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断桥惊魂(完本) >

第14章

断桥惊魂(完本)-第14章

小说: 断桥惊魂(完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舆论和传媒是不需要先立案的,只要有线索,就有人去调查、取证、曝光,在国家层面上,虽然大肆倡导支持舆论监督,但是到了基层的公权机关,更多的是抵御和限制记者。
  砮江大桥垮塌事件,即便以受害人自诉立案,唯一愿意起诉的何雪,已是被通缉的在逃犯,也行不通。甄文斌决定,无论如何要去说服省厅调查组同意立案,只有这样,才能更迅速地查明真相。
  在沿河路馨怡茶楼的一间包房内,秦盛强作镇静的面部表情,掩饰不住内心的焦虑,他此刻的心情跟潘荏嵩一样,巴不得彭大富立即死掉,只要彭大富活着,就是一颗会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
  李国军不懂工程专业,反而不觉有压力,市调查组做出结论后,女记者和检察官继续穷追不舍,他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在潘荏嵩要求下,他才越来越多地介入其中。目前,他只是猜测,潘荏嵩与彭大富有些说不清的钱财往来,或许秦盛知情,李国军根本未想到砮江大桥会有质量隐患。
  “省厅调查组正在仔细核查每一页资料,招投标和造价结算这两块是绝对没有差错的,施工过程中缺失的几分质量记录,到底是怎么回事?”潘荏嵩满脸疑虑,目光紧紧锁住秦盛。
  秦盛抬头端详潘荏嵩的神态,不得不佩服他的成熟和老道,从普通的泥水工,一步步跃身为市属大企业的老总,不是谁都可以奢望的梦想。他回想起当时的一幕,砮江大桥五号箱梁的钢筋,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分包商彭大富要求他忽略过去,并且暗示总包方已经默认了,秦盛不敢擅断,专门向潘总汇报此事,答复是,只要保证桥梁不跨,就不用返工了,工期绝对不能耽误。
  其实,就是砼构件的箍筋规格小了一号,以秦盛自己的经验和对图纸的认识,承受25吨的荷载,完全没有问题,自己没有必要为此去惹恼彭大富和潘总。前者在近几年的交往中,没有少关照自己,后者掌握了选择监理公司的生杀大权,两位爷爷,他都得罪不起。
  谁料到,设计院的设计真就这么保守,30吨的货车,真把大桥的箱梁压断了,后面还偏偏跟了一辆满载学生的校车。
  事故发生后,他在心里大骂彭大富,这点钢筋也要省,又抱怨交通局管理不到位,任凭25吨以上的货车通行。骂归骂、怨归怨,事情已经发生了,能做的就是继续隐瞒或者洗脱自己。
  当时,他留了一手保护自己,故意让真实的质量记录和照片,进入施工资料,在竣工归档时,正是总包方把那几分资料故意漏掉的。遵照往常的习惯,他在自己的电脑上克隆了一份存底。
  “这些过程,难道潘荏嵩都忘记了?还要没玩没了地追问我?”秦盛不愿直视对方的目光,暗自揣度,“你既然装糊涂,我只能和稀泥了,反正天塌了,总是个高的顶住。”
