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淡扫娥眉 >

第417章

淡扫娥眉-第417章

小说: 淡扫娥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叶十一从沉思中醒来。这个时候,他的身边除了飞鱼卫指挥使高雁,没有潜伏的卫士还有几十名。于是他侧目看一眼高雁,吩咐道,“你们留在这。”然后取过高雁献上的宝剑拿在手里,仍只由唐青在前打着灯笼,踏上东篱台。
  高雁心中着实松了口气,打着手势命令手下将东篱台严密地保护起来,远远地——这个距离很重要。只要不是蠢到不可救药,没有哪个傻瓜希望密切参与到主君的隐密中去。那虽然荣耀却往往需要用自己的性命以奉献忠诚。高雁只是个特务头子而已,他既没有成为欧阳怜光式文臣的伟大追求,也没有成为宇文翰式武将的豪迈情怀,他对自己目前的地位与待遇还尚算满意,所以更愿意将自己的忠诚奉献在其他地方……
  东篱台上空荡荡。器物摆设都盖了白布,只有巨大的箱笼横七竖八从游廊一直摆到露台。露台中央点一盆燎火,两名仆童跪在火旁,一面抹眼泪,一面从翻开盖子的木箱中取出一些画卷珍玩填进火里。那些希世之宝便在火苗的辟啪声中渐次成了飞灰……迷人眼,然后如烟散去。稍远一些,一名矮胖的中年男子迎风站立,背着手发出轻声的叹息。
  叶十一走到火旁,怔怔地发了一会儿呆。而后,他向唐青伸出了手。唐青忙捧出一个尺长的匣子来。叶十一将匣子拿在手里,摆弄片刻,终于打来了来。里面是一卷泛黄的白帛,抖开来,一名双手舞剑的少女跃然而出,随风舞动。
  此时,背立的中年男子早已听到动静,踏着优雅的步子走来。他姿态优雅地下拜,操着如沐春风的口吻作一自我介绍:“臣谢氏子奕,祝殿下安泰。”叶十一不理会他,他也能孤芳自赏,优雅地再拜而后起,高贵得一塌糊涂,以至于能够让人忽略他的小短腿。
  叶十一木然松开手指,少女随着白帛飘然坠于火上,火苗腾起一卷,音容笑貌,便都没有了。
  谢奕站起身,陪着叶十一看那图化为灰烬,半是唏嘘,半是欣慰道:“十七去时,检点生平珍爱,唯一所缺者,便是这公孙大娘舞剑器图,而今终于无所撼了。”他说着深深地注视了一番叶十一的容颜,感慨道:“见到殿下,仿若见到当年的十七。您和他长得真像。”
  这一番既高贵又亲切,既崇敬又熟稔的告白算是把叶十一彻底激怒了。心头留存在记忆里亲生母亲微薄的印象而来的淡淡忧伤席卷而空,只余愤慨与不甘也无可奈何的烈焰空烧心肺。
  “长得像那种败类究竟有什么好光彩的?”叶十一的目光向剑一样射向自己血缘上父亲的舅舅,大加指责与鞭挞,“如果你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要见我,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些的话,那你现在可以滚了!”
  谢弈不为所惧,当然更不可能滚。如谢氏这种传承千年的古老家族,无论出击,对峙还是屈膝投降,都是有其深厚底蕴的。没有比高贵者更高贵,比无耻者更不要脸的水平,那是不可能被派出来作代表的。现在,这个作为代表的各中翘首,就是谢奕。他躬了躬身,纠正道:“不是的,殿下,请您不要动怒。我们只是向您奉献忠诚而已。”
  “忠诚?”叶十一瞥向谢奕,诧异地反问道,“那有什么用?我现在还需要我你们的忠诚吗?”
