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无限穿越之折花录 >

第18章

无限穿越之折花录-第18章

小说: 无限穿越之折花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箫音缓缓转起,开始低沉,然后便是慢慢地升起,箫音如同春江的江水缓缓的展开,“江湖笑,恩怨了。人过招,笑藏刀……潇酒如风轻飘飘。”
  箫音缓缓地展开,段誉的精神力随着段誉的箫音散发,众人依稀听到了与箫音对应的歌词,而且还是周华健唱的原版,这精神力真是比cd还好用啊。
  茶馆中的众人良久方才从那潇洒的意境中醒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如同轰雷般响起,段誉点头,举杯向着这些旅客致意,“少爷(哥哥)”
  段誉此时方才看到贞贞和小鹤儿脉脉的眼神,眼中饱含爱意足以将天山上的冰雪融化。
  “这位兄台,不知道在下可否坐下?”
  来人正是那个英俊的青年,此时正对着段誉微笑着,身后正是那个身穿淡黄|色衣裳的侍女,段誉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小鹤儿却是说道:“你们与我们并不认识,更何况方才出言不逊?”
  刚刚那侍女无端叫了她一生,让她对这两个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
  青年却是微笑着说道:“方才是我的侍女无礼了,在下向各位陪罪,希望各位不要见怪!”
  复又对着身后的侍女说道:“如茵,还不向这位小姐赔罪!”
  名叫如茵的俏丽侍女向着小鹤儿屈身说道:“这位小姐,方才是小婢无礼,请这位小姐恕罪!”
  小鹤儿也不是无礼取闹之人,看到这个侍女真诚的道歉,也不好怪罪她,轻哼一声道:“没什么!”
  此时那个青年已是坐了下来,说道:“我与兄台虽是萍水相逢,只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方才听兄台一曲,精妙异常,在下倒是冒昧过来结识了,在下李志,不知道兄台高兴大名?”


  看着这个名为李志的青年,段誉眉头一皱,似是想起什么,却又记不起了,心中暗叹道:“难道是原著中的人物?可惜自己记不太清楚,有一本原著在就好了。”
  口中却是说道:“在下段誉,这个是我的侍女贞贞,而她是我的义妹小鹤儿!”
  段誉指着贞贞与小鹤儿向着李志介绍道。
  李志向着两人点头,目光却是望向了段誉,目光炽热,说道:“不瞒段兄,在下这次是第二次听到段兄的音乐了,不久之前泛舟江上的时候便是听过段兄的歌声,却是被段兄拒绝了,没有想到在这里可以再次遇到段兄,更没想到段兄的箫音竟也如此精妙!”
  段誉这个时候才仔细打量一下这个青年,这才发现这个青年柳眉明眸,分明是一个西贝货,心中暗道:“这个少年是个西贝货,那这个侍女应该还没被人玩过了。”
  口中却是说道:“多谢李兄缪赞了!”
  李志却是说道:“段兄无需谦虚,段兄的歌声精妙无比,那洒脱之意更是落在心间,动人无比,当今世上除了尚秀芳大家想来无人比得上段兄的歌声了!更兼段兄的箫音也是能够与石青璇大家相比。”
  没有想到对方竟是如此的恭维,段誉想到:“看来这又是个追星族,我的箫音应该还比不上石青璇,我只是用道心种魔引他们进入幻境而已。段誉心中想到这些不由得叹了口气。
  “李兄不知道与太原李家可有关系?”
  段誉拉开话题说道,“在下听闻太原李家之名已久,尤其是李渊二子李世民,我一早就想见他一面了。”
  早些把他砍了,抢了他的天子龙气也好,当然,这句话段誉自然没有说出来了:“李兄也是姓李,不知道可是与李家有关系?”
  听到李世民的名字,李志眼中不由得一亮,只是很快就黯淡下去,说道:“正是某家表家!”
  李志却是没有说下去,似乎还沉浸在方才的谈话中,段誉也没有说话,而是饶有兴趣地望着这个女扮男装的女子,心中推理着:“我既然对‘李志’这个名字有反应,也就是说她应该是原著中出现过的人,只不过我的印象不深,也就是说这角色并不重要,或者,这个名字她用得极少,会女扮男装的会是谁呢?师妃暄?明显不是,唉,要是有本《大唐双龙传》的原著在就好了,这书比我那些没用的武功秘笈有用多了。”
  “段兄!”
  李志回过神来,有些歉意地对着傲雪笑了笑,说道:“方才在下走神了,真是抱歉!”
  段誉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李志说道:“段兄是非本地人!”
  段誉随口说道:“在下只是来这里做点生意而已,倒是李兄不知道来这里为何?”
  “在下也是作一点生意而已!”
  李志说道,眼光瞄上了段誉,似是诧异段誉竟是个商人,目光落在段誉手中的竹箫上,看到李志的目光,段誉说道:“李兄有什么疑惑的吗?”
  李志摇摇头,说道:“只是没有想到段兄是个商人而已,我想以段兄的才华定可以作一番事业!”
  细细地把玩着手中的杯子,杯子中的茶叶正是漂浮在茶水中,段誉眯着眼睛,说道:“李兄似是看不起商人,只是不知道李兄心中当是如何方才是一番事业?”
  李志微微一怔,说道:“大丈夫为人处世,当是为天下苍生作一番贡献,不知道段兄的志向何在?”
  段誉答非所问道:“这个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吧。”
  李志心中一惊,这事其实只要有点眼光的,自然就能看出来了,只是这个李志想不到段誉这么大胆地说出来,“段兄,你不怕隔墙有耳吗?”
  段誉笑了笑,不置可否地轻轻地呷了一口茶,说道:“我听闻当年散人宁道奇曾批言李世民可济世安民,在下不知道这个济世安民可是一番事业?”
  李志没有想到段誉这么问道,点点头,说道:“这个自然是一番事业!”
  段誉又道:“若我投靠李阀,你说在我帮助下的李阀,有几成把握在未来的乱世中取得天下呢?”
  李志心中一突,她还不清楚段誉的能力,但从歌声还有这番谈吐已经可以看出段誉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若段兄与李世民合作,则天下可定矣。”
  这番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李志觉得若能这样为李家拉拢这么一个人才,这个马屁也算值得了。
  段誉闻言,摇头笑道:“李兄话中虽然恭维之意,但也确实如此,若我有心帮李世民的话,这个天下还真不会有什么人是我们的对手。所以……”

