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42章

电子重生-第42章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留下来了,我会珍惜所有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只是想让自己的人生,能够有一些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追求财富。”

    “当然,我也有错误。不得不承认,我还是有些太过于理想化了。还没有学会站立,就急着跑起来,这让我看起来有一些不切实际、情绪化和脱离群众。我想我以后会注意到这一点的。”

    周硕心里,关于新科计算机公司,是打算把他变成一个平台、一个箩筐的。一是以这个榜样平台吸收更多有能力的人,让人们意识到IT业能够赚钱,能够大财。另一个,以后生意做得大了,难免有各种关系要照顾,有利益要交换。纵观商场上,吃独食向来是很难成功的,除非像老干妈那样的封闭市场。新兴技术,尤其是IT产业,必须有一个包容的态度。什么样的势力值得拉拢,可以进行分享利润,能够取得新科计算机公司的股份就是进入这个箩筐的一个标准、一个入场券。

    当然,这个新科计算机公司相对于周硕来说就成了一个手套,重要的技术和资源是不会注入进去的。只有像eRp系统这样具有源源不断业务流的项目才是它的最好选择。它的作用就是阻挡其他人对核心业务的觊觎,并且和其他的势力进行交流和拉拢。

    “你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我就放心了。”刘海鹏抿着嘴叹了口气说道“实际上,我这里有一件事情,希望周校长能够帮忙。”

    ps。读者大兄弟们我错了(哭出鼻涕泡ToT),以后再也不文青了,请继续支持我!今天收藏真扑街,告诉我你们还爱我……

    pss。我想请几位读者帮我成立一个预读会,避免再出现这种误会。有感兴趣的吗?手里有一周左右的存稿。

 第五十一章 六十四所

    然而刘海鹏话题一转,却并没有说是什么事情,反而问道“你的软件公司未来准备从事哪方面的业务?咱们国内的软件需求可不多啊。”

    何止不多,以国内的盗版环境来说,根本可以算是贫瘠。1994年,中国第一代程序员中的领军人物求伯君,刚刚创立金山电脑公司,尚且在苦苦挣扎。未来的诸多IT界风云人物,甚至还没有完成学业,属于他们的美好年代依然遥远。

    “我们准备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即时通信软件和网络浏览器。”周硕想了想,补充道“主要面向的是美国市场。”

    “美国市场?”刘海鹏颇有兴致的问道“美国人的技术可是很先进的,你有信心?”

    周硕胸有成竹的呵呵笑道“美国的互联网刚刚起步,技术上其实也就那些东西,更考验的是对市场的把握。拥有了微软公司的支持以后,我倒是有胆气去搏一搏的。”

    “网络啊!”刘海鹏点头说道“这个东西还是很有前景的,咱们国家今年也接入了国际互联网,但是究竟能用这个东西来做什么,现在还没有个定论。”

    这倒是实话,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早期在中国甚至是靠私人公司进行推广的。就是因为邮电部对互联网前景的不确定,导致中国互联网推广的缓慢,这才有了第一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的辉煌。

    周硕听他的语气似乎意犹未尽,问道“科委也对互联网感兴趣吗?”

    刘海鹏哈哈笑道“我的专业方向不在这里,不过省里还是有这方面研究的。你们绣城的六十四所,就是省内著名的网络和软件方面的研究所嘛。”

    周硕一愣,六十四所可不仅仅是软件研究所,它是以光电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大型研究所。下辖十三个实验室,软件实验室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他不解的问道“六十四所的技术力量当然是数一数二的,刘主任的意思是……”

    刘海鹏诱惑的说道“怎么样,你的软件公司还缺少人手吧,我们六十四所可是有不少好手。以你和微软的关系,如果能保证每年一千万美元的科技兴贸出口,我可以把六十四所的相关人员借调给你。”

    周硕挠了挠头,举起一根手指问道“一年一千万?”

    “美元!当然,借调人员的工资也是要你来出的。”刘海鹏补充。

    周硕哭笑不得,这就是刘海鹏所说的请他帮个忙了吧。这个忙可是不小,一千万美元的高科技出口政绩,于顺水能够因为一百万美元的政绩打了激素一样给他跑进出口权,如今倒是也能理解刘海鹏的要求。毕竟省级层面上,一百万美元动静就太小了,哪怕是科委这样的穷衙门,一千万美元的政绩也才刚刚能砸出来点水花。

    更别说还能顺带解决六十四所软件实验室的经费问题,科委自己都吃不饱的时候,科研单位能半死不活就不错了,省下软件实验室人员的工资,对六十四所也是不无小补。

    “这个借调人员,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更倾向于从社会上招收程序员,毕竟在管辖权和产权上这样能更清晰一些。而且,本身我们一职高也有计算机班,培训程序员还是不成问题的。”周硕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道,当然这只是讨价还价的技巧。做软件的,程序员永远是多多益善的。

    刘海鹏满不在乎的说道“派过去的人你们当然有完全的管辖权,他们的任何劳动成果、知识产权也都属于你。如果你能保证每年一千万美元的科技兴贸出口,六十四所这方面的人员、设备以及技术积累你全都可以支配!”