  “有的,殿下。”谢奕再一次深深施礼。
  “在金陵即将被攻破前的一刻,而不是我的大将军在金陵城外身死之前?”叶十一不无讽刺地道。
  “那是个意外,殿下。”谢奕如实的陈述道。
  叶十一点点头,似乎他也由衷的希望是这样,但他还是如实地道:“军队不会相信的,就算相信是意外也没用了……”听起来,那更像是自言自语。
  “早在去年殿下亲征,谢氏就已经彻底退出金陵了,并没有以越大将军之死就问罪于谢氏的理由。”谢奕争辩道。然后他又说:“我们的忠诚对殿下并非无用。江南,并不是只有金陵而已。金陵之后,还有广大的土地。我谢氏经营经营岭南数百年。金陵屈服于殿下掌握之后,我们愿意向殿下献上谢氏所有土地与忠诚。”
  “二月之前,金陵一定会被攻克——”叶十一停顿了一下,然后立即毫不客气地说道,“那之后,我宁愿由军队去征服,而不是接受什么奉献。”

()免费TXT小说下载
  谢奕眉头耸动,敏感地捕捉到了“二月之前“和“那之后”两个词,念头连转之下,便想到了金陵还有将近十万的水师由名将王余统帅正驻留湖口静待机会。他想,叶十一必定是不希望金陵之战延宕至来年二月春讯来临。因为既然在战场的一端他的部下罗文忠已经将攻克金陵最大的障碍——江南水师封锁于湖口,那么战场的另一端,宇文翰就必须趁着冬季枯水期拿下金陵。否则一旦湖口的水师趁着长江水涨之机出动,江南已经锁定的胜局就有可能生变。至少,也给了金陵城中精锐突围逃跑的机会,算不得全胜了。现在的问题是,金陵是一座真正的坚城堡垒,在有张襄亲自把守,叶十一却没有亲征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二月潮水来之前攻克么?依谢奕看,是有点儿玄,除非……
  想到此处,谢奕将心一横,遂抬头说道:“殿下放心。而今金陵旦夕可下,城中必定离心离德,赵氏绝不可能尽在掌握之中。我谢氏虽说早在去年便已退归岭南,但在金陵也并非全然无所布置,总归人与事都是极熟的。今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力,必使金陵在二月之前出降。”
  “二月……那很好。”一只血红的翡翠杯在烈火中爆裂,发出“咔嚓”一声脆响。叶十一从燎火旁走开,站到露台边缘,缓缓地抽出宝剑,横在空中,不知是想起了什么。从背影看去,是和他语气完全相反萧索与落寞。
  一时之间,倒把谢奕给看愣了,他不由跟过去开口问道:“殿下很遗憾吗?无论您想要什么,我们都愿意为您做到。”
  “我想要一个爱人……”叶十一叹了口气似的低声说道,仿若自言自语。那完全不像是叶十一说的话,而更像是怀春少年粉红了脸吐出的痴语。
  谢奕愣上加愣,心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么不要脸的话你是怎么说出口的?哦,我马上就要比你更不要脸了。谢奕暗中抹了一把冷汗,表面上不动声色地道:“家姐谢老夫人有一孙女尚未婚姻,生得玲珑剔透之心,闭月羞花之貌,愿意献给殿下。”
  叶十一闻言霍然转身,剑尖在谢奕喉间虚点,目光中是突如其来的冷厉与决然。“我想傢的人,终此一生,只有一个!”他说。
  谢奕不禁打了个寒颤,从喉间微微颤抖的剑尖,他能感受得到叶十一喷勃而出的杀意几乎不可克制。赵家的那个小姑娘有什么好的,以至于叶十一到现在甚至都不想放弃,谢奕是不明白的。但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只要能在这一次满足叶十一的愿望,那么叶十一对谢氏的信任与好感必定不会如现在般勉强,而谢氏的前途在今后也必将更加的光明。谢奕决定冒一个险。他垂眼看着寒光闪烁的宝剑,试探着道:“家姐的孙女实际是收养的,说来也巧,样貌与赵夫人很有几分酷似……”说着便偷眼打量叶十一的神色。
