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专栏主义嗔 >

第25章

专栏主义嗔-第25章

小说: 专栏主义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位朋友便问:怎么样,里面还干净不?女作家哑然失笑:根本用不着什么马桶圈,马桶是蹲式的!——是的,早前中国房子根本没有卫生间更不要说马桶,火车也不例外。那时的马桶是个“移动的器皿”。但是蹲式的健康,无形中做了运动,另外,晨起在院子外刷马桶的主妇,能够家长里短地念叨,也算是由马桶派生的符合当时国情的“人性化”居住。

()免费电子书下载
  时间到了现在,或者以后,我想火车上马桶用蹲式还是坐式已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现在价格上万的马桶已经不是新闻。我有幸的在那只豪华马桶旁停留过三秒,模特往马桶前一站,马桶座盖立即自动打开,动听的音乐缓缓响起。为一只亲爱的马桶,同志们努力啊!
  其实这些还只是居于对马桶上幸福生活的“温饱型”考虑,离幸福生活还有很长的距离,即便现在好多的人都把卫生间装修得像闺房,纸墨笔砚、书架,种种风格和情调,也有在马桶前摆上电脑的。的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我觉得离“发展中的马桶”尚远。我最近很惶恐。因杂志选题的关系,我很是鼓捣了些风水的书籍,这一鼓捣还真把人吓得不敢出气。——卫生间一定要有窗户;卫生间比卧室大才能真正放松;厕所不宜开在西南或东北方向;不宜开在南方;宜压凶方忌压吉方;浴厕地点宜隐蔽;讲究的话马桶、洗脸盆男女分用。乖乖,我现在一坐在家里那个还算精致的马桶上,就感到无所适从,生出一股毫无来由的紧张!
  
呼噜及睡眠POSE
人生有1/3时间在床上度过,所以睡眠质量至关重要,所以,现代人致力于提高居住质量。不过对我而言,“下足床上功夫”就两点:回避呼噜,和摆什么POSE。
  小时候堂兄是出名的打鼾者,一日远方亲戚留宿,我与堂兄同眠,着实领教他呼噜之威风。车辚辚,马萧萧,睡下不足10分钟便鼾声大作。呼呼寒夜怎堪入眠?急中生智,我将绳系于窗框拴至枕畔,待鼾声兴起,猛一拽绳,哐当一声把他从梦里惊醒。他一脸惊愕:咋啦,啥声音?我道:无事,起风了。呼噜再起,窗户哐当声再响。如此反复他不能寐,我倒倦意大增。
  后来上学睡上下铺,头顶再一个呼噜,每当囚禁寝室必忍受天籁之灾。我一般不刻意赏析,但那音律高低起伏轻重缓疾却辨得仔细,一会儿如暴雨前雷声轰隆隆闷发,一会儿似受阻急流汩汩脆响。你完全可以想象,经他头部的蚊子必会遭殃——吸进肺里!我与室友只得用无数气球来装点寝室,每当呼噜开响便有气球莫名爆炸,整个场面惊心动魄。
  再后来,在京自己租住,挑了一个既干净又僻静的陈旧社区,总以为与呼噜可以绝缘。可住下当晚,就听见隔壁孤老太太呼噜大作,奇特幽长,无论我敲墙击柜,均未奏效。原来那楼墙壁太薄,鼾声居然穿墙!
  到现在,我成功地回避了呼噜,但心有余悸。
  首先声明我不是医生,对这一问题不能从根本解决。但是,据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防鼾床——装传感器的床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跟踪睡眠者心率、呼吸节奏、肌肉运动和鼾声高低,当鼾声响起计算机会调节床头高度,使睡者头部升高,直到鼾声停止。当然,打鼾者极有可能被摔下。
  如果一个人呼噜没从根本上解决,如果一个本应打呼噜的人突然不呼噜了,那么很有可能,他进入到了另一极端——失眠。失眠者惯用数绵羊和想象他人轮廓的办法来“进入状态”,但真要奇效,恐怕得再造一种新型智能床。严重的是在打鼾与失眠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第三个地雷——梦呓。庄子曰“至人无梦”,那是一套假话,并非你我功力不及,不是老见电影里爱侣们从梦呓中得出破绽吗?看来人生睡觉,决非一个“闭眼”那么简单。
  即便你是一个谨小慎微“一枕黑甜”到天亮之人,上床前“怎么睡”肯定也会困扰你,是“睡如弓”还是佝偻如蚯蚓,是匍匐如蛤蟆,还是做一个最纯粹崇尚自然之士,无论严寒酷暑脱得一丝不挂。总之,在“闻鸡起舞”锐减的时代,每晚,在上任何一张床铺之前,先准备好数个POSE。
  
