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 >

第25章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第25章

小说: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遗传性状,细胞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的成功,证实了童第周的设想。童第周的脸上露出了成功后的喜悦 

之情。这种单尾的金鱼就是诗人赵朴初所称誉的“童鱼”。“童鱼”,它是 

童第周汗水、意志和心血的结晶。它的身上凝聚着童第周的智慧和求实精神, 

是童第周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后来,童第周还采用了亲缘关系更远一些的种类,来作类似的实验,也 

获得了成功,从而更有力地证实了他的设想。 



                             “童第周生病了” 



     清早,阳光洒满了大地,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大门口,人们陆陆 

续续上班来了。跟往常一样,熟悉的人之间相互打着招呼,然后各自走进实 

验室,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在一个实验室里,一位细心的工作人员感到这天的实验室似乎有些异 

样。她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屋子的四周,与每天没有什么不同啊!再看一眼地 

上,她马上就明白了,说:“哟,今天童第周生病了。”另一位先到达实验 

室的人听到这话后,也看了一眼地上,回答说:“可不是嘛,童第周又生病 


… Page 88…

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童第周生病跟地上什么东西有关系? 

     再让我们来看看实验室的地面。原来,虽然地已经扫过了,但是扫得不 

干净,地面墙角等地方还有一些杂纸之类的脏东西留在那儿。 

     地扫得不干净,怎么会跟童第周生病有关系呢? 

     原来,那时候童第周“靠边站”了,“罚”他每天扫地,打扫实验室。 

而童第周干什么事情都是以科学的态度去干的,就连扫地也不例外,总是认 

认真真、仔仔细细,把地扫得一干二净。一旦童第周病倒了,换另外一个人 

扫地,就没有童第周扫得干净了。所以,人们发觉,哪一天地没扫干净,准 

是童第周那天生病了! 

     就是这样,童第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件事,表现出了一个杰出科 

学家的风范。 



                                                                  (游慧红) 


… Page 89…

                                   裴文中 

                      ——中国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 

                            (公元1904~1982) 



     裴文中是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他一生为我国的古 

生物学、古人类学及考古学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卓越贡献。 



                               划时代的发现 



     一、“北京人” 

     裴文中的第一个杰出贡献,是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挖 

掘出一个完整的“北京中国猿人”(俗称“北京人”)头盖骨。这一成就, 

被专家们称为“划时代的发现”。 

     由于人类头骨化石最能体现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古人类形态特征、体质发 

展水平,所以,世界上所有人类学工作者,都为能找到一个完整的人类头骨 

化石,而不断地探索着。 

     1928年底,周口店龙骨山的挖掘工作碰上了坚硬的石层。同时,又由于 

当时的政府对科学不重视,采掘经费十分紧张。一些人对挖掘工作失去了信 

心,认为石层下不会有什么化石。但裴文中凭着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带领工 

人用钢钎、铁锤、炸药,继续挖着。 

     1929年,有威望的国内外学者先后离开周口店,去西北、华北等地考察 

研究。全面负责开掘周口店的工作落在年轻的裴文中肩上。 

     成功永远属于勇敢攀登的人。周口店的挖掘工作在艰难困苦中战胜了坚 

硬的石层之后,又露出了比较松软的土石层,渐渐出现了化石。继1927年, 

1929年发现了更多的动物化石和“北京人”的牙齿和头骨碎片。这说明人类 

祖先的确在龙骨山附近住过。裴文中决心找到更有价值的北京猿人化石。 

     11月底,一场大雪过后,天气更加寒冷。这时,在北裂缝与主洞相交处, 

露出了一个小洞,洞口的裂缝只能容一个人进出。为了探明情况,裴文中顾 

不得洞的深浅,亲自下去探查。他腰里系了根绳子,由洞上的工人拉着,悬 

空而下。到洞里一看,嗬!有这么多动物化石!裴文中高兴极了。 

     1929年12月2日下午4点左右,在主洞偏北的下洞附近,一件奇特的 

东西映入裴文中眼帘。过来一看,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是猿人!”在场的 

工人都围过来,果然是大家朝思暮想的猿人头盖骨。拨去上面的松土,露出 

头盖骨的顶部。头骨一半埋在松土里,一半卡在硬土里。 

     冬季天短,还不到五点钟,已是暮色苍茫。北风灌洞,寒气袭人。裴文 

中与工人们在12米深的洞穴中,点着蜡烛,手持铁锤和凿子,小心翼翼地挖 

着。虽然天气寒冷,但裴文中由于紧张的工作,反而浑身发热,头上冒汗。 

天色更黑了,他使用撬棍想把头骨撬出来,结果头骨的一部分被震碎了,他 

懊悔极了。但这却使他知道了这个猿人头骨有10毫米多厚,比现代人的头骨 

厚得多。头骨终于被挖掘出来,5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头盖骨重见天日了。这 

时的裴文中还不到26岁。 



     这一伟大的发现,震动了全国、全世界学术界。它为“从猿到人”学说 


… Page 90…

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过去关于猿与人之间存在一种过渡类型的预 

言,得到了有力的证明。把当时古人类学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从 

此,西方所谓中国没有新石器历史阶段的论断,被彻底推翻了。 

     由于他们精心的工作,从猿人洞内发现了约代表40多个个体的“北京 

人”化石,数以万计的石器,大量的用火证据,以及近百种哺乳动物化石。 

     二、“山顶洞人” 

