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官路逍遥 >

第71章

官路逍遥-第71章

小说: 官路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先到现场看看,你们夹林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得不错,近来市报两次头条报道了相关新型农业发展项目,很好。”祁宏益说。

    “好好,那就先看现场。”仲崇干回头对潘宝山一招呼,“潘乡长,你前头带路,先奔第一站!”

    “哦,潘乡长就是报道里提到的潘宝山吧。”祁宏益问仲崇干。

    “是的,是的。”仲崇干道,“夹林的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到任前黄开建书记抓的工作,他去农业局后,就一直交由潘宝山负责。”

    “嗯,不管谁负责,要持续抓牢抓好。农业发展是富祥县现阶段的工作重心,要花大力气去扶持。”祁宏益道,“抓点紧吧,去现场转转。”

    车队不急不缓地行进,很快来到斜坡村设施蔬菜大棚区前。

    潘宝山最先下车,向后走了几步,迎上祁宏益。

    “祁书记好!”潘宝山稍一哈腰,微笑着伸出双手,“欢迎祁书记莅临夹林指导工作,我是小潘,潘宝山!”

    祁宏益抬手和潘宝山握了握,“哦,潘乡长,潘宝山,夹林的新型农业搞得有声有色,在持续抓好项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总结经验,争取大踏步前进。”

    “在祁书记的指导和支持下,那是肯定的!”潘宝山响亮地答着,回身指了指蔬菜大棚,这个时候不能只说空话表态,要及时展示成果,“祁书记,这一片温室大棚自去年年中开展以来,项目推展进度很快,现在已出具规模,由当初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近百户。据一季收入测算,种植户年人均收入可逼近万元大关!”

    潘宝山边说边引导祁宏益来到鲁成升的蔬菜大棚前。

    鲁成升正和家人摘脆嫩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忙得热火朝天。

    “这已经是第二茬了!”鲁成升提着一筐西红柿乐得合不拢嘴,“摘一茬蔬菜就能赶上种一年的粮食!”

    “他是斜沟村村支书。”潘宝山指着鲁成升向祁宏益说,“去年项目开始时,村干部们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影响下,村民几乎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设施大棚蔬菜行列中来。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搞大棚菜,最终全村八成以上家庭都将成为种植户,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专业村。”

    “市场引导方面怎么样,有聚就要有疏,菜集中种起来了,销售局面一定要打开,那也是关键一环。”祁宏益环视这蔬菜大棚,感受着浓郁蓬勃的生机。

    “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乡里推动种植户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发挥了很大作用。”潘宝山说,“现在菜农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蔬菜销售出去,赶上成熟高峰期,每天都有菜商到地头收购。”

    祁宏益点点头,“在引导发展上,乡里有没有进一步打算?”

    “乡里已经着手以斜沟村为中心,打造成规模上水平的设施蔬菜基地。”潘宝山说得很有豪情,“现在正在和投资商洽谈,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导蔬菜基地向生态农业园转变,届时园内将进行道路硬化、水电通引、排灌完备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将筹建一个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嚯,好啊。”祁宏益笑道,“那可是个大工程,要好好排个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初步计划已经列出,还有待完善。”潘宝山说完估摸了一下,不能在蔬菜大棚上耽误太多时间,便对祁宏益说起了庭院种植:“祁书记,斜沟村是乡政府驻地,为做大经济强村效应,我们还实施了‘见缝插针’致富模式,充分利用村民闲置的庭院、门前屋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高效益的蘑菇,还有一些时令果蔬,不但美化了环境,还能带来收益。而且从目前主要种植的菌类情况看,获利很高,下一步乡里将进行扶持,争取把菌类种植当成大类发展项目。”

    “政府驻地村要做强,其他相对经济薄弱的村子也要兼顾,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关注,否则贫富差距拉得过大,也是个问题。”

    “下面要看的大陡岭村就是若村,但现在通过金银花种植基地项目,已开始改观!”潘宝山说着,对郑金萍使了个眼色。

    郑金萍赶紧给王三奎打电话,说调研组马上就到,做好准备。

    出发时,祁宏益向潘宝山招招手,喊道:“小潘,来,到我车上。”

 第八十二章 含蓄地露骨

    坐进祁宏益的车里,还跟他并排在后座,潘宝山非常拘谨。

    “呵呵。”祁宏益看得出来潘宝山很紧张,“小潘,大陡岭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的情况,前几天在报纸上看了,金银花开,流金淌银,效益很直观,金银花成了名符其实的富民花。和市健达医药公司合作开发基地举措也很好,公司、基地、农户三合一运作模式,可以实现健达药业公司药材来源与农户种植收益‘双保险’、‘双丰收’。”

    提起项目情况,潘宝山就有了话题。

    “祁书记你说的是。”潘宝山适时答话交流,“不过报道中没提发展前景,等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五千亩后,我们准备进一步完善服务,招商引资建设集烘、晾、存于一体的金银花深加工厂,那样产业链将进一步拉长,经济辐射力也就越强!”

