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玄门妖孽 >

第95章

玄门妖孽-第95章

小说: 玄门妖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齐也明白苏茗雪的心思,稍加用鉴气术打量两边的摊位,没有色彩斑斓,全都是乌油油的黑,即使偶尔有些闪亮处,也是残破的瓷片。小摊位也是能捡漏的,但是几率太小,太小。大部分都很坑爹,有的还不止坑一个爹。生意好的能一天坑好几个爹。

    “去旁边的门店看看,也许能看到好东西。”玄齐对小摊位已经不抱希望,抬脚走向两边的门店,相对流动的小摊位,门店多少会好一些,他们也坑爹,但最多是隔三差五,愿者上钩,不敢坑的那么明显。

    在一家家的店铺里闲逛,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瓶子。首先是瓶子的大小尺寸,其次并不是全部的瓶子都适合送礼。虽然这些花瓶都是有年份的古玩,而且价值也不菲,造型精美,但却不是传承把玩的物件,而是出土的冥器。换言之兢是专门烧制的殉葬品,冒冒失失买上一个,拿去送礼,若是碰到不懂行的玩家,他不懂得这物件的价值。若是碰上懂行的玩家,钱花了,但却适得其反,拿着冥器去送礼,不是咒人早死吗!

    所以想要送人古玩,还是应景的古玩,又要控制在一定的价格区间。是非常不易的。毕竟你送对方一件价值几千万的花瓶,只为感谢对方帮你调剂了一个宿舍,这根本就不现实,姑且不说你送不送,即使你送了,对方敢接吗?

    其实送礼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学识所好,而后投其所好,恰好搔到对方的痒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送的开心,收的开心。这才是送礼的最高境界

    一个红色的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出现在玄齐的面前。这件瓶子倒是很应景,而且不是出土文物,但是价格不太合适,恐怕会上百万。玄齐望着玻璃柜里的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总觉得那里不对,便问伙计:“这个瓶子怎么卖。”

    小伙计立刻介绍:“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喇叭口颈、鼓腹上收。腹部主题纹饰珊瑚红地珐琅彩红梅花和白梅花花卉,十二个喜鹊报喜纹,珊瑚红地与彩粉梅花纹。珊瑚红地粉彩梅花与十二个喜鹊飞过来报喜图案。造型端庄美丽,花案精美,十二个喜鹊报喜满趣,惹人喜爱,十分古朴精美,”

    小伙计说着留心观察玄齐,却发现玄齐眉头紧皱,以为他怀疑这件瓷器作伪,便继续往下说:“这样好品相的清粉彩乾隆官瓷如今已相当难得一见。珊瑚红不容易做假,因为这种珊瑚红不容易做,所以乾隆款时期珊瑚红的特征最明显!”说着他又观察玄齐并没有舒展的眉头,小声补了句:“而且这件瓶子的价格也不贵,只要五十万。”

    听到这个报价后,玄齐眉头舒展而开,这个瓶子果然有问题。同一款的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在十年后,也就是2011年,上拍卖行起拍,最终的成交价是三千多万!即使是现在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款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现在的市价也应该在一百万到三百万的区间。伙计张口要五十万,这不是漏,而是坑,坑爹的坑。

    玄齐不由得用出鉴气术,望着玻璃中的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仔细的打量。鉴气术真的很神奇,能够在一眼见分辨出古玩和工艺品之间的差别。

    古玩收藏玩家对物件有个时间上的界定,六十年为以甲子,六十年前的东西,只要是稀少珍贵传世的,都可以统称为古玩。当然像六十年前的咸菜缸,虽然也能称之为古玩,但却因为存世量过大,而没有价值。

    有价值的古玩恒定了几点要素,首要是稀缺性,例如绝版的邮票,珍贵的钱币,虽然他们也是批量印刷的产物,存在年份也很短,但因为存世量稀少奇缺,所以价值蹭蹭的往上蹿,偶尔现世一枚,价值难以估量。

    而后是历史价值性,比如这个物件是跨时代的产物,又或者这个物件被某位历史人物所珍爱收藏,那可就了不得。价格也是蹭蹭的往上涨。例如皇帝用的玉玺,又或者在历史中较出名的物价。

    再接着是学术性,通过这个器物,能够解开历史上的疑团,又或者这个器物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会给这件古玩增加潜在的价值。例如地动仪,水浮司南,指南车。这些一旦出土,或者在收藏界现世,立刻就能填补历史上的空白,所以价值也会非常的高。

    还有一种是错位性,基本上这类的古玩存世量风毛麟角。比如在元代的窑厂里烧得仿宋瓷,又或者在明代窑厂里烧得元青花。或者仇英临摹王羲之的字帖!这些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分辨这些东西,需要有几十年的造诣。一个新玩家只能看出这些东西不对,但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甚至会当成是赝品,继而错失机会。

    玄齐自从修习玄术后,整个人脱胎换骨般,脑袋越来越好用,也越来越灵光,多少年后的生活经历,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好似形成固有的信息。玄齐可以通过关键字直接检索,而后从清晰的记忆中,把这段信息抽离。

    玄齐并没有专业系统的学过古玩知识,但是上辈子在超市做了十一个月的保安,每天就是看仓库,清闲无比。一块工作的同事,是个幻想着能捡漏,一夜暴富的老棒槌,上班清闲,天天没事他就喜欢跟玄齐讲古玩知识,讲述自己每次的打眼心得。加上华夏富强,古玩市场大热,一些电视台也纷纷有鉴宝的节目。在同事的带领下,玄齐耳闻目染十一个月,三百三十多天,每天闲谈扯淡不下于八个小时,再加上看电视的时间,玄齐学的并不少!现在一窍通百窍通,几乎看到就能想到。

    就如眼前的这尊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这里的老板也一定也看出这瓶子的不对,却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所以不敢要高价。玄齐便对着伙计说:“让你们老板,我跟他谈一谈这个瓶子!”

