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重生大玩家 >

第77章

重生大玩家-第77章

小说: 重生大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家心目中,已经建立起了对《我的抗日》质量的信心。等到九月三十日正式发售,他们在掏钱购买时,不会有怀疑和忐忑,也不会产生“先买个盗版试试看,省得赔钱”这种念头。

    试玩版只是王不负宣传攻势的第一步,目标人群是玩家。接下来,就要让整个社会了解这个游戏中的内容了。

    一般的游戏厂商,大不了就是约几个媒体谈谈,或者直接投递宣传稿,让媒体报道。王不负肯定不会这么低端,他打算直接将轲编剧编写的剧情改编成小说,拿去出版。

    “我要搞个大新闻!”王不负意气奋发地对轲编剧说。

    轲编剧听得有些傻,没想到这么一出。问:“你把游戏的剧情直接出版,玩家因为想玩游戏,所以提前花钱看剧透?”

    王不负说:“肯定不能直接出版剧本啊。所以才找你来,把剧本润色改编。剧本里面元素本来就很丰富,加上精神内核又非常新颖。改编成二十多万字的小说不是问题。”

    轲编剧对自己的剧本很有自信,真要出成书,肯定能卖。他问:“你就不怕玩家知道剧情,影响游戏的销量?”

    王不负早就想过了,说:“这不怕的。对于玩家来说,看重的并不是游戏的剧情,而是游戏的玩法。他们就算然知道了剧情,反而会因为熟悉了游戏背景,而更加投入其中。”

    轲编剧对游戏一窍不通,玩都没玩过。既然王不负不担心销量,就没什么好愁的了,只是比起写小说,轲编剧更喜欢编剧本。

    所以轲编剧说:“我正在收集游戏第二 章的素材呢。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他的文字功底很厚,但是没什么想法,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没什么灵气。正好剧本里面有精气神,配合他的写作能力,应该不错。”

    小说可是能赚钱的。王不负怕轲编剧没想透,提醒道:“我对这小说出版后的盈利不太看重,主要是为游戏造势。由你来写的话,版税我四你六。交给别人写,就得分出去一块了。”

    “这无所谓。你大不了把我的给他一半吧。”轲编剧根本不放在心上。这位老者吃穿不愁、又没有任何物质追求,不会斤斤计较。

    “那他能把剧本里面的东西很传神地描写出来么?我这个可不是个专门给玩家看的游戏周边书籍。”王不负问。

    轲编剧大打包票:“我认识那人多少年了,最擅长的就是描写,让他写什么都是跃然纸上,而且词汇量非常的足。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之前的作品看起来都很空洞,太过匠气。现在有我们提供剧本,他只要描写就行,绝对写得活灵活现。”

    “行,那我们去找他看看吧。”王不负点头了,问也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夏瓷说:“瓷瓷,跟不跟我过去看看?”

    “去啊!”夏瓷当然要去了,有守护灵在,她根本不怕被晒黑的。

    轲编剧赶紧带路,边走边说:“那人和我住同个小区,在中学里面当老师。现在学校放暑假,就在小区的小广场给学生补课。我们直接去找他就行。”

    于是,王不负就牵着夏瓷,被轲编剧带着,找到了那人。

    小广场里有很多给居民健身的器材,中午的时候,没什么老年人在锻炼,只有一个健朗的中年人,正在教三个高中生练引体向上。

    那三个高中生都有点超重,手臂细得不行,吊在上面直发抖,根本没有力气把自己举起来。健朗中年人把他们托上去,让他们尽可能地保持在高处。

    一边把人往上托,健朗中年还说:“你们想要拿体育分,平常就得多练!天天就知道打游戏,在《狂潮》里面打僵尸能让你们及格么?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没一个半个月别想自己完成一个引体向上!”

    王不负以为轲编剧介绍的老师会教小孩子读三字经什么的呢,怎么在帮人练引体向上?他有些茫然地问:“这老师是教什么的?”

    “教体育的啊!你看他这个年纪,四十多岁了,一点肚子都没有。”轲编剧羡慕地说。

    “让体育老师写小说……”这太别出心裁了,王不负感觉不靠谱。

    健朗中年人一直盯着三个高中生,谁掉下来了就托上去。突然看到轲编剧,连忙走过来:“轲老师,是不是又要来找我谈文学啊?”

    这位一走开,三位汗流浃背的高中生就全掉下来了,胳膊全都软绵绵的。

    轲编剧连忙介绍:“小孟,这位是青瓷科技的王不负,想要找人写部小说。我就向他推荐了你。”

    “青瓷科技?”姓孟的体育老师吓了一大跳,青瓷科技在南江那是无人不知的传奇企业,三月份成立,到现在七月份,已经赚了一个多亿了!再看面前的年轻人,还真是报纸上看到的那个人。

    孟老师想起自己才说了《狂潮》的坏话,不好意思道:“王老板,不好意思啊,我刚才是想让学生们多锻炼,不是说你做的游戏不好。”

    “没事。”王不负上下打量孟老师,这位肌肉结实,手臂上有青筋,拳骨凸起,眼睛有神。不由怀疑地问:“你会写小说?”

    轲编剧连忙说:“他还真会!之前他请我鉴定文笔,我一看就吓着了,简练程度要超过很多经常发文章的大作家!”

