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 >

第256章

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第256章

小说: 归离(出书版) 作者:十四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国那边其实也深受其害。”
  那跑堂的在旁插嘴道:“去年那几场大雪,咱们伏俟城也遭了鬼师袭击,幸好昔王殿下出兵救援,在赤谷关口跟鬼师大战了数场。不过今秋时候鬼师来袭,却是玄女娘娘显灵退了敌军,保了伏俟城平安。”
  他刚说完,那虬髯大汉便道:“什么玄女娘娘显灵?竟瞎扯!”
  跑堂的急了,道:“客官远道而来,有所不知,那晚咱们伏俟城的百姓可都听见了,有一股奇异的箫音从天外飘来,跟那姽后斗了约有大半个时辰,终是驱散了来袭的鬼师。咱们铁旗门的两位舵主出城查看,正见玄女娘娘凌空飞升,望月而去,那仙姿风神可绝不是凡人能有的。不信,不信你问老先生,他老人家那时也在伏俟城,一样也听见了。”说着将手往松先生身上一指。
  松先生点头道:“他说的没错,那箫音与姽后含夕所奏的曲调似乎颇为相近,只是飘渺变幻更加精妙,亦是清冷空灵绝无邪气。老朽双目皆盲,玄女娘娘的仙姿自是无缘目睹,只是那晚退敌的箫音听起来倒更像是有人以内功与那姽后斗法,最终似是还胜她一筹。”
  那跑堂的道:“定然是玄女娘娘显灵救世。若是有人能制得住姽后,这十年来早不容她为祸人间了,再说了,莫非这人的能耐比昔王、穆王还要大?我是不信。玄女娘娘救了咱们全城百姓,咱们可是感念在心,这几日正重修玄女祠,求她多加庇佑呢。”
  “玄女娘娘?”彦翎闻言抬眼往外一看,侧耳听雨,面上露出深思的神色。

第七十六章 伊人芳踪
  外面雨势仍大,看这样子不下上一天绝不会停。这时大门一响,似是又有客人上门,那跑堂转身去迎,却见一阵风雨吹进,进来个年约八九岁,头顶斗笠的孩子。那孩子进了门将斗笠一掀,露出张机灵秀气的脸庞,对跑堂叫道:“小二哥,打酒!”
  跑堂显然跟他甚是熟络,道:“小鬼头,下雨天还来替你娘跑腿?”
  那孩子嘻嘻笑道:“一斤竹叶青是我娘的,四样点心是我的。替我娘跑腿本就应该,何况还有点心吃,换你,你来不来?”
  跑堂笑骂一声“鬼精灵”,接过酒壶道:“等着,这就来。”说完转身去了后堂。前面众人议论了一会儿玄女娘娘之事,都不得其解。角落里一个头戴逍遥巾的白衣书生忽对松先生道:“先生方才品评天下绝色女子,这姽后含夕容貌虽美,名声虽盛,但狠毒诡邪,多行不义,如何能与前三位相提并论?依在下之见,还是应当弃之不算,再补一人为妙。”
  松先生微微点头,捻须片刻,说道:“此言的确不差,但老朽一时间却也想不起天底下还有哪个女子能够当此殊荣,不如请众位集思广益,补了这一空缺如何?”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倒也举出不少女子,不是武功出色的江湖侠女,便是诸国名门千金,但说来说去,却总觉无一能与先前三女相提并论,一时难有定议。这时那白衣书生又道:“在下前些日子偶尔得了一幅画卷,画中有一女子容色绝俗,胜似天人,风姿神韵更是颠倒众生,其他不说,只论容貌恐怕更在先前三位之上。可惜不知是何方仙子,来历如何,倒也不好妄加评判。”
  松先生闻言道:“这位客官不妨将画取来大家一观,老朽双眼虽盲,但在座诸位无不见多识广,或许能有人识得芳容也说不定。”
  那白衣书生自得画卷,一心想要寻访那画中女子,方才开口便是此意,当即应承,便自身后背囊中取出了个卷轴出来。众人听他方才如此说,都围上前来观看。松先生目不能视,也不去凑那热闹,仍旧坐在筝前,耳听那书生展开画卷,忽然间,整个大堂中都没了声音。
  松先生心下奇怪,侧耳细听,周围所有人却似乎都愣在了那里。过了好一会儿,才听有人长长舒了口气,跟着一声叹息,又是一声,有人摇头感叹,有人啧啧称奇,各种赞叹水浪一般传了开来,这堂前才算恢复声息。
  彦翎原本正仰头喝酒,见众人古怪,转眼往那画上一瞥,哎哟一声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她,这个要得!”但跟着凑上前仔细一看,又道:“不对,好像不是,那位姑奶奶美则美矣,但可没这么温柔似水。”原来那画上画的是一片桃林美景,林下一个玄衣女子手把花枝,含情凝睇,身畔花色如烟,其人眉目如水,那微笑的眸光柔情无限,缠绵妩媚,令人一见之下便再也移不开眼睛,只觉世上美好的事物莫过于此,无论如何也不舍得惊动分毫。
  画卷左上角以行书题了“桃夭”二字,笔致清峻疏朗,飞扬出尘,除此之外,通篇再无任何字词,亦无印章落款能够表明这女子的身份。那白衣书生无意中得到这画卷,对这女子惊为天人,多方打听却全无线索,听彦翎语气似乎知晓端倪,立刻问道:“少侠莫非知道这女子的来历?”
