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随身带着番茄园 >

第391章

随身带着番茄园-第391章

小说: 随身带着番茄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学校建立之初,我就已经给学校定下了一个三步走的策略。未来甚至在你们还没毕业的时候,我们学校就会变更名字的。到时候我们一定可以拥有本科生招生的资格,然后是硕士博士。我让所有人都看到一个**丝学校的逆袭。如果这一切仅仅只需要钱就可以办到的话,那么,三年的时间足够了。”

 第六七三章教育为本

    北隅职校开校典礼,加上新学期开学。

    唐晨东对北隅职校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把学校改成具有授予学生学士学位证书的学校,也就是说,到时候要让北隅职校变成北隅大学。

    也许,未来不知道多少时日之后,北隅大学将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能用县城的名字命名的大学。不但只是这些,唐晨东未来的目标还包括北隅大学在全国的大学中获得一定的排名。

    就算211,九八五什么的暂时达不到,但至少要让北隅职校把职校这两个字去抹去。真正的成为一所大学。

    在北隅职校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之后,唐晨东看得出来,这些学生还是多少受到了一些感染。

    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有一种只求把自己混大一点的想法,学历什么的,都不重要。唐晨东也知道这部分人在高中的时候或许都是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在学校里只知道玩。

    但是,唐晨东的目标是让这些学生都重塑为对自己有信心的有用之才,那得费不少的功夫吧。

    毕竟这个学校并不大,1000个人在校园里也被淹没了。

    投入数亿,如果仅仅只是这1000名大学生那点学费,唐晨东亏得那是裤底都没了。但唐晨东相信,把钱投入叫教育上,是最值钱的买卖。

    虽然现目前看起来,这笔买卖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1000人。

    对于职校来讲。其实也不算少了吧。

    40人一个班级,那也是20多个班了。而唐晨东了解过学校的招生专业,也不过十多个。其实说起来,每个专业还是招收到了一定的学生。

    而以唐晨东的眼光来看,学校的招生专业设定并不特别科学。只是他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在这个方面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学校领导的决定。

    毕竟是背靠巴城工业大学,所以许多专业跟巴城工业大学类似。都以工科为主,并着重培养一些技能型产业工人。

    当然,对于古井村本地的劳动需求,学校也是有考虑的。酒店服务。还有旅游导游,在唐晨东的要求下,还开设了一门影视表演。

    特别是对影视表演这门专业,唐晨东和张艺其实是下了很大的努力的。因为张艺跟唐晨东说过。她在未来的打算是建一所以她名字命名的艺校。培养一些合格的专业人才。

    这个想法提醒了唐晨东。他完全可以把北隅职校当成给自己培养人才的学校了。

    刚进来的高中生或许良莠不齐,但他相信在学校的教育下,这些学生终归会有那么一部分成为合格的人才。

    至少。唐晨东认为只要有那么几个人真正的以能在北隅职校毕业为荣的话,那就够了。

    毕竟北隅县没有野战部队驻扎,所以,唐晨东把这些大学生拉到了平时和巴城工业大学合作的驻扎在巴城的某部队营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事训练。

    ……

    除了北隅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学典礼,北隅县教育事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北隅高中的搬迁。

    北隅高中也是唐晨东投资了一个亿,后来又追加了一点投资在古井村落成的。

    北隅高中总占地面积比北隅职业技术学院小了一点点,但同样的风景优美,园林式学校。

    再说,北隅高中本来就是全县师资力量最雄厚,软硬件设施最完备的高中。加上有了唐晨东的全程投入,北隅高中就算比不了宁云市的四七九,那在广山市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而北隅高中的同学们早就盼望着能在新校园里读书了。

    这几年的建设,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毕竟作为县一级的高中,可没有对北隅职校那样高的期待。

    北隅职校是面向全国招生,虽然事实上全部的学生都来自省内。

    而北隅高中却是本地的高中,学生都是本地的学子,他们不会认为北隅高中地理位置太偏僻,反而会认为北隅高中地理位置非常的好,甚至比以前的老校区都还好。

    毕竟作为新兴的小城镇,古井村离县城并不远,未来的发展使得古井村会逐渐成为整个县城的一部分。而且在一些学生看来,就算没有了县城,古井村依然是一个值得留驻的地方。

    搬家,对北隅高中来说,需要搬的东西不多。房子可以一个都不再需要,而房子里的附属设施,学校能更新新的也都更新了。

    学校只需要带着那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一帮子学生来就是了。

    至于学校的老师,他们的家大多在县城,而从县城到这边来上课,每天也就比平时多了最多二十分钟的车程。

    对于一些没有私家车的老师来说,唐晨东还捐献了一辆校车,专门用来接送从县城来的老师。

    当然,以前五块钱一位的农村班车早就已经在古井村实现公交化了。

    唐晨东未来对古井村公共交通的规划是内部环线公共汽车交通网,然后和北隅县客运总站协作。

    至于什么地铁或者轻轨那就没有必要了。北隅县那点人口也支撑不起。

    北隅高中的开学典礼比北隅职业技术学院晚了三天。

    唐晨东同样作为这所公办高中的名誉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甚至在演说者鼓励这些高中生们将来报考隔壁的北隅职校。