  他尽量表现的胸有成竹,告诉潘荏嵩,“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以及档案验收和移交,都没有任何问题,你当时也参与了呀,建设局市调查组的结论不会有错的。总共数千页的施工记录,时间久了,缺失几分资料也属正常。”秦盛为了提醒潘荏嵩,话锋一转,“丢失的几份文件如果被找到?就不好说了,恐怕。”
  潘荏嵩微微一怔,等秦盛说完,给他介绍身着便装的李国军,“这位是市公安局经侦科的李科长,他想问你一些事。”
  李国军双眉紧皱,单刀直入问他,“那个女记者为啥老是盯住你?那天夜里,我看见你跟一个青年男子在美食街见面,好像还有争执,我跟踪过去,发现他恰恰是何雪派来的。”
  秦盛敷衍道,“她是想了解砮江大桥的是事,我一直没有搭理他,有次趁我喝醉,还盗了我的钥匙和车辆,你们知道的啊?”
  “前几日的晚上,你为啥又去见她?”李国军步步紧逼。
  秦盛无奈,只好把嫖宿被偷拍、遭到胁迫的经过,全部抖了出来。李国军暗自松了口气,对他说,“就这么点破事,把你紧张的,治安科或派出所如果找你,立即给我电话,我来摆平。那帮人就是到处找罚款,不会拘留你的。他们一般是按照治安管理条例的上限,好像是三千元或五千元吧,交了钱就不追究了。”
  秦盛抱嘟囔着抱怨警察太黑,“男女双方你情我愿,凭啥要交罚款。”
  潘荏嵩呵呵一笑,“警察光靠哪点工资,怎么买商品房?连经济适用房都要五千元一平米了,经济学家称为灰色收入,靠山吃山嘛,你就干净?只要不是违法行为、不沾黑社会就行,嫖客都愿意花钱消灾,反正也不是用工资去买春的,你是吗?”说得秦盛低头不语。
  李国军在仔细斟酌秦盛刚才向潘总解释的那些话,“丢失的几份文件如果被找到?恐怕。”,其中似乎还有隐瞒,他怕惊吓了秦盛,便不再细问,让他先行离去。
  “这位监理肯定还隐瞒了啥,就是那几分缺失的文件,似乎” 李国军神色凝重。
  潘荏嵩摆手止住他,“如果省厅调查组还不走,必须设法让秦盛继续闭口。”
  “他一不是罪犯、二不是嫌疑犯,如何控制他、不让他开口?”
  “对,先让他变成嫌疑犯,蹲到看守所里去,吓吓他。”潘荏嵩恨恨地下了决心、奸笑道,“我让几个与怒江大桥无关的小包工头,提供些行贿的证据,你关他十天半月。”
  李国军点头答应,对潘荏嵩道,“皇冠歌舞厅KTV的一名叫玥姐主管,一直在藏匿女记者,我一个人悄悄查案,不想惊动刑警队或治安科,你找人去对付她,逼她提供何雪的下落、以及那名神秘男子的身份。”
  分手时,他又专门嘱咐潘荏嵩,甄文斌准备通过省厅调查组施压,要求对彭大富立案,要潘荏嵩迅速走走上层关系,必须阻止此事,提醒道,“市调查组已经做出结论,如果再立案深究,或有意外发现,必然有损市政府和分管市领导的声誉。”
  回家的路上,李国军思考再三,决定再出一招狠棋,明早就委托市局刑警队,按照何雪被拘留前的手机记录,查找与她一起的神秘男子。他深信,何雪能在金鼎商厦逃脱,十有八九跟这名男子有关。




