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我真是大明星 >

第103章

我真是大明星-第103章

小说: 我真是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笑起来了。

    又说了十分钟,胡飞开始打手势了。

    张烨明白这期节目时间快到,于是掐了尾,可忽然一想,这么重要的第一期节目就这么收了?好像没有底啊,底不是很厚,有些托不住前面的场,于是张烨灵光一闪,干脆道:“第一期的节目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有很多观众朋友看到这里可能想问了,为什么这期名字要叫《大江东去》呢?因为我写了一首词,这四个字是这首词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下面,我也想用这首词给这期节目做一个收尾,这是我有幸游过赤壁,继而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

    词?

    古诗词?

    有几个人都期待了起来,显然是听过张烨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知道他写词的功力。

    张烨酝酿了片刻,这还是一首苏轼的词,苏轼非常有名的一首词,与《水调歌头》比,甚至难分伯仲,在他那个世界的品三国,还有其他版本,另一个版本,易中天在开局就用苏轼做引子,然后才徐徐开展起三国的人物和故事,就算是张烨现在说的这个版本,易中天也是用苏轼的这首词贯穿了第一期,开篇,结尾,都有提到,只不过没有用全这首词罢了。

    所以提到三国,苏轼这首词是不得不说的!

    不过这个世界已经没有苏轼了,很多写过三国有关诗词的文学家也大都不存在了,所以张烨也然要有所调整,《品三国》里的很多段落也要视情况改变一下,不能原封不动地按照原版出现了。

    张烨看看观众们,开始朗诵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众人也听得很认真,想看看到底是一首什么词。

    张烨气息均匀,语气中却不乏一股大气磅礴的力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一句就将人紧紧抓住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张烨轻轻笑谈,眉目中也带着一丝神往,“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好多人都听痴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许多男同志闻声竟升起一股热血沸腾的感觉!仿佛此刻置身于三国战场!四面都是杀敌的声音!

    而女同志则为周瑜而迷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潇洒?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是最后,所有人却都被张烨这首词的第一句弄得有些伤感!

    是啊,大江东去,多少风流英雄人物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好一个大江东去!好一个《念奴娇…赤壁怀古》!好一个《百家讲坛》!好一个张烨!

    胡飞呆呆而立!

    场下观众也听得没有了一点声音!

    张烨收了尾,并承上启下道:“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和观众朋友们一起笑谈三分,品读三国,那么从哪里说起呢?我想从那个历史形象民间形象最复杂分歧最多争论最大的人说起吧,就让他引领我们走进那个原本就很复杂却又波澜壮阔的历史吧,下一期节目《真假曹操》!”

    说完了。

    演播间沉寂了一秒钟。

    突然,周大姐和孙阿姨猛然站起来拼命拍手!

    其他观众也一个一个地从座位上起立了,目露敬佩地鼓起掌!

    就连在场的工作人员,摄像大哥,和侯哥候弟大飞他们也给张烨送去了最大的掌声,都非常激动!

    一时间,演播间掌声雷动!

    持续了足足一分钟都没有停下!

    一个人都没有离开,也久久不愿离开!

    张烨也很受宠若惊,忙双手合十,“谢谢大家,谢谢,谢谢了。”这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了!

    不过他这首词最后也稍稍有一些瑕疵,因为后面有一句是早生华发,也就是早早白了头发的意思,这是苏轼的境遇,却并不是张烨的,于是细究起来倒是有那么一点点小问题。可张烨也没当回事,并且无所谓!

    我就是少白头!

    我就是白头发长得早!

    你咬我啊?

 第134章 【等待收视率!】

    节目结束。

    观众们纷纷退场,好多人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一边走一边跟周围人讨论着刚刚张烨的《品三国》。

    “说的真好!”

    “是呢,我都听入迷了!”

    “今天本来是凑热闹,说来电视台长一长见识的,谁想碰见个这么优秀的栏目,我以后必须每期追看啊!”

    “跟我一样,必看无疑啊!”

    “这么精彩的栏目,傻子才不看!”

    “而且长知识啊,今天才知道空城计根本就不存在!”

    “呵呵,跟这个主持人比起来,那几个所谓的大学教授简直是小丑,知识量不过关,说的也很没意思,谁听他们唧唧歪歪啊,还是这个张什么的主持人说的好听,对,叫张烨,我记住他了!”

    ……

    退场完毕。

    张烨看看其他同事,“还行吗?”

    小吕第一个跑上来了,“何止还行啊,这也太行了啊!”

    侯哥也冲上了,“我靠,张老师你真能说三国啊?还把专家教授都给说傻了?把观众说的鼓掌了那么半天?”

    张烨谦虚道:“不是我说的好,是那几个专家什么也不懂,空城计和诸葛亮周瑜的事情,这都是历史常识吧,基本上只要研究过一些历史资料的人就能知道,就算没研究过那些,看一看《三国志》也都能了解啊,《三国志》虽然也算是文学作品,可比起《三国演义》来,那可纪实多了,只要是不能确定的东西,《三国志》都不会瞎写的,而且还会有很多标注之类的信息帮助读者了解这段历史。”

    大飞脸红道:“《三国志》其实我都没听说过。”

    小吕咳嗽道:“我听是听过,可从来没看过啊,这书好像比较冷门,看过的人非常少,还有张老师您说的一些历史记载和典故,我们可都不知道,您以为谁都和您知识量这么丰富呢啊!”

