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鲁迅卷1 >

第5章

鲁迅卷1-第5章

小说: 鲁迅卷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纲、目、属、种和变种,奠定了分类学的基础。主要著作有《自然界系统》(即文中所说的《天物系统论》)等。
  〔29〕 诺亚时洪水之难 《旧约全书。创世记》第七章载:上古洪水泛滥,生物尽灭;但诺亚(Noah)得上帝启示,造方舟避难,此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方舟中的生物传下来的。
  〔30〕 兰麻克(1744—1829) 通译拉马克,法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即拉马克主义)。他在一八○九年作的《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提出“直接顺应说”(即“环境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环境的直接影响,器官用进废退,而后天获得的性状又可以遗传。它有力地反对了宗教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在科学上为达尔文学说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主要著作还有《法国植物志》、《对有生命天然物体的观察》(即文中所说的《生体论》)等。
  〔31〕 寇伟(1769—1832) 通译居维叶,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
  一八一二年作《化石骨骼论》,创立了古生物学。但他是一个加尔文教徒,不相信进化论,确信种的不变性,从不同地层有不同生物的事实,臆造出形而上学的“地球革命说”(即“激变论”)以符合化石上的事实。恩格斯批判他说:“居维叶关于地球经历多次革命的理论在词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实质上是反动的。”(见《自然辩证法》)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的生物进化》、《比较解剖学教程》等。按他的《化石骨骼论》作于拉马克的《动物学哲学》之后三年,文中说“寇伟实先之”,疑有误。
  〔32〕 “变动说” 今称“激变论”或“灾变论”。
  〔33〕 圣契黎(1772—1844) 通译圣希雷尔,法国动物学家。
  他认为生物是由以前为数不多的物种经过变化而繁生,变化的原因是由环境的影响。著有《哺乳动物自然史》、《大型兽类分类论》等。一八三○年他和居维叶在巴黎法国科学院(即文中所说的“巴黎学士会院”)的辩论,是科学史上有名的事件。
  〔34〕 瞿提(1749—1832) 通译歌德,德国诗人、学者。他在动植物学、解剖学上都有贡献,同时是进化论思想的先驱者之一。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植物形态学》(即文中所说的《植物形态论》)等。
  〔35〕 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唯心主义者。他早期主要研究自然哲学,一七五五年出版《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对于进化论思想体系的创立有很大启发。后期着重于所谓“批判哲学”的研究,企图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其重要哲学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
  〔36〕 倭堪(1779—1851) 通译奥铿,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哲学家。
  他在哲学上倾向泛神论。著有《自然哲学教本》等。
  〔37〕 细胞说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于一八三九年所创立的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且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
  恩格斯认为,细胞学说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38〕 华累斯(1823—1913) 通译华莱士,英国动物学家,自然选择说的建立者之一。他的和达尔文的关于自然选择理论的论文在一八五八年七月林奈学会上同时宣读。但他在哲学上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心灵论者。著有《动物的地理分布》、《海岛上的生命》等。天择论,即自然选择论。
  〔39〕 生学 即生物学。
  〔40〕 内籀 即归纳法。
  〔41〕 壁克耳 通译“贝格尔”,一艘英国海军的勘探船。
  〔42〕 仪的 目的。
  〔43〕  同系,饲养的意思。
  〔44〕 按十传应为二千四十八。
  〔45〕 局脊 通作口止局口止脊,拘束的意思。
  〔46〕 根干细胞 即受精卵。
  〔47〕 阿弥巴 通译阿米巴,拉丁文Amoeba的音译,即变形虫。
  〔48〕 班陀黎那 即实球藻,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中间阶段的一种生物。
  它的身体由八个、十六十或三十二个细胞组成一个实心的球体。
  〔49〕 原肠 即消化腔。按实球藻无此器官,到腔肠动物才有。
  〔50〕 希特拉 即水螅,腔肠动物的一种。
  〔51〕 按这里所说的太古代以及下文的中古代、近古代三个地质历史年代,现在通作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又这里所说的僦罗纪及下文的迭逢纪、石墨纪,现在通作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各是古生代中的一纪。
