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周公主传 作者:岚月夜(晋江vip2013-01-14完结,青梅竹马、温馨) >

第39章

大周公主传 作者:岚月夜(晋江vip2013-01-14完结,青梅竹马、温馨)-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佩就问:“可是稻米产量不高,怎地京里这边都少有的?”

“产量还是不错的,只是相隔极远,路上实在太难运了,运到京里倒折损了大半,时日又长,新米也成了陈米,实在是划不来。况这边的人还是多爱吃面食。”

锦佩刚才就疑惑,听他们说路上行程的时候,基本都是走陆路,她就奇怪,现在这时候不正是适合坐船吗?而且运粮食什么的,不也都是走运河么?琢磨了半天,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修的,难道,现在这里还没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以前从没关注过这个,对政事什么的,也没留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么,国计民生什么的,都没放在心上,反正是皇帝老爹和太子老兄的工作。她整日里也只听说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神马的,对细节还真没在意过。

回到公主府,坐下来就问杜澈:“刚在席上听阿姑和嫂子们说起路上行程,要走两三个月,而且多是走陆路。”
“嗯,差不多,这还是如今正是好时节,路上好走。”
“不是有运河么?怎地不走水路?”

“运河各地都修的一段一段的,还有好多已经难以行船,即便能行船,坐船的话,坐不多久又要换车,不如一直走陆路。”

她又问了问都有哪些地方修了运河,记在心里。改天还又找了宇文达来问。心里有了谱之后,在东宫吴氏生的太子第三子的洗三之日去东宫道贺,偷了个空,跑去跟太子单独聊了几句。

这几日宇文达已经把张师傅需要的东西都置办妥当,锦佩叫他找的人也都找齐了,一起带来给锦佩看,宇文达一共找了五个人,两个年龄大一些,另外三个都是十几岁的。宇文达一一介绍,两个年龄大一些的,一个是木工出身,另一个更好一些,以前做过雕版师傅的学徒,那三个小点的都是心灵手巧的,其中一个还识字。

府里的下人有很多是犯了事的罪臣之后或是原先罪臣府里的下人,一般识字的都是罪臣亲眷。锦佩对这几个人也没有异议,只叫他们跟着张师傅好好学习,过一段时间,若有学得好的,就可拜张师傅为师,真正的来学习雕版印刷术。

叫其他人先回去,单独留下宇文达:“叫你查的那事,查的怎么样了?”

宇文达愁眉苦脸:“臣想了很多法子,托了很多关系,都不知道这位甄虚先生到底是谁,他的书都是在善友书肆开卖的,只有书肆的掌柜认得此人,可他是善友的摇钱树,那掌柜自然不肯说出他是谁。”就因为这事没办成,所以张师傅的事情他花了大力气去办。

锦佩皱眉思索半晌,一时没有法子,就说:“那这事你先放放,先盯着张师傅那边,再好好观察这五个人的品性。另外,这几个人你再去探查探查,还是一样,不要大张旗鼓,要悄悄的访察。”说着把一张字条给了宇文达。

宇文达拿到手里一看,很想擦擦额头的汗,是几个近几年流行的传奇故事的作者名字,一般署在书上的,都不是什么真名,自然是不愿让人知道本人身份的,实在难找。公主怎么就和这传奇故事较上劲了呢!

锦佩实在很想把这个甄虚找出来,这人很有前卫思想,她直觉这个人能帮上她的忙,可她资源有限,这样的人也确实不愿暴露到台面上,不免很是烦恼。后面的几天一直心浮气躁,看什么都不顺眼,对杜澈更是冷着一张脸,不假辞色。

然后某一天早上肚子疼的醒了过来,只觉得额头冒汗,手脚无力,小腹胀痛,锦佩疼的缩成一团,忍不住呻吟出声,惊醒了杜澈,看见锦佩的样子吓了一跳,急忙唤人去请御医。锦佩没力气阻止,此时坊门已开,御医来的也快,一看之下,正是锦佩期盼已久的大姨妈来了。

