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93章

电子重生-第93章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日软件园的问题。应不应该办,怎么办,都可以议一议。”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哗啦啦翻动文件的声音,过了半晌,主持会议那人点名问道“徐局长,你有什么看法?”

    被叫到的徐局长从文件上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说道“这份文件的思路还是不错的,不过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对我国的技术水平提高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见到周硕隐隐撇了撇嘴,吴浩连忙在他耳边解释道“徐局长是发展规划局的领导,看问题肯定从这方面来说的,周校长不要着急。”

    周硕摇了摇头,也小声的回道“技术发展也是要靠人才基数的,软件外包可以增加从业人员数量,形成行业的良性上升通道,怎么能算对技术水平没有提高作用?高技术人才又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吴浩有些尴尬的叹道“周校长说的其实徐局长未必不知道,不过……咱们还是继续看下去吧。”

    周硕愣了愣,看来这里面有些事情未必是自己想的这么简单。于是点了点头,沉默不语起来。

    “徐局长不能这么说吧。”旁边有人接话道“哪怕从促进国家IT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哪怕它不能直接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但是至少也能带动国内软件人才培养、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市场繁荣,这总是无可厚非吧?”

    吴浩又在周硕耳边解释道“这是重大专项办公室的赵主任,如果软件园计划实施,很大可能是归在重大专项办公室负责的。”

    周硕了然的“哦”了一声,再看这个赵主任,果然就比徐局长顺眼亲切了许多。

    “我看意义不大。”徐局长摇头道“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说,这个计划主要培养的都是些打字员和软件测试员这一类的低端从业人员。计算机设备方面,也许能带动个一两千台计算机的销售,但是我国计算机产业因此能够得到多少好处不好说,国外的设备商们肯定是得利最大的。再说网络——”

    徐局长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尤其是网络,除非软件园建设在青岛或者帝都,不然大量的外包数据传输对我国的网络情况是个很大的考验。这里面恐怕要涉及的基础投资,就更不是我们科委一家能够做出的决定了。大家应该知道,邮电部这边目前连电话普及都还很困难,更别提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了。”

    周硕耳朵动了动,这才知道哪怕徐局长也不是反对这个软件园项目,而是想要把这个软件园放在帝都。这几乎从一切条件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论软件,帝都拥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和教育资源。论硬件,帝都在设备和网络方面也有更大的优势。

    但是,帝都的水太深了。周硕有些犹豫的想道如果软件园项目落在帝都,主持这个计划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不是自己。而且帝都这个地方,又有点太浮躁了。对日软件开发,并不是个利润特别丰厚的项目。在1995年还好,全中国人生活水平都差不太多,一两千块钱就可以过得很不错了。但是再过上三五年,帝都的快速发展将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急剧上升。

    如果把对日外包的业务主要放在这里,恐怕到时候将会遭受很严重的打击。

    果然,徐局长这个言论一抛出了,反对他的声音立刻小了下去。对赵主任来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是否能办下来,而不是办在哪里。至于说是谁来具体主持,那都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会议室里的人依次发言,一圈下来,意见已经渐渐统一了起来。有的或者没有什么太倾向性的意见,或者就是干脆觉得应该把软件园设立在帝都。至于绣城,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被作为提案的机会。

    “嗯。”一声轻轻的鼻音响起,原本嘈杂的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起来。

    坐在首座的老者从笔记本上抬起头来,点头说道“同志们的意见都很中肯,既然如此,我看——”

    老者的目光从众人的头顶上扫过去,一直到了吴浩的边上。他的眼睛微微张了张,话风突然一转接着说道“还是请软件园计划的倡议人,来说说他的想法吧。”

    坐在他旁边的会议主持者似乎有些惊讶,越过长长的会议桌向末尾看来,点名道“吴浩,软件园计划是你提出来的,你是什么意见?”

    吴浩有些受宠若惊的站了起来,努力振奋了一下精神。他虽然级别上挂了个处级,平常也被周硕吴处、吴处的叫着,其实在中央部门里不过是个级别高的大头兵而已。

    他扶着桌子,咽了口唾沫,说道“关于对日软件园的计划,并非是我首创的。我也是在一次调研活动中,听到绣城一职高的周硕校长的介绍,然后归纳整理了他的想法,最后才形成的这个计划。后来在霓虹的市场开发,也是以周校长的行动为主。我觉得,如果要听倡议者的意见,最好是听听他的想法。”

    吴浩说完,紧张的看向首座上的老者。他心里明白,首长对于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是熟悉的,既然提出来要听倡议者的意见,显然并非要听自己的说法,而是周硕的。但是虽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心里也仍然不免紧张。

    老者用手中的钢笔敲了敲桌面,点头道“那就听听周校长怎么说嘛。”

    “绣城一职高的周校长来了没有?请你谈谈自己的意见吧。”会议主持者自己说了一遍,这才觉得别扭。一个职高校长?啥时候连职高的校长都这么彪悍了,简直跟发展规划局呛行么!

