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官路逍遥 >

第222章

官路逍遥-第222章

小说: 官路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代,你代?”潘宝山冷笑一声。

    “我代,我代。”梁延发连连点着头。

    接下来潘宝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一抖手腕,“噗”地一声,把酒泼在了梁延发脸上。

    梁延发被泼得打了个寒战,傻愣愣地站着不动。

    这一幕来得太突然,而且也超乎大家所想,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众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开始喝酒的时候有过介绍,知道刘江燕是潘宝山的老婆。

    潘宝山的这番举动,被刘海燕批评为失控、失态。不过潘宝山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做人是要圆通一些,但在有些事上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该刺锥凸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戳出来。

    “梁延发逼着江燕喝酒,我对他进行回应,说到底是我在捍卫作为一个男人、作为刘江燕的男人的尊严。”潘宝山对刘海燕道,“这话也许我说得有点过,但就是那么个意思,有些事是不能忍让的。”

    “不只是说得有点过,做得也过了,你当众泼梁延发酒,让他下不了台。”刘海燕道,“他对你的忌恨也就没法消融了。”

    “梁延发对我的忌恨可以说是先天性的,本就没法消融。”潘宝山道,“不管怎么说,都是他咎由自取,他要为自己的不明智付出一定代价。”

    “其实我也理解你。”刘海燕点点头,“只是以后江燕要多加小心,工作上的事你也知道,闲能闲死,累也能累死。”

    “你是说梁延发会给江燕穿小鞋?”潘宝山哼地一笑,“大姐你放心,没事的,梁延发如果敢对江燕有半点为难,他的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

    “你可别乱来。”刘海燕道,“工作上的事再怎么着也只是工作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肯定不会乱来,做事都是要有板有眼的。”潘宝山顿了下,道:“干脆我来个先下手为强。”

    “你到底想干什么?”刘海燕惊问。

    “拿下梁延发。”潘宝山说得胸有成竹,“我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也是时候动手了,而且那还能打打冯德锦的嚣张气焰。”

    “看样你已经有法子了。”刘海燕道,“你决定下来的事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不要给自己惹上麻烦就行。”

    这方面,潘宝山有绝对的把握,有些事他只管安排,不需要出面。

    回到市里,潘宝山找了王三奎、李大炮、鱿鱼和彭自来商量,说当初梁延发企图通过一个叫钱程的人向他行贿,想把他拉下来,现在要利用这事反过来把梁延发拽倒。

    鱿鱼脑瓜子活套,一听就说好办,给钱程下个套,迫使他把事情抖落出来,然后朝纪委一反映,梁延发就吃不消了。

    潘宝山呵呵一笑,说他也这么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给钱程下套、下什么样的套才能让他就范。

    “找个案子给他背上,一判就是十年八年的。”李大炮道,“他还敢不听话?”

    “刑侦队那边我可以找人。”彭自来道,“案子可以找,到时弄几个污点在钱程身上就行。”

    “要我说不用那么费事。”鱿鱼很乐呵,“我辖区里的事多得很,来个现行都可以。”

    “怎么个现行法?”潘宝山问。

    “先掌握钱程的行踪,机会合适的话就现场制造案子。”鱿鱼道,“命案。”

    “命案?”李大炮一听,摇了摇头,“没必要搞那么大,到时还抹不干净。”

    “假命案。”鱿鱼嘿嘿地笑了,“弄个假象而已,干干净净不留后患。”

    “钱程的行踪怎么个掌握法?”一直不吭声的王三奎插话问道,“那事还得做得自然些,否则让他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可不好,会打草惊蛇。”

    “那事由你来做。”潘宝山听后,冲王三奎缓缓一点头,“卞得意认识钱程,他告诉过我,说他们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你回去跟卞得意合计一下,让他以合作生意为由接近钱程,下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事情说到这里就算妥当了,潘宝山可以撤出身来不再过问,剩下的让王三奎他们操办就行。对王三奎,潘宝山还交待了投资三百万的事,让他找邓如美拿钱,然后跟郑金萍交接。

    安排好事情,潘宝山又是一门心思扎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工作上。眼下松阳的新农村建设势头不错,尤其是现在力促新乡镇建设来带动新农村建设大提速,更要投入足够的精力紧抓不放。而且,如今省财政厅还要给予大力扶助,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然,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不是潘宝山工作的全部,他分管的工作很多,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否则就会有工作失误。好在分管的其他工作不复杂,条条线线都比较明晰,有问题解决起来也不费事。

    另外还有件事潘宝山也比较挂心,赵铭的问题。现在通过卞得意的深入,已经成功打入邸章庆的运作内务,“低标准”的钢筋正源源不断运往会馆的建筑工地。下一步,就是找个恰当的时机,通过解决邸章庆的问题,来牵动赵铭。

    对赵铭方面,潘宝山也有安排,他让鲁少良密切关注市旅游公司的改制情况。那方面是很明显的事情,不管什么企业,每逢改制,领导的腰包总是会装得鼓鼓囊囊,区别是有人做得严实不留痕迹,有人考虑不周会留下隐患而已。

    潘宝山相信,赵铭应该是属于做事严实不留痕迹的人,但他也相信,狐狸再狡猾,尾巴总归是有的,只要用心去抓就能摸得到。

    抱定心思,潘宝山也不着急,事情既然已经安排下去了,就耐心等反馈。

    说反馈,鲁少良那边就传来了消息。鲁少良说,赵铭在市旅游公司改制过程中,可能和几个中高层领导合伙谋划共同伸手,隐匿、截留公共资产多达七八千万。

    潘宝山乍听不太相信,七八千万元,数目也太大了,赵铭有那个胆子?再说,合伙的生意难做,保不准哪个伙伴会不牢靠,他就不怕事情败露?

