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随身带着番茄园 >

第377章

随身带着番茄园-第377章

小说: 随身带着番茄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税那是非常高的,而且管控非常严格。

    加上香烟有非常大的地域保护主义。唐晨东不知道这个市场会不会很容易就打开。好在。在贵云省和彩云省以及周边几个省。贵云烟草集团和彩云烟草公司的品牌是非常不错的,相信这两家公司出品的产品,在初期口碑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还是三利市这边种植的烟叶的质量问题。

    再说。凭借唐晨东在国内和在三利市的影响力。要让卷烟形成一种有竞争力的价格还是很容易的。

    要知道在国内,对卷烟厂的利税是非常高的,唐晨东完全可以让三利市政府对卷烟收取更少的税,这样就可以在华夏国内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了。

    再说,未来卷烟厂肯定不会是三利市的支柱产业。多收一些税,少收一些税还不是唐晨东说了算。

    唐晨东未来是要把三利市打造成第二个hk,但他知道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三利市并不属于华夏国,而且hk有更加天然的地理优势,人家靠海,有优良的港口,三利市这边什么都没有。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任务基本上属于一种很伟大的构想。

    但唐晨东想要不遗余力。

    就算建不成国际金融中心,至少也要让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收入向那边看齐。不过,对于三利市这种多山,深处高原的地方,要建什么样的主导产业都会有些困难。

    所以,作为主政者,唐晨东首先要考虑的必然是多行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在不断的发展中寻求到一条合适三利市发展的道路。

    不管怎样,如今的三利市已经跟从前的三利市有了根本的不同。

    这不同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经过几个月的重建和行之有效的工作。

    唐晨东暗中管理的三利市市政厅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

    唐晨东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和国际上招聘了不少愿意为三利市为他唐晨东付出的人才来充斥三利市市政厅的各个岗位。

    当然,拥有几乎完全自主权的三利市承认双重国籍。而且就算没有缅国国籍也同样可以在三利市市政厅上班。

    在这点来看,三利市市政厅更像是一个公司,而不是一个政府。

    当然,在三利市初创的时候,能这样做也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三利市需要发展,需要人才。

    而要在本土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的时间还早得很。

    不管是户籍管理,工商管理,还是市政管理,三利市市政厅已经有了一套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至少也能应对目前的局面了。

    经过在三利市控制区内修了一条绵延上百公里的铁丝网,然后随时安排军队在边境巡逻,偷渡现象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三利市是需要人,但需要的是各个行业至少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不是只想到这边来混口饭吃的无业游民和缅国那边来的难民。

    对于穷得叮当响的难民和穷人,三利市本市已经够多的了。

    现目前唐晨东还没有想好足够的解决办法。

    未来消化这些人的几个地方就是种植烟叶,挖矿了。

    但毕竟三利市十多万人起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农民,而且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

    所以,唐晨东是任重道远啊,比起古井村,这边有优势,那就是土地面积大,资源相对丰富,但劣势就是人口素质偏低。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烟草工业企业,彩云烟厂和贵云烟厂都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唐晨东倒是并不怎么担心工厂管理问题。

    所以,唐晨东最需要做的其实还是配套工作,比如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道路。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机场。

    不管现阶段钱能不能凑齐,至少唐晨东已经让周冰把这个议题提到了市政厅大会上。

    以唐晨东的意志,这个问题立项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可行性也根本不需要研究,必定可行。

    首要是机场,其次是高速路。

    并不是从三利市修到缅国首都的高速路,而是从三利市修到彩云省坤明市的高速路,然后再依靠华夏国内的高速网络链接到华夏各地。

    唐晨东从最开始就在心里把三利市定位为华夏国的一个市而不是缅国的一个市。他不怕签订了和平协议的缅国政府反悔。

    如果缅国政府眼红这边的发展,肆意搞破坏的话,唐晨东就放弃自己当初不亲自参与的立场,好好给缅国政府一个教训。如此一个小国家,就算他背后背靠米国,他也不会怕什么。

    如果自己强大了国家层面也奈何不了的时候,他难道还不可以为所欲为么。

    所以,唐晨东不遗余力地在三利市搞建设,虽然现目前税收基本等于零,但周冰主导的政府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数十亿。

    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利市的税收很快就能上十亿。

    好在,现在三利市市政府财政有几个亿在支撑着,一些项目还是可以马上实施起来的。

 第六五零章晨东集团总部

    又是几个月漫长而短暂的等待与忙碌。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秋天。

    唐志仙这个小家伙都快会喊爸爸妈妈了。

    而王向东这个家伙呢,简直真正的就把唐晨东当成爹了,跟唐晨东那个亲啊。

    而沈颜呢?她甚至已经习惯了呆在唐晨东家里。

    哪里她都不想去,她就在等着和唐晨东打破最后的那一种冰冷的关系。

    沈颜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唐晨东,甚至已经习惯了唐晨东,老公去世已经快两年了,儿子也快两岁了,随着时间的消逝,她对亡夫的思念已经变成了对唐晨东的思念。

    而唐晨东呢,也已经把沈颜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不是老婆,但跟老婆却又那么相似。