     裴文中及其同事在周口店发掘工作中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发现了“山顶 

洞人”。1930年,在“北京猿人之家”靠近西端向南伸展的一个大裂缝的最 

高处,发现了比北京猿人晚得多、距今只有18000年的人类寄居地——山顶 

洞。1933~1934年集中力量系统开掘。从洞中挖出许多零碎的东西:单个的 

牙齿,牙根很短,完全与猿人的不同;破碎的头骨很薄,也与猿人头骨大不 

一样。所有的化石都与含猿人层中得到的完全不同。因而,裴文中很有把握 

地认定,山顶洞是旧石器后期人类的寄居地。从头骨和其他骨化石看,山顶 

洞人跟现代人在体质上已没有大的区别。洞内发现的青鱼化石表明,山顶洞 

人已能够捕捉约2尺长的大鱼作为食物,他们的食谱较前又扩大了。另外, 

还发现了大量用作装饰品的石器、穿孔的牙、鸟的骨管、穿孔的小砾石和石 

珠等随葬品。 

     山顶洞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展史上的“新人阶段”在中国 

有了代表者,而且对于对比研究代表直立人阶段的北京猿人,也具有直接的、 

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开掘方法上,也是裴文中最满意的。他曾说,开掘 

山顶洞的工作,是他在周口店7年时间里所做的“最精密、记录最详的工作”。 

     三、“白莲洞” 

     解放后,裴文中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青春焕发,更加热情地投身于我 

国古人类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中。1956年以他为首的中科院大型考察团在 

广西找到了“巨猿”原生地,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山洞——白莲洞。在洞内 

裴文中发现了4件石器。经鉴定,认为该洞堆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由于他的成就卓著,1957年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接受为名誉会员。 

     对白莲洞文化遗址的研究,获得了证明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 

时代过渡的大量材料和数据;证明了裴文中早在30年代就撰文提出的广西可 

能存在中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是正确的;丰富了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内容, 

对当时人类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 

     四、中日古交通 

     经过长期酝酿和研究,1978年他与盖培合作,完成了一篇闪耀着学术新 

光的重要论文《从古文化及古生物上看中日古交通》。论文中运用有力的化 

石证据,指出生活在40~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周口店文化与日本8~3万年 

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非常相似。同时证明,在第4纪时日本同中国大陆连在 

一起,许多动物是从中国华北地区通过当时尚未变成海洋的黄海东部和东 

海,跑到了日本。这一结论得到国内外考古专家的强烈反响和赞同。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生协会,推荐裴文中为名誉常 

务理事。1982年国际第4纪研究联合会推荐他为荣誉会员。 

     裴文中教授在半个世纪里所作出的贡献,正如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先 

生曾指出的: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是一个“划时 

代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发展史重要的一页”。在30年代发现的北京猿人,把 

人类的历史推到了四五十万年以前;确立了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 


… Page 91…

位;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已具备了创造和发展文化的能力,他们已能创 

造和使用工具——石器,已会用火和保存火。这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是劳动使 

猿进化为人,劳动创造了人类。 

     裴文中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是来之不易的。 



                               在困苦中磨练 



     裴文中于1904年出生在直隶省滦县(今河北省丰南县)纪各庄。父亲教 

书,家境贫寒。1916年他高小毕业后,由于家穷,只得报考吃饭不要钱的直 

隶省第三师范。1921年师范毕业,到北京被汇文学校录取。可家里实在无力 

接济他上学。正在这时,北京大学第二次招生了。于是他又去报考这座学费 

低而资格老的全国最高学府,以求毕业后能在滦县老家附近的开滦煤矿当个 

工程师。这样既可以养家口,又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那是什么愿望呢? 

     少年时期的裴文中学习兴趣广泛。有次,他看到一本书上有个“女娲抟 

土造人”的故事,感到奇怪,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这是神话。人类究 

竟怎样起源的还是个谜。”从此,在裴文中的心里,就产生了探索人类奥秘 

的愿望。 

     1921年,他考取了北大地质系古生物专业。 

     在大学学习期间,裴文中仍不时地遭受贫穷的困扰。他初从家乡到北京 

时,家里东拼西凑备齐30元银洋。但到校后,扣去路费、交了学杂费和书籍 

费后,已所剩无几。 

     他与两位同学租用了一间简陋的住房,三个人互相帮助,不分彼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