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333章

电子重生-第333章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黄皮小子,你还没有滚回中国去?”

 第四百一十六章 国企

    “实际上,精铸厂的问题,同时也是绣城、乃至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国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只是‘工厂’,而不是企业。”

    周硕看了看周围,干脆在马路牙子上坐了下来。而何夕和赵培德两个人,就好像听课的小学生似的,自然而然、全神贯注的蹲在了他的对面。

    “工厂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自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出现普遍的经营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你们看,南方好多乡镇企业都能赚钱、都能发展壮大,那难道我们东北这些企业差什么吗?”

    “不,要我说都是中国人,一张嘴一双眼。为啥人家就能赚到钱,我们的国企就要成批的倒闭、破产?不是人的问题,那就是体制的问题。现代企业不是把产品生产出来就行的,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为主的经济,产品想变成商品,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的国企,恰恰是缺少了这个过程。竞争力比不过那些小企业,并不是我们的产品不行,而是我们的商品不行。”

    周硕探寻的看着对面的两人,见他们低头深思起来,点头说道。

    “他们是技术比我们好,还是工人素质比我们高?都不是,要我说,差就差在两点上。一是私企没有沉重的包袱,南方的私人企业没有退休工人,不用管工人的福利开支,成本上自然就少了一大截。即使技术上不如我们,但成本上却能把国企完败。”

    国企的包袱大这个是目前国企公认的问题,俩人都没有什么意见的点了点头,看着他说出第二点。

    “二是国企产权不明确,政府可以随意的抽取利润,而管理层也不会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被抽干,而管理层把企业弄破产,自己拍拍屁股调去别处,甚至是升官发财——”

    周硕说着,还看了看不远处正在踌躇不已的王铁军,再看了看何夕,让他不由得窘迫不已。如果今天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王铁军八成,可能就会走上这条道路。最后说不定,还会因为思想开放、思路活跃、懂经济之类的原因,高升一两步。

    当然,这两点多少算是当时研究国企问题的共识。这里面关键不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在于解决问题。

    国企有问题国内早就发现了,但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却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初期。

    即使是二十年后,国企的境况已经好转,甚至被人叫做国进民退的时候,这两个问题也不能说就解决了。

    国企本身属于国家、属于全民的公共性质,和它作为企业本身追求利润的本质是冲突的。这也就让它偏公共服务的话,利润无法保证。偏盈利能力的话,公共服务不能保证,负担重并非只是甩掉冗官冗员和退休职工就行的。

    “所以,想从根子上解决国企问题,必须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完全竞争领域里国企是比不过私企的。”周硕的目光炯炯有神,注视着何夕说道“国企改革究竟怎么改,现在上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允许犯错误的。但国企是否就只有劣势,没有优势了呢?我看不是的,起码国企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规模庞大。一家精铸厂也许价值只有几百万,但绣城的国企总价值有多少?几十亿都挡不住吧?”

    “你们可别小看这个规模优势!”周硕见到何夕不以为然的神色,正色道“要说起来,像福特、丰田这样的跨国大企业,负担和官僚程度并不会比国企更低,但为何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披靡?就是有规模经济在这里。”

    何夕心里有些惊讶,周硕的泛翰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以技术取胜。但显然,他也正在补上管理这一块短板。听他说的这样头头是道,他倒也真的有些相信,周硕确实是研究过这些问题。也真的是在为泛翰集团成长成这样的组织,积蓄着他个人的能力。

    原本他心里对泛翰集团急速扩张,可能会导致根基不稳、以及组织内部气氛浮躁的可能而惴惴不安。如今看到周硕自身对此也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多少也算是松了口气。

    “所以说,国企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首先要明白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

    “要想做好国企,我认为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壮大规模,鼓励国企之间的合并,通过合并提高自身的体量和规模优势,以及完善现代企业的经营功能。二是确立产权和管理权,政府不能把国企当做提款机。产权明确了之后,然后再要规范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关系。国企管理人员或者官位和企业状况挂钩,或者收入和企业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周总说的这些话,我赵老头听懂了。”赵培德插进话来,打断了周硕道“不过这些大道理毕竟只是大道理,我想请问我们精铸厂现在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

    周硕微微一笑,国企改革早年普遍有一卖了之的举动。后来改革方式摸索出来之后,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早就已经放弃了九十年代中期这种一卖了之的做法。

    他胸有成竹的说道“卖地获得一笔资金,除了用来建新厂、引进新设备之外,市里如果能够将其他经营困难的企业也合并过来,通过置换工厂地块能够拿到的资金就会更多。这些资金合在一起,就可以做一些大事——比如说引进汽车生产线。”

    周硕这话吓了何夕一跳,上汽车生产线?那是谁都能上的么?一条汽车生产线起码几十亿,都能顶上绣城一年的整个产值了!