  彦翎喝了口酒,笑道:“这天底下恐怕还没多少事小爷不知道。这位姑奶奶若在,前面三位可真真都要退避三舍,她若性子上来,就连那姽后含夕怕也得让她三分。我劝你千万莫要去惹她,别人不知道,反正小爷我是惹不起。”
  他这一番话,可是将众人的胃口吊到了极致,那白衣书生追问道:“究竟她是何人,如此厉害?”
  彦翎不慌不忙地喝酒,等得众人心急如焚,直到一杯酒尽,他才叹了口气道:“这位啊,她便是……”话没说完,突然有个略带稚气的声音道:“咦?这人好像我娘!”
  众人回头一看,却是方才那打酒的孩子等得不耐烦,钻进人群里来看热闹。那跑堂正装了酒回来,伸手照他脑门上一巴掌,道:“小鬼头瞎说什么,你娘若生成这等模样,玉皇大帝还成了你爹呢。”众人闻言哄笑。那孩子伸手挠头,听得众人嘲笑,面露不忿,叫道:“这画的分明就是我娘,只不过……只不过……”
  那跑堂问道:“只不过什么?”
  那孩子记起娘亲平日里的嘱咐,忍了忍,道:“只不过她没我娘美!”
  这么一来,众人更加当他童言无忌。这画中女子已是人间绝色,若说这伏俟城中有人比她更美,自是没人相信。彦翎手玩酒杯,一直在旁打量这孩子的眉眼神态,此时突然问道:“小娃娃,你娘既然这么美,自古美女配英雄,那你爹也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好汉了,他可在这伏俟城中?”
  那孩子脸一红,低下头小声道:“我……我没爹。”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窗边有个皮袍客高声叫道:“小娃娃,你娘若当真生得这么美,大爷干脆委屈一下,给你做爹算了。”
  那孩子涨红了脸,双拳紧握,瞪大眼睛盯着那人。众人都道他要恼,谁知他哼的一声,一把抓过跑堂手中的酒壶点心,转身就往外走去。大家没了热闹看,皆道这孩子胡说八道,待要继续听彦翎讲述画中女子来历,却发现他早已没了踪影。就像来时一样,偌大的酒楼中竟无人看到他何时候离开,去了哪里,唯有松先生双目虽盲,但耳力灵敏,听到那孩子走时彦翎闪出酒楼,悄悄跟了出去。他想起彦翎方才说过的话,思忖片刻,对那抚卷长叹的白衣书生道:“敢问这位客官,这画中女子可是长发玄衣,容颜清魅,左手手腕上有一串七彩灵石?”
  那白衣书生喜道:“不错,正是如此,莫非先生知道她是何人?”
  松先生仰头叹道:“原来如此,难怪他说就连姽后含夕也要惧她。哎,此人若是在世,能与穆王联手号令天下,共抗鬼师,这九域苍生怕是能够少受些苦楚煎熬。只可惜十年之前她便生死不知,踪迹全无,可惜啊,可惜!”
