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密室的封印 >

第13章

密室的封印-第13章

小说: 密室的封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不怎么看书的九冬惊呆了。幽弥对此很有些得意地笑着。

  “作家每天的创作精力是有限度的。即使是效率很高的作家,一天80至100页应该就是极限了,而这也势必影响到以后的创作速度。考虑到这一点,即使以每天60页的速度持续进行创作的话,2500页的书稿也要花上四十天才有可能完成。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看法。”“那也就是说……从寄出日的一月六日往前推算,必须得从十一月末就开始执笔写作才行。”音梦推算完,舞衣又接着往下说了。

  “即:书稿最晚也应该是在十一月末开始动笔的。第二点,我们对书稿的作者来做一个推论——先不去管它是不是浊暑院写的,能想到的现有这么三种可能性。

  一、由罪犯本人执笔写成。

  二、由了解罪犯计划的人写成(包括同犯)。

  三、是案发前由某人虚构而完成。

  除了和现实案件对应的第四部之外,所有内容也都和这次发生的事件有关,所以,可以看出作者在开始动笔写作之前,就已经对《密室传说》有了一个整体构思。如果是第三种可能的话,就是罪犯模仿本书的情节实施了杀人。“”当然也不排除三种可能性合而为一的可能。“舞衣对鸦城苍司的补充表示了赞同:”另外,还可以加上一条:书稿的作者和所有受害人都认识。“半斗舞梦这时离开座位,把刚才城之介在白板上画的表格擦去。

  接着,用记号笔把刚才舞衣所说的写了下来。

  从《密室传说》获悉的事实
  ①整部书稿最迟是在去年十一月末开始动笔的。
  ②书稿的作者有可能是: 一、罪犯 二、指导罪犯杀人计划的人 三、小说《密室传说》的作者
  ③书稿的作者在写第四部的时候,认识或知道所有现实中遇害的那些人。

  看舞梦归纳完了,舞衣又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来就书稿中与现实案件中有出入的地方做一分析。总代表、龙宫、鲇川,你们三人都曾在书稿中出现过,现在就请你们把书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自己进行一下比较如何?”“那是硬安在我龙宫身上的。在《密室传说》中写道龙宫接到了麻生茉绪打来的电话,可实际上接到电话的是刃兄,而不是我龙宫——当然,那天我人确实也在JDC本部。”龙宫耸耸肩,无可奈何地说。

  “我这方面,书中所写和所发生的简直是惊人的一致。就连我和妹妹的通话内容也都相差无几。昨天我读着读着就觉得背上直冒凉气。简直就好像当时有人在什么地方在一直窥视着我们似的……”鲇川哲子的声音里还依稀可以听出害怕的语气。完全是隐私的谈话居然被以小说的形式几乎原封不动地记录了下来——而且还是在谈话发生之前——这搁在谁的身上都会觉得恐怖的。那不是什么小说,而是一部预知未来的事实记录。

  “至于我,也可说是差不太多。虽然书中所写的我和Pyramid的通话多少有些出入——”听完鸦城这句话,大家又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舞衣身上。

  舞衣对给予她上述回答的三个人点头示意后,补充说:“谢谢各位。刚才大家也都听见了,下面我们就再来看看书中所出现的与现实不符的几个地方。这是那些比姓名之间的不同更加不能忽视的。”“雾华小姐,那应该指的是杀人事件之九吧。”“对呀。在杀人事件之九中,书中记叙的和现实发生的出现了明显差异。” “——没错!”哲子和九冬恍然大悟一般,急急忙忙去翻手中的书稿。

  而恐怕根本没摸过书稿的蟹场却仍然茫茫然不知所措。

  “《密室传说》的书稿中写道,在第九位遇害者的背上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标注着'密室玖'的字样,而实际上,在受害人的背上所留下的却是'杀人玖'。这里的出入究竟暗示我们什么呢……?”第九名遇害的是木尾真菜魅,在她的背上留下的确实是“杀人玖”的字样。当时调查这起案件的警方因为它不同于以前的“密室 n”而一度认为这只不过是利用了这样一个时机的另外一桩与此无关的杀人案。然而不久后出现的第十位受害人的背上,又赫然的出现了“密室拾”的标记——而且 “密室玖”的受害人也始终没有出现,所以最终仍然断定:木尾真菜魅就是这系列杀人案中第九位被害的人。

  而且,木尾真菜魅背上的“杀人玖”的“玖”字与稍后被杀害的Pyramido水野的背上的“密室拾玖”的“玖”字笔法完全一致。因此,更加证实了“杀人玖”的罪犯与一直连番作案的是同一人……可究竟为什么单单在那次的杀人中不再沿用“密室玖”,而采用了“杀人玖”的呢?这个谜底至今也未能解开。

  连蟹场也惊讶于此,赶忙翻开摆在面前的书稿,去找刚才所提到的《密室九》那部分。

  “刚才总代表他们三人也分别对书中出现的自己和现实发生的事情作了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稿的作者的预言并非丝毫不差,而是在其中交织着自己的想像写下的将要发生的事。我们就从这一点出发去考虑。为什么作者会把原本是刃侦探接的电话安插到龙宫身上去呢?又为什么会把现实中的'杀人玖'写成'密室玖' 的呢?”“是书稿的作者并不知道'杀人玖'吧……”小声插嘴的是女警部鲇川哲子。

