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诡刺 >

第367章

诡刺-第367章

小说: 诡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说突击队不是正规的特种部队,但是它与特种部队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因为它与特种部队担负着同样的任务,实施类似的作战,达成同样的目的,应该说它们的关系比较密切。   
    突击队员也要经历常规军一样的作战训练,但作为精英部队中的人员,他们必须要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突击队员,在野战条件下具有超出常人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他们常常在特殊作战任务中出奇制胜,给敌军以致命打击。   
    主持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突击队员正式亮相各个战场,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二战之后,随着新式重型武器的大量使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逐渐发生了改变,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在之后的战争中,刚刚兴起的特种部队该怎样适应这种变化?特种兵的训练又将如何展开呢?                       
    作品相关 反恐实战背景下的实弹射击演练           
    7月12日一大早,在泰国北部清迈省的一片山岳丛林之中,清脆的枪声密集响起。“突击—2008”中泰陆军特种作战反恐联合训练,在两国特种兵的枪声中拉开序幕。   
    中方特种作战分队到达目的地——泰国陆军特种作战5团昆南军营的第2天,中泰两国特种兵并肩战斗,展开了一场反恐实战背景下的实兵实弹射击演练。双方各派24名官兵,组成两个分队,每个分队由每方各派12人组成,双方各派一人担任分队长,实行混编混训。   
    在演练现场,全副武装的两国特种兵形成几个战斗小分队,一边搜索,一边对出现在正、侧和后方的目标进行快速瞄准射击。   
    “左前方丛林中发现目标!”一名中方队员小声招呼队友。随即,7名队员几乎同时掉转枪口,向突然出现的3个目标开火,然后迅速四面散开,就近滚向一旁的“掩体”。   
    3个目标全部命中,成绩判为优秀。   
    历时两个半小时的“战斗”胜利结束后,教练员进行了讲评:两国特种兵密切协同作战,21个目标全部命中,但敌情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随时都要有,都要强。   
    联合训练,在融合中联合   
    联合反恐训练不单是人员简单联合起来组织训练,它要求两军在反恐战斗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联合。   
    7月16日,基础和技能课目训练阶段一结束,两军联合训练指导组的成员就聚集在一起,对上两个阶段训练中暴露的问题梳理了一遍。谈得最多的,还是联合训练到底该怎么联的问题。   
    去年中泰两军特种作战分队在广州进行的联合训练,积累了经验,但联合协同的程度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今年的联合训练,两军注重了在融合中实现联合,联合协同的程度大幅提高,反恐突击初步形成了作战能力。   
    语言沟通是确保两国特种兵感情融合、训练联合的一项“基础工程”。联合训练一开始,双方各配备了两名翻译,每天跟班训练作业。无论在训练还是日常生活中,两国官兵能够通过简单的口语表达结合手势,实现简单的交流,教员课堂教学通过翻译讲解。两国特种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很快实现了生活和情感上的融合,为联合训练打下了基础。   
    在基础训练阶段,轻武器操作使用、实弹射击、野战生存等课目教学过程中,通过教练员指导,双方队员武器交换使用、体验,两种组训模式相互交流,求同存异,大家在同一个方阵中练动作、练协调,确保了双方能步调一致。   
    中方联合训练指导组组长熊伟谈到,通过多课目联合演练,有助于发现和减少两国军队间的不协调问题,增强联合军队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的能力。泰方训练参谋长接思当认为,演练是联合训练的一种较高形式,是提高联合作战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进行多课目的演练,让联合训练名副其实。   
    7月16日,两国特种兵在山岳丛林地带进行了实战背景的巡逻伏击课目演练,由于准备阶段注重了联合,20多个战斗动作都是在双方特种兵的密切协同下完成的,配合得十分默契。取长补短,磨砺“反恐尖刀”   
    两国特种分队都有自己的强处和弱项,相互取长补短,就能使反恐“尖刀”更锋利。   
    中方训练指导组组长熊伟说:泰军特种兵实战经验丰富,野战生存、丛林作战等课目比较有优势;中方特种兵优势在于轻重武器射击、伏击等课目。   
    7月12日上午,轻武器射击课目训练开始前,中方指导组副组长黄志钢和组员吴春茂进行了狙击步枪、手枪、霰弹枪3种轻武器的多种姿势射击,10秒钟内,12个静止和移动的特制小靶全部击中,赢得阵阵掌声。   
    在泰方请求下,中方教学组的同志走上讲台,讲授轻武器射击要领,并进行了动作示范。经过一天多的瞄准练习和实弹射击体验,泰方特种兵整体射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提高。随后的几天里,中方还将山岳丛林作战全过程制作成幻灯片,无保留地向泰方特种兵演示,并组织实兵演练,取得了明显成效。   
    野外生存是特种兵训练的一项基础课目,也是中方特种兵训练的一个薄弱环节。按照中方要求,泰方指导组负责野战生存课目训练。   
    野外生存训练场在一片无名山地。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临时设置的烧烤场的两堆柴火上,烤着就近取材的鱼、兔肉、禽蛋等,还有在竹筒、椰子里装上米和水做的饭。中间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各种野生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一旁还摆放着几种竹、木质地的简易装置,这是泰军特种兵用于获取猎物的自制武器。   