  那白衣书生方要追问,忽听身后一声响动,转头看时,酒楼雕窗霍然大开,紧跟着一个包袱当空飞进,向着方才说话的皮袍客背心砸去。那皮袍客身怀武功,察觉风声响动,闪身向侧跃开。只听扑通一声,一包臭粪散了满地,酒楼中顿时臭气熏天,冲人欲呕。跑堂大声惊叫,众人纷纷掩鼻后退。那书生见机算快,衣袖一扫,收了画卷,没让粪汁沾污了去,与那皮袍客同时喝道:“什么人!”
  窗外有人拍手大笑,“哈哈!让你们笑,送你们大粪尝尝鲜!”正是方才那打酒的孩子。皮袍客怒吼一声抢出门去,谁知刚一推门,一包东西当头掉落,饶是他纵身急闪,那满包粪便还是洒了半身,被雨一淋,臭不可闻。那孩子遥遥叫道:“好臭好臭,人臭话也臭,话臭人更臭!”一边说着,一边向后跑去。
  那皮袍客怒不可遏,拔腿欲追。那孩子突然停步道:“喂,你敢追我,前面还有粪包给你,小心了!”那皮袍客闻声果然一顿,那孩子趁机闪入小巷,立刻便没了踪影。
  彦翎手提酒壶坐在对面屋檐下,将那孩子搬运粪包捉弄众人看了个一清二楚,见他转入巷中,便将酒壶一收,跟了上去。此时雨势微歇,那孩子在街巷中转了几转,见无人追来,放缓脚步,提着酒向前走去。起先他还是一脸得意,过了一会儿,嘴边笑容却慢慢消失,拿脚踢着地下石子道:“哼!想做我爹,重新投胎再说。我爹是像穆王那样的大英雄,比你强一千倍一万倍,现在我只不过没见到他,等我见到他,让你们再笑,哼,让你们再笑!”他平日在酒楼茶馆中玩耍,常听说书先生提到穆王快意江湖、纵横沙场的各种传说,幼小的心中早已不知不觉将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想像成那样的英雄。彦翎在后听着,不由暗暗好笑,几次想上前逗弄他说话,但为探出他家住何处,却又生生忍住。
  那孩子神情落落地提了酒壶点心,一路到了城东一条偏僻的街巷。彦翎见他转过拐角,方要跟上,刚刚踏足巷口,忽觉雨气一寒,一道剑光无声无息自暗处闪现,直刺面门而来。彦翎吃了一惊,纵身向后跃出。那剑光快如闪电,凌厉锋锐,彦翎虽然闪避及时,半空中却惊出一身冷汗,落地之后连退数步,想起这快剑招式,笑道:“哎呀呀!墨将军手下留情,我不进去就是了,何必动刀动剑!”
  那巷中一片安静,似乎根本空无一人。彦翎既然知道冥衣楼的人守卫在此,心中猜测便也落实,摸摸鼻子,转身离开,走出巷口找了家客店,自怀中摸出只青羽信鸟,口中念道:“小家伙啊小家伙,你这次带信回去一定有人重重犒劳,那小子十年未见朝思暮想的人就在这伏俟城中,西宸宫一时半会儿又要没了主子唩。”说完将密信封好,松手一放,那信鸟在雨中转了几圈,直投西方而去。
  小巷之中,那打酒的孩子自然不知身后有人跟踪,走到巷子尽头的小院门前,伸手推门。门开,细雨濛濛,院中树丛修竹一弯幽径,再往后去,便是两间整洁的屋室,除了碧竹青瓦再无任何颜色,秋雨中显得分外清冷寂静。
  那孩子进到屋中,叫了声“娘亲”,掀帘而入。内室光线略暗,有个玄衣女子正斜倚卧榻,凝望窗外竹林细雨,怔怔出神,面前摆了一局残棋,一个空盏,雨光之下青丝散榻,一身寂寞,幽然如画。听见那孩子进屋,她转回头接了酒壶,打开盖子仰首饮酒,不过片刻,一壶酒尽,自案前拿了本书递给他道:“这是我新录的两本棋谱,你,明儿把它看熟了,背下来。”
  那孩子结果棋谱一翻,顿时苦了一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