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重生大玩家 >

第194章

重生大玩家-第194章

小说: 重生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因为仓促上马、积累的技术不够、对政策的乐观估计,导致计划全面失败,使那个公司白白蒸发了十亿美元,并且浪费了两年的行业布局时间。从此再无登顶希望。

    王不负要做游戏,和那家公司面对的是一样的情况。王不负也和那家公司的创始人一样,清楚现在的问题症结点。

    但王不负可不会那么自我膨胀,自持家财万贯,直接抛弃“不被人待见”的网吧,把游戏终端转向家庭电视,然后一口气想把7岁到70岁的人全咬进嘴里。

    他要循序渐进。在不放弃网吧的时候,增加游戏平台数量,也就是用只有十几mb的小游戏,打入办公电脑中。并用这款游戏吸纳七零后、现在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群。

    等到以后硬件起来了,王不负还会再给六零后、五零后提供相应的服务。

    逐渐稀释未成年、学生玩家的比例,最终彻底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慈善业务群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安抚其他年龄层的人。

    王不负从始至终都很清醒。希望煞费苦心制作的《绝色江山:前传》,能把70后这个群体,通过简单易上手的小游戏,拉进他的体系中。

    何况王不负也见识过他们的消费潜力。《狂潮》在劳动节黄金周发布,由于70后们和80后们一样放了假,所以《狂潮》在一周之内的销量堪称神奇。《我的抗日》在国庆黄金周发布,同样大卖。

    可以说。如果游戏盒首发三款游戏,只能从中选其一,王不负不会选择《反恐精英》和《傲世三国》,而是小游戏。

    果然如他所愿。小游戏从八点开始,不管是购买量,还是创建量,都在节节攀升。

    70后中,也有青瓷科技的铁粉,早就注册好了账号,买好了游戏币。

    没有游戏币的玩家也可以试玩,同样创建一个虚拟的小世界。数据保存三天,之后如果没有购买,就会从云端删除。

    到了中午,小游戏玩家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再到下午,突破了七百万。

    这其中,只创建、未购买的有两百万。这两百万人其实对小游戏的兴致不是很高。要否则就会提前准备好游戏币了。

    要不是看了新闻,他们就算有条件也不见得会玩,可前两天电视上连篇累牍地轰炸之下,人们不禁对青瓷科技的游戏产生好奇之心。这才会进入游戏看一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的抗日》第二 章的剧情

    在办公室里,一个人要做点什么,别人都能看到。有严格禁止下载游戏盒的公司,也有宽松的公司。小游戏总有能流行开来的土壤。

    王不负对这个数字非常满意。这说明有很多原本不玩游戏的人加入了进来。

    就算最终没有选择购买,也能改变一些对电子游戏的偏见。

    下午的时候,王不负去接夏瓷。就看到夏瓷和罗彩球肩并肩地走出来时,同学都向罗彩球投去崇拜的目光。

    罗彩球看起来也没有之前那么消沉了,开朗许多。大概昨晚一首歌,让她重新获得了人气吧。

    夏瓷看到王不负,立刻就感觉到守护灵浑身轻松,显然是在招募义军的时候,获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是应该的,守护灵去年那么艰苦,就该打个大胜仗才好。

    夏瓷自己也有东西要炫耀呢,说道:“我的语文考了全班第二!”

    “第一是谁……你考的真不错!”王不负下意识就把一个笨问题问出口了,结果话出口才反应过来,这样问完全无视了夏瓷的努力,不应该。所以赶紧夸奖。

    夏瓷扁扁嘴,心情有些低落。

    “第一名是我啊!她只差三分就和我一样了。”罗彩球在旁边很得意地说。

    “……你们都很不错。”王不负赶紧蒙混过去。

    夏瓷等坐进车里,就不难过了,抱着王不负的胳膊说:“我们去买书好不好?今天老师发了寒假作业,要写看书以后的观后感。”

    “行啊。彩球。我们一起去。”王不负说道。

    “嗯。”罗彩球为王不负能想起她而欣喜。

    今天的天桥上,再没有了乞讨的小孩子。街正中的伟人像,看起来也显得高大了很多。带着两个小女孩来到博众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风花出版社的一个小专柜。《我的抗日》第二 章赫然在列。

    “你们去买书吧,我在这里看看。你们挑好书以后来找我,找不到就打我电话。”王不负说道。书店里就不怕有坏人了,让她们自己去挑。

    两个女孩儿过去挑书了。王不负拿起一本《我的抗日》,靠着墙坐着,翻着书页。在王不负的旁边,坐了一排年轻人。全是在看《我的抗日》的。还有一人站起来,拿着书去交钱了。

    王不负早就看过这书的手稿。但是,就算知道小说的内容,他还是想再读一遍。关键是。轲编剧和孟老师两者配合。实在太相得益彰了。轲编剧对于作品的结构控制得绝对炉火纯青。而孟老师的文字也是简练精准,完美地将题材发挥到了最完美的程度。

    《我的抗日》第二 章的背景,转移到了抗日时期的正面战场上。第一 章的精神内核就不再适用了。王不负和轲编剧讨论过后。决定使用新的精神内核。

    “是什么让国家失去半壁江山?又是什么在仅剩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依旧守住了国家?”