 第十七章 危机初现

  滨海市府招待所,地处河西老城区北端江边,共有五栋三层楼建筑,红砖青瓦、木窗木门,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式搂房。一号楼有三小一大四个会议室,二号楼是餐厅和伙房,三、四、五号楼是客房,院落特别大,足有万余平方米,修剪整齐的花草和浓绿的树木,挤满了各栋搂之间的空地,其间由青石铺成的硬道连接,院落两侧的平房,是工作人员的宿舍。
  三栋客房楼沿江一字排开,临窗可见砮江之水,卷着浪花、滚滚南下。省建设厅调查组一行五人,住在五号楼的三层,对于检察官甄文斌突然拜访,众人的都显示出一种惊愕。
  相互介绍寒暄之后,甄文斌提出,砮江大桥的箱梁分包商,在事发的次日凌晨,家中发生煤气爆炸,十分蹊跷,特别是小区物业监控录像的硬盘,尽然无端丢失,其中必有缘故。希望省厅调查组,能够敦促滨海市执法机关尽快立案,这样,可以有助于对大桥垮塌事件的调查。
  调查组长沉吟了片刻,委婉推辞道,“我们的职责和权限,只是对桥梁建造的质量,进行复查,对于涉嫌违法乱纪的行为,凡是有线索,也只能立即移交市纪委,调查组是无权深究的。”
  另一名组员随即问他,“你们检察院应该有权立案的呀?”
  甄文斌深深叹了口气,“因为市调查组已经做出了结论。是桥梁超载导致意外事故的,不经市府点头,我们根本无法立案的。”
  “你认为此次事故不属于超载意外?有根据吗?”调查组长表情凝重。
  “目前还没有,就是感觉箱梁分包商的被炸成重伤,太过于巧合了。”甄文斌已看出,省厅调查组的人,口风异常严谨,更不会无端去直接刺激本地政府。
  调查组长见他满脸失望,便解释,通常的程序是,必须等调查结论出来,再由地方执法机关立案。
  甄文斌自思,先立案追查、再出结论?还是先出调查结论、后立案?程序不同,结果回异,看着无法按照自己的设想推进,他只得匆匆告辞离去。
  回到检察院自己的办公室,甄文斌心中憋屈、懊恼无限,茫然若有所失,正在他彷徨无奈之际,门卫来电话,说一名年青人指名要见他。
  来客戴着一副宽大的墨镜,进入屋内也没摘下,像是要故意隐瞒自己的身份,他把一个牛皮纸信封交给检察官,说,“这是何雪让我交给你的。”随即转身出门。
  甄文斌暗自吃惊,他先关上自己办公室的门,坐在沙发上拆开信封,里面是两张照片和一张便条。
  “这两张照片是河东新区康宁花园9栋,据悉,该栋603房的业主,可能正是砮江大桥工程的监理秦盛,如能查实并了解购房款的来源,应该会有重大收获。”
  虽然便条上没有落款,甄文斌已猜出是何雪所写,她拜访省大学建筑系教授回来时,曾经告诉自己,建桥工程的监理秦盛,必定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
  既然彭大富这条路暂时行不通,何不以此为契机,从监理身上寻找突破口?甄文斌略微沉思后,决定悄悄展开对秦盛的调查,一旦查实他有违纪行为,立即拘传、施加压力,迫使他开口。
  …
  自从那天被潘荏嵩和李国军追问后,秦盛似乎受到惊吓,愈加惶恐不安、夜不能眠,身为资深的专业工程师,他很清楚,等到冬季枯水季节,没入水中的五号箱梁,大部分会浮出水面,断裂处的钢筋将不可避免地外露。如果那位女记者继续穷追不舍,只要请来砮江大桥的结构设计师,一眼便能辨别出其中的质量缺陷,后果不堪设想。
  秦盛越想越害怕,惆怅再三后,决定把自己及公寓内电脑上留存的记录,拷贝到U盘上后全部删除,将U盘送回省城家里藏匿。他估计,市交通局在冬季枯水季节,修复桥梁时,肯定要炸毁堵塞河道的箱梁,只要能拖过冬季,就可以万事大吉而来。万一真的被女记者追出真相,那个U盘,也可以大大减轻自己的责任。
  何雪此刻的处境和心情,不比秦盛好到哪里,那自从打晕警司李国军脱身后,全市警察对自己的追捕愈加严密,幸亏已进入秋末,她尚能浓妆遮掩、偶尔出行。在图书馆工地的宿舍里心惊胆战地躲避两晚后,胡楠就去市郊租了一间农民房,让她暂时藏身。
  从一名受害者变成被公安机关追捕的罪犯,何雪的内心充满委屈和悲愤,伴着无休无止地失眠,她不时地回忆自己所做的一切,实在想不明白会导致目前的结果,失职者冠冕堂皇地掌控着局势,伸冤者要东躲西藏,才能免受牢狱之苦。
  她几次要远赴首都,用更加出格的伸冤行为,引发更大的震动,都被胡楠苦苦劝住,“省厅调查组已经在开展工作,你就再忍耐些日子吧。”
  胡楠怕她情绪失控,几乎每晚都要来宽慰她、照顾她,何雪才得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蛰伏在市郊的农民房内。持续多日,二人一直举足无措,能做的,只是等待、再等待。
  然而,潘荏嵩和李国军是绝不会静静地等待的,只要省厅调查组未走、何雪还继续在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