中粮广场
写文章之前刚看完港片《六楼后座》,这部不赖的片子让人时刻误以为年轻,从而年轻;让人明白被流逝掉的岁月美好,从而美好。可是我在想,那些未流逝掉的、未有到来的时光又该如何掌握?年轻态的人们从六楼后座走下来后又该去向何方?别人去向何方不清楚,但我必须清楚自己的步调——去中粮广场。
  原因不光是我在中粮上班。这本身确实太有必要大张旗地鼓唠叨一番。
  刚来北京时,我在北京站瞥见这形状奇特的建筑物便萌发兴趣,一打听才知道叫“中粮”,闭上眼竟让我产生“中国粮仓”的错误。后来为寻觅一个4A广告公司再到这里,竟发现高档商店与各色企业林立,一粒粮食也没见着,反而电梯口诸多声名赫赫的公司标签,让我相信这是精神食粮的仓库。这多让人激动啊。
  到目前为止,我断定这里是中国的时尚之源。
  这种武断不单是这里有中国时尚界最著名和成熟的期刊《时尚》,以及与文化潮流一脉相承的家居饰品、外事企业,更主要的是这里具备时尚之源的诸多特征。
  时尚之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策略性。巴黎“左岸”形成于人文咖啡文艺复兴时期,大批的思想者哲学家共同为之缔造,纽约SOHO区的形成是追求另类购物、居住的艺术家或者同类年轻人,把SOHO当成工作方式——它们凝练、自发,而且长久地沉淀,最后事实性地产生影响。中粮广场正是、正在拥有这样的特征。
  “奇妙的偶然”是它另一个特征。真的很难想象,这个经营粮油的公司是如何不知不觉被时尚覆盖——这便是偶然,是许多外界诸如地段、交通、物业管理、入驻单位特性的“必然”。世界上每一个城市都有“源的代表”并不断地衍化,遗憾的是纽约、伦敦、巴黎和米兰,这些时装之源却逐渐变味,它们对时尚的推动力开始多元,并不再承担责任。
  中粮广场却以“沉默”的方式一直在酿造生活的个性及方式。并且让各种优势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在此处以文字、图片与不同人的精神世界碰撞、传播,汇成潮流。这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带一种方式而来,他们或在汇丰银行账务往来,或在Starbucks啜饮早上第一缕灵感,或在整层家居店对居住生活遐思,或在大厦栏杆默默静立看观光的电梯的滑动……不觉中汇成一股股意识流。这潮流时刻理智、清醒有别于酒吧街的迷狂,和其他消费场所对于潮流的追逐,这里每天组合不同优势人群的个性与智慧,产生新的生活趋势,它如电影一般让人经过留痕,且清楚未来。
   