    “嗯,那很好,发展项目,重要的是远景。”祁宏益说,“没有远景也没了方向,做什么都不长久,而且也缺少动力。”

    “祁书记,我工作时间不长,经验还很不足,有时怕眼高手低,那样的错误可是很严重的,事关全局。”潘宝山神情庄重,“所以有时难免思前想后畏手畏脚。”

    “年轻人就是要有股闯劲,开顺风船练不出好舵手,前进的道路上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吸取教训,引以为鉴。”祁宏益语重心长,“当然,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还要集思广益,不能一意孤行搞一言堂,那就不是简单的错误问题了,而是能力问题。”

    “祁书记你说得是,今后工作中一定加以注意!”潘宝山表态。

    “呵呵,你们年轻人头脑灵活思维转变得快,是大有作为的。”祁宏益笑道,“小潘,好好干,争取把夹林树成典型。”

    “谢谢祁书记寄予厚望并殷切鼓励,我会把您的厚望转化为希望、鼓励转化为动力,开足马力为夹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自己的贡献!”潘宝山表现出很受鼓舞的样子。

    “嗯,好,不错。”祁宏益笑着点点头。

    潘宝山看着祁宏益,心里闪过一丝冷意,听祁宏益这意思,好像还很认可他继续留在夹林这个小地方。

    正想着,金银花种植基地到了。

    大片金银花开放,到处是村民采摘的忙碌身影,花香飘,笑声扬,好一卷美丽富民的和谐彩图。

    车子还未停稳,潘宝山就已推开车门,他要争取赶在副驾驶位子上的杨涛之前,绕到另一侧去为祁宏益开门。路上杨涛一直没说话,潘宝山觉得他有点阴,不怎么好相处,不过那无所谓,跟他不会打太多交道。

    潘宝山到底没赶上杨涛,他的距离实在有些远。

    杨涛开车门的时候,看似无意地给了潘宝山一下冷笑。

    “***!”潘宝山暗暗骂了一句,愈发觉得杨涛虚诈,是个心胸狭窄之人。

    “潘乡长!”早已等在基地的蒋春雨奔过来,喊了潘宝山一声。

    “哦,蒋助理。”其实潘宝山在私下里已经喊她春雨了,他觉得那份温暖值得珍惜。

    “王书记要激动命!”蒋春雨面如桃花,小声对潘宝山说:“他正带人在地里采摘金银花,想表现一下呢。”

    “他也能摘花?”潘宝山嘿嘿一乐,“摧花还差不多。”

    蒋春雨嘴角一翘,淡淡地来了下妩媚,“宝山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潘宝山听了一愣,这是蒋春雨第一次如此含蓄地露骨。不过这会由不得他多琢磨,祁宏益背着手扫了一圈岭坡上的金银花地后,抬步向地里走去。

    “祁书记小心,地不平整。”潘宝山撇下蒋春雨,来到祁宏益旁边。

    “没事。”祁宏益走得很稳,“金银花花期有多长?”

    “大概一个月左右,花株进入鼎盛期,一般每年可开三到四次花。”潘宝山抬眼望望,王三奎正瞄着这边,想着他热切的表现欲,便向他招招手。

    王三奎立刻颠颠地跑过来。

    “这是大陡岭村村支书王三奎,在项目刚开始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潘宝山笑着说。

    “嗯,基层村组织干部的模范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祁宏益点点头,“现在一亩地,能产出多少?”

    “现在花株还没长足,但一亩地一年也要有四五千的纯收入,比种花生地瓜啥的,要翻好多倍呢!”王三奎裂开大嘴笑道,“等花株长足了,一亩地一年收入就能奔一万去!”

    “争取过万!”祁宏益兴致勃然。

    “在潘乡长的带领下,我们有信心!”王三奎看了眼潘宝山,又对祁宏益说道:“自打去年潘乡长抓农业工作以来,大陡岭村可真是变了天,这个金银花一搞,咱们干一年可比得上以往干十年了!”

    王三奎这么夸夸一通说完,潘宝山好一乐,刚才听蒋春雨说王三奎猴急着想露个脸,无意间给了他个机会,没想到还能受他一下吹捧,挺好。

    “潘乡长的确是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起码在我们夹林乡是这样。”跟过来的蒋春雨跟着说道,“除了我们大陡岭村的金银花,还有斜沟村发展的设施大棚蔬菜、瓜坡村养殖的畜禽,都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哦,现在还有洼窑村种的鲜切花规模种植,看样又能撑出一片天!”

    “哦,呵呵,小潘你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祁宏益听后笑道,“干部干与不干、怎么干,底下的人清楚得很。”

    这话说完,旁边的梁延发和仲崇干嘴角一抖,面色不太自然。

    “是啊,祁书记说得是。”潘宝山不敢大意领功,“现在夹林的发展思路,其实是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开始的黄开建书记到现在的仲崇干书记,还有一直大力支持的梁延发乡长,都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心出力,否则也不会有眼前这么好的局面。”

    祁宏益仰头一笑,呵呵拍拍潘宝山肩膀点头道:“好,小潘,你说得很好!”

    潘宝山能从祁宏益的眼神里看出点什么,但也不十分确定。旁边的蒋春雨望着他,用别人察觉不到的方式对他点了下头,不动声色地竖了下大拇指,意指他说得到位。

    潘宝山这下确信,在另一个层面上又得到了祁宏益的肯定:善于团结。

    团结,尤其对领导班子来说至关重要。班子不团结,共识就难达成,而且还相互操蛋。祁宏益在官场浸淫这么多年,深知其道,刚才听潘宝山那一番朝仲崇干和梁延发头上推功的话,能感觉到他领导思维的成熟度很高。

    “好了,到下个点吧。”祁宏益继续说,“刚才那小姑娘不是还提到畜禽养殖和鲜切花种植嘛,去那里看看!”

    紧拥在后面的人群自然闪开,留出个夹道。

    祁宏益转身,对潘宝山说:“小潘,你还坐我的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