    周硕施施然从最末尾的座位站起身来,侃侃而谈道“大家好,我是周硕。随着国际互联网接入中国,我们国家加入国际软件外包行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软件行业是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力密集的行业,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软件业和国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贸然杀入市场只能把口碑做坏。”

    “这就需要有一个监督方式,为水平足够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同时,这个机构又要有业务拓展和培养能力,能够为水平不足的小企业提供业务和技术培养。”说到这里,周硕环顾了一周,摇头道“但是这个机构,我并不看好行政部门。首先行政部门的利益纠葛太复杂,对于外商来说公信力难免堪忧。其次行政部门的灵活性不足,无法适应资本市场上快速的商情竞争。这样就无法为小企业提供业务分包,也不能尽到督促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那么,你的意见呢?”赵主任扶了扶眼镜,朗声问道。

    “我的意见就是把这个权力交给组织软件园的经营者,让软件园做企业和外商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要在国际软件业有足够的信用,有开拓市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高的技术水平。”

    “就目前来看……”周硕环顾场上,说道“只有绣城的新科计算机公司条件是合适的。”

    “可以请新科计算机来帝都嘛。”徐局长笑道“不用担心手续的问题,相信科委在帝都这点面子还是有的。也不用重新建设软件园,现在中关村正在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直接利用那里的优惠政策不就行了。”

    周硕摇头道“新科计算机可以在帝都开设分公司,但是软件园不能设立在这里。”

    徐局长闻言脸色一黑,似乎没想到周硕竟然会拒绝自己的提议。隐约含怒道“这是为什么?”

 第一百一十五章 铁通

    第一百一十五章铁通

    “因为日本的市场太小了。”周硕叹道。

    “这算什么理由?”徐局长楞道。

    “这很重要!”周硕的表情非常认真,语气慎重的说道“中国软件业如果想在国际上发展,就不能吊在日本这一棵树上。软件外包业的大头,永远是欧美,只会是欧美。和欧美的软件需求量比起来,日本的外包业务既没有量的优势、有没有技术优势,产业前期可以用来培养队伍,却不利于长期发展。”

    “而堂堂帝都,如果被大量的对日外包业务充斥,那还何谈提高我国的软件竞争力?”

    周硕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太过依赖对日软件外包,是中国后世软件业非常大的问题。日本市场之顽固,绝非欧美市场所能比。通用电气牛不牛?作为大型跨国公司,他在全世界都有分公司,但是唯独日本的公司名叫做日本GE,而不是GE(日本)。

    深度封闭的日本市场,虽然依赖于对中国的软件外包,却仍然有将尽可能多的业务留在本土的渴望。最终流出来的就是大量低端的数据录入、软件测试、底层开发这些高人力成本、低利润的业务。除了培养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并不能直观的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

    后世的帝都,拥有全中国20%的软件人才,几乎一半的软件公司参与外包业务。其中,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中,帝都一地就占有了60%的份额。可也正是这些业务,降低了软件公司继续开拓欧美市场的决心,拉低了帝都软件业的技术水平。大量的从业人员在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低廉的薪水中徘徊,造成了后世帝都软件业20%这样高的人员流动率。不仅极大的增加了管理成本,也造成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升的困难。

    既然能够重来一次,那么作为中国软件业的龙头老大,周硕当然更希望帝都能够去欧美这样的市场里搏杀,而不是在日本这样的市场里等死。

    “在我看来,帝都的软件业应该保持高水平、高利润的模式。集中全国各地软件园的优秀人才,发展我们自己的优秀软件以及开拓欧美的软件外包市场。把对日软件外包这种低端软件业务放在帝都,只会让我们的软件业固步自封。”

    “说得好!”坐在首座的老者低沉的说道“我们的软件人才,就要有这样的气概。在日本市场上练手,最终还是要到国际上去竞争!”

    徐局长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出言反驳。像这样空对空的议论,他和周硕都有太多的牌可以打。但是既然大领导在上面发言了,他也就无意在这些虚的方面进行反驳了。

    “可是我国的网络建设还不完善,把软件园建设在帝都以外的地方,硬件上条件恐怕并不具备吧?”徐局长重新找了个方向,发难道“中国联通公司去年才刚刚成立,邮电部连固定电话业务都还顾不过来,互联网的发展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帝都的网络条件好一些,一两年内其他地区的网络都不会有明显改善。”

    徐局长是专门负责发展规划的,他要说一两年内网络情况不会有好转,那就真的不会有好转了。事实也正是如此,早期的邮电部对发展网络并不热心,不然中国第一个ISP也轮不到一个私营企业瀛海威来做了。

    “很简单,我们不用邮电部的网络就是了。”周硕轻松的说道。

    徐局长失笑道“通信服务,你不找邮电部还能找谁?”

    “还有铁道部。”周硕认真的说道。

    徐局长愣了愣,目瞪口呆道“难道你说的是!”

    “铁路通信网。”周硕点头应是,说道“铁路通信网现在已经开始了程控改造,和邮电部比起来,铁道部发展通信业务的积极性更高。只要通铁路的地方就有铁路通信网的存在,利用铁路通信形成的网络不仅可以解决数据传输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全国的软件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