    对此,鲁少良说赵铭肯定有他的想法,反正数额巨大,出事谁都完蛋,所以建立攻守同盟,多也没有什么问题。

    潘宝山说,两人为盟是钢、三人为盟是铁,多人为盟就是稀泥烂浆。赵铭要是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就死定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肥肉

    潘宝山说的那一点,赵铭有足够的认识,说白了就是违法乱纪的事最好一个人干,多一个人参与就多一份危险。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些事一个人干不了,必须得有合伙人。

    按理说从保全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干不了的脏事就不要干,怎么说安全最重要。这一点,赵铭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他来到市旅游公司任一把后,发现在公司改制的背后,隐藏着多么大一块超级肥肉,这让他按捺不住,决定要铤而走险搏一把。

    市旅游公司包括下属企业,一共两千多名职工,赵铭想了,两千多名职工,每个人头上抠一百就是二十万,抠一千就是两百万。事实上,只要动动脑筋,每个人何止被抠一千块?

    赵铭通过在国资公司的关系,请权威的、官方授权的评估机构给旅游公司做了个资产评估,净资产为一亿两千多万元。

    随后,公司获得批复同意,可以进行整体改制,但是有一个前提,在先行扣除退休职工社保费和在职职工安置费后,剩余的净资产要全部转让给职工。

    前提说得很明确,但因为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回旋的余地很大。赵铭经过一番谋算,提出了申请,说通过旅游公司本身来把公司资产转让给职工,问题很多且难以理清解决,会给改制带来阻力和麻烦。因此,为了保障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以职工的安置费和企业的待转让资产作为出资款,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再通过这家新公司受让旅游公司的全部净资产,最后实现资产朝职工身上的顺利转让。

    这个申请有一定合理性,也得到了批复。

    于是,按照相关程序,志远公司很快成立,由赵铭任公司法人、总经理,连同另外六名公司高管和六十名职工代表共同作为公司的股东,代表全体职工行使股东的权力和义务。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赵铭开始下手。他逐一找六名高管谈话,传递了伸手信息,并获得了一致认同。如此一来,连同赵铭在内的七个高层领导,便利用领导职务、熟知企业资产状况等有利条件,大施拳脚转移、侵吞资产,吃下了四块肥肉。

    第一块肥肉,是公司历年来职工工资还有几次厂房、厂宿拆迁时的过渡安置费的结欠,两部分共一千两百万。这一千两百万,按照规定不应该作为公司的负债评估,但在赵铭的指使下,以这部分钱在改制后还将发放给职工为由,仍然算作公司的负债资产算进了资产评估。但实际上,根本就不会有任何返还。

    这一下,一千两百万就不知不觉地被隐匿起来。

    第二块肥肉是改制后离岗职工的安置费。按照改制的要求,公司改制后要支付给职工安置费。这可是个大块头,赵铭又动起了脑子,把其他六个高管召集起来商量对策,最后一致决定,采用内部二次改制的做法,把下属的近二十家没有油水可捞的企业踢开,让它们对职工自行安置,不纳入旅游公司总部的大盘子。而这部分职工的安置费,高达四千万元。

    就这么一个决定,赵铭他们又有了机会,明目张胆地扣除了那四千万,大肆侵吞。

    第三块肥肉是优惠政策带来的。旅游公司改制时还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补助,总额达到了一千一百万元。这部分钱职工一概不知,包括中低层的领导干部也不了解。所以这笔钱他们贪起来就特别容易。赵铭事后还感叹,说如果件件事情都能如此轻松,那该是多么完美!

    第四块肥肉,是新成立的志远公司在受让、购买旅游公司的净资产和部分土地使用权时的差价,共节余两千多万。这些钱也全部被隐匿起来。

    四块肥肉,共八千多万元,数额巨大。

    开始的时候,赵铭还有点害怕,觉得不应该下手那么重。但是,随着一步步操作的深入,他的胃口又开了,觉得只要步骤详备得当且安排得巧妙,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七个人经过商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从八千多万中拿出整八千万作为志远公司股东的出资款,注入到志远公司。这八千万是隐性的,其他六十名职工代表并不知晓。

    但是,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笔巨大的隐性出资款划到他们个人名下?有的人坐不住,发急。

    赵铭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在事情没有找到办法之前,任何躁动都有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他多次召集其他六个人开会,把道理讲通,让他们不要只是一味地急躁,而是要尽快想办法。

    当然,赵铭不急归不急,但他对金钱的占有欲已经膨胀到了极点。

    本来,赵铭在到旅游公司之前,四处伸手也弄了不少,已经超过了一千万。那是丁薇所知道的,所以她说赵铭钱多得惊人,毕竟达到八位数了。可即便是这样,赵铭还是不满足,他一直盼望着手里的那一千多万能跳起来翻几个跟头。

    现在可以了,终于看到了希望。如果事情成功,他至少要拿走其中的两千万。

    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