()免费电子书下载
  段誉故意顿了顿,才道:“所以,我绝对不会投靠李阀。”
  李志大惊道:“这是为何?”
  段誉淡笑道:“因为没意思,要是我帮李世民的话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就太没意思了,玩游戏应该有些难度的。再者,李家是传统的阀门世家,若他们得了天下,必定会按照那固定的模式去建立他们的国家,而我对那儒家传统制度不怎么喜欢,我若要改变这个制度,势必不能投靠那些门阀。”
  李志听到段誉把逐鹿天下当作游戏,心中有些不悦,但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道:“段兄,似乎并非支持儒家学说吧。”
  段誉摇摇头说道:“严格说来,我应该是诸子百家的传人吧。”
  段誉想起自己无端得来的魔门邪帝身份,还有魔门的来历。
  李志听到‘诸子百家的传人’也想到她极之仇恨的一个门派,眼中寒光一闪,试探道:“段兄好像非常讨厌儒家?”
  出乎李志的预料,段誉摇摇头道:“不,我其实也并不讨厌儒家,只是觉得儒家用错地方了。儒家作为个人修身的道德标准,那绝对是我见过最高最完善的道德标准,但要是拿来治国,却颇为不当。所以我其实并不讨厌儒家,反而有些可怜儒家,还有它的创始人孔仲尼。”
  李志听到段誉恭维儒家的话,顿时放下了心,觉得段誉绝对不是那个门派的人,因为那个门派的人绝对不可能推崇儒家的。只是听到段誉后面的话,心中奇怪,问道:“这是为何?汉武之后,历代用儒,可见儒学不凡。再者,儒家的地位那么高有什么好可怜的?”
  “儒家有士农工商之分,李兄以为然否?”
  段誉忽然问道,眼中却是露出淡淡的精光望着李志,李志心头一震,此时方才发现眼前的男子竟是一个高手,心中暗道:“他是如何收敛气息的?”
  若非这个男子眼中露出的精光,李志还以为这个男子不过是个秀才般的文人,当下问道:“段兄以为不妥?”
  “掉过来还差不多。”
  段誉随意道,也不等李志提问,随即便道:“兴商,以利刺激百姓发明更多巧妙的工具,来生产商品,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能提高农业效率,而那些士子只需要稍微调到其中一些矛盾就可以了,要他做的其实并不多,因此士如何能居四者之首。”
  李志显然是初次听到这样的理论,而且好像有些道理,一时之间也不好评论,于是又问道:“那段兄为何又可怜儒家,自汉武后,历代用儒,儒的地位那么高,还有什么好可怜的?”
  段誉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道:“我并不讨厌儒家还有孔子,但却非常讨厌一个自称儒学大家的人——董仲舒。”
  李志一听到段誉说讨厌董仲舒,心中放下的心,又再提起来,那个门派的人恐怕恨董仲舒恨的要死吧,“这是为何?”
  段誉答道:“当年董仲舒献‘天人三策’,逐有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虽然大大提高了儒家的地位,但实际上却是把儒家给毁了。”
  看到李志露出不解的神情,段誉解释道:“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方便统治万民的心,断章取义,曲解其意,将儒家改得面目全非。若孔子看到自己创立的儒学,变成今时今日的模样,恐怕会气死吧,哦,不,他已经死了,应该是气活才对。”
  李志想不到段誉还有这样的幽默感,不过她已经完全把心放下来了,段誉讨厌董仲舒的原因,原来不是因为百家被罢黜,而是因为董仲舒曲解了儒家,段誉他反而对‘罢黜百家’的事好像没什么气愤的,应该不是魔门的人。
  她又哪里会知道,段誉的确是魔门的人,而且还是魔门的邪帝,在魔门里面地位尊崇,只不过段誉对魔门没什么归属感,而且对那什么‘诸子百家’的学说其实所知不多,反倒是语文课的时候学了几篇《论语》也觉得里面的道理确实有些道理。
  李志虽然对段誉的话并不全部理解,但也听得颇为入神,又问:“段兄,你为何不说说这些政策的汉武帝呢?段兄讨厌汉武帝吗?”
  段誉搔了搔头道:“汉武帝……这个人我评论不了,但我对这个人倒没什么厌恶的,反而有些欣赏。”
  汉武帝这个人说他是暴君,说他穷兵黩武也行,他花光了文景二帝那近百年的积蓄来攻打匈奴,将匈奴打残了,可匈奴只过了几十年便优养生息,再次来犯,看上去好像有些不值。只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却又将我大汉民族的气节给打了出来,任何汉人只要一听到这句话都会为之热血沸腾。
  段誉想了想觉得还是评论不了,摇摇头道:“汉武帝这个我评论不了,我只肯定他只是在利用儒家,那些儒家的著作,恐怕他本人是不屑一顾的,不止如此,恐怕之后的皇帝也是如此,恐怕大部分连《论语》都没有看完。”
  段誉不着痕迹地又将话题打了个圈又回到原来的话题,那个李志果然顺着段誉话题,问道:“段兄此话何解,自汉以来,为帝者均实行儒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