  〔52〕 无脊椎动物化石,作者当时未见,现已多有发现。
  〔53〕 穆那罗 原生动物的一种。
  〔54〕 爪哇之猿人化石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一八九一年由荷兰人类学家杜伯亚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特里尼尔发现,计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形态特征,介于猿与人之间。据推断,其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距今约五十万年前。
  〔55〕 那格黎(1817—1891) 通译耐格里,瑞士植物学家。他研究种子的起源,创造了水藻新分类法。著有《自然科学的种的概念和发生》等。
  〔56〕 质力不灭律 即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不灭定律。
  科学史教篇〔1〕观于今之世,不瞿然者几何人哉?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2〕;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较以百祀〔3〕前之社会,改革盖无烈于是也。孰先驱是,孰偕行是?察其外状,虽不易于犁然,而实则多缘科学之进步。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继复流衍,来溅远东,浸及震旦〔4〕,而洪流所向,则尚浩荡而未有止也。观其所发之强,斯足测所蕴之厚,知科学盛大,决不缘于一朝。索其真源,盖远在夫希腊,既而中止,几一千年,递十七世纪中叶,乃复决为大川,状益汪洋,流益曼衍,无有断绝,以至今兹。实益骈生,人间生活之幸福,悉以增进。第相科学历来发达之绳迹,则勤劬艰苦之影在焉,谓之教训。
  希腊罗马科学之盛,殊不逊于艺文。尔时巨制,有毕撒哥拉(Pythagoras)
  〔5〕之生理音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6〕之解剖气象二学,柏拉图(Platon)〔7〕之《谛妙斯篇》(Timaeus)暨《邦国篇》,迪穆克黎多(Demokritos)〔8〕之“质点论”,至流质力学则靶于亚勒密提士(Archimedes)〔9〕,几何则建于宥克立(Eukleides)〔10〕,械具学则成于希伦(Heron)〔11〕,此他学者,犹难列举。其亚利山德大学〔12〕,特称学者渊薮,藏书至十万余卷,较以近时,盖无愧色。而思想之伟妙,亦至足以铄今。盖尔时智者,实不仅启上举诸学之端而已,且运其思理,至于精微,冀直解宇宙之元质〔13〕,德黎(Thales)谓水,亚那克希美纳(Anaximenes)〔14〕谓气,希拉克黎多(Herakleitos)〔15〕谓火。其说无当,固不俟言。华惠尔〔16〕尝言其故曰,探自然必赖夫玄念〔17〕,而希腊学者无有是,即有亦极微,盖缘定此念之意义,非名学〔18〕之助不为功也。
  (中略)而尔时诸士,直欲以今日吾曹滥用之文字,解宇宙之玄纽〔19〕而去之。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于肤廓,方诸近世,直无优劣之可言。
  盖世之评一时代历史者,褒贬所加,辄不一致,以当时人文所现,合之近今,得其差池,因生不满。若自设为古之一人,返其旧心,不思近世,平意求索,与之批评,则所论始云不妄,略有思理之士,无不然矣。若据此立言,则希腊学术之隆,为至可褒而不可黜;其他亦然。世有哂神话为迷信,斥古教为谫陋者,胥自迷之徒耳,足悯谏也。盖凡论往古人文,加之轩轾,必取他种人与是相当之时劫,相度其所能至而较量之,决论之出,斯近正耳。惟张皇近世学说,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盖神思〔20〕一端,虽古之胜今,非无前例,而学则构思验实,必与时代之进而俱升,古所未知,后无可愧,且亦无庸讳也。昔英人设水道〔21〕于天竺〔22〕,其国人恶而拒之,有谓水道本创自天竺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之者,水道始大行。旧国笃古之余,每至不惜于自欺如是。震旦死抱国粹之士,作此说者最多,一若今之学术艺文,皆我数千载前所已具。不知意之所在,将如天竺造说之人,聊弄术以入新学,抑诚尸祝〔23〕往时,视为全能而不可越也?虽然,非是不协不听之社会,亦有罪焉已。
  希腊既苓落,罗马亦衰,而亚剌伯人继起,受学于那思得理亚与僦思〔24〕人,翻译诠释之业大盛;眩其新异,妄信以生,于是科学之观念漠然,而进步亦遂止。盖希腊罗马之科学,在探未知,而亚剌伯之科学,在模前有,故以注疏易征验,以评骘代会通,博览之风兴,而发见之事少,宇宙见象,在当时乃又神秘而不可测矣。怀念既尔,所学遂妄,科学隐,幻术兴,天学〔25〕不昌,占星〔26〕代起,所谓点金通幽〔27〕之术,皆以靶也。顾亦有不可贬者,为尔时学士,实非懒散而无为,精神之弛,因入退守;徒以方术之误,结果乃止于无功,至所致力,固有足以惊叹。如当时回教新立,政事学术,相辅而蒸,可尔特跋〔28〕暨巴格达德〔29〕之二帝,对峙东西,竞导希腊罗马之学,传之其国,又好读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书。而学校亦林立,以治文理数理爱智质学〔30〕及医药之事;质学有醇酒〔31〕硝硫酸之发明,数学有代数三角之进步;又复设度测地,以摆计时,星表〔32〕之作,亦始此顷,其学术之盛,盖几世界之中枢矣。而景教子弟,复多出入于日斯巴尼亚〔33〕之学校,取亚剌伯科学而传诸宗邦,景教国之学术,为之一振;递十一世纪,始衰微也。赫胥黎作《十九世纪后叶科学进步志》,论之曰,中世学校,咸以天文几何算术音乐为高等教育之四分科,学者非知其一,不足称有适当之教育;今不遇此,吾徒耻之。
  此其言表,与震旦谋新之士,大号兴学者若同,特中之所指,乃理论科学居其三,非此之重有形应用科学而又其方术者,所可取以自涂泽其说者也。
  时亚剌伯虽如是,而景教诸国,则于科学无发扬。且不独不发扬而已,又进而摈斥夭阏〔34〕之,谓人之最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