  正如对于“密室”下是用汉字的大写数字所表示的这一事实进行了严密封锁一样,第九名受害人的背上的血字并非以往的“密室”而是“杀人”的这一消息也是禁止泄漏的秘密,所以知情者甚少。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很多向警方或JDC自称“我就是你们要找的杀人犯”的,他们中即使有人知道“密室”后写有汉字的大写数字这一细节,可对于第九名被害人背上的“杀人玖”这一情况却几乎都不知情。

  惟一的例外就是麻生茉绪。麻生茉绪在打给JDC的犯罪预告电话中曾提到只有第九名遇害者的背上留下的是“杀人玖”的字样。当然,她也并没有说这是为什么……

  “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推论:至少在发生这些杀人事件时,书稿作者和罪犯之间并没有进行联系——在此所指的,当然是犯人并不是麻生茉绪的情况下。”“舞衣,是不是据此可以说:杀人犯和书稿的作者并不是同一个人。”经过这么一整理,感觉调查进展了一大块。

  鸦城苍司满意的点点头,又拿出一根烟卷,环视了一周。

  “不管怎样,曙光似乎就在眼前了嘛。只要书稿的作者确定了,那离揪出犯人也就不远了。”如果书稿的作者是在已知罪犯作案计划的基础上写下的这本书的话,自不必多说;相反,如果是罪犯按照作者尚未公开的作品的情节去实施的犯罪的话,那么他们之间也必定有某种联系。总之,只要能搞清楚书稿的作者究竟是谁,那抓住罪犯也就指日可待了。

  此后,大家又继续商议了一会儿,那天的晨会就解散了。

  案情的调查终于在案发的第九天有了较大的进展。

  侦探们也都意识到他们还将面临更重要的挑战……

●推理Ⅳ 密室的魔咒

  ★一、虚构变为现实里的噩梦

  就在九十九十九在地球的另一侧开完会的一个半钟头以后——半斗舞梦仍在JDC第一班室。日本当地时间是一月十日早上八点三十分。

  在去第一会议室之前,舞梦整理着自己办公桌上的那些资料文件和邮件。

  自从收到《1200年密室传说》以来,舞梦有了一个新的习惯:争取在晨会之前尽可能的把当天新到的资料和邮件都过一遍目。舞梦在永远都堆积如山的资料和邮件中,半是期待半是害怕地逐一清点着。

  又和上次一样,在最下面又被压着一个信封。邮戳显示为一月八日周六。另外还印着快递的章。旁边同样有“CHECK!”的字样表示该邮件已经通过了X射线检测……

  这次的没有前次那么厚。

  但是舞梦对写着“日本侦探俱乐部 总代表 鸦城苍司先生启”的笔迹似乎还有印象。

  舞梦先把其他文件和邮件扒到一边,就像是要拉响手榴弹的导火索一般,战战兢兢地伸出了手。

  并不沉。

  舞梦颤抖着手把信封翻了过来。

  寄出人——果真又是浊暑院溜水。

  除舞梦之外,大家都到齐了。鸦城苍司、刃仙人、不知火善藏、龙宫城之介、雾华舞衣、九十九音梦、冰姬宫幽弥,还有鲇川哲子。佐渡九冬又故态复萌,还在睡懒觉。而蟹场警视则据说是患上流行感冒发着高烧,正在宾馆煞有介事地养着呢。

  大家正围着很久没在本部刚刚才回来的刃侦探和不知火,热烈地讨论着专业领域的问题。

  就在这时,舞梦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什么事,舞——”鸦城的话并没有说完。

  他已经看见舞梦手里拿着的那个信封了,顿时目光变得如鹰般锐利。

  谁都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大家都有些紧张了。

  按理说,这些人怎么会能小学生似的那么整齐划一地统一步调呢。可这些大名鼎鼎的侦探此时却全都从自己的座位上半探出身子,一同看着鸦城和舞梦。不,准确的说,是盯着两者之间的那个信封。

  信封背面,赫然注明寄出人是浊暑院溜水。

  “还没开封呢?”舞梦点点头,把她那把特制的裁纸刀递给雅城。

  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大家都摒住了气息。刚才还都有说有笑的气氛刹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人都像在瞬间戴上了侦探的面具一样,神情严峻。

  又是死者寄来的东西,这次会是什么呢?

  裁纸刀划开信封的声音此刻显得格外清晰。

  接着,为了这次不在重要物件上留下指纹,鸦城从口袋中掏出手帕,小心的从信封中取出两本书。

  寄来的是……两本书!

  两本书都有A4纸张大小,都已经有些褪色了。看来是不知几经人手,几经辗转,才最后来到JDC的吧。书的封面由于前人翻看留下的污渍和痕迹而显得又脏又破。

  书的封面上自然有书名。虽说是用毛笔写的草体,但是由于在座的人通过这些天的研究和讨论,脑海里存储着相关的信息,所以尽管很草,但大家还是都辨认出来了。

  “怎么可能……”一直看着鸦城手里信封的鲇川哲子先发出一声惊呼。鸦城也无语地看着手上的两本书。

  “见鬼!不可能!”幽弥也叫了起来。

  在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分别写着:

  《密室密记》          《密室纪行》

  竹胁教授要准备出门似的站了起来。

  他不经意地向那接待过来客临时设置的沙发望去,想起了昨天的两位来访者。

  JDC总代表鸦城苍司所说的那些话的确是很吸引人的。尽管理智上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一不留神仍会往“历史的虚构”那方面去联想。这是因为在鸦城的话语中,的确让人感受到有一种超出常识之外的奇妙的真实性的存在。

  即使到昨天回家后,鸦城所说的那番话依旧在竹胁的脑海中盘旋,一整晚都在思索着历史的可能性,几乎一夜未眠。就连现在,本应该开始准备授课用的讲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