  叶十一小声嘀咕了一句:“鬼魅伎俩罢了!”随之手指在剑柄上轻轻一弹,剑身便自谢奕的肩头飞过,唰地插进他背后的地上。谢奕满身冷汗地回头看时,只见剑身插进砖缝足有半尺,剑尾还在兀自摇晃。叶十一笑了一下,说:“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谢奕这一身冷汗至此总算是消了,于是轻松说道:“倘若是在赵夫人生产之后,倒不妨李代桃僵。”
  叶十一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沉吟道:“赵瑟的产期是在……”说着便转头去看唐青。唐青远远地站在回廊口,低眉垂首,眼望脚尖,仿若与土地爷作交流。然而叶十一的眼睛一望过来,他便立即应道:“是二月二十八日。”叶十一便又去看谢奕。
  “着啊!”谢奕以拳击掌,兴奋地说道:“赵夫人最危险的时候,是金陵破城之际。刀枪无眼,殿下您也不可能保证赵夫人不会死于乱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但是,孕妇是不能杀的,只要光明正大。臣归去以后,立即联络,只要城外宇文将军加强攻势,内外交困之下,必能迫使金陵诸公在春讯之前出降。介时,赵夫人有孕在身,又有殿下您的严令和监军,众目睽睽之下,除非赵夫人她自己寻死,否则是没有人能够暗害于她的。这就躲过最危险的一刻。这样,前线的将军们再怎么不情愿,都只能依律将她押解回上都。殿下不妨遣一心腹之臣为监守而自盗,与臣相合,只待赵夫人生产之后,便行那投梁换柱之事。”
  叶十一无声地苦笑,神色间有矛盾与愧疚闪过,终究还是在爱情与友情之间有了抉择,决然说道:“亲征不可能,时间上也来不及,但我可以派一个监军。”
  谢奕郑重行一揖礼,一边直起身来,一面笑吟吟地道:“如此,三年五载,殿下与谢氏之女,正乃天作之合。”
  叶十一看着眼前这位得意洋洋的胖子,不知为什么并没有大愿得偿的欣喜若狂,心底里反而有丝丝缕缕的失落与凄凉,寡然无味得厉害。他黯然地转身,朝离开东篱台的方向走去。唐青待他走过,立即提脚跟了上去。
  “灵柩运到长安安葬吧,明年下雪的时候。”
  谢奕大喜过望,登时跪拜道:“谢主上成全。”
  ……
  乙酉年十二月下旬,叶十一再一次向江南增兵并发布诏令敦促金陵投降。一时之间,青冀等四十三州兵力几乎倾巢而出,压向已经不堪重负地金陵。叶十一严令主将宇文翰,务必在二月讯期之前攻克金陵,同时他也向前线派遣监军——人选上由于惯作监军的江中流脱身不得,于是毫无悬念地遵循了大郑的旧例,自金吾羽林二卫地近臣中选择,最后定了左金吾将军陈晓虎。
  这之后,就是过年了。新年第二天,来自刚刚从剑门关逃出巴蜀,目前暂时留在秦州的欧阳怜光关于“元元死亡,巴蜀内乱”的紧急奏报就到了。
  奏折被叶十一扔在案上,叶十一很不悦地道:“元元死了么?“
  “是”中书省新进的官员恭谨的回答,静听下文。江中流却自发自动在心里替主君补上了没能说出来的话:她怎么总和我过不去!
  叶十一略作沉吟,便作了决断:“授欧阳怜光以钦差督军汉中,暂时就留在秦州,等着和陆子周谈判好了。之前也不必回长安,免得无事生非。”
  诏命传到秦州,欧阳怜光接了,不禁笑道:“看来主上很不希望我回长安嘛!”待到晚间欢迎中使的宴会上得知了增兵和派遣监军的消息,欧阳怜光的笑容就有点意味深长了。
  “不是文臣监军么?这可有点不大对劲啊……”她自言自语道。
  政变
  “监军?所谓监军……”
  就这个监军问题,欧阳怜光反复琢磨了一宿。次日一早,从床上爬起来,送走传命的中使,转过头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汉中全体地方官员及驻军将领会议。会上,欧阳怜光言简意赅,表示为了完成主上托付的重任,实现对巴蜀一地的和平吞并,她,欧阳怜光将以钦差督军的名义发动驻汉中全部兵力进逼剑阁,以敦促巴蜀方面尽快达成内部统一从而回到谈判桌前。
  此议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