    虽然作为北隅县高考的摇篮,北隅中学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进入更好一些的重点大学读书,或许那些三流的本科和专科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但唐晨东并不真的仅仅只是把北隅职校定位为接收那些被淘汰下来的高考学子。只不过目前的暂时情况却也只能是这样。

    唐晨东相信北隅中学有了这一次划时代的搬迁工作,毕竟迎来一个新台阶。

    至于他曾经的母校,北隅实验中学。唐晨东也在考虑要不要扶持一把。但说实在的,整个北隅县起码十所中学,这些中学之中就北隅中学属于第一梯队,实验中学和别的一些中学实力强点也不多。

    事实上,唐晨东觉得一个县城有这么一所全方位都胜出的中学就够了。

    当然,他认为自己这个想法或许有一些局限性,但现目前没人来说服他。毕竟整个北隅县近200万人口。而每年重点大学录取率却百分之五。本科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三十,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省水平。

    唐晨东希望通过自己对北隅中学的投入,增加北隅籍学子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好大学的几率。

    这才是他投资教育的最初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第六七四章吸烟有害健康

    随着北隅职业技术学院和北隅中学相继开学,古井村这块大工地就剩下水上游乐园项目还没有竣工了。

    当然,还有一些在建的别墅和一栋栋宿舍楼。

    唐晨东本来预计是给每一个古井村村民一栋别墅。但计划没有赶上变化。古井村现在的土地已经变得有些紧张了。

    而且本着环保主义原则出发,对土地的利用率当然是越高越好了。所以,他还是让古井集团和杨惠的银地集团合作的房地产项目建了一些电梯公寓。

    这些电梯公寓未来就是古井村村民一人一套的福利房了。

    当然,这些福利房唐晨东也是让他们修得非常的气派,至少这样的房子在宁云市得卖3万一平。而且北隅县整个县城可能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房子。

    至于已经修好的一批别墅,唐晨东已经有了计划。

    一部分用来做度假村,另一部分用来奖励对古井村有特殊贡献的人居住。

    因为房子主体框架已经建好,但还没有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所以,暂时还不能入住,而且全村两万多户籍人口,家庭数也有5000多户,也就是说,最少暂时得修5000套房子。

    这第一批电梯公寓才2000多套房子。

    还得有一半的人不能分到房子。

    当然,整个古井村还有很多人在县城在省城等等各地都买了自己的房子的,他们并不需要在古井村有一套房子。

    只是这免费得到的东西谁不想要呢。

    所以。唐晨东是一有点钱就先往房子里面投了。

    毕竟他狩猎园的项目和番茄园的项目得让更多的人让出自己原来的家园,那么他也就必须要提供给大家住房才行。

    现在已经九月份,唐晨东相信到过年前,应该能把第一批房源让老百姓来抽签。

    ……

    晨东公司三利市分公司投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卷烟厂。这个四方共建的项目晨东公司占据了20%的股份,三利市投资开发总公司占有30%的股份。贵云卷烟厂和彩云卷烟厂各占25%的股份。

    这边的工厂在积极的建设,三利市的农民种植的烟叶终于迎来了一个大丰收的季节。唐晨东在三利市市长周冰的陪同下视察了三利市几个重点的烟叶种植基地,对这些烟叶的品质,卷烟厂的相关专家是赞不绝口。

    唐晨东也知道了三利市至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这边现状的发展之路。

    当然,如果让十多万三利人把卷烟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那肯定是不可取的。所以,唐晨东的晨东集团其实也已经上马了两个冶金项目。

    这边三利市有总价值数百亿的铜矿和锡矿。所以。唐晨东投资在三利市木姐镇开采铜矿石。

    有华夏国十亿米币的援助。三利市市政厅也能拿出一些钱来改善整个三利市的基础设施。

    唐晨东知道要在三利市修一座机场怕还得等些时候。

    毕竟这边连公路交通都不完善,而且整个三利市没有铁路。

    反正在唐晨东来看,古井村这块工地快要建成停工了,三利市这边这块更大的工地还在继续施工。

    不管是唐晨东还是周冰。都觉得三利市这十亿米币的援助还是相形见拙。

    三利市还需要钱。

    唐晨东知道自己的晨东集团和古井集团现目前是不太可能补贴给三利市这边的。那么三利市必须想一条自己的路来走。

    找华夏国无偿的援助了十亿米币。唐晨东也不好意思再去要了。那么还有一条路可以选的就是去世界银行贷款或者找别的主权基金贷款。

    三利市除了探明的一点金属和天然气外,还没什么好拿出去抵押的。而且因为交通不便利,这些矿产的开发成本相对更高。

    也就是说。唐晨东不知道拿这些东西抵押贷款的话,能不能被别人接受也是一个问题。

    但三利卷烟厂却还是在唐晨东绞尽脑汁地给三利市绘制蓝图的过程中正式开工了。

    这边有非常适宜烟叶生长的气候,这边的烟叶品质也是非常的好。唐晨东相信卷烟厂生产的卷烟一定能有非常好的口感和销量。

    不过,因为这边是三利市,而三利市属于缅国。虽然三利市和缅国签署的协议承诺三利市拥有除了外交权外一切权力。但必须还是得承认三利市属于缅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