她先前服药时间尚短,所以还没有效果,这次是隔了好几个月才来,就特别疼,御医叫热水冲泡了红糖姜汤给她喝了,又叫侍女们给她热敷小腹。折腾了一会,锦佩终于好些了,嫌杜澈在旁边添乱,赶了他去弘文馆应卯。

锦佩整整在床上睡了一天,到了晚上终于觉得好些了。杜澈也已经回来,就坐在旁边,手里拿了本书,守着她。

见她醒了就问她:“醒了,还疼不疼,可好些了?饿不饿?我听阿娟说你一天都没吃什么东西。”
锦佩还真饿了,就点了点头:“饿了。好些了。”
杜澈就叫人摆饭。阿娟过来服侍锦佩起来,给她净面洗手。
锦佩见摆了两副碗筷,就问:“你也没吃吗?”
杜澈点了点头:“我想着你也快醒了,就打算等着你一起吃。”

锦佩也就没再说什么,喝了两碗熬得浓稠的小米粥,觉得舒服多了。又叫人收拾杜澈的铺盖,都送到外院去。终于能把这家伙踢出去了,痛成这样,好歹还是有点收获的。

杜澈不太乐意,但也找不到理由赖在这,他脸皮还薄,吃完了饭,只得卷铺盖卷走路。走之前还嘱咐阿娟:“多起来几次看看公主有没有盖好被子,千万别着了凉。睡前再给公主热敷一下。”

锦佩吃饱了就钻回被子里,正享受独属于她自己的大床呢,阿娟送了杜澈回来,仔细帮锦佩盖好被子,又把杜澈的话重复了一遍,末了还说:“驸马真是难得的细心体贴,散了衙回来,第一句话就问公主如何了,守在您身边半步都没离开,还非要等着您醒了才用饭。”

锦佩只哦了一声,心里想,看来阿娘的眼光还不错,他既然上道,以后对他好一点就是了。然后就又开始呼呼大睡。

在家猫了几天,锦佩一直琢磨着怎么把这个甄虚给揪出来,要是有互联网就好了,可以人肉丫的。趴在床上画了几天圈圈,大姨妈终于走了的时候,锦佩决定,还是先去试验活字印刷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锦佩穿了男装,溜达到了西边小院,张师傅正在教他们量尺寸锯木板。她悄悄的站住了看了一会,然后叫人把张师傅叫出来。

院子外面穿过个月亮门,有几个石凳一个石桌,锦佩要坐下来,阿娟拦着不让坐,说太凉,非要小丫鬟回去拿个坐垫来垫着才行,锦佩无语,现在已经五月了啊,能凉到哪去啊,也只能站着等。

不过张师傅也很快就来了,他行了礼,也不敢抬头,就老实在一边站着,锦佩问了问教学情况,就转入了正题:“我听说雕版的时候,一旦错了一个字,整张版就都废掉只能重刻,是这样吗?”

张师傅恭恭敬敬回话:“是。”
“那为什么不每个字单独雕一个版?这样错了,只要重刻一个字就行了。”
张师傅蒙了:“那印一本书得刻多少版啊?”
锦佩无语:“常用的字多刻几个,可以重复用的啊!”
张师傅还是糊涂:“印的时候也不好印啊?”

“这个好办,做个木框,把刻好的字板按书上的顺序放进去,这样就和雕版的一版是一样的了。换下一页的时候,再重新排序,省掉很多刻板的功夫呢。”锦佩口干舌燥的和张师傅讲了半天,张师傅才听明白了,虽然满是疑虑,但还是答应会回去试试。

锦佩很是挫败,她还以为一说张师傅就会赞叹叫好,马上回去试验,并且交付成果呢!谁知道这个张师傅确实手艺好,又能干,可并不是那种脑筋灵活的,对新事物接受度低,现在也不知他能不能做得出来。哎,还忘了和他说可以用粘土烧字模了,不过估计他也不会做,要不要找个懂烧陶器的师傅来呢?烧陶似乎也是用粘土,这两者不知有没有相通之处,怎么她想做点事就这么难呢!