    这个问题,不是没有人发现。道理也很简单,谁都明白的事情。

    但要发挥好,就需要杰出的平衡技巧。把两个问题的答案放在天平的两边。

    在王不负的记忆里,好像只有少数作品,能做到完美发挥。比如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就通过一个炮灰团所经历的战斗,让人得以一窥当年。

    王不负并没有把《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情告诉轲编剧。只是在轲编剧写剧本时候,王不负用那部作品进行对照。要求轲编剧作出比那部电视剧差不多、甚至更杰出的剧情。

    最终,轲编剧决定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我的抗日》第二 章发生在1944年的六月开始、八月结束的衡阳保卫战。

    这场战斗的详情少有人知。国家也不怎么宣传。因为谁都不知道怎么宣传。

    衡阳保卫战是一场败仗,以第十军无条件向日军投降结束。此战之后,豫湘桂会战彻底走上溃败。

    可与此同时。衡阳保卫战又是整个中国战场上,交换比最为漂亮、最为惨烈的一仗。负责守城的不满编第十军只有一万七千人,要阻挡的日军却有十万人。最后第十军打的只剩下两千余人。而日军则付出了两万余人死伤的惨重代价。

    当王不负听到这场战斗的背景时,心中就咯噔一下子。再看了轲编剧收集的一些资料后,不仅叹然。

    衡阳之战前,第十军全军上下,都认为只要守十天就能等来增援,结果一直打了四十七天直到弹尽粮绝,也没有等来一个援军。但于此同时,第十军却又能以绝对劣势的兵力,阻挡十万日军四十七天,并且造成了那么漂亮的杀伤。

    轲编剧也为能不受限制地创作这样的剧本而激动。除了查阅史料,还专门走访了大量参与过豫湘桂会战的老兵。了解当初的历史情境,对证史料。

    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施行了三次总攻击,正好符合轲编剧死扣一波三折的工整技法。

    第二 章的剧情发生在第一 章结束后好几年。主角从关外流浪回来后,被国。军拉了壮丁。因为枪法卓绝,成为了军官的警卫。在第二 章开始时,他就成了190师568团团长的警卫兵。亲自经历了四十七天的衡阳保卫战。

    抵挡第一次总攻击时,第十军在南城外的连绵丘陵中设立防线,赢得大胜。全军欢庆鼓舞,日军丢盔弃甲,援军马上就到。官兵上下深信,豫湘桂会战一路溃败势头,就在衡阳为止!甚至等大军赶到时,将从衡阳展开反攻。

    但是,他们没有等来援军。而日军在休整之后,发动了更加凶猛的攻势。激战之后,城外防线终于被突破了。剩余守军退回城区据守。付出惨重伤亡,才挡住了第二次总攻击。

    说好守十天就会来的援军迟迟不到。随着时间推移,二十天、二十一天,大家心里都明白,可能援兵是不会再来了。

    一群哀兵,面对日军第三次总攻,已经完全绝望了,抱着杀一个赚一个的念头,让日军每前行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历史上,只有一万七千人的第十军,却杀伤了两万余日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只用想象就能感其中的峥嵘面貌。

    在王不负旁边,有个女孩子,捧着书捂着嘴哭起来了。王不负知道,她应该看到了后面那一幕。当时他看到的时候,也被震撼得无以复加。《我的抗日》第二 章,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连贯始终的情节,而变得无比丰满。

    这个情节来自主角所保卫的568团团长,余延龄。余延龄可以看成当时中国战场上任何一个热血军人的悲剧缩影。

    568团参与过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了大胜。但接着却在常德会战中遭遇败绩。之后568团被安排在衡阳休整,余延龄渴望能再与日军交手雪耻。

    当日军逼近衡阳城下时,余延龄非常兴奋。带着主角去巡查各地防线。在检查耒水防线时,遭遇到日军的前锋部队。面对日军要求568团投降,余延龄用嗤笑的口气说:“我不投降!”

    之后,日军从衡阳南部发动攻击。568团也被调往了那里。

    两个师团、五万日军发动总攻,568团的防守阵地岌岌可危,再次面对日军的喊话,余延龄仍是一句:“我不投降。”

    打退了第一次的总攻。日军休整之后,增兵到十万,接着又发动了更加凶残的第二次总攻击。好几个阵地被接二连三地突破,568团被包围住了。这个时候,余延龄对手下士兵说:“我不投降,我们突围!”

    成功突围后,回到衡阳市里,还有更加惨烈的巷战等着要打。

    第十军的军长确定再无胜算后,又和日军谈判失败的情况下,宣布所属部队无条件投降。

    此时,568团已经完全打散了。主角和余延龄身边,只有五六人还在坚持抵抗。余延龄接到军长的命令后,说了最后一次:“我不投降。”

    但就算如此,余延龄也对这场战斗绝望了。拔枪自尽。

    主角感受到了余延龄的信念,决定自己也不投降。悄悄潜出城外。第二 章就此结束。给第三 章的剧情留下发展空间。

    王不负当初看到剧本的时候,一口气从头读到了尾。好几次都被里面大时代的情怀所感染,湿了眼眶。连他也如此,何况现在的读者们了。

    小说版《我的抗日》第二 章大卖,确实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旁边一名男性读者看到一半,合上书本,拿着去付钱。他的眼睛有些红,大概是怕自己在在这里哭,让人看到丢人,买回家再开始看。

    这篇小说的内容非常震撼人心。从开始时士气高涨,奋勇杀敌,一直打到绝望。明明是耻辱的结局,读者们却只感觉到了悲哀。

    若是将这一仗拿到大背景下看,就更显得悲情。衡阳城被占领后,日军双路齐开,最终打通了所谓的“大陆交通线”,在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所有国家都在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