    顿了一下,刘海鹏接着苦口婆心的说道“六十四所的研究能力你应该是听说过的,历史上有不少重大的科技成果。这些优秀的技术人才现在几乎每天无所事事,长此下去专业能力必然下降。若想保住这些珍贵的技术种子,就必须不断的有项目让他们来做。我只是希望替国家保留一点科技的火种,这样以后也不至于被美国人落的太远……”

    周硕闻言叹了口气道“好吧,如果科委能够答应六十四所绝不会以此干涉我的的经营管理,并且拥有人事全权,我可以答应。”

    别以为官府这种追求政绩的支持就一定是好事,巨人集团殷鉴不远。史玉柱还不是得到了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结果如何自不待言。企业展一步一个脚印是最好的,盲目扩张的压力会甚至会导致有良好盈利能力的企业倒闭。周硕不得不事先预防,将话讲在前头。决不能因为用了六十四所的人,结果却牺牲了对企业的控制力。

    而刘海鹏这边,是真的想在软件方面打开一个局面的。

    1994年的渤海省,高新科技出口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个曾经的重工业基地,如今出口的大头却是轻化工产品。出口量虽然不小,但是产品附加值却少的可怜,全靠低廉的人工才能有利可图。

    但是一省的科技展总不能停步不前,对他来说,周硕的出现几乎是一道曙光。只要能够达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突破,任何尝试都是有益的。

    或者说,总不会更糟。

    幸好,周硕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一千万美元的高新技术出口创汇,总算能让渤海省在数据上不是太难看了。刘海鹏心里甚至想,如果差的不是太多的话,到时候用点手段把数字做上去也不是不行。

    他听到周硕竟然这么干脆就答应下来,顿时喜出望外的说道“不错!不愧是年轻人,敢于挑重担,有大局观!”

    他顿了顿,拍着胸脯接着说道“你放心,进出口权的事情交给我了,不行我舍了这张老脸,找副省长哭去!”

    周硕乐道“那就全拜托您了!”

    说起来科委的落魄也就是这几年了,等它改成了科技部,再让堂堂一省厅级干部为了一千万美元的政绩如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终究没有让刘海鹏去卖他那张老脸,商务厅竟然奇迹般的没两天就批下了周硕的独立进出口权,而且特事特办的走完了全部环节。这甚至把刘海鹏吓了一跳,他可没以为科委会有这么大的面子,更不想欠下何夕这么大的人情。等他亲自找上商务厅去问个明白,却被不知所云的官腔打了回来。

    转过天来周硕知道了这个结果,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总算是避免了违约的风险,这让他大大的松了口气。

    刚一回到绣城,将出口事宜交给刘刚,周硕拍马就赶到了六十四所。

    不着急不行啊,一千万美元的出口任务,不说是一座大山,但也差不多了。也许即时通信和浏览器业务展的价值远远过一千万美元,但是总不能到时候把股份卖掉换美元回来吧?所以这钱注定是要在计划外找的。

    绣城市科委主任于顺水亲自将周硕送到了六十四所。

    六十四所的所长黄石和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主任沐逸早早的组织了一干人等在门口迎接。

    不等周硕走过去,所长黄石就大步走了过来,激动的拽着他的手说道“周校长,我们可是望眼欲穿啊!为了保障完成一千万美元的突破,我们六十四所决定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倾尽全力支持你完成出口任务!”

    由不得黄石不兴奋啊,一千万美元的任务不论完不完的成,六十四所总能落下点好处。这样简直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谁碰上会不积极呢。

    相比之下,软件实验室主任沐逸就有些冷淡了。他排在黄石后面和周硕握了握手,淡淡的说了一声“欢迎。”然后就站到了一边。

    周硕笑了笑,自己要把人家手下借走,堂堂实验室主任成了光杆司令,还不许人家有点抵触情绪了。

    他和软件实验室的几个副主任以及一群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一一认识了一遍,这些人的态度就更有些热情了。

    研究员们甚至拉着他的手,围着问道“你就是那个百万美元的周校长吧?”

    “报纸上的那个周百万?”

    “周校长,你的百万美元是不是真的分给学生们了?”

    周硕一阵大汗,周百万这种外号可不好听,连忙拦住话头“大家别在大门口挤着了,有什么事情咱们进去谈,先进去嘛!”

    沐逸看到这幅情景,却微微叹了口气。研究所都快揭不开锅了,既然有人能给工资,自己的这点反抗真的是没有什么意义,更像是小孩子在耍脾气一样。

    一群人其乐融融的进了研究所,黄石更是兴致盎然的拉着他参观了几个实验室。

    在周硕的记忆里,六十四所后来被划归信产部的电子科技集团,科研能力也算出类拔萃,出了不少业内有名的成果。当然,那至少是两千年以后,国家宽裕了才有的好日子了。

    周硕走着走着,突然一愣,问道“哎,她怎么在这?”

 第五十二章 出国

    周硕看着软件实验室里,唯一一个坐在计算机前的人,不由得问道“黄所长,她不是科委的工作人员吗?怎么又在六十四所里了?”

    黄石笑着说道“你说小于啊,呵呵,这事儿还是让咱们于主任说吧。”

    听到黄石的称呼,周硕就隐隐有了猜测。果然,于主任骄傲的说道“哈哈,其实这是我女儿,于琼。那天你们在科委碰到她就是来找我的,她可不是科委的工作人员,而是六十四所里最年轻的的研究员!”

    周硕看于琼也就是二十三四的样子,这个年纪竟然就已经当上了研究员,哪怕她爸爸是科委主任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