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量天录 作者:天火云狐(逐浪网2013.10.31完结) >

第12章

量天录 作者:天火云狐(逐浪网2013.10.31完结)-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启明当下便将接镖,失镖之事源源本本,清清楚楚道将出来,大厅里一下失去了平静,只听得“嗡嗡”声一片,想来都在议论这事。
  武启明见大家交头接耳,也就没往下说,等得片刻,方才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嗡嗡”渐小。武启明道:“今日便是交接之日,那珠子我自是拿不出来,就算赔上我武家所有家业,也是抵之不过的。所以说,今天便是我武家家破之时,我知道你们跟随我武家是忠心耿耿,却没有过过舒服日子,特别是自我武启明接手镖局以来,更是没过得一天好日子,是我武启明对不住大家”





    正文 第十五章 天道有缘还伤情(五)
     更新时间:2013…10…31 9:39:58 本章字数:3451

说到这里,武启明涕泪双流,再也控制不住感情。大厅里一时安静得有些可怕,过一会儿,大厅中慢慢地有饮泣声传来,逐渐的汇成一遍哭声。武总镖头虽说没大本事,便对大家是极好的,也从未将他们当作是下人来使唤过。
  一听总镖头这般说道,这才知道,这的确是大难临头,看总镖头的样子,想来怕是避不过的了。这哭声中,有伤感的,有害怕的,有同情的,什么都有,但总的说来,担心的居多。
  武启明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又抬手让大家安静,然后说道:“我虽对不起大家,但总也是盼你们过得好些的,今日武家家破在即,你们去账房各自领50两银子,自谋出路去吧,我只怕……我只怕这产业也是别人的了”说到这里,武启明又有些忍不住,泪流满面,抬头四下打量这房屋,心中苦道:“想我武启明,本立志重振武家,却不料遭此横祸,想来这老天不欲与我好过,先是亡妻,此时亡家,好得很啊好得很啊!”
  低下头来,见众人不走,心中又是伤心又是感动,鼻子发酸,喉咙更是哽咽难言。只冲众人一挥衣袖,示意他们散去了吧。
  大家见他如此伤心,也不忍再违了他意,便慢慢地退了出去。大厅里就只剩下武家父子和小杜三人。
  武启明此事将儿子拉过来,朦胧着泪眼,说道:“只是苦了你了,你娘亲过世得早,我一个大老爷们,也不懂如何照看你,只是苦了你了!”
  小志见父亲如此,只吓得目瞪口呆,连哭也忘了。武启明见他这样,心下更是不忍,便转移话题,道:“这是你朋友么?怎么也不给爹爹介绍一下?”
  小志这才指着小杜说道:“这是我大哥!”只说得一句,便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他到了现在还不知道小杜姓啥名谁。
  小杜见此,慌忙起身,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道:“伯父好,我姓杜,是昨天刚认识小志的!”
  武启明见他有些腼腆,便仔细观察起这个少年人来,看得良久,这才抬起头轻声对小杜说道:“我看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年龄也跟我儿子相差无几吧,既听他叫你大哥,只不知你当得起当不起?”
  小杜是个少年人,自有少年人的心性,这时见这老伯有些瞧不起自己的意思,心中既感不安,但更多的却是不服,当下便低下头来。嘴上却是硬气地说道:“没什么当得当不得的,只要他认我作大哥,我便当得!”
  武启明微笑起来:“好,这话说得极好,比之发誓赌咒要管用得多,呵呵,我先前还有些怪你不该来此,如此看来,这老天还是有些开眼的,只是弃我一人不顾,而让你来打救我的孩儿!”说罢,突然仰天大笑,只惊得小杜小志相顾谔然,不知所措。
  这时天光已明,有人报九爷到,武启明示意有请,那蒋九进得前厅,对武启明只抬手一礼,便不再说话,自己在左边找了个椅子坐下,自有上奉上香茗。武启明待他坐下,也拱手一礼,说道:“有劳九爷出面!”
  此时大厅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大多数已经领了银两,自谋出路去了。只余下四五个不肯走的。武启明一点都不怪那些走的人,这本就是他的意思,这些人也是拖儿带母,总得为全家着想吧,这留下的四五个,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
  没有人想要用早点,但小志和小杜因感觉这大厅气氛十分凝重,二人便溜了出去,自已到厨房去找些吃的去了。
  二人用得早点,方始回到前厅。那托镖之人并没有出现,大厅里也无人说话,只自顾自的喝茶。
  大约午时刚到,有人匆匆来报,说是有个富商模样的人前来。武启明一听,便知是那托镖之人到了,当下自己亲自迎出门去,见果然是那托镖之人,这多日来心中所有的担忧,在看到这人时,在此时却烟消云散。
  这武启明已抱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想法,此时见到那人,将心一横,也就不觉有什么了。
  武启明当下笑呵呵地将来人请进前厅,有人奉上茶水。那富商模样的人刚开口说得:“武总镖头……”几字,但被武启明抬手打断,只听武启明微微一笑,言道:“尊客不必多言,武某正欲告之于你,你那物事,武某已失去了。不知阁下作何商议!”
  那人一听,只手抖了一抖,便即镇定下来,长叹一口气:“知我为何不找其它大的镖局而找你威武镖局么?”说完也不待武启明说话,自顾说道:“因此物过于贵重,只怕找那大的镖局,与事无补,倒是你这等小小的镖局反不引人注目。所以才出此下策,不想也是逃不出他人之眼。罢了罢了,在托你之时,我便知你赔付不起的,所以也不望能得你什么。”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环视众人。
  武启明一听,心中一喜,听他口气,此事大有回旋余地的了。
  那人见到小志,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你儿子么?长得与你有些相象!”武启明忙陪笑点头。“嗯,过来我看看!”那人冲小志招了招手。
  武启明冲儿子递了个眼色,武启明这一个眼色,小志也不知看见了没有,但见他走了过去,那富商模样的人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小孩子倒十分可爱,噫?那是什么?”那富商一只手抚着小志的头,另一只手指着小志项间一物说道。
  小志将那物事掏了出来,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此时,武启明已经走到他们面前,一见那物,便道:“那是个玉坠,是小志自小便戴了的。”
  那富商用手托起,仔细打量,突然惊呼道:“这……这……这玉坠有好几百年了!!好东西,好东西!”不禁有些爱不释手。
  小志见此,忙一把将玉坠夺回,几步退到了小杜身边。
  那富商心中大喜,说道:“要说这玉坠,其贵重自是比不上我那九龙抱珠的,但我却是十分的喜欢,不,是十二分的喜欢。你既已失去了九龙抱珠,那就将此物给予了我,抵了吧!”
  一听此言,厅中众人俱皆大喜,谁能想到事情能如此方便快捷就解决了。那蒋九更是心中叹息:“老赵啊老赵,你死得太也不值了!”那帮武启明求情之事,也就不再说出口了。
  那富商也是志得意满,虽说丢了个九龙抱珠,但也得了这少见的宝贝,从价值上说来自己是亏了些,但他也如世人一般想法,只要喜欢,又怎会在乎它的价值呢?
  就在所以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只听武启明长叹一声,说道:“旁的东西,无论什么,你要,我便都能给你,唯独此物不行!”
  众人本已松了口气,此时又将心悬了起来。
  这玉坠看似简单,其实大有来头。那便是武启明亡妻武王氏从娘家带来之物。
  王家乃是武林世家,比之武家这威武镖局,更是早得很了。王家立于武林,已有五百余年了,代代皆有人材,直至王兰他爹王若兴那一代,才开始有了衰败之象。
  关于这玉坠之事,是要追述到大约五百年前了。五百年前,王家一先人于深山中得见一红衣老僧,这老僧须发俱白,看样子起码也是上了百岁高龄。那老僧见到王家先人,便将此玉坠交托于他,言明时机到了,自有人来取。
  那王家先人言道:“何人来取?什么时候?”,老僧便笑了,只说了几句谒语:
天下间  五百年
天劫至  朱雀现
无相夺  真罗汉
遇昊天  保平安
    王家先人只能解得前四句,大概意思便是说五百年后,如遇朱雀,便是天劫到来之兆。只是这朱雀乃传说中的圣兽,难道真会在这世间出现不成?后四句便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那老僧见其不解,也不解释,只微微一笑,说道:“你既与它有缘,它自会保得你王家五百年的兴旺,我所言谒语,切莫忘了!”说完便飘然而去。
  那王家先人自是半信半疑,但回转家中,本想在这玉坠之上刻些字样,却无论如何都伤不得它分毫,这才有些信了,自此,便在王家家谱之上记上那八句谒语,以示后世子孙不可忘却。并明言交待,此物不得有失,不然将受极重的处罚。于是王家代代将它传了下来,直至王若兴女儿嫁到武家后不久。
  这武王氏在娘家时名兰,实叫王兰。这王兰嫁到武家后,不久便有了身孕,待到生产后,产婆将孩儿抱将来予她看时,她发现这孩子胸前有一红色胎记,其状酷似一雀。这小儿生来身上有胎记的也不在少数,本不足为奇,但王兰却突然想起家中祖训八句谒语便有“天劫至,朱雀现”这两句,当下有些惊骇。也不明白谒语所言这“朱雀”到底是指四圣兽之朱雀还是指这眼前赤色的雀状之物。