    “周总这就开玩笑了吧?不说我们哪来这笔钱上生产线,就算上了技术哪来?生产牌照哪来?人才和体系怎么办?”何夕苦笑道“咱们绣城虽然是工业城市的底子,但从来也没有造过汽车,连卡车都没有!唯一沾点边的,也就是绣城重型机械厂,能造点吊车、叉车和工程车辆。”

    周硕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何市长误会了,我不是说让咱们一次到位,现在条件不具备,但也可以一步步来啊!比如精铸厂,如果更新了设备之后,我可以联系丰田公司,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做一些配件。如果市里有其他的企业也有类似的生产能力,我也可以帮忙拉些红线。等咱们绣城汽车工业有了点底子之后,就可以尝试做组装业务,十年内发展一个汽车工业基地,到时候就可以引进丰田进行合资建厂了……”

    周硕其实一直盘算着想要在汽车上面做出一些突破,汽车上的电子产品未来利润会越来越高,这些技术如果都便宜了丰田那就太可惜了。而且别忘了韩国热的优势产业除了电子业和造船业,汽车业也是主流支柱之一。想要扼杀韩国的发展,就要砍断它的每一条腿。韩国车在技术上不如德国车,名气上不如美国车,成本上不如日本车,凭的是造型和价格走低端路线。

    这条路其实同样是中国汽车企业要走的路,自然咱们先走才能挤死他们。

    “原来是个长远规划……”

    何夕也说不好自己心里是松了口气还是失望,虽然理智上知道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但却还是不由自主的把希望寄托在周硕的身上。

    毕竟他也是无数次见证了周硕,如何在电子产业上创造了奇迹。甚至一条光刻机生产线,直接引来了一号首长的视察。这样的金手指,总归是会让人有所超出实际的期待吧。

    “这个路子,我想到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何夕重新振奋起来,点头道“绣城经济不断发展,未来城区的地价也会不断上升,工厂迁出城区是大势所趋。这样腾笼换鸟之后再强强联合,倒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

    周硕含笑点了点头,对何夕说的是深以为然。

    未来二十年国企的改革道路早就已经证明,国企抱团做大做强,从完全竞争行业退出才是可行之路。

    “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必须为企业选择一个合适的经营者!”周硕一针见血的指出道“目前国企发展显然困境,和经营者自身素质关系非常大!企业是好是坏,对其个人都没有影响,这样怎么有动力发展好企业?所以必须清理管理经营者队伍,搞优胜劣汰和追责制度!”

    “这个我赞同!”何夕还没说话,蹲在一边的赵培德却先眉飞色舞起来“你看我们精铸厂可不就是?交给王铁军之后本来好好的厂子,起码还能给老职工报销点医药费,发发退休金,可如今竟然搞的业务骨干都下岗,依仗的还不是制度上的纵容?”

    赵培德这话说的何夕有点无地自容,他点了点头道“周总这点建议提的对,是我们之前的疏忽。不过这件事情牵涉太大,还得需要慢慢来谋划。不过精铸厂这边,倒是可以先做起来。”rs

 第四百一十七章 重头再来

    不知为何,冷不丁的王铁军突然感觉到一阵恶寒。从脚底一直沿着脊柱,就这么透过后背,窜上了他的头顶。

    整个人虽然站在六月初夏的大太阳底下,却丝毫感觉不到有意思暖意。而这种直觉的背后,分明是来自那三个蹲在马路牙子边上的人。

    对于王铁军来说,今天实在不是一个好日子。莫名其妙被赵培德堵在厂门口大骂了一顿,自家侄子也要面临杀人未遂的指控。

    他这边拼了命的和王全安拉着近乎,一时间没有顾及到对面,结果也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

    乱了,全乱了!

    这就是王铁军唯一的感觉,工人们起来造他这个厂长的反。已经退休的老厂长也冒出来给他添乱,侄子被警察抓起来,还莫名其妙的牵扯出一个泛翰集团的周总,最后就连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都来了!

    现在这三个人干脆甩开自己,不知道在计划着什么,结果有他的好处那才见鬼了!

    何夕从地上站起身来,似乎是因为蹲的久了,竟然还晕了一下。周硕连忙将他扶住了,缓了好一会儿,这才恢复过来。

    对于王铁军,何夕本人心里也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在他看来,这个人贪婪、不知进退,而且能力上也成问题。唯一的好处,就是愿意为上级担负骂名——用来当擦脚布还是合格的。

    为了维持市府和领导的名声,过往他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了王铁军的胡作非为。看着他将厂里的骨干排挤下岗,然后又安插进来自家的关系户。把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精铸厂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他多少也是要付主要责任的。

    既然如今有了更好的办法。何夕自然不再需要这块擦脚布了。

    “王队长,这个王大锤是个什么情况?”何夕没有先向王铁军发难。而是打起了王大锤的主意。

    王铁军虽然只是精铸厂的一个厂长,但精铸厂曾经也是绣城的一个明星企业,王铁军科级待遇还是有的。在体制内想要动他虽然不难,可也不是那么容易。

    精铸厂一旦破产卖地,职工们按照工龄和补偿方案一般都会有不菲的补偿。而这个时候如果职工数量少,即使工龄不多,补偿的收益也是很不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精铸厂大量老职工下岗,另一方面却又有不少的关系户被送了进来。就等着精铸厂倒下了。大家好分食它丰盛的残躯。

    而这些关系户背后,谁有知道有什么深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