我想做个开发商
写下文章标题,竟把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因为这个标题里暗藏了我诸多不可告人的“公报私仇”。原因是这样的,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总是要与许多开发商礼尚往来,我总是发扬追星族般的热情,马不停蹄地膜拜风格各异的地产腕子。在这些过程中,有时我会感到无比惬意,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在局促的交谈中,瞥见自己人格上的失衡。那时我就很气妥,思维严重短路,一个强烈的念头产生:我要做个开发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个想法很让我兴奋了一阵子。
  另一个促使我“做开发商”的原因,也是源自一次采访,我因那位仁兄谙熟《变形记》而佩服得五体投地,见面后其平易的态度更让我受宠若惊。我们揪住一个个置业话题一路死磕,最后我问:你能向想做开发商的人一点忠告吗?他说:没什么忠告,既然他们想做就做吧,没尝试怎就知道自己做不了呢?!就是这句话,我沉重的身体便轻飘了。我做开发商的念头再上一个台阶。
  有想法的人和没有想法的人就是不一样,这是我得出的结论。从此我每一次出门,看见眼前的每一处景物,思维便比以往跳跃得厉害。见到那些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建筑物外立面,一般情况我极力克制,不会手舞足蹈。只是有一次在三环公交上,我看见一圆球状无比艳丽的售楼部造型,因产生过度遐思错过一回车站;有两次我欣赏规划奇特的商业街,与同伴走失。那时我就想,其实我的天赋与他们也旗鼓相,这真是一个富于挑战和创意的美差。
  其实这些都还不算,真正让我对“开发商”一词狂想的,是他们不但可以凝练出经久不衰、广袤、私人化的城邑,还可以让自己衍生诸多“人文气质”,对于后者,我不知道错了哪门子筋,实在仰仗得紧!据我所知,中国大牌的开发商,都是有“文化身份”的。比如冯仑,“诗性开发商”,因为他不但擅长地产功略,还对语言迷狂敏感,他的言语在任何场所均显侵略而煽情,比喻用得出神入化;而潘石屹便是一位天生的散文家,他的慢条斯理和无尽禅意,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茶满了”的意境;张宝全则是当之无愧的“导演开发商”,这位熟稔小说、剧本、书法,把“蒙太奇”用得滚瓜烂熟的“空间”大师,想一想,就让人觉得生活真的有意思极了。除此之外,还有孟晓苏、王石、任志强等等,在此不表。
  理由很多,也很充分,但是破灭总是很快。当我把我的想法,跟我的朋友与同事们逢人就说时,冷水接踵而至。——就你的那些懒惰、随意、小家子气,做得开发商么?——你再执迷不悟,不但会害了自己,还会让祖国江山徒增大片烂尾楼!哼,我当场晕倒。
  

()好看的txt电子书
精心做梦
前不久博客网站邀我写点介绍,我戏谑:我不是一个做梦的人,而是一个精人做梦的人,招来朋友一句“怕了你们这些遣词造句的文人”。朋友自然是逗乐,但想一想,把犹抱理想人士的“既成熟又年轻”的状态说直白,真的还比较费解。
  梦,在中国有太多的约定俗成,庄生梦蝶、黄粱一梦、梦笔生花、南柯一梦,简直就是一道道的风景。不是毛泽东也说,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吗?这“认真”就是精心,就是潜下心来。做梦也讲方式、方法。
  既然要精心地做梦,自然得为梦寻一个“温床”。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怎样使梦的萌发更为惬意,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关心的大事——很显然,这更适合跟“住”关系密切的行业——如果艺术是梦的影子,寝具是梦的硬件,那么环保和房地产必是操纵梦的两只巨手——它们从某种意义上限定所有人的意象到底会呈现出一个噩梦,还是一场美梦!
  而在这之前,精神病和心理学家以梦直指现实的深渊。因为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从白天所受的桎梏中而来,所有景象与现实对照——“猫的影像象征极坏的脾气,而雪白、光滑的白面包象征赤裸的人体”。更有意思的是,弗氏居然精心地描述过人的身体与居住的微妙关系,“在梦中的幻象,整个人体就用一间房子来代替,而内脏各器官即分别以房子中各部分所代替。在牙痛引起的梦中,一个圆形拱顶的大厅象征嘴巴,而一座往下走的阶梯象征由咽喉下至食道。在头痛引起的梦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