    什么?

    还有人没听过《三国志》吗?

    不应该啊,这个都有人不知道?

    张烨这时才明白,这个世界虽然还有《三国演义》之类的四大名著,可毕竟文化背景有了区别,苏轼没了,一些该时期的文化作品也没了,即便《三国志》还被保留了下来,可影响力和认知度或许也不是张烨那个世界人尽皆知的样子了,也因为游戏的修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借而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造成了几乎所有人都对三国这段历史有错误的认识和认知。这要是换在张烨的世界,这种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是大多数人不了解,可也有一部分为之不少的人是了解真实三国历史的!

    怪不得那个文学系教授马恒元都不清楚空城计之类的东西呢,原来这个世界对于三国文学的研究,只有《三国演义》,而最真实的《三国志》和类似的其它作品,都是不入流不大众的!所以张烨把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第一期一股脑抛出来,才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吧!

    这是帮文盲啊!

    张烨哭笑不得地想到。

    胡飞那边跟摄像说完话,立即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上去一把就捏住了张烨的肩膀,情绪激动道:“好你个小张!说的太好了!”

    张烨笑道:“没给您丢人就行了。”

    “你还丢人?哈哈!”胡飞兴奋道:“我告诉你,你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节目,而且比我的预期还要好得多的多!我从头听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落下过,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是我听过最好听的历史教科类栏目了!”

    小吕道:“没错!”

    大飞道:“都不能用精彩来形容了!”

    侯弟举起一个大拇指,“就一个字——牛!”

    “那首词是你自己写的?”胡飞问道。

    “对。”张烨道。

    “你啊,是一次又一次让我吃惊啊,这词的意境,在写三国的诗词作品中,简直无人能出其右,写绝了啊!”胡飞很高兴道:“早知道你说的这么厉害,我还找什么马恒元啊,我还找什么嘉宾啊,我吃饱了闲的啊?早就让你上了,嗯,不过这次节目出了点意外,也是临时变动很大,节目名字,现场布置,讲师也换了,所以肯定还得跟文艺台申请批准,得领导首肯才行!”

    一个摄像在那边道:“胡监制,一个小时就能弄好了,删减的话你们找人跟进一下,我们再调整。”

    搞技术和现场布置的大飞道:“我跟进吧。”

    胡飞道:“好,交给你了,一旦弄好我就给上面拿过去。”

    ……

    中午。

    《百家讲坛》第一期栏目做出来了,并且剪辑成了规定时间,中间还穿插了说明与介绍性的图片。

    胡飞自己过了一遍,觉得满意后,便找到了文艺台总监王水新的办公室,敲门进去了,领导正在吃饭。

    “总监,吃着呢?”胡飞笑道。

    王水新面色不愉,“老胡,我正要找你呢,听说你们节目录制的时候出了很大问题?最后连节目都改了?还把讲师和嘉宾给轰出去了?那可是你好不容易请来的专家教授,你们栏目组搞什么啊?”

    胡飞一提起他们就生气,“不用请他们了,以后也不用了,我这边有了更合适的人选,节目也有了更好的策划和发展,呵呵,您还记得我死活要过来的张烨吗?现在的讲师是他了,我们也不再需要主持人和嘉宾,节目效果也可以达到非常好,不,就是不需要这些,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王水新蹙眉,“张烨?他能讲什么?老胡,我知道你看重这个年轻人,可你也不能太偏向了吧?你们可是历史类栏目!”

    “您看一眼录制就知道了。”胡飞知道多说无益,干脆把录制带给他了。

    王水新低头瞅了瞅,“走。”他出去后还叫了几个下面的小干部和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去看放映。

    “张烨?”

    “他说三国?”

    “他一个小年轻,懂什么三国啊?”

    可是当放映开始后几分钟,所有人就都不吭了了。

    直到一个小时的放映结束,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一副惊得不行的样子,一个个一言不发。

    胡飞问道:“大家觉得如何?这样改动还可以吗?”

    有一个其它栏目组的小领导又后悔又嫉妒道:“早知道这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我当时就和老胡争了啊,肯定得把他弄到我们栏目组来啊!”

    “总监?”胡飞看向王水新。

    王水新沉默了片刻,“就这么播出吧,周六先看一看收视率效果,看看观众认不认,如果反响可以,就继续录制周日的节目。”

    胡飞道:“周六再录制,会不会太赶了?”

    王水新断然道:“市场的反应咱们还看不到,必须要慎重,毕竟这个小张又年轻又没有资历,他讲历史,观众不一定买账,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动和调整,先播出去试一试水吧,那时再决定让不让他继续担任这个栏目的讲师!”说白了,王水新对张烨还是不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