算了一下。使用平地造船法之后最快三个月出一条船完全没有问题。这个记录别说国内了,就是国际上都没有听说过哪家船厂有过这个记录!

    他火热的眼神看着周硕。咽了口唾沫说道“如果能够把公差控制住,那么这项技术确实是有着极大实用价值的!”

    周硕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他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茗市长不愧是从基层走出来的,看问题切中要害啊!减小公差的一大难题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这对分段制造厂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想请问,咱们渤海重工有没有做总装厂的条件,合作企业里有没有能做分段制造厂的水平?”

    茗夜雨脸色也渐渐的沉了下去,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们渤海重工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核潜艇都造得了。普通船舶的精度要求就更不用说了。但要是说能调控合作企业的生产水平,可就是力有不逮了。”

    “那是技术原因,还是管理问题?”周硕追问道。

    “都有。”茗夜雨黑着脸,艰难的回答道。

    周硕摸着下巴,看向他问道“渤海重工作为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本身资本就非常雄厚,有没有可能帮助其他船企改造生产的条件?”

    茗夜雨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年渤海重工的效益还算可以,却也不过攒下几个亿的家当而已。造船业作为重工业。对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很高,走的是高投资、低回报的路线。想要帮助其他合作厂商改造生产环境,非得有大笔的投资不可……”

    他说到这里,突然灵光一闪。惊讶的指着周硕。恍然大悟道“莫非,周总你有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周硕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指着李九锋说道“实际上不只是我。李总也非常有意愿投资这个项目。”

    李九锋点了点头,默认了周硕的话。然而还是补充道“当然,究竟是否真的要进入造船业这个市场。我们还需要看看情况。”

    “好好,周总、李总,你们想要看什么情况,只要我们绣西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茗夜雨搓着手,期待的看着两人。仿佛是要把自己洗干抹净,然后心甘情愿亲手送上床的小媳妇一样。

    “这个嘛,首先是渤海重工是否有这个技术实力,能够将这套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周硕叠着腿,笑眯眯的说道“毕竟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传统重工业行业,这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谁也说不好结果如何。”

    “这是当然,我们渤海重工、乃至整个绣西市,一定为消化这项技术全力提供支持!”茗夜雨拍着胸脯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