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重生大玩家 >

第198章

重生大玩家-第198章

小说: 重生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玩家们心中已经积累了足够惊喜、满足,但试玩却就这样结束了。真正的第二 章,只能等到春节才能玩。

    “好坑……”玩家们心中哭笑不得。即为第二 章的游戏性远超想象感到开心,又为还有二十天才能玩到游戏而郁闷不已。

    ……

    王不负把第二 章的试玩寄给维尔福。他们在看到试玩后,都决定在还没看到游戏本体的情况下,立刻开始宣传这款游戏。

    不仅因为试玩的质量令人惊喜。还有《远东战场》第一 章的成功放在哪里。在十月份开卖的时候,那款游戏无比轰动。续集的质量肯定只高不低。

    维尔福检查过了试玩内部的文本后,确认没有任何侮辱性的文字、拼写语法错误后,再把标题改成了“《远东战场》第二 章试玩”,然后挂在了网上。供欧美玩家下载。

    欧美玩家们就算对游戏背景不感兴趣,也难以拒绝一种全新的射击游戏模式。单人玩时打出子弹、触发击杀特效。多人玩时互相协作以寡敌众。这款来自中国的游戏,非常好玩!

    只要看销量就知道了。《远东战场》第一 章如今的销售量,欧美两个市场加起来已经超过八百万!

    那么多玩家,全都对青瓷科技的新作抱以期待。青瓷科技以创意取胜,至今为止,在美国卖的两款游戏,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玩家们当然好奇那家中国公司第三部作品。不知还能不能像前面两作一样,继续惊爆眼球?

    可欧美玩家看到《远东战场》的试玩,肝都颤了。他们期待的是游戏本体,不是吊人胃口的试玩啊!

    上一次用来做试玩的序章,实在太凶残。两个人居然能说十多分钟的话,讲的还是中文,字幕里还有好多从中文拼音硬转出来的地名词。

    可他们就为了看最后那一击杀特效,反反复复地忍了序章前面十几分钟,简直太没有出息了。

    他们现在看着新作的试玩,心里的理智在告诉他们:不要点!不要下!不要看!不要关注!等到游戏正式上市再玩!

    可人要是能管住他们的手,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欧美玩家们纷纷撑不住煎熬,点击了下载。

    欧美的网速现在能支持这种大文件下载。但差不多也要干掉三分之一的宽带流量。

    他们满心懊悔地点开游戏。然后惨剧就无情地发生了。

    在美式吉普车里,主角和另一个男的又开始说起话来了,什么都听不懂,看字幕又别扭。还必须得全神贯注地开着车,不能分心做点什么事情等剧情过去。

    “太坑了!”这帮玩家们无语至极。

    好在这段剧情只有三分钟,要还是十分钟的话,好多人都要跳楼了。

    轲编剧精心制作的剧情,对中国玩家非常有感染力。而对欧美玩家来说,只有无聊而已。

    三分钟的撑过去后。他们便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东西。迫击炮、机枪、手榴弹、拼刺,惊喜一个接一个。他们本来以为迫击炮就是第二 章的惊喜时,机枪出来了。操作机枪之后,主角重新使用步枪,玩家们以为,惊喜到此为止了吧?结果又冒出了手榴弹和拼刺。

    “好酷!”欧美玩家们被震得目瞪口呆,从未想过二战题材能被做成这样。

    最惊人的是拼刺。在目前的二战射击游戏中,近战一直无法很好地表现。《远东战场》第一 章开始让他们见识了拼刺这一玩法,到了第二 章,那家中国公司再次把这一玩法发扬光大了。

    “要是那家中国公司做的是欧洲战场的话……”好多玩家不仅为之遗憾。他们仍然不觉得中国在二战中有什么大作用。也始终没什么代入感。要是这款游戏的背景反应斯大林格勒、攻克柏林、诺曼底登陆的话,那该多好?(未完待续。(lw0。))

 第二百三十六章 试玩在欧美的反响

    在网上,一时遍布怨妇般的声音:“我们出那么多钱买游戏,为什么他们不做迎合我们的游戏呢?”

    “是啊,,这究竟是什么鬼地方啊?”

    “还有人名,也让我受不了。?。。那个军官名为yuyaning。谁能告诉我,这种只有外星人才会起的名字,究竟该怎么发音?”

    抱怨的玩家是绝大多数,他们为游戏的玩法吃惊,但游戏的剧情对他们完全就是折磨。

    如果说中国玩家既能享受游戏中的玩法,也能为剧情感到动容,获得的体验是1%的话。

    那么欧美玩家只能享受游戏的玩法,剧情对他们来说只是废话和垃圾时间,获得的体验起码要减一半,心急点的甚至甚至更少。

    但就算只能体验到其中的一半,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去玩啊。因为就这一半,就已经超过目前的同类二战射击游戏了。

    除了绝大多数的玩家为剧情不满外,总是玩家因为《远东战场》,开始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感兴趣的。他们数量不多,可总是有的。

    他们玩过了不止为了这个。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战。比如说光“中国公司为什么不做欧美背景的游戏”,就有很多纷争。

    反对者觉得既然要面向欧美市场发售,就应该做出迎合市场的改变,否则就是不尊重这些要花五十美元购买游戏的消费者。

    支持者却觉得。《远东战场》的制作者是中国公司,主要市场也是中国。用他们熟知的剧情无可厚非。何况兼听则明,多看看别的,也能增加点见闻。

    有不少**游戏评测者也在给有个知名评测者。只给出了总分四分的推荐值。其中各细项打分中,“战斗”9分,“画质”8分,“音乐”6分,“操作”7分,“剧情”…1分。

    这是那评测者第一次在细项中给出了负数分值。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不少在开头完全没看剧情、光发呆的玩家,都感觉大快人心。这么好玩的游戏,结果放一个那么不着调的剧情,真是气死人了。那评测者的网站迅速成为了战场。很快从该打多少分,转化成了评测者应不应该随意改变打分规则。评测者在不喜欢的项目上,用负数来强行拉低总分数,到底公不公平?