不管了,还是叫宇文达去找个烧陶的师傅来再说,人多力量大,头脑风暴一下才好。她记得的活字印刷的东西已经都告诉张师傅了,作为一个穿越者,锦佩觉得自己真是无能到极点,幸亏穿越成个公主,要不然穿到种田人家,非得饿死不可。穿越大神,你为神马不给我个随身空间,让我从里面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呢?

果不其然,张师傅的试验不太顺利,刻成了小字很难固定。量好尺寸造了个外框,把字塞进去,发现高低不平,字不成行;好吧,还缺个底,加了底发现,还是不行,因为印的时候,要翻过来印,一动字模固定不住……;把纸直接印上,太浅;在纸上压个铁板,这回好了,可是容易弄脏纸,而且太费时间了,还不如雕版呢!!!!



第43章 小夫妻

锦佩怒,现在看来就算用粘土做字,还是一样的效果啊,这中间一定少了什么步骤,是她想不起来或者本来就不知道的。这一连串试验做下来,杜澈也去围观了几次,现在见锦佩烦恼,就也思索有什么法子能帮上她。

他现在在弘文馆的工作是查阅前朝各类随笔和笔记,编史是史官执笔,他主要是帮助寻找各种佐证,来辨别历史事件的真伪。这天还没到散衙时间,就有访客来找他,却是大姐夫郭
宇。郭宇如今在左千牛卫做中郎将,衙署离弘文馆也不远。

郭宇跟豫王打了个招呼,就拉着杜澈说话:“我刚才从御前过来,大郎那边也快散值了,咱们几个一块出去寻着三郎,好好聚一回。”大郎是说李程,他是独子,自然排行老大。

早就说连襟几个要出来好好聚聚,沟通沟通感情,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杜澈自然应了,又打发人回去告诉锦佩。

等了一会,李程那边出来了,杜澈也就收拾东西要走,豫王看见就说:“你们几个这是要干嘛去?”
郭宇神秘兮兮的笑:“不告诉你,今天没你的份。”
豫王笑了笑也就没再说什么。
三个人出了衙署,秦焕已经在外面等着了,郭宇刚才来找杜澈的当儿,也叫人去请了秦焕过来。

作为长安城里长大的公子哥,郭宇对这城里吃喝玩乐的地方自然是最熟的,带着三个妹夫去了一家在达官贵人中小有名气的江南小菜馆子,这馆子就开在延寿坊里,也不远,门脸小小,挂着一个酒旗。

郭宇显然是熟客,到了门口就有人迎上来:“郭郎君来了,快里面请,都按您的吩咐准备好了。”

进得门,院子里两棵大枣树,左右都有厢房回廊,隐隐有笑语声。伙计在前面引路,一直带着他们穿过了院子,到了里面一间雅室。雅室里两个妙龄少女正在往食案上摆瓜果,见他们进来一起起身,躬身行礼,杜澈三个都有些诧异,郭宇却显然很习以为常,拉着两个妹夫一个准妹夫坐下。

那两个少女就煎了茶一一送上。杜澈还在打量这间雅室,店主很是有心,这里面布置的很是清雅,墙上挂了两幅水墨画,对着院子开了两扇轩窗,窗纱上浅浅绘了几笔修竹,和室内那四扇屏风的笔意相类,倒真的是个不错的地方。

四人坐定开始闲聊,郭宇先打趣秦焕:“来的这么快,可是又往宫里送东西去了?”
秦焕嘿嘿的笑。
杜澈也来了兴趣:“上次是送了一套泥娃娃,上上次是送的溢香斋的点心,这次又送的什么?”
秦焕喝了口茶,顾左右而言他:“这地方不错嘛,二郎是怎么知道的?”郭宇排行老二。
郭宇不客气的推了他一把:“没大没小的,叫大姐夫。”
秦焕又嘿嘿的笑。杜澈就说:“行了,咱们也不用问他,一会他自己就憋不住说了。”
郭宇和李程就很配合的转了话题,问杜澈在弘文馆如何。

“如今只是整日查阅各类文章笔记,倒从中得到很多乐趣。”把书中看来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几个人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