    而且,纸是包不住火的,唐晨东身边好几个女人的情形还是让唐振国和周丽芬发现了端倪,为此唐振国和周丽芬和唐晨东谈过。

    唐晨东也老实交代了问题,但现如今的唐晨东在这个问题上父母的责怪已经形不成压力了。相反,唐晨东却把父母的工作做通了。

    大丈夫该当三妻四妾。

    ……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贵商银行已经在全国主要城市建成了近一百个网点,并且都已经开始成功营运,吸收个人和企业存款数十亿元。

    虽然对比于国内其它银行数万亿的存款,这点钱少得可怜,但要知道贵商银行成立才短短的几个月。而且正式营运不到一个月时间。

    当然,这数十亿并不包括原始股东们存进来的钱了,要包括这些钱,有百亿之多了。

    不过,对于注册资本金150亿来说,这点存款余额少得可怜。

    至于贷款方面,唐晨东的要求就要严格得多。大笔的贷款暂时还没有发出去一笔。

    唐晨东当初的构想包括让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但这边贷款利润不高,风险还很大,对于这样刚成立的金融机构而言。是很不利的。

    所以。唐晨东倒是准备在贵商银行走入正轨之后,才去做这样的业务。

    不管是办银行,办实业,唐晨东的最终目的都不为了盈利。而是让更多的人致富。所以。那些不容易得到别的银行贷款的而又急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他关注的对象。

    当然,贵商银行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

    “晨东集团总部搬迁暨晨东大厦落成典礼于xx年xx月xx日在古井村晨东大厦举行,请各位好友届时莅临!”

    唐晨东让公司印了很多的请柬。他甚至把请柬发到了一号那里。

    不过一号通过渠道告诉他,他暂时不会去,等着唐晨东出了更大的成绩之后,他会安排一个时间来视察。

    而现阶段,国家在大力管控政府工作人员参与非政府的工作行为。

    所以,这次唐晨东发出去的请柬很多官场上的领导都没有前来,好在,他们私下都给唐晨东打电话表示祝贺。

    到了当天,来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只是已经升迁到市工商管理局的欧盼盼。

    唐晨东和欧盼盼有过那样的经历之后,两人的关系其实已经发生了转变,但这次是公事公办了。作为主管的地方领导,该来,而且也合情合理。

    晨东大厦楼高三十六层。

    作为双子楼的一栋,其上十层为晨东集团的总部写字楼。而裙楼呢,当然就是大型商场和超市,一楼各种门店。楼下是停车场。

    中间二十余层作为商务酒店和公寓楼还有写字楼。可以说,这边的配套设施是非常齐全的。

    而这边事实上除了晨东集团和古井集团外,有实力租这样的高档写字楼办公的公司也就杨惠的银地集团项目部。

    其外,在古井村这边还很少有大型的公司了。

    唐晨东知道事实上,有晨东集团和古井集团就够了。也完全能够支撑起古井村的发展。

    对于这投资近一个亿的晨东大厦,唐晨东是非常喜欢的。

    第三十六层整个一层将作为他晨东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供他一人使用。

    当然,在这层楼里,各种设施齐全,就算他一辈子不下楼都不会觉得枯燥的那种设施。

    好在,对他来说,根本也不需要别的什么生活和工作设施。

    有张床就够了。

    但对晨东集团的员工来说,这次搬迁意义非常的大。

    在北隅县老办公地已经呆腻了的员工们可早就在盼望着进入这超豪华的晨东大厦办公了。

    这里有更加宽敞明亮的办公楼,有俯瞰整个古井村的高高在上的感觉。

    就算许多在县里住的员工需要每天往返,但任谁见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也会非常乐意。再说,从古井村回县城跟在大城市里从工作地回家一样,半个小时而已。

    而许多在大城市上过班的员工都更加亲身感受过,许多员工在宁云市上班的经历告诉他们,上班一个小时,下班一个小时的生活比起在古井村来说,要艰苦多了。

    虽然古井村在乡下。

    但是在乡下上班却有在大都市最豪华写字楼的那种感觉,何乐而不为。

    在晨东大厦竣工的过程中,双子楼的另一栋古井大厦也在渐渐的拔高。而古井大厦同样三十六层。

    上面六层为古井集团办公写字楼,下面的设施基本一致。

    而在大厦修建的过程中,唐晨东就已经在全球寻找投资商了。

    虽然现目前看起来,在这边投资的盈利能力可能还不够强大,但终归还是有眼光独到的人。

    在古井集团主导下,古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古井百货有限公司纷纷成立。

    当然,这些也都是吸引了一些外来投资商。

    虽然大楼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但毕竟内部装修还有酒店和商场需要更多的时间做前期,所以,等到酒店和商场正式营运的时候,整个古井村这个大工地也基本上应该可以只剩下小部分工程没有竣工了吧,到时候相关配套一完善,剩下唯一的工作也就是吸引客流了。

    唐晨东对此是非常有信心的,等着大学和高中的入住,等着影视城的投入运行,等着一系列会展经济,唐晨东相信人流量不是问题。

    所以,当唐晨东站在晨东大厦最高的地方的他的办公室外的落地窗前,他是踌躇满志的。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