    另一个人评测者的网站上,给试玩打出来的推荐度是7%。同样是把一款游戏各种元素分解,“战斗”推荐度3%。“质量”推荐度%。“故事线”推荐度1%。

    顿时,这里又点燃了火药桶。完全看不懂的剧情,应该给%的推荐度才对!1%是怎么来的?

    但不管怎么争执,哪怕是那些花时间才了解到故事剧情的玩家,都不得不承认,要是那家中国公司,用的是二战时西方战场做游戏的背景就好了。

    可惜啊,《远东战场》的制作商是青瓷科技,是一家中国公司。人家根本就没有进入欧美市场,英文版的销售也是交给美国公司进行。他们不愿意迎合欧美市场,谁也没办法讲。

    ……

    维尔福公司内,目前也都在讨论创始人之一的加布每到下午三点,就要准时吃一块三明治。在员工餐区,加布咬着三明治,遇到了李明。加布立刻把人拉住,说道:“李,你见过那个人。为什么他要在游戏里放入那么生硬的剧情?”

    和玩家们的看法相同,加布也觉得游戏的剧情是个大败笔。聪明的游戏制作人应该审时度势,为主力付费玩家调整游戏中的元素。比如说但到了在加布看来,还不如把剧情架空化。用欧美玩家可以理解的元素,把一个相对陌生的故事搭起来。哪有现在这个样子的?

    最过分的,是青瓷科技为了一直看剧情,还做出了限制!不能按“esc”跳过剧情也就罢了。还必须时刻按着键盘,才能让吉普车往前开。可不就得一直盯着屏幕看剧情么?

    李明也对《远东战场》这种游戏苦笑不已。说道:“我和王不负共事过一个月。我觉得,他应该没有考虑过欧美市场的销量,或者说对欧美玩家的感官并不重视。游戏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迎合中国玩家而做的。”

    “……”加布目瞪口呆。青瓷科技有那么傲气么?连日本厂商也不敢这么做啊!

    李明说:“据我所知。《远东战场》“中国人都知道的背景?”加布惊奇道。

    “没错。”李明喝了口咖啡,“如果用二战的欧洲战场类比的话,大概就是法国战役、基辅战役等严重失败。”

    加布眼睛一亮,旋即叹气道:“他为什么不做法国战役?现在好像还没有一款游戏做过那个题材,西方玩家玩腻了美国大兵,偶然玩一下法国士兵,再配合击杀特效,会很新奇的。”

    要是青瓷科技做那种题材,再交给维尔福代理,得多赚多少钱啊!

    “我可能知道大概的原因。王不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引入过投资人。都是用他自己的钱去开发游戏。所以没有盈利压力。”

    李明的语气中无比羡慕。

    他继续说:“我去年在中国工作时,发现整个公司,只有王不负一个指挥者,没有人会发出任何反对意见,因此他的意志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他似乎一直在做他个人喜欢玩的游戏。”

    “……”加布又叹气了。

    到现在为止,加布和另一位合伙人都相处得相当融洽,在科技业内,这已经是神话了。可他们时不时地也会有些分歧和小矛盾。王不负能一言九鼎地做决断,没有任何人会扯后腿,确实让人心向往之。

    “他当初要是来美国就好了。”加布惋惜说。

    去年邀请那中国人的时候,加布考虑过更高的价格,但最后还是只开了万年薪。现在后悔了,早知道王不负能想出击杀特效这类玩法,多高的年薪都值得啊。然后题材由他们来定,肯定能获得更高的销量。

    李明却觉得,不管当初开价多少,王不负都不会到美国来的。他就是想做《远东战场》这样的游戏。

    李明说:“其实我感觉,很多玩家并不是抗拒《远东战场》,而是自尊受挫。我们以前一直姿态很高,觉得任何游戏制作商就应该迎合我们。中国的青瓷科技却打破了这一认知。”

    加布听着有些新鲜。

    李明又说:“青瓷科技是一家中国公司,要去迎合中国的市场,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关键在于,在二战游戏中,《远东战场》的质量太高了,我们的玩家只好选择这款游戏。以前都是别人跟着我们的市场走,现在却反过来,对我们是头一遭的事情。所以难以接受。”

    加布明白了李明的意思。可不是么,像《半条命》这款游戏,完全就是迎合欧美玩家而展开的科幻狂想。其他地方的玩家,能明白加布在游戏里面做出的种种设置么?但他们还不是玩得很开心。

    现在不过情况调过来了而已。

    加布心情复杂,感觉尊严有些受挫,却又为《远东战场》即将压倒湾区的一帮游戏公司而暗爽。想了半天,加布终于想通了。什么谁跟着谁后头玩,都是假的,销量才是真的。

    ……

    在中国,玩家对试玩的态度截然不同。除了对历史的大概印象,还有小说版的铺垫,已经建立起了玩家对于《我的抗日》试玩中,从团长的热血畅想,到最后战壕里友军的欢呼,都非常的触动人心。

    玩家们知道团长最后会自杀,也知道现在为“自己”欢呼的军人,全都会牺牲。但玩家们已经沉浸这个剧情中了,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