    负责课目讲解和演示的,是泰方指导组考罗教练。他指着一旁的自制装具,介绍了几种猎获动物方法;演示了用竹筒、椰子、香蕉叶做饭的过程及通过水藤、芭蕉、树叶等植物找水的过程。此外,他还展示了常见的有解毒功效的植物辨别办法,被毒蛇攻击后的紧急处理措施……中方特种兵认真做着笔记,不时还提问题请教员解答。   
    反恐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从7月18日开始,联合训练进入战术训练阶段,训练的实战气氛愈加浓厚起来。   
    训练场上,每天都能听到持续不断的枪炮声。熊伟说:“这个阶段训练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次联合训练能否成功。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反恐的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记者翻看联合训练日程安排表,发现这个阶段用时占了整个联合训练近三分之一,内容包括突入建筑物、突袭、伏击、反击等战斗课目,这些都是反恐战斗中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战术手段。   
    7月20日下午,突入建筑物战斗课目进入实兵演练阶段。第一个混编特种兵分队突入建筑物,对移动、晃动、隐蔽的10多个目标进行运动中快速射击,枪声响处应声靶落。第二分队演练时,狙击手对建筑物外的一个警戒目标射击未中靶,虽然补了一枪后命中,还是被判为不合格。   
    教员在讲评时说:“反恐战斗中,如果一枪不能毙敌,就没有补射的机会了,所以,我们的训练要从严要求。”   
    训练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实战要求的战术动作,都要推倒重来。7月22日下午,有一个“遭敌伏击”的动作反应没过关,一个训练分队先后重复4次,教练才放手,导致吃午饭时间推迟了1个小时。   
    7月24日,联合训练进入伞降阶段。11时许,天空下起雨,一些队员对训练是否要继续有顾虑。联合指导组决定:战场不会因天气改变进程,继续按原计划训练!中泰双方领导带头上机跳伞,极大地调动了联合分队官兵的训练积极性。   
    中方训练指导组副组长黄志钢说:“不这么练,在未来战场上就会被动;不管战场环境多复杂,只要训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打仗时就一定能克敌制胜。”                       
    作品相关 美军特种作战部队           
    1980年4月因一箩筐的不幸事件导致鹰爪行动(OperationEagleClaw)的失败,这是一项雄心勃勃援救被关在伊朗的美国人质的企图。这一事件让美国武装部队之精英编制的名声跌落至前所未闻的低点。但不到10年多的时间,美国作战部队又重获信任,因施瓦茨柯普夫将军(GeneralH。NormanSchwarzkopf)阻止以色列参与海湾战争(GulfWar)和对联军其它策略上的成功做出相当实际的贡献。   
    突击德黑兰的悲剧性失败导致美国特种作战方针的巨大改变,自越战后陷入低潮而荒废的人员与单位都返回至勤务中。最重要的是,陆军、海军与空军接受了永久性结合他们不同的精锐单位之需要,认识到德黑兰救援部队之特别设置本质是它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今天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ChiefsofStaff)已接受特种作战机构联席会(JointSpecialOperationsAgency)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皆有权力要求委任特种战斗单位。自从1988年起,所有这些单位,不管是陆军、海军和空军,都处于美国特种作战指挥部(USSOC:USSpecialOperationsmand)的控制下,其基地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Tampa;Florida)的麦克迪尔空军基地(McDillAirForceBase)。USSOC指挥5个司令部之作战行动:太平洋特种作战司令部(SpecialOperationsPacific)、大西洋特种作战司令部(SpecialOperationsAtlantic)、中央特种作战司令部(SpecialOpertionsCentral)、南部特种作战司令部(SpecialOperationsSouth)和欧洲特种作战司令部(SpecialOperationsEurope)。   
    陆军特种单位   
    所有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单位皆在第一特种作战指挥部(IstSpecialOperationsmand)的指挥下,其基地在北卡罗来地州之布拉格堡(FortBragginNorthCarolina)。这些单位是:   
    ·特种部队   
    在美国陆军中“特种部队”指的是一个分离的单位,也就是众人所熟知的绿色贝雷帽(GreenBerets)。其格言“自压迫中解放”(ToLiberateFromOppression;DeOppressoLiber)显示出特种部队的角色是在敌军后方培养特别力量并领导反抗运动。   
    ·爱斯基摩侦察队   
    阿拉斯加州国民军(AlaskasArmyNationalGuard)的一支,这个1500人的单位分置于州国民军的三个侦察营之间。它的责任是训练其他特种单位人员北极战斗的技巧。   
    ·第75游骑兵团   
    由三个营和一个侦搜小组所组成,游骑兵是精锐轻步兵,他们是由受过高难度训练的个人组合而成,许多特种部队皆从中吸取人才。在1973年以阿战争(Arab-IsraeliWar)之后曾成立了两个营,第三营则是在1984年他们成功的格林纳达(Grenade)之役后加入。1987年这些营整编为第75步兵团(游骑兵),并继承了游骑兵单位在二次大战期间所获得之血统与荣耀。   
    ·长距离侦搜群   
    越战时的LRRP的后继者,这些侦察连部队在1980年代期间于德国加入美国军队。这是个迟来的认可,相对于其相邻的英国与德国师,美国驻前德国的军团以前无长距离巡逻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