    伙计一时间错愕,这个瓶子放在这里快五年了,一些老玩家看后转头就走,一些新玩家被高昂的价格所阻。这个瓶子孤零零的摆在这里,乏人问津,成了老大难,眼看着就要打在手里。现在有人要接,小伙计终于立刻把头一点,蹬蹬蹬,跑到后堂找老板。

    苏茗雪望着漂亮的珊瑚色瓶子,好看倒是好看,也很应景,但是价格太高了。并不是苏茗雪买不起,而是送给校长他不会收。

    玄齐好似看出苏茗雪的迟疑,低声的说:“这个瓶子不会那么贵,估计十万就能拿下。”

    红沁望着玄齐,开始想究竟要做什么,才能让老板把价值五十万的东西,十万卖掉?玄术?催眠术?还是骗?

    半晌后,从后堂走出来个穿着长袍马褂须发洁白的老者,他就是这家店的老板,魏如松。此老年约六十,人如其名,这一生行得正,坐得正。从不做坑蒙拐骗,碰瓷障眼的生意,光魏如松这三个字,就是一块响当当的活招牌。

 第一百一十二章 原来如此

    说起这件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大约在六年前,有个乡下老农带着这件瓶子来到雅轩。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物件,因为缺钱而急于脱手。

    魏如松正好掌堂,接过这个物件后,第一眼大喜,这可是个大开门的物件,有些玩家玩了一辈子瓷器,都不能见到如此好的物件。可以做镇堂之宝了。再仔细瞧,却又透着一丝不对。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魏如松喜欢寻思,喜欢钻研古玩里的学问。拿不准的东西他不会轻下断言。问了问要出手的老农,老人家开价五万。这个价格倒是不贵,完完全全是在捡漏。即使打了眼也无伤大雅。魏如松便把这件瓷器收下,而后找来同行好友一同长长眼。

    这一下沸腾了,有的说是真品,价值百万以上,甚至三百万都有可能。有的说是赝品,五万块买个工艺花瓶虽然亏,但却亏不多。

    因为形成不了压倒性的结论,魏如松并没有打算把这件瓷器出手,又带着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四处拜访几位名家,甚至国宝级的鉴定大师,但却都说不出个头头道道。

    四处寻访一年,一直找不到压倒性的理论,无法认定真伪。这件瓷器就压在魏如松的手中,后来又放置半年,魏如松把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请进雅轩,希望能找到识货的主,给这件瓷器下定言。

    玄齐曾经看过一期鉴宝节目,里面有件瓷器就是来自潘家园雅轩,报上的名目也是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后来数十位专家一同研究数十天,甚至用上仪器碳十四进行年代检测,都确认这是件有传承的老物件。后来还是某位专家,思索之后,一语道破天机,说出来这件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究竟是哪里不对。

    整个节目好似幻灯片般在玄齐的脑袋中旋转,记忆中的瓶子和眼前的这个瓶子画面重叠,瞬息间丝毫不差,再用鉴气术观看,确认这个瓶子里的确含有古玩特有的灵气,玄齐已经可以确认,这个瓶子就是后世引起争论的那个瓶子。

    魏如松出来看到如同学生般的玄齐,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年岁轻,而轻视对方,老派的一抱拳说:“朋友,听说你要见我,洽谈这个瓶子。不知如何赐教?”

    玄齐的姿态放的很低:“赐教愧不敢当,只是见到心爱之物,由不得新生欢喜,特意请老人家来讲讲数。”

    玄齐说着用手磨砂清乾隆款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外层的玻璃罩:“多好的瓶子啊!如果没有疑点他至少值三百万,再过上些年月,甚至破千万。可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疑点,让他的价值大降,在你眼中值五十万,而在我的眼中只值十万。”玄齐说着还伸出根食指。

    “哦?”魏如松的眼中闪过一道的异彩:“古玩一道讲的就是一个观赏通透。学问一途还讲究达者为先。只要你能说出这件瓶子的疑处,解开老夫心头的疑惑,别说十万块,就是送给你又何妨?”

    “不!”玄齐坚持:“我们买。大家有不是特别熟,我们怎么好意思占你老的便宜。”

    “好!”魏如松把头一点:“还是那句话,说出这瓶子的疑处,十万块我卖你。”

    玄齐用鉴气术望了一眼魏如松,发觉这位老人家念头通达,头项上还有浩然正气,是位仁诚君子,千金一诺,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事情。

    “这瓶子其实没有丝毫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名字错了!”玄齐轻声说:“应该叫,民国仿清乾隆珊瑚红珐琅彩喜鹊报喜赏瓶。”

    “啊!”魏如松面色一呆,脸上神情闪烁,最后化为狂喜,双目炯炯有神,拉着玄齐的手说:“小友当真知识渊博,慧眼如炬啊!如此简单浅显的道理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是的!这件瓶子没问题,只是名字叫错了!断代断错了!”

    艺术品特别是古玩,不光讲究艺术价值,还讲究年限价值。现在华夏能烧出青花,甚至哥窑,汝窑,钧窑,定窑曾经名震一方的瓷器都能烧出来,甚至烧制工艺,艺术价值比以前的还好,却没有古玩的价值,这就牵扯到断代与传承。

    民国时期瓷器生产,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