    正文 第十六章 天道有缘还伤情(六)
     更新时间:2013…10…31 9:39:59 本章字数:3336

王兰一见胎儿胸前那块赤色的雀状之物,心下惊骇,便将心中的忧虑告之丈夫。只可惜,当时的世道,世人早已不明阴阳,不信神佛,这无稽之说,自然是招来丈夫一番笑。但王兰实在担心,心中郁积,便在这坐月子期间落下病根。
  王兰见丈夫不信,也不再提起此事,待孩子满月后不久便托辞“要将孩儿带回娘家见姥爷”,于是将这起名叫武晓志的孩儿带回到王家,见了父亲,将那孩儿给了父亲查看,王若兴也是大惊,急忙到后堂去见父亲,其父当时已年老,但是这家传谒语却还是记得的,当下便验看了一番,也是半晌言语不得。而这王家,算起来,兴旺发达也是五百年有余了。
  当时王家在外的各大分支旁系,收到族中宗族之信。都派遣专人回到王家,就此事展开辩论。除了王若兴这支宗族外,只有几支王旁系年长的,支持这便是所谓的“朱雀”。而其余皆谓之“无稽之谈”,听其言语间,不只这个是“无稽之谈”就连祖上所传玉坠与谒语也是“无稽之谈”。
  所以王若兴之父便作为族中长老,决定将这玉坠交由武晓志佩戴。此决定并未引起什么不满,想这玉坠,在王家这堂堂大世家,也不过一小物事,只宗族长老才会将它视为至宝,其他人并未瞧得入眼的,所以这事便这样决定了下来。
  这王兰带儿子回到武家,因月子间落下病根,再加上因谒语之事,不免要担心儿子,特别是最后的一句“保平安”,更是让王兰担心,以至常年忧郁,便在小志七岁那年离他父子二人而去。临终时,王兰深知丈夫不信自己族中传说,也就不再提它,只是一再强调,这玉坠万万不得离开小志。
  这武启明夫妻情深,在妻子亡过之后,更是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