    孟老师听这么一说,尴尬起来了,没什么自信地笑道:“轲老师你太高看我了。我写的小说也就自己满意,从没拿到什么奖。上个月写了一篇小说寄给《小说月报》,还被退回来了呢。”

    “没事。这次小说其实不用写,只要改编就可以了。故事框架、元素、精神全都是现成的,正好可以发挥你的文字功底。”轲编剧说。

    王不负好奇起来,问:“孟老师,能让我看看你的作品么?就被《小说月报》退稿的那刊。”

    “成。我是回去拿过来,还是你们跟我上楼?”孟老师问。

    轲编剧感觉,王不负似乎因为体育老师的身份而不太信任。老编剧有心想给孟老师一个机会,连忙说:“我们去坐坐吧,天这么热,别让小孩子中暑了。”

    夏瓷现在就站在王不负的背后,王不负的影子很高,足以让她躲太阳。她一点都不觉得热,感觉有个守护灵真好,还可以当遮阳伞用呢。

    “行。”王不负答应了。

    “下课!今天不收钱了。”孟老师不教三个学生引体向上了,让他们回家。那三个学生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如蒙大赦赶紧跑走。

 第八十九章 定下执笔者

    孟老师带三人回去,房子的面积大概也就四十多个平方,结果一进门就看到全是文稿。茶几底下塞着几捆,沙发上面堆着一摞,电视机的上面更是文稿堆得和小山似的。

    难怪轲编剧那么上心,要给这人一个机会呢。光看这些文稿,只怕不下百万字了。

    写了这么多字,又年过不惑,却还是一名不文。确实令人唏嘘。

    听到开门,有个中年女声就在厨房里喊:“老孟,你这么早回来,不教小孩了?”

    孟老师大声道:“他们底子太差,再教也教不下去了,得等他们力气慢慢长出来。你中午多烧点菜,我带了两个人回来看稿子。”

    “看稿子?你写的东西,除了你自己谁看啊!教小孩还能挣钱呢,你请那么多出版商吃过饭,出版了一次没?”女的在厨房里面埋怨,但还是说:“现在来不及了,只能炒两个家常菜,你们要不然中午去馆子吃?

    孟老师连忙和王不负商量:“那我们中午去外面吃一顿吧。王老板,吃不吃小龙虾?小区外面就家不错。”

    王不负有点汗颜,想起前段时间自己请何轻烟吃鸡爪子,估计她的心情也是现在这样吧。他赶紧婉拒:“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先说正事。能看看你的文稿么?”

    “哦!”孟老师恍然大悟,“对不起对不起,糊涂了,你等一下。”

    结果厨房里的女声一边切菜,一边埋怨:“你那文章也就你自己当回事,还献宝呢。”

    她应该是孟老师的爱人了。王不负有点明白她的感受。

    也许最开始她并不是这样,说不定还非常地支持孟老师追求文学梦。只是失望地多了,比孟老师更先看清现实,明白所谓的文学梦不过是个虚幻的泡沫而已。

    孟老师失败太多次了,所以这次她也不觉得孟老师能成功。根本不在意会不会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直接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丈夫,发泄心中的怨气。她觉得,反正这次也成不了。不如早点打消孟老师心中的执念。

    夏瓷拉着王不负的衣袖,悄悄地说:“我感觉到这里存在着很微弱的不可明说之恶。虽然不构成什么威胁,但它会渐渐积蓄力量,逐渐变强。我要进入战斗模式了!”

    “你安心地交给我吧,让我来解决。”王不负揉着夏瓷的脑袋,很是宠溺。

    “哎呀,我才召唤出战斗人格的。那算了,解除武装吧。”夏瓷立刻就回复了乖乖的摸样。她眯起眼睛心想,还是这个公主的人格被揉脑袋时最舒服。

    孟老师很快就把自己的作品拿了出来。他之前投递给《小说月报》的文章,是一篇三万字的中篇小说。

    王不负拿过来看了开头,粗略看个开头,画面感顿时扑面而来。

    文字的画面感可不容易做到,作家将自己心目中的东西描写出来时,总会有轻有重,有的地方过量描写,有的地方则淡而化之,导致读者看了后,接受到的东西和作者想传达的东西并不一致。

    偏偏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太过熟悉,反而看不出问题的所在。

    孟老师的作品却没有这样的毛病。开头的第一段,才四行字,就把一个宁静的小乡村描写得栩栩如生。

    但随着王不负继续翻阅,就能看出为什么孟老师有惊人的文笔功力,却难以成名了。这不是读者愿意花时间去看的东西,虽然孟老师的描写,能让人物和经历跃然纸上。

    “王老板,怎么样?”孟老师估计没什么读者,好不容易有个人看他的作品,兴奋得不行。

    “描写精准。”王不负只能这样说。

    孟老师顿时好像找到了知音,兴高采烈地说:“我写小说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练得多!一样东西,我翻来覆去地反复写,非写到自己满意不可。”

    王不负眼见为实,觉得孟老师这样专精描写、但悟性不足的作家,更适合改编剧本,不会扭曲剧本的本意。

    他递上《我的抗日》的序章和第一 章剧本,说:“孟老师,能不能尽快将剧本改编成二十万字到三十万字的小说?你要是同意了,我等下叫人送来游戏内的实景建模图,景色根据那个上面描写。”

    “我看看。”孟老师接过剧本,大略地看过后,叹服道:“这是轲老师的手笔吧?看看这叙事结构,看看这人物感情,看看这思想深度……”

    轲编剧不会居功,赶紧撇清:“思想深度可不是我的功劳,是王老板找到这个精神内核的。”

    孟老师翻过剧本,心里有谱了:“剧本里面的东西都全着,给我十天的时间,我就能改成小说。”

    “十天时间?那你一天要写两万多字了!”王不负吃惊道,能写这么快么?

    “剧本里面的对话是现成的,稍微调一下语气就可以直接抄上去,剩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